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孩子就是不愛洗手怎麼辦

2020-09-04 象樂成長

疫情非常時期,相信每個家庭都在嚴抓日常洗手工作,儘量做到每次出門回家、飯前便後都去洗手,因此,洗手頻率相較往常一定會有所增加。

可是,小孩子永遠是日常生活的不穩定因素,有些孩子本來就很討厭洗手,增加頻率後更是不願意。尤其是那種比較倔強的小孩,每次洗手都要打架,雖然說也可以強按著洗了,但是每天搞得雞飛狗跳的也不是辦法。

有沒有比較好的方式,讓孩子可以自發地好好洗手呢?首先,要避免以下這些錯誤的心態:


企圖讓孩子產生對不洗手不行的焦慮

我們大人之所以能夠做到每天勤洗手,多半是因為對「新冠」的害怕,而「做點什麼」可以減輕焦慮情緒呢,好像多洗幾遍手就感覺不那麼緊張了,可以說焦慮情緒是讓成年人勤洗手的主要動力。

但如果你也想讓孩子和你同樣焦慮,進而產生洗手的動力,就會出現問題。因為焦慮這種情緒源自「恐懼」,只不過它不是對當下的恐懼,而是對未來沒發生的事情的恐懼。



可問題是,越是小的孩子,就越是活在「當下」自己的世界裡,默認當下的狀態會一直持續。

因此,小孩都特別容易有「分離焦慮」,生活中我們可以發現這種現象屢見不鮮,比如寶寶不肯上幼兒園,好不容易連哄帶強制地送到門口,又拉住媽媽褲腳不放;還在吃奶的寶寶離開媽媽便放聲大哭,大一點的寶寶像小尾巴一樣跟著,就是一直怕媽媽不會再回來了,任別人怎麼說都聽不進去。

在健康上也是同理,孩子感覺當下的自己很健康,他也會認為這種健康的狀態會一直持續,你跟他說,如果你不這樣做,未來就會生病,他也無法感知到這種來自未來的威脅。

所以,正常狀態下的孩子並不能真的感知到焦慮,他們通常都不願意洗手,不害怕風吹雨淋穿的少,也從不擔心不好好學習以後會找不到工作,都是同樣的道理。

當然了,有那種天生比較敏感的孩子,會被父母焦慮的情緒所影響,但因為他們「活在當下」的年齡特點,所以往往會把對「未來的恐懼」,直接轉化成對「當下的恐懼」,陷入應激狀態無法自拔,沒完沒了地去想「我生病了我要死了」之類的問題,影響日常精神狀態乃至睡眠的質量,變成另一種讓父母更加崩潰的情況。

所以,想讓孩子好好洗手,不要試圖用情緒影響他,可以和孩子講道理,說洗手可以讓手上的小蟲蟲消失,但不要企圖威脅或嚇唬孩子,結果一般不會如你所願,要不然就完全沒用,要不然就把孩子嚇唬懵了。

期待孩子能夠自覺洗手


很多父母通常會在孩子的手要觸碰到食物的時候,才大吼一聲:「有沒有洗手啊!?」然後斥責一通孩子為什麼不知道洗手,說一百遍了也沒記性,怎麼就是不讓父母省點心……

這樣的嘶吼式教育,往往成為孩子討厭洗手的主要原因,因為「洗手」這件事,往往是和被責備、貶低以及被吼的場景聯繫在一起的,容易造成小孩的心理陰影,誰會因為洗手被訓而喜歡洗手呢?又不是天生受虐狂!

讓小孩子養成一個好習慣,需要經年累月的不懈努力,就算是大人,如果沒有「新冠」威脅,也會經常忘記洗手,更何況是「活在當下」的孩子呢!



所以,我們要放平心態,默認孩子就是會忘記洗手的,如果孩子沒去洗手,不要生氣有情緒,平靜地多幾次提醒他「去洗手!」就好了,對事不對人,千萬不要訓斥也不要嘮叨一大堆,那樣只會讓孩子心生反感。

如果孩子居然想起了去洗手,那反而要大喜過望,好好表揚才對,你的表揚也會強化孩子的行為,孩子的內驅力就是這樣產生的。

總而言之,好習慣是表揚鼓勵出來的,大聲訓斥是徒勞的。心態擺正了,咱們來看實際操作,要是孩子已經非常討厭洗手了怎麼辦呢?

①一起洗

你會發現,孩子在家洗手經常會耍賴,但是通常不會牴觸在幼兒園洗手,因為幼兒園裡洗手有一個氛圍,別的小朋友都洗,就你不洗會顯得不合群,小孩子也受不了這種來自集體的壓力。

所以,想讓孩子配合洗手,就弄得氣氛足一點:「現在是洗手時間,爸爸媽媽寶寶一起排隊去洗手咯!誰先去洗?」你娃多半嗷的一聲竄出去了。

畢竟人越多壓力越大,多子女家庭的話,要是哥哥姐姐一帶頭,弟弟妹妹可能恨不得去搶水槽。如果沒有兄弟姐妹,拿個玩具之類的小東西一起洗,孩子也一樣會想要參與進來。

②洗完有獎勵

這個獎勵不是指物質上的獎勵,而是一些情感上的獎勵。譬如說,做一個「檢查洗手」的儀式:

寶寶來,媽媽看看你的手~洗得乾淨嘛?

哇!好白好乾淨的小手啊,這是誰家寶寶的小手洗得這麼幹淨呀?

讓我聞聞,哇!還香香的呀!真好聞,你也來聞聞!

現在,讓我們可以用乾淨的小手來吃東西吧~

總而言之,就是用各種方式表揚他洗得好就對了!那如果孩子明顯洗得不夠好,沒洗乾淨還要獎勵麼?

當然要的呀,只要孩子願意去洗,那就要獎勵,就算是挑毛病,語氣也是要鼓勵的,孩子才能願意去做得更好呀:

讓我看一看,手指頭洗的很乾淨,好棒棒!手心也洗得很乾淨,好棒棒!哎呀呀!這是什麼,手背這裡為什麼黑黑的呢?啊,那怎麼辦?寶寶要不要再好好洗一下,讓整個手手全都白白淨淨的呢?

③角色轉變地洗

如果覺得孩子對洗手越來越不上心,你可以和他玩點不一樣的,讓孩子去當那個主持洗手的人,爸爸媽媽變成被孩子監督的對象。

讓孩子組織爸爸媽媽去洗手,監督爸爸媽媽是不是認真洗,洗完之後再檢查爸爸媽媽有沒有洗得合格。相信孩子一定非常喜歡這樣的角色轉變,在要求大人的同時,也會自然而然地會認真要求自己。

④換個方式洗

其實有一些孩子不愛洗手,不是因為氛圍不好,而是因為洗手給他們帶來很糟糕的觸感,譬如說,不喜歡踩著凳子,站得太高會感到害怕;不喜歡水溫太冷或者太熱;不喜歡被水星噴濺到自己臉上;不喜歡自己被弄溼;不喜歡肥皂帶來的滑溜溜的感覺等等。

如果是這種情況,那孩子就是無論如何都不愛洗的 ,還是要想辦法看看他到底不喜歡洗手的哪個部分,想辦法一步一步引導,讓他們循序漸進地能夠不排斥洗手。

其實也不光是洗手,很多日常孩子不願意做的麻煩事,包括換衣服,洗澡,刷牙,都可以參考以上方法。

相關焦點

  • 孩子不愛洗手,怎麼辦,疫情期間產婦要注意什麼?
    孩子不愛洗手,怎麼辦,疫情期間產婦要注意什麼?,孩子不愛洗手怎麼辦?如果家長訓斥孩子,孩子容易出現逆反心理,適得其反。您不妨試試以下幾種方法。part.1繪本讀起來很多孩子不願洗手,是感覺洗手麻煩,且手上看不到髒東西。家長可以給孩子讀一下童話繪本,讓孩子從繪本中了解為什麼要洗手。
  • 孩子不愛洗手怎麼辦?快把這首《洗手歌》教給小朋友們!
    戴口罩、勤洗手——這是我們目前知道的最簡單、最有效的防止病毒傳播的方式。小朋友們活潑好動,又愛揉眼睛、摳鼻子、摸嘴巴,病毒很容易就會趁虛而入。對孩子們來說,現在基本都不出家門,所以勤洗手、會洗手,更為重要。勤洗手三個字,很多孩子從小就聽爸媽、老師不斷嘮叨,但很多小朋友都是馬虎應對,不得要領。
  • 「滬上女名醫」抗疫寶典:孩子不愛洗手,怎麼辦,產婦要注意什麼
    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副主任醫師鄭繼翠 疫情這麼嚴重的情況下,孩子不愛洗手怎麼辦?如果家長訓斥孩子,孩子容易出現逆反心理,適得其反。您不妨試試以下幾種方法。1、繪本讀起來很多孩子不願洗手,是感覺洗手麻煩,且手上看不到髒東西。家長可以給孩子讀一下童話繪本,讓孩子從繪本中了解為什麼要洗手。2、遊戲做起來小朋友從外面回來,就要直接拿吃的東西。
  • 孩子不愛洗手怎麼辦?美國學霸媽媽有高招
    2015年6月16日訊,孩子不愛洗手怎麼辦?很多中國媽媽總會跟在子女們的身後嘮叨,不過,近日美國一位媽媽的做法令人耳目一新。她讓自己8歲半的兒子在玩耍後,將自己的髒手蓋培養皿上進行細菌培養,竟然得到了一個由各種細菌組成的細菌手印。
  • 省婦幼醫生問答(三):疫情期間,孩子如果出現發熱怎麼辦?
    省婦幼醫生問答(三):疫情期間,孩子如果出現發熱怎麼辦?,孩子出現發熱怎麼辦?一、新冠疫情期間孩子如果出現發熱怎麼辦?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流行期間,同時也是孩子感冒發熱的高發季節,孩子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後,家長們更是心急如焚,擔心是不是「不幸中招」。此時,家長們一定要冷靜對待。
  • 孩子不愛洗手、洗臉、刷牙怎麼辦?教你幾招搞定他
    有些家長就對孩子說,去洗手不洗手不讓你吃東西。然後孩子就開始哭鬧,有的甚至在地下打滾.那我們應該怎麼辦呢?怎樣才能讓寶寶乖乖洗手,洗臉,刷牙呢?我們不妨讓孩子多看幾次這樣的動畫片。在他們心裡,動畫的內容經過多次觀看,會深深的落在他們心裡。告訴寶寶看動畫裡的小朋友或者小動物他們不洗手,不刷牙就會生病。然後他們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後,細菌就不會來找他們了。在這裡我們家寶寶看的是巧虎和寶寶巴士。裡面一些叫孩子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的小動畫還是蠻有用處的。
  • 根本就不髒嘛!為何孩子都不愛洗手?6個讓洗手變好玩的方法
    疫情還沒有完全結束,我們家長與其一窩蜂在各個APP上搶購口罩、甚至跑遍半個城市的藥店搶購口罩,不如教孩子和自己正確的洗手步驟,這才是預防各種病毒最簡單、最有效、最經濟的方法。專家通過調查發現,洗手時間不夠是孩子在學校不愛洗手的主要原因,佔43%;其次,不喜歡學校廁所而不愛洗手,佔21%;因為學校沒有肥皂而不愛洗手,佔19%;覺得學校廁所很噁心而不愛洗手的孩子,佔15%。
  • 孩子不愛洗手?這可能是香皂的鍋!
    洗手!洗手!洗手!這幾天總在提醒自己,進進出出都少不了。往往是越好的習慣,越難堅持,當了父母,更是明白讓孩子洗個手多不容易!反覆叮囑認真洗手,卻總是很敷衍。碎碎念也不管事,還經常用髒兮兮的小手去抓吃的。講真,光憑語言教育真的太蒼白了!如何讓孩子愛上洗手?
  • 疫情期間頻繁洗手,有人得了這種病!
    疫情防控期間專家一直強調勤洗手結果,有人過度洗手甚至有人以為用消毒液、酒精等洗手才安全洗出了溼疹和過敏性皮炎詳細詢問後,覃莉找到了彤彤發病的原因:彤彤爸爸是實驗室的老師,疫情初期買不到84消毒液和酒精,爸爸就把家中備的雙氧水稀釋後噴手消毒。「彤彤手上的皰疹正是用了濃度過高的雙氧水消毒劑導致的刺激性皮炎。」
  • 發現孩子不長個?疫情居家期間該怎麼辦
    發現孩子不長個?疫情居家期間該怎麼辦 突如其來的疫情,避免外出,延遲開學,讓家長和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在一起,有家長發現孩子不長個,也有部分家長原本計劃利用寒假到醫院給孩子檢查身高也因為疫情打亂計劃。故建議疫情居家期間做好以下幾點,有助於增強免疫力促長高。
  • 【心理幹預】疫情期間心情焦躁不安怎麼辦這麼做就對了
    【心理幹預】疫情期間心情焦躁不安怎麼辦這麼做就對了 2020-02-07 1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心理幹預】疫情期間心情焦躁不安怎麼辦這麼做就對了→
    【心理幹預】疫情期間心情焦躁不安怎麼辦這麼做就對了→ 2020-02-07 09: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疫情期間,不斷消毒不停洗手,會不會是強迫症?
    原創 時差大叔 心理0時差「疫情期間,不斷消毒,會不會是強迫症?」「這就是我的生活」,理察不止一次說這句話。「這就是我的生活,無法把強迫症留在家裡,安心出門;也無法把它留在辦公室,快樂回家。它陰魂不散,但這就是我的生活,地獄般的生活。我不希望任何人和我一樣。」理察坦言,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還能站在這裡,因為如果自己足夠堅強,早該自殺了。
  • 孩子不愛洗手?一劇搞定 | 醫界金酸梅
    原創 界弟 醫學界「專治」孩子各種不舒服「我洗過了。」「手腕又不會碰到食物,為什麼要洗!」「幹嘛非要打肥皂!」「為什麼要洗夠20秒?」「就不髒就不髒!」疫情暴發至今,上述對話在我和神獸間,不斷重複。
  • 疫情期間孩子應該注意什麼
    摘要:疫情期間孩子應做到減少外出、戴好口罩、注意與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不要到處摸、不要用不潔淨的手觸摸或揉搓口、眼、鼻等部位、清洗鼻腔和漱口。
  • 疫情期間孩子生病,我焦慮的全身不舒服
    作者:嘟嘟媽新年被疫情的籠罩變得特別不平凡,因為疫情這個新年我們都過的人心惶惶的,每天的生活基本都是打開手機看新聞,就想趕緊看到好消息,希望疫情早點結束,但是疫情結束的比我們想像的頑強,結束的日子遙遙無期,因為疫情,讓我們的生活也變得緊張起來。
  • 疫情期間身份證到期、孩子出生沒落戶怎麼辦?
    制定窗口應急預案,出臺辦理時限延期通知,形成群眾辦事攻略;開通諮詢預約電話,設置專人值守,全時段接受群眾諮詢預約;積極推行「網上辦」「預約辦」「快速辦」「錯時辦」和「郵政直通車」「容缺後補」等服務制度……昨天,記者了解到,成都市公安戶政窗口在疫情防控期間
  • 疫情期間,若不慎突發「紅眼病」怎麼辦?
    原標題:疫情期間,若不慎突發「紅眼病」怎麼辦?普通「眼紅」與病毒感染的」眼紅「有哪些區別? 春節假期延長,居家隔離的人們或多或少出現了焦慮、鬱悶、食欲不振等「抗疫症狀」,並出現了「眼紅」症狀,而感冒、流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患者,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眼紅」症狀。
  • 孩子愛乾淨每天這樣洗手,兩周後小手皺得像個老太太
    尤其是現在天冷了,女兒特別喜歡用熱水和洗手乳洗手,剛開始李女士以為女兒只是為了乾淨,可是後來她發現女兒每天要洗十幾次手,期間她也阻止過,但是都沒有效果,就這樣持續了2、3周後,李女士發現女兒的手皺得像個老太太,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趕緊帶著女兒去了皮膚科。醫生檢查後診斷為缺脂性皮膚炎,而原因就是由於頻繁用熱水和洗手乳洗手,導致手上的水分和油脂嚴重流失,才使細嫩的小手變的又老又皺。
  • 溫馨分享 | 疫情期間,這樣保護我們的孩子~
    如果錯過了前天的分享,可以點擊下方連結回顧 今天的時間呢,Gymbo與大家分享關於孩子在疫情期間需要哪些注意方面的綜合公益科普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