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5000多年歷史的東莞粥又有新動作,重新為全國粥類行業贏來一次聚焦。
傳統粥店、單品粥店、能請客的粥店……在蕭條時代餐飲的大形勢下,全國各地的粥類強勢品牌,在當地人的日常生活裡變成一種不可取代。
粥品,將成為下一個餐飲新風口?
喝粥,成老百姓的生活常態
任何一個風口,都是為了滿足一種消費剛需。
面對全球性經濟寒潮,經濟壓力增大,年輕一代從「月光族」變為「月欠族」,超前消費理念肆意橫行,老百姓在就餐選擇上,回歸理性,重新追求性價比。
而粥品,屬於人均基本都在60元以下的輕度消費,比起動不動就過百元的人均,不會給消費者造成心理負擔。因此,喝粥成為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常態。
而有望成為下一個餐飲新風口的粥品,並不是路邊攤、街邊店、早餐工程裡的粥,而是好吃、性價比高、有逼格的「品牌粥」。
一城一粥王,各派系粥品百花齊放
由於各地人的口味喜好、南北方飲食文化上的差異,全國的粥類品牌布局,表現出極強的地域性。
南方的東莞粥、廣府粥、潮汕粥一起,被譽為廣東的「粥三角」,歷史最早的可能追述到公元前3000—2000年。在這些地方,不少品牌依靠在傳承中求創新的打法,梳理傳統粥品的技術標準,研發新品,實現品牌升級,贏回銷量和消費者好感。
「北方人,習慣在家裡喝粥。在駐馬店,大大小小的粥店、粥棚開的是不少,但出入的大都是上班族,或者是偶爾不想在家做飯的人,匆匆地來,匆匆地走,」駐馬店的粥類領導品牌——狀元鴻粥創始人王提回憶:「在我看來,喝粥可以是一件更有儀式感的事。因此,我決定,要開一家與眾不同的粥店。」
王提經過考察、調研,在市中心開出狀元鴻粥的第一張店文明店。門店裝修時尚,有上下兩層,一樓是大廳,二樓是包間。除了供應現煮現熬的多款粥品,還有打上狀元鴻標籤的燜面,以及口味可與中餐廳媲美,但更接地氣的炒菜。
在這裡,喝粥不再只是為了填飽肚子,也可以是一頓品質午餐,一次家庭小聚,一次「輕宴請」。
如今,火了11年的狀元鴻粥,被當地媒體評為駐馬店的「隱形粥王」。
駐馬店「隱形粥王」:更講究的粥才有市場
當一款美食火成高頻、剛需的同時,必須面臨迭代升級。
無論是忙著創新的南方傳統粥品,還是位於地級城市的狀元鴻粥,他們或靠著創新優勢,或靠著錯位競爭,跑在了前面。但若想擴大優勢、搶佔更大的市場,必須要靠品牌戰略性的思考。
狀元鴻粥已經有了新的品牌動作,門頭上打出「駐馬店更好的粥,粥和菜都更講究」的廣告語,向消費者傳遞著自己的產品實力、品牌實力。
「更講究的粥,也是狀元鴻粥下一步的努力方向。我們將更加關注產品、環境、服務,也會抓住一切學習機會,多學一點,多進步一點,提升品牌在本地以及河南省的競爭力。」狀元鴻粥創始人王提說。
結語:
粥,因為踩中了當代吃貨的餐飲消費剛需:好吃、性價比高、有逼格,或將成為餐飲界的「百元商店」。
以前,粥類行業的區域強勢品牌,憑藉各自優勢打下一片江山。未來,要想保持優勢或者擴大優勢,品牌戰略性的思考將成為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