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孩子不長個?疫情居家期間該怎麼辦

2020-08-29 兒童保健梁豔

發現孩子不長個?疫情居家期間該怎麼辦

突如其來的疫情,避免外出,延遲開學,讓家長和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在一起,有家長發現孩子不長個,也有部分家長原本計劃利用寒假到醫院給孩子檢查身高也因為疫情打亂計劃。故建議疫情居家期間做好以下幾點,有助於增強免疫力促長高。

1、規律作息,高質量的睡眠

睡眠是孩子長高的關鍵,晚上是生長激素分泌的高峰時期,尤其是在孩子深睡眠後生長激素分泌能達到最高峰。居家期間完成線上學習任務以後,家長朋友要督促孩子每天早睡,早起規律作息。建議孩子在晚上21點前睡覺,每天要保證至少8小時以上的睡眠時間。



2、制定計劃,科學的運動

運動可以促進生長激素分泌,促進骨生長,骨密度增高,從而能促進長高。從醫學上講,做10-15 分鐘的有氧運動,對垂體分泌生長激素和對孩子身高增長有促進作用。

疫情居家期間,雖然不能在戶外鍛鍊,但也要給孩子制定室內運動計劃,為了提高孩子積極性,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運動,室內推薦以下鍛鍊方式。

跳繩、爬樓梯、跳健美操、高抬腿和拉伸運動等。

3、平衡膳食,充沛的營養

全面平衡地攝入營養不僅能夠促長高,更能增強了孩子免疫力抵抗病毒。疫情居家期間要保證孩子良好的飲食,一日三餐,規律飲食。保證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及維生素,特別要適當補充動物性蛋白。蛋白質缺乏會直接影響身高增長,一些重要的微量元素如鋅、鐵和 B 族維生素在動物性食物中較豐富,缺乏這些營養素也容易造成孩子身材矮小。而鈣、磷元素及維生素 D 是骨骼的重要物質基礎也要適當補充。

以下有幾個小建議:(1)每天要保證喝 250—500 毫升牛奶和 1-2 個雞蛋。(2)適量的各種肉類、穀類及當季節水果蔬菜。(3)避免或盡少攝入碳酸飲料及含糖量高食物和油炸食物。

4、溫馨環境,良好的心態

心理因素對長高也有很重要的影響,精神的激奮狀態能通過內分泌系統對身高發生積極影響。疫情期間家長要關注家庭和生活環境對孩子的影響,給孩子創造輕鬆、愉悅的家庭生活環境,保持樂觀的情緒和健康的心態。居家期間難免會接觸電子產品,家長朋友要引導孩子觀看健康的信息,避免讓孩子接觸不健康的書刊影視,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

溫馨提示:
家長朋友們如果孩子的生長發育存在問題,可通過疫情期間線上或電話問診諮詢預約,儘快帶醫院就診,否則會耽誤孩子長高。

相關焦點

  • 疫情居家期間你打孩子了嗎?
    在過去的兩個多月居家的非常時期,這種影響應該尤其明顯。這段時期作為父母,既要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又要承擔起教師的部分工作;既要適應自己工作由單位到居家的狀態變化,又要克服由於疫情而產生的各種困難。父母也不是萬能無敵的,面對如此多的壓力,難免情緒有時失控,對孩子失去耐心,施以「暴力」。現在,當居家隔離即將結束,孩子重新步入課堂的時候,你能意識到自己的負面情緒會影響到孩子嗎?
  • 疫情期間學生居家體育鍛鍊的探究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這個特別的假期中,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悄然打響。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練」的號召,在延遲開學期間,學生們不僅要在居家隔離期間通過線上教學的方式來進行學習,同時還要開展居家體育鍛鍊,居家戰疫,科學鍛鍊,強健體魄,抗擊新冠。  疫情當下鍾南山院士指出多運動提高免疫力,疫情面前積極防護和強身健體同等重要。
  • 疫情期間,家長如何為孩子營造高質量居家學習氛圍?
    有的家長喜歡盯著孩子上課、寫作業,一旦發現有問題,或字寫錯、寫歪了,一邊幫孩子塗擦,一邊批評、埋怨、責怪孩子。02營造「陪伴」的好氛圍疫情期間,孩子和家長在家裡相處時間很多,營造好的陪伴氛圍就顯得尤為重要,以免出現「雞飛狗跳」的場面。家長要學會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學會讓情緒從適合的管道釋放;還可以和孩子做個小約定,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請孩子做一個手勢提醒自己。
  • 疫情期間家長孩子居家學習生活的20條建議來了!
    近期,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專家指導委員會對全國廣大學生和家長疫情期間的居家學習生活提出了指導意見。遂寧東辰心理中心將此整理成文,錄製成音頻,幫助您和孩子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生活。
  • 麗水網丨疫情期間學生居家體育鍛鍊的探究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在這個特別的假期中,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悄然打響。響應教育部「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練」的號召,在延遲開學期間,學生們不僅要在居家隔離期間通過線上教學的方式來進行學習,同時還要開展居家體育鍛鍊,居家戰疫,科學鍛鍊,強健體魄,抗擊新冠。疫情當下鍾南山院士指出多運動提高免疫力,疫情面前積極防護和強身健體同等重要。
  • 讓孩子遠離「切」膚之痛!疫情期間,如何做好兒童居家安全防護?
    讓孩子遠離「切」膚之痛!疫情期間,如何做好兒童居家安全防護?兒童居家燒燙傷事故容易發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電熱水壺壺壁為金屬材質、缺少隔熱設計,可能對觸碰它的兒童造成燒燙傷;電源線過長,若有兒童拉扯,可能導致熱水灑出,從而造成燒燙傷。飲水機缺少童鎖設計,兒童可能自行打開熱水出水閥造成燒燙傷。
  • 疫情期間居家快樂六法。
    疫情期間居家快樂六法。北京出現了第二輪疫情,大小朋友都不能去上學,在家裡,有的孩子就有點浮躁,家長也有點煩躁,不知道怎樣安排好,自己孩子的生活,怎樣安撫他們的情緒。我們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可以這樣來安排。採取六種方法,活躍孩子們的生活,把疫情期間的生活豐富多彩。
  • 疫情防控期間指導孩子居家學習生活10條建議來了
    在這段特殊的疫情防控期間家長應該如何陪伴孩子如何緩解和調節情緒如何與孩子們共度有意義的親子時光如何藉助疫情給孩子上一堂生動的社會生活課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針對疫情期間中小學生的居家學習生活
  • 疫情期間去不了健身房怎麼辦?居家怎麼運動用什麼器材
    疫情期間去不了健身房怎麼辦?居家怎麼運動用什麼器材 時間: 2020-03-20 18:19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志飛
  • 新冠疫情期間,哮喘急性發作時該怎麼辦?
    新冠疫情期間,哮喘急性發作時該怎麼辦?2019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恰逢過敏性疾病高發季節,哮喘患者首先應盡力避免自己已知的過敏原,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並且應該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進行居家隔離,減少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那麼疫情期間哮喘患者又該如何自我管理、如果哮喘急性發作了,該怎麼處理呢?1、疫情期間哮喘患者如何用藥?
  • 疫情期間,居家複習準備高考,父母卻天天打架爭吵,我該咋辦?
    快要高考了,父母卻在家裡打架爭吵,我快要瘋了,我該怎麼辦?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天下的父母千千萬,確實有不少不懂事、分不清輕重緩急的家長存在;特殊時期特殊對待,疫情當前無奈去不了學校,只好居家學習,面臨高考壓力的學子,再遇到這麼不靠譜的父母,確實頗為為難!有什麼好辦法呢?
  • 疫情期間,寶寶要接種疫苗怎麼辦?
    梅藝璇目前,許多寶爸寶媽為了保護寶寶的身體健康,自覺居家隔離,減少外出。但是,疫情期間寶寶要接種疫苗怎麼辦?家長究竟要不要帶孩子去醫院接種呢?首先,家長要進行權衡,接種的疫苗是否特別緊急。雖然任何疫苗都不建議推後,但特殊時期,疫苗的短期延遲或延長疫苗接種間隔,比如第1針和第2針之間間隔的短期延長,對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影響相對有限。
  • 疫情期間,孩子出現口腔問題怎麼辦?要不要去醫院?
    疫情期間,如果孩子出現口腔問題應該怎麼辦?南京市婦幼保健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武潔表示,疫情看牙有風險,急症牙病急處理,能等的再等等,小毛病在家也能處理。 這些急性牙病不能等 「疫情期間看牙存在一定風險。」
  • 【疫情小貼士】疫情期間如何做好日常居家消毒?
    【疫情小貼士】疫情期間如何做好日常居家消毒?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疫情期間如何做好日常居家消毒
  • 【溫馨提示】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居家安全溫馨提示
    【溫馨提示】疫情防控期間學生居家安全溫馨提示 2020-03-12 19:47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疫情期間,如何做好兒童居家安全防護(之一)
    管好孩子的嘴疫情期間,如何做好兒童居家安全防護(之一)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因為疫情,孩子們放了個大長假。可是,宅在家中雖躲過了病毒,卻被其他風險盯上了。廣東省產品傷害監測結果顯示,2020年前10周監測到的兒童(14歲及以下)居家時因誤食各種產品而導致的傷害事件同比增長28.6%,特別是學齡前兒童發生為多。
  • 疫情期間學生居家安全防護教育指導(家長篇)
    今年3月30日是第二十五個全國中小學安全教育日。現在疫情雖然有所緩解,但居家生活安全我們也不能忽視。下面為大家帶來一些居家安全溫馨提示,請家長朋友帶著孩子們一起看一看、學習學習。希望同學們通過查找資料、向父母請教、製作手抄報等方式了解居家安全知識、掌握自護技能,提高安全防範意識。一、消毒安全防護疫情期間,很多家庭每天都會對家庭進行消毒。
  • 疫情期間如何保護好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兒童居家安全不容忽視
    據媒體報導,近日多地發生兒童高空墜落事件,讓人痛心不已,給孩子在家期間的安全敲響了警鐘,請您務必加強孩子在家期間的監管……」3月10日,市民王女士收到了孩子學校發來的安全溫馨提示簡訊。疫情期間,應如何保護好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據了解,寒假及線上開學期間,我市各學校均向家長發出了居家安全提醒,相關人士還從吃、住、用火、用電等方面提出了建議。
  • 疫情期間遇到的這三個心理問題,留學生該如何解決
    最近這段時間,各大社交媒體和新聞都有家長問,疫情期間,留學在外的孩子們如果無法回國,將如何在那裡獨自生活? 家長們普遍有兩個擔憂:一個擔憂是針對當下的,在現在的這個時間點,國外的疫情狀況並不樂觀;另一個擔憂考慮得更遠一些,在疫情過去之後,國外對於中國人、甚至華裔、亞裔的偏見會不會加深?
  • 【科普工作委員會】居家期間發現寶寶總是搖頭正常嗎?
    【科普工作委員會】居家期間發現寶寶總是搖頭正常嗎? 點擊「藍字」關注居家期間發現寶寶總是搖頭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