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為報考二級註冊建築師,郭女士在學慧網工作人員的建議下報名了上海某知名大學的工程管理課程。
報了名後郭女士才發現,所學專業疑似不符合二級註冊建築師報名要求,而且後期課程還下線了。
「學慧網解釋是疫情影響了後續課程安排,什麼時候開設課程等待後續安排,無法給到具體時間。」
郭女士說,自己隨後申請退費,但學慧網以「過了退費時效(7天),退費窗口已關閉」為由拒絕退款。
記者發現,郭女士遇到的退費難問題並非個例。在黑貓投訴、315投訴、電訴寶等平臺,有大量學慧網投訴信息,「欺詐」「退款」是關鍵詞。6月2日,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年5月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中,學慧網還被作為典型案例進行了披露。
天眼查顯示,學慧網品牌屬於北京學慧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經營範圍並不含教育培訓,司法的風險達98條。僅2020年9月和10月,學慧網就因教育培訓合同糾紛開庭22次,其招生行為還在2018年被北京大興區人民法院認定為欺詐。
那麼,這個職業培訓平臺到底什麼來頭?郭女士遇到的難題,又該如何解決呢?
學員講述
課程下線無法學習
平臺卻不退費
2020年4月1日,郭女士線上繳費8000元,在學慧網報名了上海某知名大學的工程管理課程,學習時長兩年,「我最早諮詢是想諮詢建築學專業,諮詢師(學慧網工作人員)說沒這個專業,說工程管理也可以考建築師。」
然而,報名後不久,郭女士發現,「工程管理專業的主幹課程與建築專業差異較大,不符合二級註冊建築師報名要求。」
此外,從該大學工程管理的自學考試專業要求看,郭女士共需學習22門課程,「但半年過去了,學慧網只開設了7門課程,其中的管理學原理還不屬於工程管理課程範圍。」
對此,學慧網回復,「這個課程暫時下線了,後續沒有更新,這邊可以為您(郭女士)辦理轉班。」
對於轉班建議,只想報二級註冊建築師的郭女士並未接受,隨後提出了退費請求,但學慧網以「過了退費時效(7天),退費窗口已關閉」為由拒絕退款。
「後來學慧網解釋是疫情影響了後續課程安排,什麼時候開設課程等待後續安排,無法給到具體時間。交了錢不開課,為什麼不給退費?」郭女士比較鬱悶。
隨後,郭女士發現,自己的經歷並非個案。在一個「學慧網維權群」中,顯示460名成員,「(有的學員)七天內不給退款;(學慧網給有的學員)說考試前給密卷的,結果什麼都沒有;(學慧網給有的學員)承諾報名考試的,一直沒有報上一直推,(學慧網)現在不退培訓費只退考試費······其他學員退費的原因也很多。」
為此,郭女士在七八月份時曾三次前往學慧網上海服務中心要求退費,最後一次約了4位退費學員同去,還與上海徐匯區學慧網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發生了肢體衝突,被警方定性為「互毆」。
第一次退費協商未果。第二次去總部後,學慧網提議扣800元課時費,餘額45天到帳,郭女士並未同意;第三次「互毆」衝突後,學慧網再次提出退費7200元,30天到帳,郭女士仍未同意,「從打完架後,我就特別生氣,這個事情沒完,一定要官司打到底,並且要求三倍賠償。」
8月11日,郭女士向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起訴了北京學慧網絡科技有限公司,10月22日進行了第一次開庭。截至發稿,未收到庭審最新進展。
記者體驗
宣稱授課老師教授級別
考前模擬試卷能涵蓋80%-90%考試範圍
記者注意到,學員們關心的在線課程與退費事宜,合同是這樣規定的——
《學慧網網絡課程培訓服務協議》(以下簡稱《協議》)顯示,學慧網有義務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維護網絡平臺的正常運行,「但由於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非甲方原因造成的服務中斷或停止,甲方不承擔任何責任。」
至於退費,《協議》明確指出,在報名7天內申請解除協議,或者報名30天內培訓課程存在嚴重教學問題,學員才能解除協議、退還相應費用。否則,「自報名之日起7日後,乙方(學員)不得以任何理由提前單方解除、終止本協議。」
那麼,學慧網官方如何回復呢?記者以學員的身份,聯繫了學慧網官方客服。
學慧網售後人工客服給記者介紹了報考流程,「我們的課程形式是直播加回放,兩年直播課程服務期,我們統一發放學員的報考通知,學員收到報考通知後可以進行參加(每年)4月和10月的考試。」
客服還表示,「我們在各個地區都有對接的分校,(分校)比較了解當地政策。」但對於記者提出的分校地址、是加盟還是直營?客服表示並不清楚。
隨後,一位自稱負責學慧網學業提升的老師聯繫記者,「我們這邊報名當天就可以下載APP學習,直播授課時間一般在每周一、周三、周五晚7:30至9:30,聘請的授課老師都是教授級別的,每位學員還有一個班主任老師、一個助教老師和一個課程研發老師共同指導學習。」
對於學員關心的考試問題,該老師稱不必擔心,「考試前半個月左右會(給學員)郵寄一份全程模擬訓練試卷,都是我們老師(耗時)好幾年總結出來的,涵蓋了80%~90%考試範圍,60分及格非常簡單。」
老師還介紹了學慧網規模,「我們總部在北京,全國30多個省份城市都有線下招生辦,屬於線下分校,跟連鎖店是一樣的。」
關於退費問題規則,老師並未正面回答,「正常報考30天內,若對課程不滿意,可以申請百分百理賠。」
公司深究
公司經營範圍不含教育培訓
招生行為曾被北京大興區人民法院認定為欺詐
官網顯示,學慧網宣稱在北京、上海、四川等地擁有80餘所線下學員服務中心,服務學員超50萬人。
據了解,學慧網成立於2014年,是一家主營成人職業教育培訓的在線直播平臺,業務涉及考試資訊與輔導、職業教育類、財會類、學歷教育類、建築工程類、教師資格類等多領域,公眾號帳號主體是北京學慧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天眼查顯示,學慧網品牌屬於北京學慧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教育諮詢,並不含教育培訓。
此外,天眼查還提示,北京學慧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司法風險達98條,在2020年9-10月間,公司因教育培訓合同糾紛就開庭22次。
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在2018年9月的一起教育培訓合同糾紛中,孫某某因學慧網無法提供承諾的課程培訓服務而提出退費,後者以「本科自報名15日後不退款」予以拒絕,隨後孫某某上訴法院。
值得注意的是,經法院查證,孫某某報名的北京師範大學並未與學慧網建立任何合作關係,學慧網在此情況下仍為其報名北京師範大學課程,存在欺詐的故意。
最終,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認定學慧網的行為構成欺詐,判決學慧網返還孫某某培訓費用,並支付所收培訓費用二倍賠償金。
記者發現,學慧網在黑貓投訴平臺多次佔據教育培訓黑榜榜首,在315投訴、電訴寶等平臺,也有大量投訴,「欺詐」「退款」是關鍵詞。
6月2日,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的《2020年5月中國電子商務用戶體驗與投訴監測報告》中,學慧網被作為典型案例進行了披露。
10月1日,QTV-2(青島網絡廣播電視臺)也報導了一起關於學慧網的糾紛。學員辦理了退費手續,一節課未上,還是被扣費9370元(多次協商後,學慧網退還部分費用)。
青島網絡廣播電視臺報導
近年來,隨著學歷提升需求的增加,相應職業培訓機構也很火熱,涉及職業培訓的消費投訴呈上升趨勢。因與培訓機構籤訂了不平等格式條款,很多學員都只能「吃啞巴虧」。
交錢容易退錢難,學員退費真的沒辦法了嗎?
10月22日,教育部官網發布《教育部辦公廳 市場監管總局辦公廳關於對校外培訓機構利用不公平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違法行為開展集中整治的通知》,明確表示將對培訓機構利用格式條款免除自身責任、加重消費者責任、排除消費者法定權利的行為堅決予以查處。
————————
如果你對孩子日常求學有疑問想問團長
如果你也希望和一群志同道合的父母共同交流
如果你正在為今年孩子的升學而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