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家長該怎樣為孩子定製學習計劃?

2020-09-14 蜜雪兒麻麻

我是一位80後母親,對於孩子的教育一直是心中最牽掛的事。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相信大家都刻骨銘心。由於新型冠狀病毒來臨,導致全國所有的孩子都延遲上學。我記得以往的這個時間段,學校裡充滿了孩子們的互相嬉戲打鬧,教室裡都是孩子們娓娓動聽的朗讀聲,像動人的童聲大合唱,音符滿天飛。

教室:童聲大合唱,音符滿天飛

為了做好防控疫情期間,全國推出線上課程在家學習,做到「停課不停學」。給很多家長措手不及,每天既要陪伴孩子學習,又要工作,很多家庭生活節奏完全被打亂了。

這兩天晚上,聽老師在群裡提出問題,有部分同學線上答疑故意關閉麥克風,不回答老師的答疑,希望家長們引起重視。以前,孩子讀書都交給學校,家長也就是早晚接送。在家學習期間,體現了很多家長都依賴學校的老師。把孩子的學習和希望都寄托在老師的身上,成了一個甩手掌柜。

網課線上答疑

我認為,家庭的教育遠遠比學校教育重要。很多家長在發現孩子有問題出現時,第一時間就是找老師。比如:孩子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在家裡輔導孩子功課時父母完全可以提醒或督促。老師一節課也要顧及到全班同學,依靠老師來改善自家孩子的注意力顯然有點不恰當。孩子的學習和習慣等多方面都是在家庭環境中形成的。很多家長不去找原因,想著花錢給孩子報名補學班、培訓班,甚至花大價錢給孩子買學區房,認為一所好學校就是孩子成功的基礎,把孩子的學習教育寄托在學校和老師身上是不對的。

孩子在家學習網課,在線答疑關閉麥克風,是孩子學習形成懶散的習慣,還是上課沒聽懂的原因導致答不上題,才會關閉麥克風。如果發現孩子學習有問題,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找分析原因,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

女兒學習網課「停課不停學」

疫情期間,讓我深刻地意識到孩子的學習很重要。

首先,我們不知道疫情什麼時候結束,但是我們要做好一切準備。尤其是低年級的孩子喜歡貪玩,懶散,我們改變不了孩子愛玩的天性,可以給孩子定製學習計劃,既讓孩子學習的同時也玩耍了,更有利於勞逸結合。

其次,學習計劃定製後一定要求孩子嚴格遵守。家長可以通過孩子學習期間表現優秀,給予嘉獎孩子禮品,或者陪伴孩子愛玩的遊戲。家長應該以身作則,帶動孩子一起學習,更有利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比如:一起閱讀、一起聽課、一起做筆記,我們才能快速地發現到孩子身上的一些壞習慣。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質量,我按照國家「停課不停學」的網課為女兒定製了一個學習計劃。

女兒的學習計劃

7:00-8:30——閱讀打卡。孩子起床後洗臉刷牙,開始晨讀。每天早上閱讀使大腦清醒、口齒伶俐、吐字清楚、強化記憶,久而久之形成閱讀好習慣。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晨,一日之計在於晨。」

9:00-10:00——鍛鍊身體。帶著孩子在樓下跳繩、散步、或者在家一起做廣播體操,趣味十足,運動時循序漸進、量力而為,每天鍛鍊時間不超過一小時。合理飲食、堅持運動,增強孩子免疫力同時也提高體質。

10:00-12:00——認真聽課。每天上午四節課程,每節課20分鐘,每上完一節課程有10分鐘休息。孩子在家聽課少了課堂的交流與互動的氛圍,自然會懶散。家長要隨時觀察孩子聽課的動向,交代孩子聽課要結合與思考,做筆記也很重要,好記心不如爛筆頭。

12:00-13:30——飲食規律。中午按時吃飯,合理地休息。孩子的脾胃才是關鍵,孩子營養不良就容易頭暈疲勞,注意力難以集中。如果孩子不休息,我們可以陪放鬆娛樂一下,或者讓孩子分享上午的課程有沒有不懂的。了解孩子的內心,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意見,我們怎樣提供幫助。

14:00-15:30——按時完成作業。讓孩子明白大人的工作也很重要,小孩的學習也一樣重要。從小培養孩子認真負責地對待學習,做一個責任心的人。書寫工整、認真審題,在規定的時間內獨立地完成作業。

15:30-16:30——反覆檢查。孩子寫完作業,要養成提後反思的好習慣。作業做錯的原因是粗心和不會做題,不會做題肯定是知識不鞏固,或者沒聽懂。不能讓孩子處於似懂非懂的狀態,盲目地下筆。這時候我們應該多點耐心幫助孩子分析題目,不能直接拋出答案。要觀察孩子的表情,是否真的理解題目含義,讓孩子去獨立地思考完成。然後,讓孩子講解原由。多讚美孩子,多鼓勵孩子,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就會大幅增加。

16:30-19:00——自由時間 。(看電視、做遊戲、做家務)這個時間段可以讓孩子看會電視,比如:動物世界、大自然、英文動漫、紀錄片等,或者陪孩子下棋。也可合理地安排孩子做家務,也有利於培養孩子獨立的生活能力。

19:00-20:30——線上答疑。讓孩子自己解思考解答老師的提問,積極發言,通過思考分析作業錯題,獨立地完成訂正錯題。

20:30-21:30——知識小總結。讓孩子分享當天的知識,也提升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提前預習第二天的課程。

21:30-22:00——睡眠時間。孩子的睡眠時間要充足,雖然居家學習,也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女兒睡前對弈

很多孩子開始對學習計劃產生新鮮感,由於少了在校學習的那種氛圍。堅持沒幾天,就把注意力轉移到了電子產品上,因為不自律,浪費了很多學習的時間。

想讓孩子的學習成績優秀,我們不僅要負起家庭教育的責任。而且要成為孩子的榜樣。多花點耐心與孩子一起堅持「學習計劃,」有意識幫助孩子梳理先後順序,讓孩子的學習目標更加地清晰,從小落實基礎。

我相信「玉經琢磨多成器,劍拔沉埋便倚天!」 為孩子定製學習計劃不難,難的是持之以恆的堅持。

相關焦點

  • 怎樣給孩子定製暑假學習計劃,不如試試以下方法
    也有不少家長出於孝心或是因為工作繁忙,也都很願意暑假送孩子去和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同住。假期是拉開距離的開始,俗話說:不怕同桌是學霸,就怕學霸放暑假!暑假結束之後的新學期,優等生學習成績會進步;中等生在暑假期間沒有變化,但也會落後不是沒可能的。成績差的學生,在假期裡把上學期學到的東西忘了大半。年級越高,暑假學習退步的表現越明顯。
  • 疫情期間,家長如何為孩子營造高質量居家學習氛圍?
    雖然家長們為孩子著想的心情都是一樣的,但是對待孩子的態度卻是千差萬別,有人把家長不良陪伴類型大致劃分為以下5種,大家看看自己是否中招,如果有那麼該如何重新審視自己與孩子的相處,怎麼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呢?02營造「陪伴」的好氛圍疫情期間,孩子和家長在家裡相處時間很多,營造好的陪伴氛圍就顯得尤為重要,以免出現「雞飛狗跳」的場面。家長要學會從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學會讓情緒從適合的管道釋放;還可以和孩子做個小約定,控制不住情緒的時候請孩子做一個手勢提醒自己。
  • 疫情期間家長孩子居家學習生活的20條建議來了!
    在這個特殊時期,更加需要家長做好自己及孩子的身心調適,共同做好疫情防護。 為此,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針對疫情期間中小學生的居家學習生活,給全國廣大家長朋友提出了以下建議: 建議 1:積極進行自我調適,不向孩子傳遞負面情緒。
  • 疫情期間,班主任工作計劃
    二、針對疫情期間,假期越來越長,有些學生已經有了心理抗拒問題,想要早點開學,作為班主任,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對此,關鍵在於要了解學生抗拒什麼,是抗拒延期開學,還是抗拒延期開學的學習安排。如果是前者,那需要告訴學生這是防控疫情的需要,是不得已的選擇,抗拒無濟於事,要清楚認識形勢,積極做好應對,不要給疫情防控拖後腿。
  • 發現孩子不長個?疫情居家期間該怎麼辦
    發現孩子不長個?疫情居家期間該怎麼辦 突如其來的疫情,避免外出,延遲開學,讓家長和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在一起,有家長發現孩子不長個,也有部分家長原本計劃利用寒假到醫院給孩子檢查身高也因為疫情打亂計劃。故建議疫情居家期間做好以下幾點,有助於增強免疫力促長高。
  • 哭訴-這群家長疫情期間到底經歷了什麼?
    疫情防控期間,孩子們似乎都停下了學習的步伐,雖說藝術培訓機構還沒能開學,但是我相信在疫情狀況逐漸好轉的同時,藝術培訓機構開學的日子也即將到來。孩子們在家已經學習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呆在家的日子裡,家長總會擔心:回到培訓班孩子會不會難以進入狀態?其它孩子是不是在假期埋頭苦學,我的孩子被別人趕超了怎麼辦?我們該怎樣做,才能讓孩子認真的在家學習?
  • 給全國家長!疫情防控期間指導孩子居家學習生活10條建議來了
    在這段特殊的疫情防控期間家長應該如何陪伴孩子如何緩解和調節情緒如何與孩子們共度有意義的親子時光如何藉助疫情給孩子上一堂生動的社會生活課教育部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針對疫情期間中小學生的居家學習生活
  • 抗擊疫情期間在家上課會不會影響孩子學習成績?家長應該怎樣做?
    看多大的孩子,又看什麼類型的孩子,同時還看網課的老師、網課的呈現形式等等,其實這些都是想告訴家長和孩子,影響孩子最終學習成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是一個因素,而是幾個因素所決定的。若上面所述的這些孩子都很少,那就需要家長真正地去擔心,因為這是孩子學習的核心條件。
  • 疫情期間為不同家庭私人定製陪伴方式!
    疫情期間為不同家庭私人定製陪伴方式!大象新聞記者 張靜 魏俊浩 文圖 見習記者 張駿晗 視頻世上最好的愛是陪伴,它的意義在於一起走過的時間,更在於一起成長的歷程。(2020年全省學前教育宣傳月聯合採訪活動在新鄉開啟)根據家庭情況「私人定製」陪伴方式「一定要把最好的給孩子」是新鄉市育才幼兒園園長陳鈺的教育理念。突如其來的疫情,給陳鈺出了一個難題:不能出門的情況下,如何陪伴孩子?
  • 家長課堂 | 您還在做「抓狂」的家長嗎?疫情期間這樣避免親子衝突!
    家長課堂 | 您還在做「抓狂」的家長嗎?疫情期間這樣避免親子衝突!「快開學吧,我要腦溢血了」「我現在是酒精,孩子是火,只要她一喊媽,我可能就點燃了」。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造就了有史以來最漫長的寒假,在面對疫情的焦慮恐慌、足不出戶的無聊苦悶、「停課不停學」的網課大戰等因素的內外夾攻之下,親子關係也面臨著史無前例的挑戰,親子衝突頻頻爆發。那麼,怎樣才能不再做「抓狂」的家長呢?接下來,未檢檢察官就帶您一起分析疫情期間親子衝突的主要原因,尋找避免衝突的良策。
  • 魔力耳朵進階式課程體系 為孩子 「量身定製」學習計劃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意識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家長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注重英語學習,在線少兒英語成為眾多家長的新選擇。但究竟孩子幾歲開始學英語比較合適,也成為現在不少家長的新難題。有數據表明,3至8歲是少兒英語能力開發的最佳時間,孩子在此階段學英語,能夠極大地激發積極性;而9至12歲則是孩子建立英語思維的最準時機,孩子接觸英語的薰陶,英語思維能在潛移默化中得到鍛鍊,對將來的英語學習有很大的幫助。顯而易見,如果能夠在孩子學習外語的黃金時期施與正確的教育和引導,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這個疫情假期,想讓孩子學習更進步,家長應該怎樣做?
    ,想讓孩子學習更進步,家長應該怎樣做】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學習共成長!2020年的疫情,讓許多的孩子開始了特別的宅家學習生活。因為不能到學校正常上課,只好在家上網課,寫作業等。當然,孩子在家的學習環境肯定沒有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氛圍濃厚,學習秩序變得有些雜亂,再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比較差,綜合考慮以上因素,孩子的學習效果和效率會遠低於在學校期間的學習效果和效率。
  • 疫情期間怎樣更好守護學生成長
    學校可以為學生和家長編寫疫情期間心理調適的在線讀本,可以通過網絡建立班級群或更小的學生群開展在線心理課堂。當然,還要為學生建立心理危機服務熱線和平臺,各地和學校可以整合併充分利用各級教育部門、高校、研究機構的熱線。我所在的北京師範大學就有面向所有學生和成人的心理熱線,各地和學校可以把電話提供給學生和家長,讓他們隨時撥打。
  • 疫情期間家長如何指導孩子學習
    由於疫情的發生,使得家長與孩子有了更多的相處時間,但是卻不知在家是母慈子孝還是雞飛狗跳呢! 當社會按下暫停鍵,對於孩子們的學習卻是一個很好的查缺補漏的好時機,平時每天都有新知識的學習,總是顧此失彼的無法調理新知識與舊基礎的關係。
  • 疫情期間,孩子沉迷電子產品?4條建議家長必讀
    前言:隨著疫情的不斷發展,春節假期一再延長,學校為了保證學生的安全健康,做出了延期開學的決定。這期間,孩子們在家學習,很多家長在家辦公,這樣的場景讓很多父母開始擔心起來:孩子被宅在家裡,不能正常上課,也無法和小夥伴們出去玩耍,似乎接觸電子產品就變得更加光明正大難以控制。孩子們以學習為理由,可很多時候卻是過於沉迷玩遊戲、刷抖音、聊微信。
  • 學生寒假時間確定,鍾南山院士提示疫情仍嚴重,怎樣安排學生學習
    學生的寒假時間表這個統計表就是各教育局下發的學生寒假時間安排,面對這即將要到來的長達一個多月的寒假,家長普遍表示猝不及防,怎樣在孩子放假期間更好的生活和學習呢。怎樣安排熊孩子的生活與學習保證孩子安全第一身體是一切行動的前提,沒有什麼會比生命安全更重要了,現在的大多數家長是上班族,在孩子放寒假的期間,肯定也是上班的,沒有過多的時間陪伴孩子,這就會造成一個問題,孩子單獨在家,所以各位家長一定要
  • 高效學習KET/PET,從個性化定製學習計劃開始
    為孩子量身定製不同於別人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讓孩子高效的學習,同時激發孩子的學習英語思維,更有利於孩子全面發展。>幫助學生快速高效提升1、個性化定製學習計劃我們為報名的孩子提供基於其實際能力水平的自適應的學習系統,課程均是&34;,根據每位考生的學習表現適配精準的學習材料。
  • 疫情期間,家長如何陪伴孩子度過「不開學」的日子?
    如果沒有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現在已經開學了。以往開學後,許多家長就會把孩子的一切交給老師。而現在家長和孩子呆在家裡,老師管不了孩子,卻也正是家長重新認識父母之責的契機。
  • 快樂學習專注K12全科教學,為孩子量身定製教學方法
    國內疫情初步得到控制,全國各地都在忙著復工復產,疫情期間,很多學子都被困在家裡,寶貴的學習時間也被耽擱了,因此孩子們的課外學習時間也顯得更加寶貴,如何選擇一家好的輔導機構、提高學習效率對學生補回失去的時間尤為關鍵。小編了解到快樂學習教育集團長期專注K12全科教學,想知道快樂學習如何幫助孩子構建持續進步的學習力嗎?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近快樂學習教育集團。
  • 疫情期間, 怎樣讓孩子心甘情願地宅家中
    疫情期間想要孩子心甘情願的老實呆在家中, 最好的方法就是給孩子找樂子, 怎麼找呢?一、 怎樣與孩子一起把防疫當作遊戲來做?——與孩子一起編故事、角色扮演怎樣與孩子一起把防疫當作遊戲來做?養育過孩子的家長都有一個經驗, 你越是想讓孩子做什麼事情,孩子越是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