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之精品宋畫小品分享

2020-12-19 工筆小強

「宋畫之美,美在簡單、含蓄、謙卑、輕柔的文藝態度,在困頓中浪漫,在缺憾中讚美,於山川小景、人物花鳥中輕叩生命的價值。

馬麟,麟一作驎,原籍河中(今山西省永濟),南渡後三代居錢塘,遂為錢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馬世榮之孫,馬遠之子,生卒年不詳。馬遠是宋光宗、宋寧宗兩朝(1190—1224)畫院待詔,馬麟畫承家學,擅畫人物、山水、花鳥,用筆圓勁,軒昂灑落,畫風秀潤處過於乃父。寧宗嘉泰(1201—1204)間授畫院祗候,頗得寧宗趙擴、恭聖皇后楊氏及楊妹子(娃)稱賞,每於父子畫上題句。在《層疊冰綃圖》中題詩云:「渾如冷蝶宿花房,擁抱檀心憶舊香。開到寒梢尤可愛,此般必是漢宮妝。」《畫史會要》謂:「麟不逮父。遠愛其子,多於己畫上題麟,蓋欲其章也。」

李迪,《紅白芙蓉圖》是南宋畫家李迪繪製的絹本設色畫,共二幅,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該圖畫紅、白芙蓉各一幅,線描有黃筌畫風的精神。該畫的描寫寫實,用筆纖細且色彩層次微妙,因而富於情趣。善用餘白的畫面空間也顯得自然而靜謐。

宋,佚名 荷蟹圖絹本,設色,縱28.4cm,橫28cm。是宋代佚名創作是一幅中國畫。圖中殘敗的荷葉枯黃斑駁,半浸於水中,一隻團臍雌蟹揮螯伏於葉上。潺潺流水中生長、飄浮著紅蓼、蒲草、浮萍、水藻等,其葉片邊沿均已泛黃,顯示出時已臨秋,金秋時節,正是蟹美膏肥之時,荷葉的頹勢與雌蟹的鮮活形成強烈的對比。畫面刻意求真,荷葉用雙鉤夾葉法描繪,葉之葉筋、斑紋及莛上的小刺都刻意求工,雌蟹用筆縝密嚴謹。此圖畫面意境生動,題材別出新意,為宋人寫實畫作的典範。

宋 佚名 晴春蝶戲圖 故宮博物院藏 絹本冊頁 縱23.7cm,橫25.3cm 本幅無款識。鈐半印一方,印文模糊不辨。原載《四朝選藻圖》冊,舊籤題「李安忠作」。裱邊鈐「太上皇帝之寶」、「八徵耄念之寶」。   圖中繪體態雍容華麗的鳳蝶、嬌小素淨的粉蝶等蛺蝶15隻和胡蜂1隻,或平展雙翼,或振翅飛舞,在明媚的春光下宛若俏麗的花團漫天綻放,形象生動地體現出 「蝶戲」的創作主題。在蜂、蝶的塑造上,勾勒與渲染渾然一體,先以極細而淡的線條勾勒輪廓,然後再「隨類賦彩」,或以粉白、土黃多層積色,或在墨線中填重彩,暈染工細而色澤豐富,展現出蛺蝶翅翼的絢爛之美。   對幅有清乾隆御題七言詩一首:「蝡肖翹高復低,春園風物已昌兮。宣和畫院曾經試,何未明拈逐馬蹄」。鈐「八徵耄念之寶」、「自強不息」 等印。

宋夏圭雪堂客話圖 ,紙類文物,書畫 。【年代】宋 宋夏圭繪製,清宮舊藏。 【文物現狀】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規格】絹本,設色,縱:28.2釐米,橫:29.5釐米 《雪堂客話圖》設色畫江南雪景,筆法蒼勁渾厚,山石多用小斧劈破和短線條禿筆直破,從而取得了方硬奇峭,水墨蒼潤的藝術效果。由此也可以看出夏圭雖師李唐,但又各有所長。馬達用筆剛勁而偏於露,夏圭用筆剛勁而趨於含蓄,這一特點在此幅作品中表現得比較明顯。 此圖畫江南寒江雪景。山林房舍為皚雪覆蓋,寒氣襲人。二人於室內對話。一漁翁划槳衝寒而來,以打破畫面的沉寂。圖中山巒用小斧劈皴和短線條禿筆直皴,以表現山石方硬奇峭而又蒼潤渾融的質感。天空和水略染淡墨,以烘託大雪的潔白和寒氣襲人的氣氛。構圖採取[邊角式]局部取景法。全圖筆法蒼勁深厚、豪放典雅。夏圭、馬遠同師李唐,但又各有自己的風格。馬遠用筆剛勁而偏於露,而夏圭用筆清勁而偏於含畜;馬畫[意深],夏畫[趣勝],此畫較多地表現了這些特色。畫面左側署有[臣夏圭]三字款。 這幅《雪堂客話圖》是夏圭傳世的一幅精品佳作,為其早期作品,絹本,淡設色,縱28.3釐米,橫29.5釐米,現藏於故宮博物院。畫中描繪了雪後欲融未化時的景色,體現了冬季沉寂的大自然所蘊藏著的勃勃生機。遠景用勁利方折的線條勾勒出遠山一角的輪廓和紋理脈絡,少皴多染,以顯其陰陽向背和層次變化。坡腳則隱沒於淡墨暈染的煙嵐霧靄之中。畫面左下方的景物構成了畫面的主體,山石在運用了斧劈皴後以淡墨加染,生長在巖隙之中的兩株老樹,前後掩映,如雙龍對舞。水岸邊,有一水榭掩隱於雜樹叢中,軒窗洞開,清氣襲來。屋內兩人正在對坐弈棋,雖只對其圈臉、勾衣,寥寥數筆,卻將人物對弈時凝神注目的神情表現出來。遠處山頂與近處枝權之上有未融化的積雪零星點綴。由於經過近九百年的氧化,絹已發黃、變暗,使得用蛤粉點染的白雪歷久彌新、晶瑩璀璨。畫面右下角為細波蕩漾的湖面一隅,一葉小舟漂於湖面之上。畫面左上角留出的天空,杳渺無際,把觀者引入深遠渺茫、意蘊悠長的境界。 夏圭的繪畫風格雖與馬遠多有相類,然又不乏其獨特的個性特徵。曹昭《格古要論》評曰:「夏圭山水,布置、皴法與馬遠同,但其意尚蒼古而簡淡,喜用禿筆,樹葉間夾筆,樓閣不用界尺,信手畫成,突兀奇怪,氣韻尤高。」他作畫用水較多,故畫面更顯溫潤秀逸、水墨淋漓,人稱「拖泥帶水皴」,又喜在染後用禿筆焦墨點垛,所謂「泥裡拔釘皴」是也。相對馬遠的峭拔犀利,夏圭則絲毫不露圭角,蘊圓渾於蒼勁,於疏鬆中見俊秀。董其昌雖對「北宗」山水有偏見,卻對夏圭十分折服,曾言「夏圭師李唐而更加簡率,如塑工之所謂減塑者,其意欲盡去模擬蹊徑。而若隱若沒,寓二米墨戲於筆端」。夏圭多少受佛教禪宗影響,主張「脫落實相、參悟自然」,趨向筆簡意遠、以貌取神。夏圭的畫缺少馬遠畫中那種富貴、矜持的氣息,卻多了幾分散淡、荒率的野趣,其中的宮廷氣息相對來說已淡化了許多,但有時也失之於細碎、散亂。

宋 佚名【芙蓉圖】 25×26.2cm

《秋蘭綻蕊圖頁》,宋, 佚名,是收藏於故宮博物院的一幅國畫,清《石渠寶笈》著錄。圖繪秋蘭數莖,蘭葉修長勁挺,蘭花吐蕊,清麗雅逸。蘭葉用雙鉤填彩法描繪,筆觸粗重勁利,以深綠填彩;花蕊用白粉加淡墨點畫,墨、色交融。構圖簡潔。本幅無款。鑑藏印鈐「明安國玩」、「交翠軒印」、「仲珪」3方。對開有清乾隆御題詩一首:「寫蘭反楚辭,亦足終古矣。底識其為秋,疏葉濩冷蕊。意出常人表,或遠代其子。」鈐「八徵耄念之寶」、「自強不息」、「太上皇帝之寶」等璽印。

宋 佚名《梅竹圖》

宋人,《紫薇圖》,佚名。絹本設色,工筆,扇面 橫25.3cm 縱23.8cm(原寸) 一枝紫薇花於畫面中昂首朝上,構圖完美精妙。花瓣翻轉變化,豐富而不瑣碎。

宋人,《猿猴摘果圖》,佚名,團扇,絹本,設色畫。縱:25釐米,橫:25.6釐米。 此圖繪深山野林中,三隻猿猴攀援棲止於樹枝上。其中兩猿正品果嬉戲,另一猿右臂抓樹,左臂摘取紅果,形象生動可愛。作者運用極為工細的筆法,描繪猿猴茸茸的細毛、靈巧的動態以及老樹的虯枝和枯葉,顯示出深厚功力。圖中坡石用小斧劈皴,枝葉用雙鉤填色,筆法精工巧麗。

宋 佚名 荷花圖頁

《寒塘鳧侶圖》頁,南宋,絹本,設色,縱16.6cm,橫20.8cm。 此圖無款,舊籤題為「趙昌寒鳧侶」,但究其畫,近似馬遠畫法,帶有南宋畫風的痕跡,與北宋趙昌無涉,故改為佚名之作。 圖左側塘岸土坡,白梅一枝斜出,枝上梅花怒放,枝下茶花、水仙盛開。一對野鴨嬉戲於水中,顧盼生姿,逗人喜愛。對岸土坡敗葦稀疏,兩隻藍色的小鳥前後相隨飛向遠方,隨之視去畫有盡而意無窮。 對開有清乾隆皇帝御題詩一首:「平湖已動鯉魚風,湖岸秋花色尚紅。波上雙鳧多樂意,依稀識者有吳融。」

【 南宋 馬麟(傳)《梅花雙雀圖》 】絹本設色,28×29cm,山本達郎氏捐贈,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此圖在日本自足利將軍家以來,一直作為馬麟作品而流傳於世。圖中無落款,是否為馬麟作品尚不確定,但從梅枝的筆法表現與馬遠派相通,此外,梅花、雀等的表現手法細膩,屬於南宋院體畫的特色。

宋 李椿 牧牛圖 25x26.7cm,字壽翁,洺州永年人,進士起家,靖康之難,升翼其父,以背受刃,與長子俱卒。椿年尚幼,藁殯佛寺,奉繼母南走,艱苦備嘗,竭力以養,以父澤,補迪功郎,歷官至寧國軍節度推官。治豪民偽券,還陳氏田,吏才精強,人稱之。

南宋,《無花果》李迪,絹本,設色,24.8*25.3cm,故宮博物院藏。圖上無花果果實已經成熟,外殼破開,露出果肉;樹葉長勢茂盛。技法上,果實含苞者敷以石綠色,綻開者用白粉染出;葉片以墨綠自葉尾部開始,再用清水將綠色向葉尖暈開,綠意濃厚。

北宋 宋徽宗(趙佶) 《竹禽圖》卷 絹本 設色,縱33.8釐米、橫55.5釐米 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 圖繪石崖伸出兩根竹枝,兩隻禽鳥相對棲於枝上,用筆細膩工整,但竹子的枝頁、棘條都用色敷染而不勾勒,崖石的畫法可見生拙之筆。此作與《臘梅山禽圖》、《五色鸚鵡圖》那種雙鉤細筆的畫法有所不同,與《柳蘆雁鴉圖》、《池塘秋晚圖》的畫法也不一致。 北宋皇帝徽宗趙佶(1082-—1135),河北涿縣人,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書畫大家。他的書與畫均可彪炳史冊,其書,首創「瘦金書」體;其畫尤好花鳥,並自成「院體」,充滿盎然富貴之氣,令花鳥畫步入其全盤時期。趙佶倡導文藝,使承繼五代舊制的「翰林圖畫院」又營運了一百多年。在他的倡導下,還編撰了《宣和畫譜》、《宣和書譜》兩部圖書,輯錄了大量名家書畫,成為我國書畫史上的重要資料。這位皇帝雖然在政治上昏庸無能,但其對文化藝術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應予肯定。

馬世榮,《碧桃倚石圖 》興祖子,公顯弟。紹興(1131-1162)間授承務郎,畫院待詔,賜金帶。善花鳥、人物、山水,得其家傳,作有《圖繪寶鑑》。

《宋馬麟橘綠圖》是南宋畫家馬麟所創作,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宋馬麟橘綠圖》本幅款識「馬麟」。鈐明代項子京朱文鑑藏印4方:「項子京家珍藏」、「墨林秘玩」、「神」、「品」。裱邊題籤:「南宋馬麟橘綠圖」。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材質為紈扇頁,絹本,設色,尺寸為縱:23cm,橫:23.5cm。 《宋馬麟橘綠圖》圖中橘子由綠轉黃,滿壓枝頭。畫家以粗細勻整的用筆流暢地勾畫出橘葉的外形輪廓,並以黃綠色填塗葉面,葉片雖然不多,但其充滿生命力的色彩為畫面增添了幾許活力,而側、轉、反、正的種種姿態又為全圖帶來靈動的節律。橘子的畫法一改平塗暈染,直接以筆著色粉戳染成形,從而生動地表現出橘皮粗糙不平的質感。雖然畫作歷經磨損,許多白色粉點已經剝落,並露出了黃色的絹底,但仍然可見馬麟的非凡技藝。

需要高清圖的可以聯繫我。O(∩_∩)O哈哈~大家一起交流學習。下一期,為大家分享元代精品作,

相關焦點

  • 與我欣賞宋畫,了解宋畫,學習宋畫
    國畫大師黃賓虹曾說,「唐畫如面,宋畫如酒,元畫以下,漸如酒之加水,時代愈後,加水愈多,近日之晝,已經有水無酒,與此同時我們欣賞宋畫,了解宋畫,學習宋畫。《晴春蝶戲圖》,宋代,李安忠,紈扇,絹本設色,縱23.7釐米,橫25.3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 《宋畫大系》:坐擁一座完整的宋畫博物館
    或飼養禽鳥,栽種花竹,朝夕觀摩,或深入重山密林,辨察野獸蹤跡,宋人用精準的眼力和筆力,「心傳目擊之妙,一寫於毫端間」,在紈扇小品、橫披手卷、大幅巨作中,繪出了花鳥畫的黃金時代。《宋畫大系》甄選海內外存世宋畫720件,採用原比例、原色、超高清技術複製精印,億萬像素呈現經典原貌,規模空前,盡閱天下宋畫,藏用兩宜;長卷、立軸、團扇、鬥方、冊頁,歸類飾裱,編年排序,欣賞臨摹,便捷實用,可賞、可摹、可藏。
  • 《宋畫全集》又有全新「姐妹篇」,三年後海內外文博機構館藏精品盡...
    12月12日,「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以下簡稱「大系」)之《先秦漢唐畫全集》《明畫全集》《清畫全集》部分卷冊在北京國家圖書館首發,這正是「大系」編纂工作的最新成果。首發式上,浙江大學、浙江省文物局向國家圖書館捐贈了這批新成果。
  • 他堪稱宋畫第一人,繪畫勝過齊白石,作品意境視為藝術最巔峰
    說到齊白石的繪畫,大家一致地表示他筆下的花鳥蝦蟹算是達到了藝術的最巔峰。但再把繪畫的藝術造詣性向前推幾百年,齊白石的作品恐怕還入不了欣賞宋畫文人的眼。他堪稱宋畫第一人,工筆繪畫勝過齊白石,作品意境稱為藝術的最巔峰!
  • 山水畫大師樂震文畫小品心許陶淵明
    原標題:山水畫大師樂震文畫小品心許陶淵明詹皓9月17日至10月12日,「方寸之間——樂震文小品展」將在巨鹿路681號舉辦,山水畫大師樂震文首次用自己心儀的詩人陶淵明作品《歸去來兮》為題材,創作了一批山水小品,表達自己退休之年的愉悅心情。
  • 宋畫中的中國山水
    點擊下方藍字搶購書畫優盤 宋畫之美,美在簡單、含蓄、謙卑、輕柔的文藝態度,在困頓中浪漫,在缺憾中讚美,於山川小景、人物花鳥中輕叩生命的價值。
  • 90後業餘工筆畫師,把宋畫臨摹得栩栩如生!
    學習工筆畫說來也巧,那是一次偶然機會,我在優酷播放器看到一位老師的國畫教程,當時帶著好奇,就進去看了半小時,自我感覺很不錯!也就是從那年起,我便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了中國傳統工筆畫。後來聽我的大學老師說:學習工筆,必先從臨摹宋代的花鳥開始。因為宋代花鳥是中國繪畫史中的高峰期,各種技藝非常成熟。對畫者的線條要求也很高,"十八種白描描法"也就應運而生。
  • 發現宋畫之美_文化頻道_鳳凰網
    宋畫難得,一方面,是受「紙壽千年」的自然條件限制;另一方面,是約十個世紀以來,社會變遷,人文變化,庋藏於大家望族、皇宮王府裡的藏品,往往流散,所餘者十不存一。對於宋畫的存世量,有人認為不過1500張左右,有人認為超過2000張,還有另外一些數字。但不論怎樣,「稀少」是大家的共識。很多存世的宋畫,都進入了著名的收藏機構。北京故宮、臺北故宮和美國波士頓美術館等都是重要的收藏地。
  • 《溪山行旅圖》為何被稱宋畫第一?
    從整個山水畫發展史看,宋代是我國古典寫實藝術的巔峰階段,更是山水畫史上的一個高峰。圖 | 《溪山秋色圖》 宋徽宗 宋宋代山水畫的繁榮興旺,名家名畫數量之多,質量之高,堪稱古今一流。如今許多名作都誕生於這個時代,其中就包括範寬那幅被稱為「宋畫第一」的《溪山行旅圖》!
  • 佚名畫家的花鳥畫大賞,宋畫多牛?也就是隨便就能畫出這樣的程度
    花鳥畫是中國繪畫三大畫科之一,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它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樣式與風貌,尤其在五代及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北宋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給了花鳥畫繁榮發展的契機,也讓它成為了宮廷畫院繪畫的重要類別,在此時期湧現出了大量的精工細麗的作品,呈現出繁花似錦的景象。
  • 都說宋畫好 宋畫到底好在哪裡?
    原標題:都說宋畫好 宋畫到底好在哪裡?   原標題:都說宋畫好 宋畫到底好在哪裡?   宋畫   《宋畫全集》誕生的十個細節   《宋畫全集》由浙江大學中國古代書畫研究中心編纂,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   細節一:耗時兩年重拍260多件故宮宋畫   畫集需採用8英寸×10英寸大底片,故宮博物院提供的底片達不到要求。而且《宋畫全集》要將五代、兩宋、遼和金的作品都收錄進去,院裡不同意。
  • 與宋畫比,現代繪畫缺的是心境!
    ▲《繡櫳曉鏡圖》宋 王詵 團扇 絹本設色 縱24.2釐米 橫25釐米 宋畫之美,美在簡單、含蓄、謙卑、輕柔的藝術態度,在困頓中浪漫,在缺憾中讚美
  • 宋代團扇畫,精思巧構,美到極致
    說起宋畫,特別是小品,即使在今天,我們見到這些傑作,仍會對那個時代心懷激動、胸懷敬意、屏息驚嘆。宋·馬麟《秉燭夜遊圖》宋代繪畫深深地透露著一種靜謐,仿佛詩人做了匠人,手中握著筆,筆尖輕輕地在絹絲上一層層的渲染,染出平靜,染出優雅,染出極致。
  • 湯向鋼筆畫視頻目錄大全之第七季小品篇,附80幅乾貨原圖
    湯向老師在今日頭條發布的全部300視頻目錄回顧(之二)附件:所有視頻的配套圖片304幅(乾貨!)書接上回,繼續展示。感謝今日頭條平臺所有的粉絲和畫友。由於文章長度限制,這裡繼續展示第7季的視頻目錄和配套圖片資料。
  • 任伯年代表「海派」影響了潮汕一帶 我畫的人物小品亦受他影響
    ■炊煙繚繞 張紹城廣州畫院名譽院長張紹城:日前,「先生之範——張紹城藝術品鑑會」在廣州畫院先生畫館舉辦,此次展覽作品展示的是張紹城先生近期的精品力作,是對張紹城的藝術創作歷程與成就的一次薈萃總結,也是對張紹城先生近階段繪事的梳理、交流與品鑑。張紹城圍繞中國畫用筆用墨的探索以及早年間受海派代表任伯年的影響等話題,與收藏周刊進行了深入探討。
  • 近日,周文矩梁楷之作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展出
    傳 五代南唐 周文矩 《畫明皇會棋圖》(局部)人物畫的典範在六朝至唐代(222-907)間,經由顧愷之與吳道子等人逐步奠定。山水畫典範的成形約五代(907-960)之時,而且寓含著地理區域特質。例如荊浩、關仝畫出北方山水風貌,而董源、巨然則有江南水鄉山水的特色。
  • 小品不小天地大——李春山水畫小品展
    他認為李春很勤奮,每天早上都會堅持畫一幅小品,這點很多人做不到;同時,他很善於學習,在臨摹古畫時有自己的感悟。基礎紮實,在對傳統藝術的追求探索中尋找自己的風格。部分展品欣賞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張東稱,李春對宋畫研究很深,在他的畫中,可以看到執著的精神,畫面精細、結構嚴謹,在宋畫裡面找筆法,有很大進步。
  • 用水彩解構「宋」山水,把宋畫的神韻暈染成「金色」
    黑色封面《午後南書房》(上海辭書出版社)將藝術心語和盤託出,被上海博物館研究館員陶喻之譽為「詩書丹青新世說」。近年來,以「老楊很忙」為外號的楊建勇是海上畫壇的「勞模」,自己本人長期從事水彩藝術實踐,受邀擔任著胡潤藝術薈的藝術總監。做微信,寫專欄,辦展覽,每周堅持要給知名或不知名的藝術家記錄全景式的藝術人生,一個接著一個。
  • 曾經的小品與相聲 看看有沒有你時常懷念的
    第三個作品,小品:超生遊擊隊宋:他爹,這地帶安全部黃:虛....我想這二位是不是非常羨慕如今中國的政策,媽媽再也不用為我擔心計劃生育了。第四個作品,小品:過河沒錯,濃縮的就是精品,土豆雖小,但受千家萬戶喜愛。有多少人是因為這個小品喜歡潘長江的。
  • 餐廳掛什麼畫溫馨 百搭餐廳小品花鳥畫有這些
    家居各個地方的裝飾可以根據畫作的風格以及規格大小來進行選擇,那麼,餐廳掛什麼畫溫馨 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易楊老師精美小品花鳥畫《春韻》(來源 易從網)畫家常為的這幅鬥方畫作以玉蘭花為主要繪畫對象,清新亮麗,這種色調的畫作很受人們的喜愛,是個不會出錯的餐廳裝飾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