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馮玉珠 張墨盈 馬文月)今天的戰疫專家訪談,邀請到了濟寧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科長劉智勇,請他繼續跟我們講講,疫情期間應該如何照顧好孩子的居家生活。
第一,家長要積極的進行自我調節,不向孩子傳遞一些負面情緒。恐慌緊張的情緒和「新冠病毒」一樣,它是具有「傳染性」的,家長如果不調節好自己的負面情緒,也會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更加不安和緊張,要保持與外界的溝通,主動關注積極信息,可以通過微信簡訊和電話的方式與親朋進行聯絡,互幫互助,如果遇到確實難以應對的消極情緒,建議及時向專業機構進行求助。
第二,幫助孩子改善情緒,樹立良好的心理狀態。疫情期間,孩子持續呆在家裡,外出的活動減少了,不能和同伴們一起玩耍了,他們的負面情緒也可能會持續的積累,也請家長能理解,及時的正確的疏導和緩解他們的負面心理,當然我們可以通過運動音樂,閱讀等方式,來給孩子減壓,保持積極的心態。
第三,幫助孩子判斷信息,做到不信謠不傳謠。家長要直面孩子關於疫情的相關信息,積極的與孩子溝通,不迴避,以恰當的方式以孩子能聽懂的語言來講解相關肺炎的相關知識,家長可以引導孩子關注一些權威的新聞和信息,也可以和孩子一起討論,指導孩子學會對信息進行判斷。
第四,制定全家的日常作息表,做到規律有序的生活。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把每天的生活休息,學習,娛樂等等安排的井井有條,做成一張時間表,還可以通過做手工,畫畫,親子遊戲,以及室內運動,使居家的生活變得更健康,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在家裡做一些家務活,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和動手能力。
第五,要制定電子產品的使用規則,防止孩子沉迷於網絡。為豐富孩子的居家學習生活,在目前的情況下,家長不需要完全禁止孩子使用手機和上網,但是呢,要與孩子確定好雙方都認可的規則,明確使用手機和上網的時間段,時長以及內容,並且要認真的遵守,確保孩子身體健康。
第六,要加強生命教育,增強孩子自我保護意識。家長可以利用孩子從媒體上看到的或者是親身經歷的抗議事件,引導孩子認識生命的價值,建立對生命和自然的尊重與熱愛,指導孩子提高自我防護的意識和能力,學會對自己的健康負責,對自己的安全負責,對自己的未來負責,做到關愛生命,關愛健康,關愛大自然。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網所轉載稿件、圖片、視頻等內容僅出於向公眾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公司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繫(jnxww@163.com),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