曾發20億美元年終獎的電子菸巨頭Juul,正在全世界敗退(上)

2020-12-09 36氪

神譯局是36氪旗下的編譯團隊,關注科技、商業、職場、生活等領域,重點介紹外國的新技術、新觀點、新風向。

編者按:獲得將近130億的投資,發放20億的年終獎……一年前,美國電子菸品牌Juul似乎前途光明。但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它卻在全球市場上連連敗退,不同國家和地區不約而同地對它關緊大門。這一切都是如何發生的?各國究竟為什麼要抵制Juul?本文來自《紐約時報》,作者Sheila Kaplan, Andrew Jacobs及Choe Sang-Hun,原文標題「The World Pushes Back Against E-Cigarettes and Juul」。

推薦閱讀:

線上關店、招聘暫停、估值腰斬,電子菸巨頭Juul敗退中國電子菸絕地求生被寄予厚望的國際市場

2019年1月,世界最大的香菸製造商奧馳亞集團董事長霍華德·A·威拉德三世(Howard A. Willard III)專程趕去加利福尼亞,在矽谷與Juul Lab的高層進行了商談,籤署了一份收購協議:根據這份協議,奧馳亞將以將近13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Juul公司35%的股份。

Juul是美國電子菸行業的獨角獸,它的產品以輕巧便攜、科技感十足為賣點。如今在美國社會中,許多人因為Juul引誘青少年吸菸而對它產生反感情緒,但奧馳亞集團卻忽略了這些消極情緒,認為自己看到了這家電子菸品牌的國際市場發展前景。

霍華德在一次200名高管參加的商業聚會中,公開表示「我相信在未來5年內,Juul的一半收入都會來自國際市場。」Juul的執行長凱文·布朗(Kevin Burns)則更加樂觀:「我告訴我的團隊,要一年內實現這個目標!」

當時聽到這樣的雄心壯志後,臺下的人都笑了。但是一年之後,沒有人再笑了。

幾年以來,隨著美國國內對香菸產品愈發嚴格的管控,奧馳亞開始把目光投向環境更加友善、政策寬鬆的海外市場。可是如今,無論是奧馳亞還是它收購的Juul,在海外市場的拓展都遭到了徹底的失敗。

海外市場遇冷

在Juul放眼全球市場的同時,許多國家也在同一時期頒布了電子菸的限制令。結果就是,Juul雄心勃勃的海外拓展計劃從一開始就註定要遭遇滑鐵盧。

去年秋天,Juul就啟動了進軍中國市場的計劃,但是四天之後計劃就流產了。在印度政府推行電子菸禁令後,它也不得不放棄印度市場。泰國、新加坡、寮國、柬埔寨也紛紛出臺了禁售電子菸的規定。這些被看好的香菸市場紛紛對Juul關上了大門。在菲律賓,總統更是極端,直接下令要逮捕在吸菸區外抽菸的民眾。

此外,Juul也推遲了進軍荷蘭的計劃,同時宣布退出以色列市場。在韓國對電子菸的危害作出正式警告後,Juul在韓國市場的銷售額和用戶數量都開始直線下降。

馬裡蘭大學公共健康學院的主任凱薩琳·胡克(Kathleen Hoke)說:「這是一次意想不到的大起大落。那些看起來不會在公共衛生方面過多注意的國家,現在紛紛開始抵制電子菸,不讓電子菸變成自身文化的一部分。」

就連沒有禁菸令、菸民比例全球最高的印度尼西亞,也不怎麼待見電子菸。上個月起,Juul就宣布不會再向印度尼西亞市場運送煙管和煙彈。

後院起火:美國社會正在淘汰Juul?

在美國社會,電子菸正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潮流產品。其他國家的公共衛生部門因此擔心本國的年輕人也會「步入後塵」。

美國去年夏天爆發的電子菸肺病案仍然讓很多人心有餘悸。根據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調查結果,那一時期流行的電子菸中含有大量的THC大麻油和維生素E醋酸酯,導致上千人產生呼吸道疾病。

儘管Juul煙彈裡用尼古丁鹽代替了THC,但很多消費者仍舊不買帳。最終,Juul不得不在美國本土放棄出售水果味和薄荷味的煙彈(因為這兩種口味最受青少年追捧,也最受詬病),在電子菸禁令頒布後,Juul也不得再向未成年人出售產品。

但在海外市場確是另一番景象:Juul為所有年齡段的人提供多種口味的煙彈,包括薄荷味、芒果花蜜味、皇家奶油味、漿果味、蘋果味,等等。不過根據Juul公司最近的說法,最近會逐步淘汰奶油味煙彈的生產。

重新制定策略:依舊無人買帳

近日,Juul的兩名全球業務的高管辭職,該部門也進行了重組。儘管如此,該公司還是認為全球市場是他們發展的主要方向。

Juul的發言人說:「我們一直致力於減少青少年的吸菸率,同時關注長期吸菸的成年人的健康問題。現在我們決定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推廣不同的策略,配合當地的法規和需求。」

但是,不同國家的公共部門和民眾,都不會因為這句話就打消了對電子菸的恐懼。

在美國國內,當局、菸草倡導者和Juul公司的衝突日益加劇,後者否認「誘引青少年吸菸」的指控。在海外,其他國家也十分反對Juul將銷售市場瞄準青少年的策略。

居住在菲律賓馬尼拉的東南亞菸草控制聯盟執行董事尤利西斯·多洛特西奧(Ulysses Dorotheo)博士說:「現在吸菸問題越來越嚴重了,我們身邊最小的菸民只有9歲,他們覺得吸菸很好玩。我們國家一半的菸民都不到30歲。電子菸要是流行起來,無疑會讓情況雪上加霜。」

市調公司歐瑞國際的菸草研究人員肖恩·麥奎爾(Shane MacGuill)表示:「和一年前相比,這家公司的發展前景變得非常暗淡。它不僅在海外市場遇阻,在美國本土市場也不順利,這不僅僅是市場本身的問題,而是這家公司擴展業的方式太過野蠻。」

譯者:Michiko

相關焦點

  • 全球最大電子菸品牌撤離中國進行時
    美國的電子菸巨頭Juul向中國市場投石問路不到一年,深圳裁員、北京高管離職、上海、蘇州密集縮編,正在迅速撤離中國。資料顯示,Juul成立於 2015 年,是美國電子菸初創企業。2018 年 12 月,該公司被美國菸草巨頭奧馳亞集團斥資128 億收購,估值上升到了 380 億美元。為此,該公司當時還拿出了 20 億美元作為年終獎發放給員工,人均到手 130 萬美元,被稱為是當時最壕的年終獎。Juul曾是電子菸行業的神話,對中國這個有望成為下一個萬億級的電子菸市場,Juul覬覦已久。
  • 電子菸巨頭Juul CEO宣布離職:公司停止廣告營銷
    9 月 26 日一大早,電子菸行業就迎來了一條勁爆的消息——美國電子菸巨頭Juul的CEO Kevin Burns宣布離職。Juul CEO辭職僅僅是個開始,同時該公司還宣布了一系列的自主規制措施,包括停止所有印刷、數字、廣播廣告、承諾停止遊說FDA關於電子菸致死的問題。
  • 電子菸「生死」:押注20億美元暴富論後 有人嗅到冰涼氣息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球已經有42個國家和地區禁止或限制在公共場所使用電子菸,中國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杭州、南寧已規定公共場所禁止使用電子菸。但行業裡更願意傾聽「20億美元」暴富故事。2018年12月,太平洋東海岸舊金山,創辦僅三年的電子菸公司JUUL給1500名員工發放20億美元獎金。相當於,每名員工人手一輛法拉利限量版敞篷超跑蒙扎。
  • 前瞻電子菸產業全球周報第65期:扛不住!美國電子菸巨頭Juul正計劃...
    美國電子菸巨頭Juul正計劃裁掉過半員工  據海外多家媒體報導,由於銷售業績下滑、市場競爭加大,電子菸巨頭Juul正計劃裁掉超過一半的員工,並考慮暫停歐洲和亞洲的銷售,以聚焦美國、加拿大和英國這些核心市場。  媒體9月3日援引知情人士稱,Juul CEO K.C。
  • 印度禁電子菸,國際巨頭受傷
    財政部長Sitharaman還提到了美國最近發生的、與吸電子菸相關的致死事件,她說,「有7人的死亡與電子菸直接相關。高中生吸電子菸的比例增加了78%,僅在美國就增加了900%。目前,有3億美國公民吸電子菸。」自莫迪領導的人民黨在5月再次當選後,禁止電子菸就被列入了政府的前100天工作議程。
  • 18歲男子吸電子菸一年肺如70歲老人 怒訴Juul
    【TechWeb】9月15日,據外媒報導,一名18歲美國男子吸電子菸一年多患上肺病,醫生告知他的肺跟70歲老人的肺一樣,因此該男子指控美國最大電子菸生產商Juul故意向未成年人推銷電子菸產品。
  • ...傳滴滴尋求新一輪20億美元融資;鬥魚納斯達克上市;電子菸魔笛...
    億美元。傳滴滴正在尋求新一輪20億美元融資7月17日晚間,根據外媒報導,滴滴正在尋求籌集新一輪的資金,資金規模至多為20億美元。滴滴方面表示,不予回應。該報導稱,截至2018年年底,滴滴扣除債務後的現金額為77億美元。滴滴可能於2020年進行IPO。
  • 「拉黑」電子菸 最暴利行業未來還能躺著賺錢嗎?
    還記得生產Juul電子菸的創業公司JuulLabs嗎?該公司2018年年底決定以特別股息的形式向公司全員1500名員工發放總額為20億美元的年終獎,平均每人130萬美元。為什麼這家只成立1年多的創業公司這麼壕呢?因為它在美國非常火。
  • 悅刻、福祿、雪加等激戰電子菸:是風口上的豬還是帶著鐐銬起舞的...
    悅刻、福祿、雪加等激戰電子菸:是風口上的豬還是帶著鐐銬起舞的大象?「JUUL人均130萬美元年終獎」的新聞,是外界對其最直接的印象。但事實上,JUUL的經營之道,遠比這一新聞更令人稱奇。去年6月,伴隨著12億美元融資的注入,JUUL估值突破160億美元。這一年,JUUL年營收將近15億美元,銷售額比前一年增長8倍。市場份額也從2017年底的30%,躍至70%。漂亮的數據,很快便引起了巨頭的注意。
  • 電子菸巨頭Juul警告非菸民遠離其產品:長期影響未知
    來源:金融界網站北京時間30日消息,美國電子菸巨頭Juul Labs的CEO凱文-伯恩斯(Kevin Burns)警告那些從未吸過傳統香菸的人:不要使用電子菸。伯恩斯周四接受媒體採訪時稱:「別吸電子菸,別使用Juul。如果你以前從未沾染過尼古丁,就不要開始使用。不用使用這一產品,你不是我們的目標客戶。」 Jubul標榜自己是傳統香菸的替代品。但當被問及其產品是否比傳統香菸更安全時,伯恩斯拒絕評論。
  • 電子菸生死競速:電商全面下架,上億廣告費一夜蒸發
    措施落實到實處,簡而言之就是,要在線上徹底禁售電子菸。 這對於正在緊鑼密鼓籌備「雙 11」的各大電子廠商們而言,無異於驚天噩耗。 「雙11隻能徹底不做了。
  • 為什麼產於中國的電子菸,在國內卻沒有國外火?
    其實在放假之前,還有一項福利也可以期待一下,那就是年終獎!不過,最令人羨慕的永遠是別人家的年終獎。前不久,補老師就注意到了一則新聞:據美國媒體報導,電子菸初創公司Juul Labs內部人士透露,在與萬寶路香菸生產商奧馳亞集團(Altria)達成128億美元投資協議後,Juul管理層決定發放20億美元年終獎,以特別股息形式向公司的1500名員工發放,平均每人將得到130萬美元。130萬美元約合892萬元人民幣。
  • 敗退中國!紐西蘭恆天然以3.697億美元出售中國農場資產
    10月5日,全球乳業巨頭紐西蘭恆天然集團公告稱,其已同意以以3.697億美元總價出售其在中國的農場資產。 內蒙古優然牧業有限責任公司是該公司已同意以3.669億美元(約合人民23.1億元人)價格收購恆天然位於河北省玉田縣和山西省應縣擁有兩個奶牛養殖基地。 此外,紐西蘭恆天然集已同意以42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其在漢沽農場的85%股權出售給北京三元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 又一日本品牌敗退中國,跨國巨頭為何在華紛紛上演「大撤退」
    卡片機是卡西歐在相機界主打的數碼產品,特別是專為女性用戶設計的「自拍神器」系列,曾是市場上頗受歡迎的卡片相機和奧林巴斯類似的是,尼康等巨頭也將數位相機市場的下滑歸咎於智慧型手機的興起。據日本相機影像機器工業會統計,2010年全球範圍內小型數位相機發貨量尚能超過1億臺;而在2016年,發貨量已降低至1258萬臺。
  • 想抽電子菸耍酷?85後玩家:慎重,很容易上癮
    有電子菸公司發20億美元年終獎,這個市場有很多年輕人在買單商家稱買家有3成是年輕人,不少只是為了耍酷。玩電子菸的85後稱——電子菸,真沒你想的那麼酷近日,據媒體報導,美國一家電子菸公司拿出20億美元發年終獎,1500名員工平均每人能拿到130萬美元(近900萬人民幣)。網友在感慨這是別人家的年終獎時,也好奇電子菸居然這麼賺錢。
  • 2020最慘獨角獸:賣電子菸估值縮水2600億,在中國只活三天就下線
    最大輸家Juul縮水2600億一年前正在籌劃攻佔中國電子菸市場的JUUL Labs(下稱Juul)絕不會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在短短一年時間裡損失高達2600億元的估值。2017年,Juul正式從Pax Labs拆分出來,坐上高速發展的列車,很快就成為了佔有美國電子菸市場75%份額的電子菸領頭羊企業。2018年底,Juul以公司35%股份為代價,換得萬寶路母公司奧馳亞(Altria)集團128億美元的投資額。
  • 前瞻電子菸產業全球周報第30期:《世界電子菸公共健康安全宣言...
    加拿大衛生部長提議禁止電子菸產品營銷推廣20日消息,據路透社報導,當地時間12月19日,加拿大衛生部長帕蒂·哈吉杜(Patty Hajdu)周四提議禁止在公共場所,便利店和在線商店促銷和宣傳電子菸產品,以遏制青少年使用電子菸。Hajdu還宣布了關於電子菸產品包裝的新的強制性健康警告。
  • 阿里、京東、美團等零售巨頭年終獎曝光
    為了縮減開支,不少企業停辦年會,年終獎縮水甚至取消。不過凡事皆有兩面性,有的企業則選擇逆流而上,壕氣沖天。從大盤來看,不少上市企業市值縮水嚴重。2018年騰訊、阿里、京東市值均有不同程度縮水,騰訊、阿里市值均下滑20%以上,受到創始人風波影響,京東市值蒸發亦十分嚴重。2018年赴港上市企業中,截至1月24日,小米總市值為2389億港元,美團點評為2400億港元。
  • 悅刻赴美上市:2021年,電子菸還有機會嗎?
    但是直播中的「小野」不再指代電子菸,而變成了一個服裝品牌,主要產品是帆布鞋和T恤。2020年7月,曾一年內完成4輪融資的電子菸靈犀LINX被證實已經解散了團隊,正在申請註銷手續。還有很多不知名的小企業: 深圳唯霧電子菸,註銷;深圳追雲電子菸,註銷,鯨魚電子菸旗下的多家代理公司,註銷......
  • 電子菸抽上味道有多美?
    站在風口上,豬都可以飛起來。今年的創投產業,靠著風口飛起來的,這一次輪到了電子菸。風口打開,資本湧入,品牌順勢野蠻生長。不過,火了大半年的電子菸,近日正遭遇管控危機和關係到人身健康的信任旋渦。--- 1 ---行業第一巨頭入華受挫,電子菸遭遇全球管控在全球範圍內,電子菸正遭遇管控禁令的多事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