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狀元及第粥

2021-03-05 有一間烘焙材料專營店

相傳清朝有位新科狀元返鄉途中經廣州,稍作停留,並以一碗粥裹腹,恰遇一位御史,便招呼他也來一碗粥,御史好奇地問是什麼粥,新科狀元為炫耀自己的身份,脫口說是「狀元及第粥」,恰好御史的兒子正準備要參加科舉,剛好討了一個好兆頭。
傳說是不止一個的。還有傳說是關於倫文敘的,孩童時由於家貧,以種菜賣菜為生,每天都給粥店送菜,老闆可憐他,會用剩下的豬肉、豬腸、豬肝生滾白粥請他吃。後來倫文敘高中狀元,衣錦還鄉時,特意到粥店感謝老闆,請老闆再煮了他以前常吃的粥,由於此粥無名,倫文敘認為自己能高中狀元都是由於這種粥的幫助,於是取為為「狀元及第粥」。現在多為討個吉利。


用料  米                250克腐皮30克清水                3000克豬肝                125克豬心                125克豬腰                125克豬大腸                125克瘦肉                125克老薑                1小塊蒜                3瓣胡椒末
鹽                
澱粉                
香菜                
色拉油                1小匙狀元及第粥的做法  

米泡半小時,豆腐皮泡軟,老薑和蒜切片

           

水:米比例為12:1,沙鍋中放入水煮開後,再放入米和豆腐皮,煮開後,轉小火,放入色拉油,小火30分鐘左右,關火燜半小時

           

豬肝、豬心、豬腰切小塊,瘦肉切絲,豬肝中加入1小匙的澱粉拌均勻

           

豬大腸,把腸內的白色油部分去掉,煮40分鐘後切2釐米左右的小段

           

把第3、4步的材料和姜、蒜片放入燜好的粥底中,撒上胡椒末

           

大火煮開後,小火5分種即可。起鍋,撒上香菜

           

小貼士

1、先煲粥底是正宗的廣東老火粥的做法。米和肉等材料不同時放入鍋,底、料分煮,粥底是粥底,料是料,擱一塊兒煮不超過10分鐘,這樣的粥清爽不渾濁,每樣東西的味道都能煲出來還不串味;
2、水與米的比例。比較喜歡適中的比例為12:1;若是需要濃粥,可以用2:1的比例;若是稀粥,那麼比例可以是17:1。 

相關焦點

  • 及第粥與狀元糕
    但凡到過粵式茶餐廳和粵菜館點餐的人都會給菜單中「及第粥」一味粥品的名字給吸引,說起這個名字「及第粥」想必大家都會覺得是跟科舉考試有關。
  • 狀元及第粥的做法
    相傳清朝有位新科狀元返鄉途中經廣州,稍作停留,並以一碗粥裹腹,恰遇一位御史,便招呼他也來一碗粥,御史好奇地問是什麼粥,新科狀元為炫耀自己的身份,脫口說是「狀元及第粥」,恰好御史的兒子正準備要參加科舉,剛好討了一個好兆頭
  • 狀元及第粥——廣雅學子的好彩頭
    有一天,他挑著半擔菜路過叢桂路一間粥鋪時,餓得肚子咕咕直叫,但又沒錢買。店主認出他是詩童倫文敘,便對他說:「你為什麼不去讀書呢?在菜市場賣菜太可惜了。」倫文敘說:「我家窮,沒有錢,三餐不繼,那來的錢去讀書呢!」店主說:「那真的太可惜了!這樣吧,以後你每天都把菜挑來我這裡,我買一部分,然後還每天給你一碗粥吃,等湊夠了錢你就去念書吧!」
  • 出鏡率極高的狀元及第粥,你可以知道是哪一位狀元帶火的嗎
    走在廣州老城區的街頭,粥粉面飯兼賣的食店總是隨處可見,而在這些店中,狀元及第粥又是一道出鏡率極高的粥品,作為老廣的傳統美食之一,從早茶到宵夜,無論是高檔酒店、還是路邊小店,都能看到粥的身影,素有「左手腸粉、右手粥」的習慣。
  • 馬德居: 羊城印記一一誘人的「狀元及第粥」
    有一首讚美廣州人一日飲食的打油詩是這樣說的:「早茶(粥、點心)午粉(腸)晚鴛鴦(火鍋),通宵達旦人穿堂。過往公子心中事,盛來狀元及第湯(粥)」。一天上午,我和愛人曹愛珠一起漫步於廣州中心街區的中山六路。寬敞的大道兩旁,店鋪林立,商品琳琅。人來急匆,往去煦攘。行走間,一座碩大的牌坊映入眼帘。駐足觀望,牌樓橫匾上「己未狀元」四個大字正明耀顯。
  • 廣東的及第粥隱藏著一個鮮為人知的狀元故事
    話說有一天下午,他挑著一擔菜在街上走著,路過從桂路一間粥鋪時,突然聞到裡面飄出來一股異樣的粥香味。他禁不住停下腳步,從早上到現在,他連一口食都沒進呢,聞到香味,他的肚子也不知不覺餓得「咕咕」地拼命叫起來。倫文敘低頭看看他那打滿補丁的衣服,再看看筐裡滿滿的蔬菜,就只有搖頭的份了:唉,肚子是餓,可菜還沒賣出去呢,哪有錢喝粥啊?身上半個銅板都沒有。
  • 正宗吃貨不可不知的美食:吃了中狀元的「狀元及第粥」
    如果你是一個正宗的吃貨,這道菜你就不能不知道,那就是廣式花色粥之一絕「狀元及第粥」是中國的8大菜系中的粵菜,不但寓意吉祥
  • 益智粥、狀元及第粥來了
    考試在即,考生腦力勞動強度增大,適當進食一些營養益智粥,可調節大腦神經,緩和疲勞,消除緊張情緒,有助於考生頭腦清醒,思維靈敏,記憶增強,身心健康地投入考試中去。介紹幾則粥方,供選用。 人參3克,大米100克,冰糖適量。將人參研為細末備用。先取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人參末、冰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劑。
  • 狀元及第粥,祝大家高考、工作順利,行行出狀元!
    適逢高考,今天特搜教大家給孩子做個狀元及第粥,取個好兆頭,祝廣大學子高考順利,青春有夢,金榜題名。也祝各位吃貨朋友工作順利,大展鴻圖,行行出狀元!先說說狀元及第粥的歷史由來相傳在明朝,廣州西關有一個叫倫文敘的小男孩,由於家裡貧困,七歲便出來賣菜。他從小就喜歡吟詩作對,在菜市裡還不時有人纏著他吟詩。
  • 年夜飯的餐桌上,送給莘莘學子們一碗狀元及第粥
    今天年夜飯系列給大家推薦一碗「狀元及第粥」,送給莘莘學子學子們。希望寒窗苦讀的學子都能狀元及第,成為國家棟梁。相傳清朝時期,有位新科狀元返鄉途中經過廣州,在一間粥鋪點了此粥,這時一位老御史恰巧經過,狀元便招呼他也來一碗粥。御史好奇的問這是什麼粥,新科狀元順便說到此為「狀元及第粥」。
  • 高考前後圖個吉利——廣州及第粥
    及第粥·印象 「及第粥」由來有很多版本,其中「及第粥」又被稱「狀元及第粥」,據民間傳說,倫文敘(1467 一家粥店的老闆憐其年幼,惜其才,於是每天從倫文敘處買一擔菜,並要他送到粥鋪。在倫文敘送菜到粥鋪時,老闆就會把用剩的材料生滾白粥,再放些姜蔥等免費請他吃。幾年中,倫文敘每日在粥鋪吃粥,對老闆十分感激。
  • 6月高考,別忘了這碗狀元及第粥,味道鮮美寓意好,考生更要喝
    6月,最該喝這「狀元及第粥」,味道鮮美寓意好,全家老少都喜歡廣東有一道粥很有名氣,叫狀元及第粥,每逢高考期間,很多考生都會喝了這碗粥再上考場,期望圖個好彩頭,能金榜題名。這「狀元及第粥」的名字還真和一名貨真價實的狀元有關。明代廣州佛山地區有一個才子叫倫文敘,家境貧寒,種菜賣菜為生,菜攤附近有一家粥鋪,老闆惜才,頗為照顧他生意,每天都要買他一擔菜,並且會把一些剩下的豬雜、豬肉等放入粥中,免費請他吃了好幾年。
  • 老師送考研學子「狀元及第粥」,同學拍照留念
    老師送考研學子「狀元及第粥高校老師為考研學生準備了文具、「考研加油襪」、「狀元及第粥」等禮物,祝願學生考研順利。同學們拍照留念,稱在寒冷的冬天裡感覺到溫暖。
  • 廣東美食及第粥 你了解多少呢?
    及第粥(congee with lean pork, liver and kidney),是廣東省的地方傳統名吃之一,屬於粵式粥點。相傳發明於明代。用豬瘦肉丸、豬肝片、豬粉腸加入粥中煮熟而成。色白鮮明,糜水交融,味鮮香厚。講究粥底綿滑,白米粥熬到米粒全化。
  • 一碗粥成就了一位狀元,這碗「狀元粥」從何而來
    熬上一鍋軟綿的粥,綿爛的米粒加上濃稠的粥油潤滑清香,十分清爽穿過喉嚨,暖暖的特別容易下肚,但廣東喝粥絕對不只白粥,粥只是作為基本的粥底,再搭配上其他配料一起熬煮,清甜侵入粥裡更加有滋味。在廣州有喝粥的地方一定有這麼幾樣粥品,其中的狀元及第粥就是經典的粥品之一,這狀元及第粥一聽就是個好彩頭,但為何名為狀元及第粥,還有這麼個故事。
  • 廣州特色美食:及第粥與雞仔餅
    大家好,歡迎收看我的百家號如初不遇57,今天小編要給大家的介紹的是廣州特色美食:及第粥與雞仔餅。及第粥—狀元郎的最愛【特色】及第粥是一款鮮味可口的傳統粵式粥點,這種食品的製作方法並不複雜,就是用豬瘦肉丸、豬肝片、豬粉腸加入粥中煮熟而成。外觀看來色澤鮮明,糜水交融,吃起來味道香濃。
  • 哩哩私房丨廣東考前學生必吃—狀元及第粥(望子成龍,出頭之日)
    每年的六月份是我們的大日子,因為承載著高考,年輕學子魚躍龍門的夢,高考是人生的起點,作為家長,不管是意頭,還是實際行動,都會給予自己的孩子最大的支持,在廣東,幾乎每家每戶的家長都會在考試前夕,給自己的孩子弄上一碗狀元及第粥,另外再加個窩蛋,希望著自己的孩子像太陽一樣升起,成為一個狀元之才,今天哩哩就來分享一下這道——狀元及第窩蛋粥。
  • 湛江哪裡的粥最好吃?吳川及第粥、廉江白粥榜上有名
    過去,從吃粥也可以看出這家人的經濟情況:條件好點的平民一般吃「鹹粥」,窮一點的吃「白粥」。鹹粥就是在粥中放入各種食材,比如用松花蛋和瘦肉做成的皮蛋瘦肉粥,用豬肝做成的豬肝粥,用青菜瘦肉做成的瘦肉粥、用菜乾做成的菜乾粥以及海鮮粥、牛肉粥等。粥有利於消化吸收,加入各種肉類青菜則是為了更好地補充水分。
  • 在佛山喝一碗及第粥,好味!
    在佛山喝一碗及第粥,好味! 點擊藍字關注→早晨,一碗新鮮滾燙的生滾粥,
  • 廣東地方傳統名吃:及第粥
    隔壁粥販憐其幼,惜其才,每天中午以買菜為名,著倫文敘送一擔菜至粥販家,送完菜後,粥販便以豬肉丸、豬粉腸、豬肝生滾的白粥招待之,權當午餐。後來倫氏高中,心念粥販贈粥之恩,重回故地食了一碗當年老闆給他熬的那種粥。由於此粥無名,倫氏為其題名「及第」,並書一匾。「及第粥」之名,便由之傳遍廣州。二說則與晚清時一肉販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