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作用反應量瓶頸
光合作用是人類最愛的化學反應之一,它把無機物轉成有機物,才讓世界充滿色彩,才有了人類。
人類希望光合作用的量可以更快更多,這樣溫室效應就離我們更遠,樹木可以更綠,我們呼吸的氧氣更多。
但是光合作用的量,是有瓶頸的,它的瓶頸就是進行光合作用的生物,自身的需求。
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機物,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為了給生物自身提供能量,生成有機物的量不會超過自身需求。
例如植物自身光合作用最終是為植物自身生成碳水化合物,用於自身維持生命和生長。
生成的碳水化合物的量,總是不會超過植物自身的需求。
突破光合作用反應量瓶頸
中國科研人員首次突破了光合作用的反應量瓶頸,實現讓藍藻可以超量進行光合作用,並把生成多餘的有用碳水化合物直接排出體外。
可能很多人奇怪,為什麼用藍藻進行試驗?
其實在地球上,藍藻的光合作用對大氣氧氣的貢獻,比植物大得多,地球上大部分氧氣是由藍藻生成的。
藍藻,特別是深海藍藻是我們非常值得敬重的生物。
這次光合作用的突破,來自西北工業大學生態與環境保護研究中心的合成生物學實驗室。
他們通過基因改造,得到一種不斷進行光合作用,並能直接生成蔗糖,且把蔗糖排出體外的藍藻。
在這種藍藻身上,光合作用的反應量是沒有瓶頸的,藍藻可以源源不斷的進行光合作用。
藍藻人造葉片系統
科研人員選擇藍藻,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它可以在極端環境下生存。
人們在深海的高溫溫泉,甚至是缺水的撒哈拉沙漠也能找到藍藻。
利用基因改造藍藻的超量光合作用,以及在極端環境下也能生存的特點,科研人員已開始研發藍藻人造葉片系統。
藍藻人造葉片,其實就是把藍藻封裝在一個類似葉片的充滿水的空間裡。
把這種葉片放在二氧化碳環境中,吸收陽光,就可以不斷生成氧氣和蔗糖。
生成的氧氣,直接可以為人類營造可以呼吸的環境;生成的蔗糖直接可以食用。
在地球上,可以做到,只要有藍藻人造葉片和光,人類就不愁沒吃的了。
所以未來人類帶著這個葉片,到地球任何有水的地方都可以生存下來,完全就是探險神器。
人造地球不是夢
有了藍藻人造葉片系統,人類還可以製造各種人造地球,包括太空船、太空堡壘。
甚至改造太陽系其他行星,使之成為合適人類生存的環境,包括火星和金星等。
合成生物學實驗室的王文教授還表示,這種藍藻以及藍藻人造葉片系統,其實都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
現在得到的藍藻,所生產的蔗糖的量,還不算很高,按照濃度來算大概是每升水1克糖,未來還可以繼續提高;
另外藍藻人造葉片系統生成了蔗糖後,還可以搭配其他工程菌,生成維生素、胺基酸、能源、藥物、各類化工材料等等,最終形成整個人造生態系統。
而且這樣形成的人造生態系統,是高度可控的。
王文教授還描述了一個憧憬:未來人類在太空旅行,可以只需要背著一個背包大小的裝置,就可以維持氧氣和食物供應。
指尖科技說小編對這個憧憬充滿期待,這樣的未來,別說地球,整個太陽系都是我們可以活動的家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