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孕婦臨產街頭喊救命 生下孩子後始終未露面(圖)
媽媽你在哪裡?
先前報導:
臨產孕婦鄭州街頭求助續 男嬰生命體徵暫時穩定
鄭州臨產孕婦街頭喊救命 市民救助記者醫院守護
閱讀提示|前晚,經大河報記者耐心勸說,孩子母親肯定地答應昨日上午9時在省人民醫院與記者見面,講述她的難處。但昨日上午,孩子母親仍沒有露面,隨後發來一條簡訊:「我不去了。」
孩子生下來已經6天,孩子母親始終躲著醫院和記者,箇中原因讓人猜測。
進展|說好碰面,孩他媽始終沒露面
為讓於女士來醫院看看孩子,前晚,記者多次與她打電話、發簡訊溝通、勸說,希望於女士如有什麼困難,可以當面向記者陳述,媒體會儘量協調予以幫助。前晚,經過本報記者多次勸說,於女士十分肯定地表示,昨日上午9時,她會去醫院與記者見面。
昨日上午8時30分許,記者就與於女士聯繫,但電話一直關機。
上午9時,記者準時在省人民醫院門診樓門口等候,但於女士遲遲沒來,其手機一直處於關機狀態。上午10時許,她的手機開機了,但仍無人接聽。後來又轉為關機。
隨後,女子給大河報記者發簡訊稱:「我不去了。」此後再無回音。
昨日,記者從省人民醫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了解到,目前孩子的呼吸機已撤掉,但還正在吸氧。包括營養藥、抗生素等,醫院都在給孩子用。目前孩子還是靠打鼻飼,每三小時給其餵一次早產奶,從一開始的1毫升,慢慢增到2毫升,目前已增到3毫升。現在孩子的生命體徵雖然平穩,但出現了青銅症,具體表現是皮膚很黃。該病症可能與遺傳、感染或自身體質有關,院方只能全力觀察救治。
現狀|收治棄嬰,醫院平均每年30餘起
昨日,省人民醫院醫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醫院收治了棄嬰,家屬不知所終的,醫院一般處理流程是,需要緊急救治的,先按照救死扶傷的原則治病,之後聯繫兒童福利院。如不需緊急救治,會直接報警,之後聯繫兒童福利院。
但母親生了孩子後悄悄離去,將孩子自個兒留在醫院的情況,醫院還是第一次遇到。醫院目前無法判定於女士是否算是遺棄孩子,因此,醫院暫時只能以救治孩子為主。至於孩子將來經治療後達到出院標準後該咋辦,他們暫時還沒考慮太多。
省人民醫院宣傳處相關負責人經向院辦了解得知,近年來,該院收治棄嬰的事件較多,平均每年都有30餘起。今年稍微少點,但也有10多起。
就在前晚,該院保衛處的人在住院部二樓候診區的座椅上,就發現一名僅7個月大的孩子沒人要。當時,孩子家人沒留下任何字條或物品。醫院只能暫時收治到兒科。孩子患有先天性白內障,因孩子不是生命危險急需救治,醫院便報了警,警方在備案後,目前已送往鄭州市兒童福利院。
對於每年不得不收治眾多棄嬰,醫院也很無奈。「醫院每年的這部分開銷為數不少,具體多少沒仔細算過帳。該盡的社會責任比如積極救治,醫院都會盡全力,但醫院終究不是慈善機構。」該院宣傳處負責人表示,收治棄嬰的費用全部由醫院承擔的話,顯然也有失公平。
聲音|將孩子棄之不顧應受到譴責
本報相關報導見報後,引起了不少網友的熱議。
「孩子出生不是你不要就不要!既然不要為何要讓他來到這個世界?」「她當這是玩具說扔就扔嗎?」「天下少見,是給母親一詞抹黑」。
在眾多網友紛紛對於女士的做法譴責時,也有網友呼籲將譴責轉化為關心,讓孩子得到更多的關注,讓他健康快樂成長。
「醫院再好的護理,都不如孩子親生父母在身邊。作為孩子家人,即便有再大的困難,一走了之,棄之不顧,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應該受到道德的譴責。」省人民醫院宣傳處相關負責人說,既然生下了孩子,就需要擔負起撫養的責任,畢竟孩子是沒有錯的。 □記者寧田甜張波實習生李志東文記者洪波攝影
(來源:大河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