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高考,別忘了這碗狀元及第粥,味道鮮美寓意好,考生更要喝

2020-12-20 市井覓食記

6月,最該喝這「狀元及第粥」,味道鮮美寓意好,全家老少都喜歡

廣東有一道粥很有名氣,叫狀元及第粥,每逢高考期間,很多考生都會喝了這碗粥再上考場,期望圖個好彩頭,能金榜題名。這「狀元及第粥」的名字還真和一名貨真價實的狀元有關。

明代廣州佛山地區有一個才子叫倫文敘,家境貧寒,種菜賣菜為生,菜攤附近有一家粥鋪,老闆惜才,頗為照顧他生意,每天都要買他一擔菜,並且會把一些剩下的豬雜、豬肉等放入粥中,免費請他吃了好幾年。

倫文敘天天在粥鋪吃粥,解決了吃飯的大問題,對老闆十分感激,後連中會試第一,殿試第一,力壓同樣才高八鬥並列榜首的柳先開,得中狀元,衣錦還鄉的時候,倫文敘再次來到粥鋪,感謝老闆這麼多年來的照顧,又吃了一次老闆經常給他煮的那種粥,並親筆為這粥寫下牌匾,取名「狀元及第粥」,從此粥鋪名聲大振,顧客盈門。

今天要做的這道狀元及第粥,主要用到了豬肉、豬肝、豬肚這三種食材,食材更加廣泛也更容易被接受,也可以使用豬腰、腸粉等,不過用料要搭配夠3種,寓意「連中三元」,做法和生滾粥一般無二,味道鮮美,不管是早餐還是晚餐喝上一碗都是不錯的,全家老少都挺喜歡喝的,分享給大家,一起來試試吧。

狀元及第粥

主料:大米、豬肝、豬肚、裡脊肉、油條

輔料:料酒、澱粉、鹽、雞精、姜、小蔥

第一步:熬粥,米淘洗乾淨以後,拌入少量的油和鹽,加入適量的水,放入鍋中熬製1個小時以上,直到看不出來完整的米粒,米粥粘稠。

第二步:粥底熬好以後,來處理配料。大約2兩裡脊肉切碎成餡,加入1勺料酒,2勺清水,用筷子順著一個方向攪拌,讓餡料把水分全部吸收。豬肝切成薄片,用大量水衝洗,將血水衝洗乾淨,加入一勺料酒,半勺澱粉拌勻。豬肚直接用的熟豬肚,切成絲以後備用;姜和小蔥切絲備用。

第三步:可以另起鍋,將粥底倒入,根據個人用量來熬製狀元及第粥,大火煮粥,先下入肉餡和薑絲,攪勻煲粥2分鐘。

第四步:肉餡煲好變色以後,加入切好的豬肝片和豬肚絲,放入鍋中大火攪勻煮3分鐘。

第五步:加入一調羹胡椒粉和適量的鹽、雞精進行調味。雞精可以選擇性加入,不喜的不用完全可以。

第六步:吃的時候,加入切成段的油條和蔥花,撈出盛出即可。這樣一碗寓意美好,味道鮮美的狀元及第粥就做好了。

老井說:

【1】不管什麼粥,想好喝粥底一定要煲好才行,米粒要全部開花粘稠才行,放入適量的油和鹽煲粥熟的更快,更香。

【2】生豬肝要切片後用水反覆衝洗掉血水,然後拌入一些料酒,這樣就不會腥。

【3】油條吃的時候再加入,剛炸的最好,酥脆的油條搭配鮮美的粥,真是絕配。

廚藝有限,僅供參考,吃好玩好,明天見。

圖文原創,抄襲必究!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和你一起分享這個世界。

相關焦點

  • 佛山特色早茶及第粥:味道香鮮寓意美好,老少皆宜口感獨特
    佛山特色早茶及第粥:味道香鮮寓意美好,老少皆宜口感獨特廣東的美食在全中國是出了名的,若是能夠往廣東走一遭,必定要嘗一嘗佛山的特色早茶:及第粥,全稱為狀元及第粥,它的寓意就是喝了這碗粥,考試都能夠順利通過取得狀元,由名字可以看出其歷史是源遠流長的。
  • 高考倒計時1個月,多給孩子做「狀元粥」,美味又營養,寓意還好
    高考倒計時1個月,多給孩子做「狀元粥」,美味又營養,寓意還好小夥伴們,現在已經是高考倒計時1個月了,離高考是越來越近了,這時候我們一定要給考生做好後勤準備工作,給考生提供好營養,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個美味早餐的製作方法,那就是「狀元粥」,高考倒計時
  • 在佛山喝一碗及第粥,好味!
    在佛山喝一碗及第粥,好味! 點擊藍字關注→早晨,一碗新鮮滾燙的生滾粥,
  • 廣東人最喜歡喝的幾種粥,不僅味道鮮美,名字也十分吉利
    廣東人最喜歡喝的幾種粥,不僅味道鮮美,名字也十分吉利大家都知道廣東人對於吃是非常有研究的,所以廣東的美食也非常的令人喜歡,而且廣東人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每一頓飯必須要喝湯,所以廣東地區有非常多的有名的湯品,不過你知道嗎。
  • 正宗吃貨不可不知的美食:吃了中狀元的「狀元及第粥」
    如果你是一個正宗的吃貨,這道菜你就不能不知道,那就是廣式花色粥之一絕「狀元及第粥」是中國的8大菜系中的粵菜,不但寓意吉祥
  • 有「狀元及第粥」的美麗寓意,品味鮮香,祝高考生高中生
    食物對人民來說是最重要的,小豬的食品店每天都會與您相聚,在這裡我們可以品嘗天南地北食物,一起探索更美味的菜餚!導語:又是一年的高考日,家長們看到孩子們和認真的臉都很焦慮和高興,其實,不用擔心,經過多年的努力,我相信大多數孩子都能在考場上玩得很好,進入理想的大學。這有一個美麗的寓意「狀元及第粥」,品味鮮香,祝高考生高中畢業。
  • 高考前後圖個吉利——廣州及第粥
    及第粥·印象 「及第粥」由來有很多版本,其中「及第粥」又被稱「狀元及第粥」,據民間傳說,倫文敘(1467 一家粥店的老闆憐其年幼,惜其才,於是每天從倫文敘處買一擔菜,並要他送到粥鋪。在倫文敘送菜到粥鋪時,老闆就會把用剩的材料生滾白粥,再放些姜蔥等免費請他吃。幾年中,倫文敘每日在粥鋪吃粥,對老闆十分感激。
  • 推薦高考考生美味又營養吃完還能元氣滿滿的美食「三元及第粥」
    古時候我國從科舉考試制度中選拔人才,三元分別是指科舉考試中的三個頭名,在鄉試考試中頭名稱之為解元;會試中頭名稱之為會元;在殿試中頭名稱之為狀元,因而起名三元。狀元、榜眼、探花為殿試頭三名,合稱三及第,及第粥正是取了這個寓意起名的。
  • 廣東人喝個粥也不簡單,花樣多到數不清,這「4碗粥」必須嘗嘗
    中國的粥文化歷史悠久,其中廣東粥在國內尤為有名,廣東粥種類繁多,一碗普通的粥,從大米的選擇,到粥底的烹飪,再到食材的選擇,都是細心細緻的。煮粥的食材沒有局限,可以是雞鴨等家禽,也可以是海鮮,還可以是藥材。廣東粥的種類多到數不清,今天就給大家介紹4碗最有名的。
  • 高考怎麼吃?益智粥、狀元及第粥來了
    煮粥服食,對考生用腦過度,記憶下降,心悸失眠等有良效。 林召裳,廣東吳川人,道光三年(1823年)狀元。 及第粥,又名三元及第粥、狀元及第粥,為廣州地區名小吃,其來歷與林召裳有關。 清朝道光年間,廣東的林召裳中了狀元,回鄉拜祖時,他每天都喜歡用豬肝、豬腰和豬肚與上好的大米放在一起煮粥吃。
  • 出鏡率極高的狀元及第粥,你可以知道是哪一位狀元帶火的嗎
    狀元及第粥,是一道典型的生滾粥,用豬肉丸、豬粉腸、豬肝生滾白粥,另外加些新鮮的姜蔥煮成,因為味道鮮美,很多廣州人都喜歡吃。也許你會說,這不就是一道豬雜粥嗎?
  • 狀元及第粥,祝大家高考、工作順利,行行出狀元!
    適逢高考,今天特搜教大家給孩子做個狀元及第粥,取個好兆頭,祝廣大學子高考順利,青春有夢,金榜題名。也祝各位吃貨朋友工作順利,大展鴻圖,行行出狀元!先說說狀元及第粥的歷史由來相傳在明朝,廣州西關有一個叫倫文敘的小男孩,由於家裡貧困,七歲便出來賣菜。他從小就喜歡吟詩作對,在菜市裡還不時有人纏著他吟詩。
  • 廣東的及第粥隱藏著一個鮮為人知的狀元故事
    不過,倫文敘從小就喜歡吟詩作對,在這方面有著過人的天賦,所以在菜市裡不時還有人纏著他吟詩,可誰都難不倒他。話說有一天下午,他挑著一擔菜在街上走著,路過從桂路一間粥鋪時,突然聞到裡面飄出來一股異樣的粥香味。他禁不住停下腳步,從早上到現在,他連一口食都沒進呢,聞到香味,他的肚子也不知不覺餓得「咕咕」地拼命叫起來。
  • 及第粥與狀元糕
    及第一詞意思就是科舉應考考中進士以上才叫及第。如:進士及第、狀元及第、榜眼及第、探花及第。當然考不中者叫落第。那麼及第粥這味粥品背後故事其中有三個版本,但是流傳最廣泛、可信度最高的莫過於我們吳川狀元公林召棠的版本了。
  • 一碗粥成就了一位狀元,這碗「狀元粥」從何而來
    食粥在我國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不少記載飲食的古籍中都有粥的身影,古時也曾將粥作為藥用,把粥食用和藥用結合來治病和養生,直到現在粥仍是人們日常生活的主食之一,特別是在廣東地區,不只愛煲湯,也鍾愛喝粥。熬上一鍋軟綿的粥,綿爛的米粒加上濃稠的粥油潤滑清香,十分清爽穿過喉嚨,暖暖的特別容易下肚,但廣東喝粥絕對不只白粥,粥只是作為基本的粥底,再搭配上其他配料一起熬煮,清甜侵入粥裡更加有滋味。
  • 馬德居: 羊城印記一一誘人的「狀元及第粥」
    此外,我還興致勃勃地遊覽了「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的荔枝灣;觀賞了「遊人如織歌如潮、荷擺魚躍輕舟漂」的流花湖;登臨了「峰疊翠園蘭花好、世人稱奇觀五羊」的越秀山。還有那些承載著厚重文化的「沙灣古鎮」及「動感西關」,無不處處彰顯出這座有著近三千年歷史的南越古城的濃厚文化氛圍。然而,我所聞知的廣州歷史文化,只不過是冰山一角、蜻蜓點水、拾一漏萬。
  • 廣州味道丨粥底要「開花」,食材要生滾,看似簡單的生滾粥竟內藏...
    經過三個小時的熬煮,粥底才能黏滑又掛羹,還帶有淡淡的鮮香味道,想必單喝這碗白粥就已經很有味道了!有條件的街坊們建議用瓦煲來熬粥,瓦煲加熱慢、散熱慢而且保溫好,熬出來的粥綿密,米香濃鬱,喝到碗底都不易「生水」(指粥快喝完的時候會越來越稀)!
  • 狀元及第粥的做法
    相傳清朝有位新科狀元返鄉途中經廣州,稍作停留,並以一碗粥裹腹,恰遇一位御史,便招呼他也來一碗粥,御史好奇地問是什麼粥,新科狀元為炫耀自己的身份,脫口說是「狀元及第粥」,恰好御史的兒子正準備要參加科舉,剛好討了一個好兆頭
  • 年夜飯的餐桌上,送給莘莘學子們一碗狀元及第粥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夥伴老食。今天年夜飯系列給大家推薦一碗「狀元及第粥」,送給莘莘學子學子們。希望寒窗苦讀的學子都能狀元及第,成為國家棟梁。相傳清朝時期,有位新科狀元返鄉途中經過廣州,在一間粥鋪點了此粥,這時一位老御史恰巧經過,狀元便招呼他也來一碗粥。御史好奇的問這是什麼粥,新科狀元順便說到此為「狀元及第粥」。老御史的兒子正準備參加科舉,聽問候連連叫好,取此好彩頭。「狀元及第粥」因此名聲大噪。
  • 【有一家】--狀元及第粥
    ,脫口說是「狀元及第粥」,恰好御史的兒子正準備要參加科舉,剛好討了一個好兆頭。還有傳說是關於倫文敘的,孩童時由於家貧,以種菜賣菜為生,每天都給粥店送菜,老闆可憐他,會用剩下的豬肉、豬腸、豬肝生滾白粥請他吃。後來倫文敘高中狀元,衣錦還鄉時,特意到粥店感謝老闆,請老闆再煮了他以前常吃的粥,由於此粥無名,倫文敘認為自己能高中狀元都是由於這種粥的幫助,於是取為為「狀元及第粥」。現在多為討個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