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最該喝這「狀元及第粥」,味道鮮美寓意好,全家老少都喜歡
廣東有一道粥很有名氣,叫狀元及第粥,每逢高考期間,很多考生都會喝了這碗粥再上考場,期望圖個好彩頭,能金榜題名。這「狀元及第粥」的名字還真和一名貨真價實的狀元有關。
明代廣州佛山地區有一個才子叫倫文敘,家境貧寒,種菜賣菜為生,菜攤附近有一家粥鋪,老闆惜才,頗為照顧他生意,每天都要買他一擔菜,並且會把一些剩下的豬雜、豬肉等放入粥中,免費請他吃了好幾年。
倫文敘天天在粥鋪吃粥,解決了吃飯的大問題,對老闆十分感激,後連中會試第一,殿試第一,力壓同樣才高八鬥並列榜首的柳先開,得中狀元,衣錦還鄉的時候,倫文敘再次來到粥鋪,感謝老闆這麼多年來的照顧,又吃了一次老闆經常給他煮的那種粥,並親筆為這粥寫下牌匾,取名「狀元及第粥」,從此粥鋪名聲大振,顧客盈門。
今天要做的這道狀元及第粥,主要用到了豬肉、豬肝、豬肚這三種食材,食材更加廣泛也更容易被接受,也可以使用豬腰、腸粉等,不過用料要搭配夠3種,寓意「連中三元」,做法和生滾粥一般無二,味道鮮美,不管是早餐還是晚餐喝上一碗都是不錯的,全家老少都挺喜歡喝的,分享給大家,一起來試試吧。
狀元及第粥
主料:大米、豬肝、豬肚、裡脊肉、油條
輔料:料酒、澱粉、鹽、雞精、姜、小蔥
第一步:熬粥,米淘洗乾淨以後,拌入少量的油和鹽,加入適量的水,放入鍋中熬製1個小時以上,直到看不出來完整的米粒,米粥粘稠。
第二步:粥底熬好以後,來處理配料。大約2兩裡脊肉切碎成餡,加入1勺料酒,2勺清水,用筷子順著一個方向攪拌,讓餡料把水分全部吸收。豬肝切成薄片,用大量水衝洗,將血水衝洗乾淨,加入一勺料酒,半勺澱粉拌勻。豬肚直接用的熟豬肚,切成絲以後備用;姜和小蔥切絲備用。
第三步:可以另起鍋,將粥底倒入,根據個人用量來熬製狀元及第粥,大火煮粥,先下入肉餡和薑絲,攪勻煲粥2分鐘。
第四步:肉餡煲好變色以後,加入切好的豬肝片和豬肚絲,放入鍋中大火攪勻煮3分鐘。
第五步:加入一調羹胡椒粉和適量的鹽、雞精進行調味。雞精可以選擇性加入,不喜的不用完全可以。
第六步:吃的時候,加入切成段的油條和蔥花,撈出盛出即可。這樣一碗寓意美好,味道鮮美的狀元及第粥就做好了。
老井說:
【1】不管什麼粥,想好喝粥底一定要煲好才行,米粒要全部開花粘稠才行,放入適量的油和鹽煲粥熟的更快,更香。
【2】生豬肝要切片後用水反覆衝洗掉血水,然後拌入一些料酒,這樣就不會腥。
【3】油條吃的時候再加入,剛炸的最好,酥脆的油條搭配鮮美的粥,真是絕配。
廚藝有限,僅供參考,吃好玩好,明天見。
圖文原創,抄襲必究!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喜歡專注吃喝玩樂市井小事,每日更新菜譜和美食趣聞,關注我,和你一起分享這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