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頻繁洗手,有人得了這種病!

2020-12-19 瀟湘晨報

疫情防控期間

專家一直強調勤洗手

結果,有人過度洗手

甚至有人以為用消毒液、酒精等洗手才安全

洗出了溼疹和過敏性皮炎

4月27日一早,一個瘦高個的年輕男子急匆匆地走進武漢市第一醫院皮膚科:

「醫生,您快看看我的手是怎麼了?又紅又腫,皮膚刺痛,還有很多小疹子。」

專家覃莉仔細瞧了瞧他伸出的雙手後,診斷為溼疹。

洗手太勤也不行!

男子說,自己洗手洗太勤了,因為擔心手露在外面沾染上病毒,只要從外面回來他都要洗手。一天下來要洗四五十次。剛開始只是有點乾燥脫皮發癢,後來就紅腫刺痛。

覃莉告訴他,頻繁洗手會破壞皮膚屏障的正常結構,改變皮脂膜PH值,失去「保護罩」的皮膚就會變成敏感肌,出現乾燥、泛紅、瘙癢甚至蛻皮紅腫等情況。

竟用雙氧水給娃噴手消毒?

4歲的彤彤小手上密密麻麻全是紅色的丘皰疹,這些皰疹很癢,彤彤不停地用手抓,反反覆覆兩個多月也不見好。

詳細詢問後,覃莉找到了彤彤發病的原因:

彤彤爸爸是實驗室的老師,疫情初期買不到84消毒液和酒精,爸爸就把家中備的雙氧水稀釋後噴手消毒。

「彤彤手上的皰疹正是用了濃度過高的雙氧水消毒劑導致的刺激性皮炎。」

覃莉說,雙氧水是醫用消毒劑,但是並沒有殺滅病毒的作用,而且也不提倡自行稀釋配比。尤其是小孩皮膚嬌嫩,更容易引起皮膚過敏。

科學安全的洗手應該這樣做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大家都高度重視手衛生,肥皂、洗手液、酒精、消毒液等都成了生活必需品。

「有的人宅在家裡沒出門,也不停地洗手,完全沒有必要。」

「按了電梯、拿了快遞,只要與公共設施有過接觸或是外出回家,都應該第一時間洗手。待在家裡,只需要在飯前、便後、吃東西之前洗手即可。」

洗完手馬上塗上護手霜

「洗手液和護手霜並存」!每一次洗完手後都要馬上塗上護手霜,可以鎖住皮膚水分,保護皮脂膜。

護手霜建議選擇含有神經醯胺、尿素、矽油、維生素E等成分的護手霜,有保護皮膚屏障的功能。重點是洗手後就塗,飯前洗手後可以先不塗,等飯後洗完手再塗。

平時做家務或是做消毒處理時,戴上內棉外橡膠的手套操作,減少刺激物對手皮膚的各種傷害。

科學洗手的正確步驟

內外夾弓大立腕

熟記七字口訣,洗手so easy

先用水衝洗雙手

加入洗手液或肥皂

用手搓出泡沫

就是掌心對掌心相互揉搓

就是掌心對手背兩手交叉揉搓

就是掌心對掌心十指交叉揉搓

是十指彎曲緊扣轉動揉搓

是大拇指握在掌心轉動揉搓

是指尖在掌心揉搓

就是清潔手腕

最後用清水將雙手徹底清洗乾淨

用乾淨的毛巾或紙巾擦乾雙手

【來源:荊門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肇東融媒|因為洗手,有人得了這種病!怎樣科學洗手?速看↘
    2020-04-30 14:54:18 來源: 肇東廣播電視臺 舉報   疫情防控期間
  • 因為「勤洗手」,有人得了這種病…你也有這些習慣多勤才適當?
    疫情防控期間 專家一直強調勤洗手 結果,有人過度洗手 洗出了溼疹和過敏性皮炎 其實,勤洗手也有講究
  • 紅疹、皴裂、脫皮 疫情期間頻繁洗手你的皮膚受傷了嗎?
    自疫情爆發以來,「勤洗手」已經成為了最有效的防感染方法之一,很多市民每天按照七步洗手法認真洗手多次,結果卻發現,手背上逐漸冒出來不少小紅疹子,先是微痛,再是癢得不行,就像皴了似的,但手指手心卻沒事。還有市民表示,原來就有手指肚脫皮的毛病,但現在的情況愈發嚴重,甚至可以明顯感到裂口疼痛。
  • 美國醫生四年不用肥皂洗手,疫情期間稱用清潔產品洗手對身體有害
    詹姆斯·哈姆布林 據英國《每日郵報》5月25日報導,當天上午,來自美國紐約的預防醫學醫生詹姆斯·哈姆布林在英國「今日秀」節目中表示,他已經連續4年沒有用肥皂或洗手液洗過手了,並且他只會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洗澡,就算在新冠疫情期間也是如此
  • 頻繁洗手洗臉致皮膚過敏怎麼辦?專家詳解新冠肺炎期間如何護膚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勤洗手、戴口罩,做好皮膚清潔、消毒是避免新型冠狀病毒交叉感染和切斷播散途徑的主要方法。但是長期戴口罩導致的面部皮膚乾澀、冒痘、蛻皮;反覆的用洗手液或者皂液、免洗洗手液洗手,手面皴裂、指尖乾裂等皮膚問題也給大家帶來了困擾。
  • 孩子高熱不退,嘴裡都是皰疹,當心得了這種病
    這病和流行性感冒一樣容易引起流行,孩子中招時經常因為疼痛,比較煩躁、吃不下飯,讓家長很心焦。1、何來「妖怪」引發皰疹性咽峽炎?皰疹性咽峽炎主要病毒是腸道病毒,柯薩奇病毒,EV71病毒。這種病好了就好了,一般沒有後遺症。
  • ...丨疫情防控期間慢病患者如何加強自我管理?四川省政府參事周東...
    【防疫建言】  「慢病」是一類起病隱匿、病程長的非傳染性疾病的概括性總稱,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腦卒中等。這部分患者身體狀況較差,免疫力較弱,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高。疫情防控期間,慢病患者如何加強自我管理?四川省政府參事,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周東建議針對不同情況採取相應的措施。
  • 疫情期間孩子病了要不要上醫院 兒科醫生給父母提防控建議
    疫情期間孩子生病去不去醫院看病,可讓不少家長犯了難。有的家長自己當起了「醫生」,將家裡的存藥翻了出來;有的家長給孩子「全副武裝」,仍然戰戰兢兢;有的家長乾脆替孩子見醫生,結果給明確診斷造成了困難。
  • 疫情期間,若不慎突發「紅眼病」怎麼辦?
    原標題:疫情期間,若不慎突發「紅眼病」怎麼辦?普通「眼紅」與病毒感染的」眼紅「有哪些區別? 春節假期延長,居家隔離的人們或多或少出現了焦慮、鬱悶、食欲不振等「抗疫症狀」,並出現了「眼紅」症狀,而感冒、流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眼紅」症狀。
  • 疫情期間,不斷消毒不停洗手,會不會是強迫症?
    原創 時差大叔 心理0時差「疫情期間,不斷消毒,會不會是強迫症?」例如,有人懷孕後,不斷認為自己懷的是寄生生物,而不是孩子;有人反覆自言自語,我是乾淨的、我是乾淨的,我超級乾淨、我超級乾淨;也有人在寫郵件時,就算不睡覺也要檢查無數次,生怕自己寫了無禮的話……嚴重一些,有人甚至不斷懷疑自己殺了人。走在馬路上,特別害怕在某個角落就發現屍體,一具自己殺害的屍體。
  • 乾隆皇帝最寵愛的五阿哥永琪是得了這種病而死的,這病現在很常見
    歡迎來到百家號《文史回憶宮》,今天我們講的是:乾隆皇帝最寵愛的五阿哥永琪是得了這種病而死的,這病現在很常見可以說清朝是很多的網友們都是比較熟悉的一個朝代,因為很多的電視劇和電影的作品都會挑選清朝為題材去拍攝電視劇,但是影視作品裡的這些清宮劇大多都是在後宮嬪妃爭寵或者是皇子奪嫡的戰爭
  • 倉鼠溼尾症是什麼病?有什麼症狀?倉鼠得了溼尾症怎麼辦?
    那麼,倉鼠得了溼尾怎麼辦?各位主人注意了,應該儘可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因為死亡率很高!  一、倉鼠為什麼會溼尾  在日本被稱為溼尾症,正式名稱是傳染性迴腸過形成炎。因為尾巴會有溼溼的樣子所以被稱為溼尾症,目前臨床診斷十分的困難,因為細菌性腸炎、寄生蟲性腸炎以及真菌性腸炎都會有這種溼尾的情形發生,尤其是出生後3~5周的幼鼠特別常見這種溼尾症。
  • 【防疫科普】疫情期間咳嗽莫怕!呼吸科醫生支招
    編者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咳嗽」刺激著當事人及旁觀者敏感的神經。如果實在嗓子難受,忍不住咳嗽兩聲,可能你也會如坐針氈——我不是中招了吧?如果是走在路上,旁觀者在對你拋來異樣目光的同時也會加快腳步,以最快的速度和你保證1米以上的距離。咳嗽的你可能會整日處於焦灼煩躁的狀態。
  • 新生兒頻繁嗆奶、鼻塞咳嗽,吐泡泡,小心很有可能是得了肺炎!
    這個病聽起來有些嚇人,其實也不盡然。症狀比較輕的,來醫院開點藥回家服用就行,稍重一些的,會留在門診輸液,再嚴重的,就需要住院治療了。總體來說,以目前我們國家的醫療技術水平,新生兒肺炎並非疑難雜症,死亡率很低,絕大多數都能通過治療康復。所以,父母看待新生兒肺炎的態度別走極端,不要覺得它特別可怕,一旦得了就異常焦慮。
  • 疫情期間,孩子就是不愛洗手怎麼辦
    疫情非常時期,相信每個家庭都在嚴抓日常洗手工作,儘量做到每次出門回家、飯前便後都去洗手,因此,洗手頻率相較往常一定會有所增加。但如果你也想讓孩子和你同樣焦慮,進而產生洗手的動力,就會出現問題。因為焦慮這種情緒源自「恐懼」,只不過它不是對當下的恐懼,而是對未來沒發生的事情的恐懼。
  • 怎麼就得了這種病?
    怎麼就得了這種病?是家人陪伴少嗎?孤獨症又被稱為自閉症,是一種神經發育障礙,迄今為止病因還不完全清楚,遺傳是一個重要的危險因素。另外,早產、出生體重低、孕婦感染和孕婦營養以及高齡父母等都對孤獨症的發病有影響。
  • 吃了一頓肉,結果得了這種病
    吃了一頓肉,結果得了這種病最近,鄒先生總是感覺發熱、四肢乏力、全身酸痛,以為是感冒了還很納悶:自己平時注重鍛鍊,經常健身,身體向來很好,怎麼突然就感冒了呢?趕緊到醫院就診,經醫生詳細檢查後,才知道原來自己不是得了感冒,而是布魯氏菌病。醫生為他進行了對症治療後,各種症狀很快就得到好轉,不再發熱了,身上有勁了,酸痛現象也有了明顯緩解。
  • 【防疫科普】疫情期間咳嗽莫怕!呼吸科醫生支招-新華網
    編者按: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簡稱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咳嗽」刺激著當事人及旁觀者敏感的神經。如果實在嗓子難受,忍不住咳嗽兩聲,可能你也會如坐針氈——我不是中招了吧?  咳嗽是機體保護自己的重要防禦性反射,有利於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頻繁劇烈的咳嗽會對當事人的身心產生影響。咳嗽本身不是疾病,而是各種呼吸道和肺部疾病的表現,是門診最常見的求診症狀。  二、咳嗽的分類有哪些?
  • 疫情來了不洗手就害怕,我是不是傳說中的強迫症?
    圖註:andrew b. myers,一位強迫症患者攝影師作品1.頻繁洗手屬於最近有朋友吐槽說,疫情來襲天天洗手,最初洗手是為了預防新冠肺炎病毒,覺得洗手才安心。洗著洗著發現現在不僅出門回來要洗手,飯前飯後要洗手,連拿完東西都要洗手。養成洗手的好習慣之後媽媽很開心,可是自己卻感覺不太對勁,洗手這件平常小事成了心理負擔,不洗手就會很害怕。
  • 孩子不愛洗手,怎麼辦,疫情期間產婦要注意什麼?
    孩子不愛洗手,怎麼辦,疫情期間產婦要注意什麼? 鄭繼翠醫生簡介門診 周一下午 副主任門診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全球兒童乘客安全技術師,導師國際創傷生命支持導師 疫情這麼嚴重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