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群,作為家校互通的一個溝通渠道,在家長和老師的溝通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比如說,在家長群裡,老師可以發布一些通知,提醒家長們注意學校的一些規定,以及向家長們反饋孩子在學校的一些表現等等。而家長們,也可以在家長群裡了解到學校的最新通知,以及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情況等等。
一般來說,家長群裡只會有老師、學生和學生家長,不會有其他人進入,所以是相對比較安全的。但是家長群作為一種公共交流場景,老師和家長們還是要提起一些警惕的。因為假如家長群裡混入一些不懷好意的人,他們在家長群裡冒充老師詐騙的話,也是令人難以分辨真假的。
8月8日,重慶某中學一個家長群裡,就發生了一起騙子混入家長群實施詐騙的情況。
當天下午4點左右,該中學某個班級家長群裡,一名與班主任廖老師同樣暱稱和頭像的人,@全體家長並發布了一則「通知」,「通知」稱:收到學校臨時通知,麻煩各位交一下學習資料、練習題、試卷、模擬試卷等等資料費192元,麻煩各位家長發紅包交款,並備註好學生名字,方便核對登記,看見的請配合交一下款,資料費需馬上預訂,謝謝家長配合。
「通知」發出後,該家長群裡馬上下起了「紅包雨」,而那些在群裡發紅包的人,都是為孩子交「資料費」的家長。然而此時,真正的班主任廖老師,還不知道這件事情。
一位家長表示:當時我們當家長的,沒有一個含糊的。作為是學校班主任發出來的(通知),所以我們都把這個錢發進去(家長群裡)。
另一位家長也表示:就在那個家長群裡交的。
因為那個混入家長群裡的騙子使用了廖老師的頭像(與暱稱),還用老師的口氣說交資料費,所以就沒有懷疑那個騙子的身份。「你說哪個會去懷疑這種情況呢?」一位家長表示。
還有一名家長通過私信把錢交給了真正的廖老師,並在群中對騙子說:「廖老師,錢我已經交了。」然後那個騙子還對這名家長說:「要交到群裡,好備註。」然後這名家長就又發了第二次。
雖然這名騙子的行為較為詭異,但是還是沒有家長懷疑他的身份。直到真正的廖老師發現有家長給她發紅包,還說這是資料費,她才注意到家長群裡的情況,以及騙子冒充她發的信息。然而這個時候,家長群裡已經有很多家長把錢交給了那個騙子。
那麼,那名騙子是如何混入家長群中的呢?
據了解,那名騙子是通過掃描二維碼進入家長群的。而家長群的二維碼,則是一名學生拿家長手機打遊戲時,發給一名遊戲玩家的。
所以,通過此次事件,小夢在這裡提醒各位家長注意:在家長群裡收到老師的交款提醒時,請一定要注意核實發布者身份,核實信息發布者是否為老師本人。另外,小夢也提醒各位家長群的管理員老師,待家長們都進入家長群後,請一定要關閉家長群的掃碼入群方式,並開啟群聊邀請確認功能,以免有壞人混入家長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