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寶「親子守護」:科技之能,向善之心

2021-02-19 闌夕

文丨闌夕

17世紀英國詩人約翰·堂恩在所著詩篇裡曾這樣談及人類之所以結社的原因,「他人的死亡即是你我的不幸,因為我們都要生活於人類之中,不要問喪鐘為誰而鳴,它就是為你而鳴。」

社會組織中所包含的多種協作機制因其有益於人類整體福祉的提升而得以延續至今。而在著名的「無知之幕」中,約翰羅爾斯認為,「當每一個人都不知道自己在這個社會組織中處於什麼樣的角色之時,所制定的政策才能夠保證強者不會得到過度的利益,弱者能夠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

換言之,在約翰羅爾斯看來,只有當每個人都受到無社會差異的對待時,真正的公正和正義才會出現。

有必要指出的是,這裡的無社會差異待遇並非是指人人平等,而是類似於自由主義中的機會均等原則,由強者給予弱者各種最基本的補償,使所有人都能站在社會競爭的相同起跑線上。簡單地說,強調對於弱勢群體的照拂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公平,這也是「公平」與「平等」的本質區別。

時至今日,科技發展已經成為了社會前進的最重要推動力,而「科技」歸根結底只是一種更加先進的社會生產工具,其本身並無價值觀可言,也無善惡之分。掌握科技力量的企業才是決定科技究竟用來行善還是作惡的關鍵,這背後實質上體現的是一家科技企業的價值觀。

事實上,社會經濟佔比日益增大的科技公司不僅握有改變未來的力量,其話語權與選擇權也在日益增加——對於包括殘障人士、老年人群、少兒群體在內的特殊或者說弱勢群體而言——普惠民眾原本就是科技發展的終極目標之一,這也體現了具備高尚價值觀的科技企業的向善之心。

這不僅僅是企業擔負起社會責任,用自身形象映射社會的走向,同樣也是為了滿足相當程度上的特殊人群市場需求,成為了一種公益和雙贏的企業策略。

例如,根據美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美接近20%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殘疾,其中一半以上是重度殘疾,而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全球範圍內約有15%的人是殘障人士。提升殘障人士的實用性對於科技企業而言也具備相當廣闊的市場前景。

由此,在今年5月份的開發者大會上,微軟宣布斥資2500萬美元推出為期五年的AI for Accessibility項目,鼓勵那些致力於改善殘疾人群生活的AI功能開發設計。而在今年年初,AirBnb推出了一項包括21種無障礙設施篩選器在內的更新,來幫助殘障用戶更好的找到適合自己的房子,包括無障礙淋浴間、輪椅通道、殘疾人車位等等。

而針對少兒群體需求,谷歌早在2015年就陸續推出了一系列兒童友好型產品,如兒童版YouTube——騎上所顯示的內容都是有利於兒童身心健康的,而且附有控制功能,父母能夠對兒童的觀看時間、瀏覽內容等等進行調整和控制。

我國作為人口大國,在滿足絕對數量更大的弱勢群體需求、提升社會福祉方面無疑有更多值得關注和亟待改良之處。

8月3日,騰訊應用寶在今年的ChinaJoy展上正式推出「親子守護」功能,進行公眾測試和收集反饋意見。據了解,本次上線的「親子守護」為Beta版本,包含未成年人智能感應、管理手機APP訪問和管理手機使用時長三大功能。


「親子守護」推出的初衷顯而易見——從00後開始的新一代少兒群體作為網際網路時代的原住民,可以說是與移動網際網路乃至諸多智能硬體產品一同成長起來的,在日常生活中必然離不開手機、電腦等,而缺乏自制能力的少兒群體往往更容易長時間不正確的使用電子產品,這就為其自身身體健康和精神成長埋下了隱患。

這其中尤以手機為甚,如兒童用戶時常在玩手機時手機屏幕距離面部過近,採取斜著、躺著或者趴著等不正確的姿勢玩手機,長時間如此很容易導致視力下降、脊椎變形等嚴重的發育問題。「親子守護」的姿勢矯正功能正是針對這一點——當智能感應到兒童使用手機姿勢不正確時會提示調整會正確的使用姿勢。

再比如當前網絡世界花樣繁多卻也泥沙俱下,少兒群體並不具備成熟的世界觀和價值觀,一個綠色健康的網絡生態對於兒童心理健康成長是不可或缺的。

「親子守護」的管理手機APP訪問功能可在手機上設置第二界面,全面管理孩子可訪問的APP和手機使用功能範圍。一方面可以讓兒童接觸網絡新鮮事物,開闊視野、提高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能更好的引導兒童使用真正有益於身心健康的APP產品。

至於管理手機使用時長自不必多說,家長可以自由設定手機使用的時長,這就意味著當家長無法在孩子身邊進行監督時,可以通過這一功能對孩子玩手機進行管理,培養良好的用機習慣,更可以激勵孩子以學習、勞動等方式換取獎勵使用時長,成為一種正向引導。

有趣的是,在引導和輔助少兒群體更好的使用手機等智能硬體產品方面,中外顯然沒有因為傳統文化的差異而步入不同的河流。

早在iPad剛剛問世的2010年,《紐約時報》記者曾採訪賈伯斯,談及賈伯斯的三個孩子——彼時還都是十幾歲的青少年——是否很喜歡iPad,對此賈伯斯的回答則是「我的孩子不用IPAD,在家裡我也不讓他們用高科技的東西。」

而根據《時代》的一份調查顯示,不僅賈伯斯一人如此,美國大部分科技公司的老闆都嚴格限制孩子使用電子產品和智能產品,往往在10歲前完全禁止使用,15歲前限制使用,一般只用於完成學校作業,當孩子長大獨立後才會逐漸放開。

究其原因,少兒群體自控能力差,非常容易沉迷,電子產品和智能產品的延展性會剝奪孩子對於其他事物的興趣,會削弱孩子的創新精神和獨立精神,這對於其健康成長是非常不利的,來自外部的正確幹預和引導則會消減這種負面影響產生的可能,讓少兒群體更多的去享受繁華網絡世界和先進智能硬體的正面作用。

或者用尤瓦爾·赫拉利的話說,「技術從來不是決定主義的,我們可以用同樣的技術突破去創造截然不同的社會和境況。」

事實上,應用寶在今年5月就曾推出「長輩關懷」,以類似QQ的遠程協助功能,讓用戶能夠以遠程幫助的形式直接在父母、長輩的手機界面上幫助他們解決難題,這其實是對於難以跟上電子產品更新迭代步伐的老年群體的溫情關懷。

再到今天的「親子守護」,這無疑是應用寶及其背後的騰訊在以科技之能踐行向善之心的偉大道路上再度邁進,與那些同樣不吝於展現科技良知的全球企業巨頭們實現了殊途同歸。

相關焦點

  • 所謂向善:科技與AI工作者的初心
    劉勝義指出,在人工智慧時代,技術背後的「人」更為重要。在人性之善的引導下,「AI向善」將幫助人類提升生活品質,為社會發展創造新的可能。他同時呼籲,「技術向善」不應只是騰訊的使命和準則,更應該成為指引整個行業準則的推動力。
  • 谷歌版「科技向善」:這才是人工智慧的本質啊!
    相反,在延續「不作惡」的原則上,他們好像更進了一步,研發的一系列新技術和應用都透露著「向善」的光芒。早在兩年前,谷歌就說會把發展重點從Mobile First轉移到AI First。這次I/O,AI無疑是光環下的重磅主角,但更讓S君驚喜的是,現場呈現的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炫酷黑科技,反而充滿了接地氣的人性關懷。
  • 雲從科技蟬聯機器之心「全球三十大最佳 AI 創業公司」
    雲從科技蟬聯機器之心「全球三十大最佳 AI 創業公司」 1月8日,第二屆機器之心年度獎項「Synced Machine Intelligence Awards」發布,雲從科技作為人工智慧領域代表企業蟬聯
  • 金兼斌: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科技向善大咖說
    因此,科技向善,一如同仁堂著名對聯「但願世間人無病,何妨架上藥生塵」所體現的「仁者愛人」之理念,它本身不僅不是反生產力的,恰恰是成就一家百年老店閃亮品牌背後的關鍵。這有點類似當初谷歌廣為人知的「不作惡」之公司理念。當然從程度和覺悟上,「向善」比「不作惡」更進一步,這也是人類進入風險社會,作為社會創新發展主力的企業應該具有的遠見和自覺。
  • 科技向善Weekly|用DeepFake對抗DeepFake?(9.13—9.20)
    科技向善Weekly由騰訊研究院彙編,每周整理最新一周全網科技向善相關資訊、觀點與實踐產品,為科技向善的探索注入全新燃料。本周,誰談論了科技向善 ?他指出,2020的新願景是以人為核心的,因為「人」是科技發展的目的,希望能夠彌合數字鴻溝。Penn表示,澳大利亞電信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能讓每個人都能享受現代通訊技術帶來的便利,享受連接每個人的未來。
  • 騰訊發布科技向善白皮書科技向善是一種「產品力」
    2020年1月11日,由騰訊研究院主辦的第三屆「科技向善」年度論壇在北京舉辦,本屆論壇以「千裡之行Action Now」為主題,聚焦科技向善的下一步行動路徑,分享國內外先進案例和最新研究成果。雖然當下成功的科技向善案例不多,也需要經歷時間考驗,但科技向善是一種產品能力,是一種產品機會,希望科技向善這個「舞臺」,能吸引更多有知識有能力的人士,打造更百花齊放的善用科技的案例,給社會帶來更多科技向善的信心。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終身教授、未來生命研究所創始人 Max Tegmark則回溯歷史,人類不能總是從錯誤中學習錯誤。
  • 「親子心 橋梁之旅」2017跨年寶島行
    第二天台北玩出您的親子「心」橋梁中正紀念堂導覽與閱兵交接臺北後花園陽明山放山雞餐+臺北夜景陽明山頂級飯店親子溫泉之夜第三天台北親子愛無距課程再生手工藝術親子樂臺灣夜市體驗小吃十三行博物館,搭渡船回淡水看落日之美秀出你的親子魔術 第八天台灣北京淡水河邊出海口悠閒早餐,打包寶島戰利品 樹屋親子餐廳,寶貝開心到不想回北京吧!「現代爸媽的生活」
  • 《王國之心》是如何塑造「黑暗」的?
    編者按:與許多「非黑即白」,「正義必須戰勝邪惡」的傳統劇情不同,《王國之心》系列對「光明」與「黑暗」關係的探討相當深入。這部作品並沒有徹底區分「光明」和「黑暗」,認為二者是相伴相生的關係,近似於「本質」與「存在」之間的聯繫,重要的不是徹底剷除黑暗,而是尋求平衡。
  • 智在實業 慧及平常「AI 中國」機器之心 2020 年度榜單啟動申報
    這一年,AI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在實體世界中體現出巨大價值,為給科技強國戰略注入了更大的發展動能。「智在實業 慧及平常」是機器之心對2020年我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的總結,經過市場環境的大浪淘沙,更多優秀的企業和項目成為了成就時代的智能勢力。 2017年,機器之心做了中國最早的 AI 榜單。
  • 「2020臺灣燈會」主燈「森生守護-光之樹」造型公布!小提燈「吉利鼠與美力鼠」可愛亮相~
    自此臺灣燈會邁入第31屆,將在臺中世界花卉博覽會森林園區的原址點燈揭幕,讓燈會突破以往,更接地氣,融入全球環境保護之概念,為創新升級,以人為本,將創意設計融入政策推動,連結共好,蛻變新生,考慮地方特色及發展需求,併兼顧科技或商業可行性,再次點亮臺灣燈會領導品牌,讓世界為臺灣燈會而來。
  • 正在直播「芭園之秋·親子遊園會」
    『芭園之秋·親子遊園會』此刻正在進行中,直播已經開始,如果有空歡迎來收看。看孩子們擺攤,和爸爸媽媽一起玩親子遊戲,老師們染紗、串糖葫蘆,芭園特色美食區……跟著芭學園家長果果爸和快手「躍兒學堂」主持人逛一逛,秋天陽光正照耀,親子遊園美好時光!
  • 2019 WAIC之機器之心很忙
    機器之心也深度參與了這場全球頂尖的 AI 盛會,機器之心是:大會官方支持夥伴大會合作媒體WAIC 黑客馬拉松承辦方WAIC 開發者診所承辦方WAIC 開發者日主單元承辦方WAIC 開發者日深度學習框架分單元承辦方「理解語言與擁抱智能高峰論壇」協辦方「AI 進化論·人工智慧創新成果 Show」合作媒體「2019 世界人工智慧安全高端對話
  • HiPee動態心電記錄儀,AI人工智慧黑科技銘「心」生命的守護
    我國每年都有約54萬人死於心臟性猝死,居全球之首。,對一顆幾經風雨的心無疑是雪上加霜,如果不能及時對危險做出預警,則後果不堪設想,所以HiPee24小時智能動態心電儀就會顯得尤為的重要,可以為「心」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守護,不管你是在加班,還是熬夜刷劇,都可以隨時為你做出對心臟危險的警示,從而幫助自己做出對危險的預防以及對作息的調整,所以說HiPee24小時智能動態心電儀對於大眾的意義就是守護生命安全的意義!
  • 踐行科技向善,騰訊優圖發布AI手語翻譯機
    這也是繼本月初優圖實驗室宣布通過人工智慧技術幫助警方尋回多名被拐超過 10 年兒童之後,騰訊踐行「科技向善」理念的又一體現,也是騰訊在計算機視覺領域的又一技術突破。針對這一問題,優圖團隊將計算機視覺技術應用到手語識別場景,而此次發布的「優圖AI手語翻譯機」產品,利用了普通攝像頭和高性能計算機,可以識別聽障人士的手語,並快速識別翻譯成文字。
  • 陳歐入場短視頻之戰,「刷寶」能用「趣頭條+抖音」的模式突圍嗎?|...
    記者 | 靜婷編輯 | 苑伶、方婷在趣頭條用 27 個月掛牌上市、首日五度熔斷的戰績驗證了「下沉市場 + 返利」的商業模式之後,這套打法開始復用在各類產品上:獨角獸「連尚文學」用廣告+免費閱讀圈住千萬用戶;羅永浩站臺的「聊天寶」則想切社交的蛋糕。
  • AI向善,科技賦能弱勢群體
    在「AI向善,科技賦能弱勢群體」研討會上,中科院殘聯聯合曠視AI治理研究院展開了一場關於科技進步與社會關懷的深度對話。 「AI向善,科技賦能弱勢群體」研討會現場 科技賦能的最佳路徑,從深入一線開始 在研討會產品展示環節,曠視團隊特別向與會嘉賓展示了四款「為老助殘」的概念性產品:針對居家環境和公共場所推出的「老人日常看護」和「老人防摔倒預警」產品樣本;針對視障人士推出的「盲人高空避障眼鏡」、「圖像輔助閱讀項目」兩項視覺輔助產品樣本。
  • 人工智慧領域媒體「機器之心」完成A輪融資,下階段專注全球化及...
    36氪獲悉,科技領域垂直媒體「機器之心」近日獲A輪融資,由星路資本領投,人民網、TalkingData、百度風投和高捷資本跟投,上輪投資方科大訊飛繼續跟投。此前,機器之心於2015年9月獲天使輪投資;2017年2月獲Pre-A 輪融資,投資方包括聯想之星、今日頭條、源碼資本、訊飛產業投資和晨興資本等。機器之心成立於2014年,由前風險投資從業者趙雲峰創立,是一家人工智慧領域的垂直媒體,為讀者提供人工智慧領域的快訊、原創新聞報導、技術分析文章及產業分析報告等內容,專注於從技術角度解析行業問題。
  • 「寶可夢劍盾」原創動畫「薄明之翼」第6集「月夜」公開
    「寶可夢劍盾」原創動畫「薄明之翼」第6集「月夜」公開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千年文化之約:杜永衛與六桂福「福韻·敦煌」古法金共同守藝敦煌
    ,最大的彩塑修復——復原莫高窟96窟7米之長的大佛雙手;最大的彩塑再造——重新塑造了榆林窟6窟彌勒佛像;最多的彩塑臨摹者——題材涉及佛像、弟子像、菩薩像、天王像、交腳彌勒像、供養菩薩像等各類造型達百餘件之多。
  • 「澳門銀河」 | 走進米其林之銀河!
    「澳門銀河™」綜合渡假城及「澳門百老匯」合力打造全世界最多元化的娛樂及綜合旅遊渡假熱點。整個項目的總投資額高達430億港元,佔地110萬平方米,為澳門帶來嶄新的娛樂休閒設施。「澳門銀河」匯聚六大世界級酒店,包括麗思卡爾頓全套房式酒店 ─ 澳門麗思卡爾頓酒店、亞洲最大的JW萬豪酒店 ─ 澳門JW萬豪酒店、澳門悅榕莊、澳門大倉酒店、「銀河酒店™」及「百老匯酒店」,提供超過4,000間客房、套房及別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