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家長孩子居家學習生活的20條建議來了!

2020-12-11 騰訊網

近期,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專家指導委員會對全國廣大學生和家長疫情期間的居家學習生活提出了指導意見。遂寧東辰心理中心將此整理成文,錄製成音頻,幫助您和孩子度過一個充實而有意義的假期生活。

家長篇

在這段特殊的疫情防控期間, 家長應該如何陪伴孩子度過?

如何緩解和調節孩子以及自己的情緒?如何與孩子們共度一段有意義的親子時光?

如何藉助疫情給孩子上一堂生動的社會生活課, 更好地促進孩子成長?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廣大中小學生的假期生活,也改變了學生們在家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對於每個家庭而言,疫情帶來的緊張擔憂,長期居家的不自由感,以及延期開學的新情況,可能會讓家長們感到壓力。同時,一些家長們也發現孩子出現了作息不規律、學習缺乏興趣、長時間玩手機或遊戲、情緒煩躁等情況。在這個特殊時期,更加需要家長做好自己及孩子的身心調適,共同做好疫情防護。

為此,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針對疫情期間中小學生的居家學習生活,給全國廣大家長朋友提出了以下建議:

建議 1:積極進行自我調適,不向孩子傳遞負面情緒。

恐慌和緊張情緒和「新冠病毒」一樣有一定的傳染性,家長如果不能調節好自己的負面情緒,也可能會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更加不安和緊張。請保持與外界的溝通,主動關注各種積極信息,可以通過微信、簡訊、電話等方式與親朋聯絡,互幫互助。如果遇到確實難以應對的消極情緒,建議及時向專業機構進行求助。

建議 2:幫助孩子改善情緒,樹立良好心理狀態。

疫情期間,孩子需要持續待在家裡,外出活動減少,不能和同伴一起,他們的負面情緒也可能會持續累積和積壓。請家長理解孩子的負面情緒,及時進行正面疏導和緩解,可以引導孩子運用簡單的「腹式呼吸法」「肌肉放鬆法」等改善情緒,也可以通過運動、音樂、閱讀來幫助孩子減壓,保持積極心態。

建議 3:幫助孩子判斷信息,做到不信謠不傳謠。

家長要直面孩子關於疫情的相關問題,積極與孩子溝通,不迴避疫情狀況,以恰當方式、以孩子聽得懂的語言講解新冠肺炎的相關知識、目前我國的防控措施以及延期開學情況。家長可以引導孩子關注權威真實的新聞和信息,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指導孩子學會對信息進行判斷,做到不信謠、不傳謠。

建議 4:制定全家日常作息表,做到規律有序生活。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全家一日的生活、休息、健身、學習、娛樂等安排做成一張時間表,還可以列出每日願望清單,如做手工、畫畫、親子遊戲、室內運動、製作美食、打理植物等,由全家共同來完成,共度美好的親子時光,使居家生活變得更健康更有序。可以利用這段時間教孩子一些家務活,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和動手能力。

建議 5:給予孩子一定獨處空間,多一些理解信任。

隨著與孩子在家裡共處的時間增多,親子矛盾和衝突可能也會增加。家長可以給予孩子一定的獨處空間,尤其是對青春期的孩子,要尊重他們對獨立和獨處的需求,學會看到孩子的優點和進步,更加包容、理解和信任孩子,多一些商量和鼓勵,少一些管制和嘮叨。遇到爭吵,可以按下暫停鍵,等到雙方情緒穩定後再理性溝通。

建議 6:制定電子產品使用規則,防止孩子沉迷網絡。

為豐富孩子的居家學習生活,在目前情況下,家長不需要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機和上網,但要與孩子確定好雙方都認可的規則,明確使用手機和網絡的時段、時長和內容等,並要求認真遵守,保護好孩子視力和身體健康。同時家長也要控制好自己使用手機和網絡的時間,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出示範和榜樣。

建議 7:配合學校開展居家學習,做到停課不停學。

延期開學期間,各地各校將指導學生以多種方式居家學習,家長要及時了解、掌握學校教育教學的有關要求,幫助學生完成居家學習計劃。小學生的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做好網絡學習準備,學會網上學習的基本技能;初高中學生的家長可以做好後勤保障,對孩子學習期間不做過多打擾。

建議 8:讓孩子做學習的主人,提高自我學習管理能力。

家長可以督促孩子進行網絡學習,報告自己的學習情況,與班裡的夥伴互幫互助、共同監督,分享在學習、生活過程中的收穫。遇到不會的問題,鼓勵孩子通過網絡及時請教老師和同學,或通過網絡查找相關信息解決問題。同時,家長要每天要抽出時間與孩子交流學習狀況,及時給予積極反饋,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

建議 9:加強生命教育,增強孩子自我保護意識。

家長可以利用孩子從媒體上看到或親身經歷的抗疫事件,引導孩子認識生命的價值,建立對生命和自然的尊重與熱愛。指導孩子提高自我防護的意識和能力,學會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對自己的安全負責,對自己的未來負責,做到關愛生命,關愛健康,關愛大自然。

建議 10:分享抗擊疫情感人事跡,傳播社會正能量。

要讓孩子了解,在抗擊「新冠肺炎」這場戰鬥中,有無數工作者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冒著被感染的危險,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的守護著大家的安全。引導孩子關注那些奮戰在一線的抗「疫」勇士和感人事跡,學習他們勇於擔當、捨己為人的崇高精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崇高的理想信念。

遂寧東辰的家長朋友們,在這特殊的時期,我們將與您一起攜手,安排好孩子的居家學習生活,共同保持良好心態,全力配合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為我們的社會,為我們的孩子們共同打造更加健康安全的環境。

學生篇

在這段特殊的疫情防控期間,

同學們在家如何度過?

如何緩解和調節自己的情緒,

與父母共度一段有意義的時光?

如何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

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強,獲得成長與進步?

今年春節假期,同學們的生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精心策劃的旅行計劃被迫調整,期盼良久的親朋好友聚會遺憾取消,連平日裡最基本的戶外活動都變成了奢望。同學們都收到了延期開學的通知,暫時只能待在家裡學習和生活,這一系列的變化,或許讓同學們一時感到很不適應。在這個非常時期,希望同學們能夠保持樂觀心態,科學面對疫情,積極應對困難,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強,更加勇敢,獲得成長和進步!

為此,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為全體中小學生在疫情期間居家生 活學習提出以下建議:

建議 1: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好個人清潔衛生。

在疫情期間遵照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的原則,主動隔離,保持個人和居家的清潔衛生。要保持作息規律,保證睡眠時間,合理膳食均衡營養,增強自己的免疫力和抗病毒能力。

建議 2:坦然面對情緒變化,理解和接納負面情緒。

在疫情壓力下,同學們可能會出現焦慮、恐慌、憤怒和煩躁等各種不良情緒,這是人面對應激事件的正常心理反應,是機體自我保護的體現,越是壓抑和否認,就越是容易被情緒支配。面對負面情緒,同學們不必過於敏感和緊張,也無需否定自己的感受,積極理解和接納負面情緒的存在,才能更好地調節。

建議 3:科學看待疫情防控,學習情緒調整方法。

通過官方渠道了解防疫信息、有關科學知識以及疫情防控措施,積極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做到不信謠、不傳謠。學會一些簡單的心理調節方法,如「深呼吸放鬆法」「肌肉放鬆法」等來維護情緒穩定,也可以通過運動、音樂、傾訴來轉移注意力,增加積極體驗。

建議4:開展室內鍛鍊活動,保持良好身體狀態。

結合自己的興趣和生活條件自主選擇活動方式,每天開展1小時左右的室內運動,如進行墊上伏地挺身、仰臥起坐、平板支撐,還可以跳健身操、轉呼啦圈、踢毽子等。適當的運動不僅可以消除疲勞,提高大腦中的血氧含量,並且能夠促進大腦活動,既健身又悅心。

建議5:密切親友互動交流,做到隔離不隔心。

在家裡可以利用電話、簡訊、微信等線上溝通平臺與同學交流、與親友保持聯繫。相互鼓勵與支持不僅能夠減輕孤獨感,也能增強戰勝疫情的信心,並增進彼此的情誼。

建議6:培養新興趣新愛好,讓生活變得豐富。

同學們可以列出平日裡一直想做但沒時間做的事情,比如烹飪、學樂器、繪畫、閱讀、養植物等,製成「願望清單」,按照優先級勾選出在家就可以實現的願望,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可以按照家長和老師的推薦,選擇適合自己的課外讀物、視頻資源、電視節目等,利用網絡平臺在知識海洋中暢遊,讓宅在家中的假期成為儲藏知識的好時光。

建議7:控制電子產品使用時間,做到合理有度。

在家長的指導下,同學們可以適當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但不可時間過長,也不能影響正常作息。可以與家長確定好雙方每天使用手機和網絡的時段、時長等,共同遵守你們制定的規則,從每一天做起。

建議8:積極與父母溝通交流,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同學們可藉助居家防疫這一時機,多與父母溝通交流,在充分表達自身的感受和需要的同時,也積極理解支持父母,通過恰當的方式增進與父母的感情。主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打掃衛生、整理房間、洗衣做飯等,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勞動技能,幫助家長減輕負擔。

建議9:聽從學校和老師安排,適應居家學習環境。

延遲開學期間,同學們可以根據學校安排,通過網絡課程、空中課堂等方式居家學習,並藉此機會提高自我學習管理的能力。可以通過網絡等途徑學習時間管理方法,也可以通過自己設定「上課鈴」和「下課鈴」等方式找到課堂上課的感覺,還可以和同學約定時間共同學習,互相督促,一起進步。

建議10:學習典型人物和事跡,增強心理正能量。

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無數各行業的工作者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放棄了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冒著被感染的危險,堅守在各自的崗位上,默默的守護著大家的安全。同學們要學習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疫情的偉大精神,不斷增強愛黨愛國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的真情實感,更加懂得生命的意義,更加珍惜美好生活。

親愛的同學們!一個人如果在假期也能夠有序學習和生活,能夠自律,能夠不動聲色地默默努力,那麼,未來的他一定是很優秀的那個自己!

同學們,當下播種什麼,明天就收穫什麼!讓我們彼此鼓勵攜起手來,共同迎接春暖花開再相聚的那一天!

冬已盡,春可期!山河無恙,人間皆安!

這裡是遂寧東辰榮興國際學校心理中心,與您在一起。

疫情期間四川心理熱線電話:

文稿:心理中心

編輯:陳洪輝

審核:羅 偉

近期動態

相關焦點

  • 給全國家長!疫情防控期間指導孩子居家學習生活10條建議來了
    在這段特殊的疫情防控期間家長應該如何陪伴孩子如何緩解和調節情緒如何與孩子們共度有意義的親子時光如何藉助疫情給孩子上一堂生動的社會生活課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針對疫情期間中小學生的居家學習生活
  • 疫情防控期間居家學習生活10條建議來了
    針對疫情期間中小學生的居家學習生活給全國廣大中小學生提出了建議↓↓↓給全國中小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居家學習生活的建議今年春節假期,同學們的生活被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精心策劃的旅行計劃被迫調整,期盼良久的親朋好友聚會遺憾取消,連平日裡最基本的戶外活動都變成了奢望
  • 家長關注!教育部給出10條建議,幫助家長指導孩子居家學習生活
    目前正處於疫情防控攻堅階段,為保證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開展,許多地方都實行了嚴格的出行管制,不少家長、學生只能待在家裡。隨著開學時間的推遲,教育部發出了「停課不停學」號召,各地各校也在積極響應。那麼對於家長而言,如何利用這段時間指導孩子更好的居家學習生活呢?
  • 浙江省教育廳:疫情期間,給小學生居家學習的10條建議!
    為應對新冠疫情,響應教育部和省教育廳「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全省小學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居家學習活動。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在了解各地情況的基礎上,結合小學階段的實際情況,特向學校、教師和家長提出小學生居家學習的十條建議,供各地參考。問題1:如何認識小學階段的居家學習?
  • 「教育」@中小學生,收好這10條疫情防控期間學習生活建議
    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針對疫情期間中小學生的居家學習生活提出了10條建議: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好個人清潔衛生;開展室內鍛鍊活動,保持良好身體狀態;聽從學校和老師安排,適應居家學習環境......詳↓給全國中小學生在疫情防控期間居家學習生活的建議
  • 疫情期間學生居家安全防護建議
    尊敬的家長朋友,親愛的同學們:受疫情影響,春節以來,學生們的生活和學習主要是在居家環境下開展。
  • 居家學習生活亦可豐富多彩——給因疫情宅家的學生和家長几點建議
    2月12日,教育部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中小學延期開學期間「停課不停學」有關工作安排的通知》對「停課不停學」工作提出明確意見。「通知」強調「堅持國家課程學習與疫情防控知識學習相結合,注重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鼓勵學生鍛鍊身體、開展課外閱讀;堅持學校教師線上指導幫助與學生居家自主學習相結合,限時限量合理安排學習。
  • 疫情期間,家長如何為孩子營造高質量居家學習氛圍?
    ,居家學習是一種應急方式和無奈之舉。如果把居家學習變成一個努力探索、明確定位、有意創設、培養訓練的過程,著手積累經驗和教訓,讓孩子形成良好的居家學習習慣,會給孩子的終身成長帶來很大幫助。當然除了孩子自身的努力外,家長的正確陪伴也是非常重要的。
  • 疫情期間居家學習,中小學生應該怎麼做?教育部給出十條建議
    在這個非常時期,希望同學們能夠保持樂觀心態,科學面對疫情,積極應對困難,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強,更加勇敢,獲得成長和進步!為此,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為全體中小學在疫情期間居家生活學習提出以下建議:  建議1: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好個人清潔衛生。
  • 新加坡實行居家學習政策期間,家長如何防止孩子沉迷網絡
    但教育部仍會在必要時,繼續推行居家學習。王乙康表示,在阻斷措施推行期間,教學時間減少,進度緩慢,加上學生第三學期假期被延長,導致學習時間進一步被壓縮,因此教育部將繼續對教學計劃做出一些調整。新加坡教育部的大致考量是減緩教學進度,減少學生壓力,讓師生都能適應疫情下的特殊學習狀態。具體舉措包括假期提前、縮短教學內容、減少考試內容。
  • 發現孩子不長個?疫情居家期間該怎麼辦
    發現孩子不長個?疫情居家期間該怎麼辦 突如其來的疫情,避免外出,延遲開學,讓家長和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在一起,有家長發現孩子不長個,也有部分家長原本計劃利用寒假到醫院給孩子檢查身高也因為疫情打亂計劃。故建議疫情居家期間做好以下幾點,有助於增強免疫力促長高。
  • ​戰疫專家訪談| 疫情期間如何照顧好孩子的居家生活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馮玉珠 張墨盈 馬文月)今天的戰疫專家訪談,邀請到了濟寧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科長劉智勇,請他繼續跟我們講講,疫情期間應該如何照顧好孩子的居家生活。第一,家長要積極的進行自我調節,不向孩子傳遞一些負面情緒。
  • 居家學習,家長為輔導功課發愁?這10條建議,真有用!
    孩子居家學習期間,不少家長為孩子花費了比以往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前不久,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23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2.9%的受訪家長最近在為輔導孩子功課而發愁,55.4%的受訪家長覺得自己最近「臨時教師」當得不錯。
  • ​居家學習生活亦可豐富多彩——給因疫情宅家的學生和家長几點...
    由於疫情原因,學校實施了延期開學,學生宅在家裡開展自主學習生活。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門積極行動,提供了網上學習資源,學生們開始了「停課不停學」的居家學習。如何讓居家學習生活豐富多彩?筆者談幾點建議。一、增強衛生保健意識1.學習防範新冠肺炎和有關傳染病知識。
  • 疫情期間,孩子沉迷電子產品?4條建議家長必讀
    前言:隨著疫情的不斷發展,春節假期一再延長,學校為了保證學生的安全健康,做出了延期開學的決定。這期間,孩子們在家學習,很多家長在家辦公,這樣的場景讓很多父母開始擔心起來:孩子被宅在家裡,不能正常上課,也無法和小夥伴們出去玩耍,似乎接觸電子產品就變得更加光明正大難以控制。孩子們以學習為理由,可很多時候卻是過於沉迷玩遊戲、刷抖音、聊微信。
  • 疫情居家期間你打孩子了嗎?
    在過去的兩個多月居家的非常時期,這種影響應該尤其明顯。這段時期作為父母,既要照顧孩子的生活起居,又要承擔起教師的部分工作;既要適應自己工作由單位到居家的狀態變化,又要克服由於疫情而產生的各種困難。父母也不是萬能無敵的,面對如此多的壓力,難免情緒有時失控,對孩子失去耐心,施以「暴力」。現在,當居家隔離即將結束,孩子重新步入課堂的時候,你能意識到自己的負面情緒會影響到孩子嗎?
  • 疫情期間遇見孩子咳嗽,家長不用慌
    正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期間,家長遇見孩子咳嗽,會特別的敏感、甚至驚恐。但咳嗽是一種非常常見的呼吸道的防禦性反射,孩子的呼吸道未發育成熟,加之季節變化,容易因感冒、支氣管炎、肺炎等情況引發咳嗽。因此家長一聽見孩子咳嗽,千萬不要慌張。此外,家長可能會困惑,當孩子出現咳嗽等症狀時,要不要去醫院。
  • 疫情期間居家快樂六法。
    疫情期間居家快樂六法。北京出現了第二輪疫情,大小朋友都不能去上學,在家裡,有的孩子就有點浮躁,家長也有點煩躁,不知道怎樣安排好,自己孩子的生活,怎樣安撫他們的情緒。我們要根據不同的情況,可以這樣來安排。採取六種方法,活躍孩子們的生活,把疫情期間的生活豐富多彩。
  • 【作業治療專委會】疫情期間如何通過居家遊戲來提高特殊兒童操作...
    那對於我們需要康復治療的孩子在疫情期間不能去醫院或者康復機構訓練而擔心孩子在之前辛苦康復訓練出成果出現退步。在此中國康復醫學會作業治療委員會為了保證孩子疫情期間訓練效果,建議家長可以利用家裡物品跟孩子一起玩居家遊戲,下面給家長們介紹一些居家遊戲。遊戲是兒童學習最自然的一種方式,遊戲可以促進情感發展,情感引領著大運動、精細運動、認知理解、語言、社交互動、行為等全面發展。
  • 疫情期間,家長該怎樣為孩子定製學習計劃?
    給很多家長措手不及,每天既要陪伴孩子學習,又要工作,很多家庭生活節奏完全被打亂了。這兩天晚上,聽老師在群裡提出問題,有部分同學線上答疑故意關閉麥克風,不回答老師的答疑,希望家長們引起重視。以前,孩子讀書都交給學校,家長也就是早晚接送。在家學習期間,體現了很多家長都依賴學校的老師。把孩子的學習和希望都寄托在老師的身上,成了一個甩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