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上海玻璃博物館
一條微博引起不少網友關注
事件起因是博物館裡一件藝術品玻璃城堡在展覽過程中被兩位小觀眾弄壞了。
根據@上海玻璃博物館 微博顯示:
2020年5月30日下午,因兩位小觀眾翻越展區圍欄,並在追逐玩鬧的過程中撞到展櫃,城堡隨即發生塔尖倒塌、破碎的情況,而其餘部件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錯位、破損。
根據介紹,這座玻璃城堡是由阿里巴兄弟(Arribas Brothers)歷時三個月特地打造,並永久捐贈與上海玻璃博物館收藏。
城堡內含至少3萬個部件嵌套拼接,頂部裝飾全部採用24K黃金,整體重量超過60公斤,最高處達110釐米。據說,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一座純手工打造的玻璃夢幻城堡,上海玻璃博物館曾為其申請世界吉尼斯紀錄。
上海玻璃博物館稱,已經聯繫藝術家對情況進行說明,並就展品修復問題尋求幫助。然而由於疫情原因,生活、工作於美國的兩位藝術家無法啟程往返上海。
這座城堡目前被放在在上海玻璃博物館主場館2樓的一個角落,城堡四周設有一個正方體的玻璃保護罩。
在城堡的一側,可以看到有幾截破損的塔頂散落在一旁,周圍還有一些零碎的玻璃殘渣。
藏品遭破壞後
現場一位帶著女兒的媽媽在看到這件展品後表示,「我以為破損是一種藝術,沒想到是意外,太可惜了!」
>>>>
責怪「熊孩子」「熊家長」?博物館方有沒有責任?
看到這樣一件藏品被破壞,不少網友也感到十分痛心。
網友1:要愛護我們的展品啊網友2:多大的勁兒我的天,熊孩子撞得夠狠啊網友3:又是小朋友,八月份想去展館的,沒機會了
也有網友說,請一定要追究家長的賠償責任。
網友4:建議讓孩子家長賠償,作為監護人應該盡到監護義務,孩子和家長都該有個教訓。網友5:貼個標籤,損壞照價賠償,來時候先保險公司估個價。沒什麼比讓孩子爹媽掏錢更能遏制熊孩子的了網友6:請務必要求賠償
還有網友建議,博物館應該施行區域劃分,明確哪些區域小朋友不可以去。
網友7:建議部分展覽明確禁止兒童入內網友8:能不能規定幾歲以下的不得進入某些區域?
當然也有網友認為,博物館方在這件事情上也有責任。
網友9:光考慮了觀眾和展品的近距離觀賞。忽視了展品的保護。兩難啊!網友10:@上海玻璃博物館 為什麼同樣的事情出現第二次,熊孩子固然討厭,你們管理方面是不是也有欠缺,滾動播出翅膀被損壞過程看來達不到警示效果網友11:玻璃博物館展品被熊孩子弄壞不是第一次了,作為館方也應該在保護工作上做到「防人之心不可無」,不然出事了,都是大棒高高掄起,輕輕放下,起不到任何警示作用
網友口中的事情出現第二次,是指另一件藏品《折》。
被人為損壞的藝術品《折》
在距離夢幻城堡不遠的位置,一對殘破的玻璃翅膀正掛在牆上,這個原名為《天使在等待》的藝術品曾在2013年被損壞,當時兩位小觀眾翻越圍欄,在小觀眾的用力拉扯和搖晃下,被扯下一大塊,碎落在地。
此幅作品是這位藝術家專門為她剛出生的女兒做的。在之後的討論中,藝術家把這個破損的作品原樣保存,作品也因此改名為《折》。並且未向破壞者要求賠償。
兒童用力拉扯和搖晃牆面上的玻璃製品
家長在一旁拍攝,並未制止
上海玻璃博物館已將這一受損展品依原樣展示在主館核心位置,並配合被破壞時的監控畫面,以示警醒,希望讓更多觀眾能夠意識到如何才是「博物館正確的參觀方式」。然而,沒想到的是,七年之後,同樣的悲劇卻再次上演。
損壞後作品及被破壞時監控畫面一同展出
>>>>
「熊孩子」真的管不住? 家長應該怎樣帶孩子逛博物館
不少地方都存在家長帶小孩去博物館遊玩,但是不遵守遊玩禮儀的情況。
今年6月網友曝光的一段視頻顯示,有家長在參觀上海自然博物館期間,放任孩子站到展臺觸摸標本,一旁遊客紛紛勸說,更有不少小孩提醒:不能摸!但家長仍置之不理。
2019年8月,廣東省博物館一紙寫得歪歪扭扭的留言,又一次成為討伐熊孩子的導火線。
一位家長在留言簿上寫到:「工作人員管得好多啊!不給吃東西,又不給孩子跑啊,不讓孩子解放天性嗎?跑怎麼了跳怎麼了,碰恐龍又怎麼了!!!不行嗎!!!觀眾不是上帝嗎!!!孩子就不是嗎?!管得也太多了吧!!!」
從某種程度上說,有「熊孩子」必有「熊家長」並非沒有道理。愛玩是孩子的天性使然,但這並不表示他們可以為所欲為,特別是在公共場所,就必須遵守公共場所的規矩。
孩子可以不懂,但是家長不能裝作「不懂」,更不可以用「孩子不懂」作為理由,不對孩子的錯誤行為進行引導規範。
博物館不是遊樂場,在這個地方,教育屬性一定是大於娛樂屬性的。在進入博物館之前,家長和孩子都有必要提前做一點功課。
復旦大學博物館館長、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副教授鄭奕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建議,在到訪博物館前,家長要與孩子一起制定參觀計劃,讓孩子也參與其中,從而激發他們參觀學習的興趣與熱情。
北京自然博物館科普教育部工作人員高源也建議家長在帶著孩子參觀博物館時「三開、一關、要帶上」——打開眼睛、打開耳朵、打開大腦,關閉嘴巴,帶上紙筆。觀察「這是什麼」;發現「這裡有意思」;思考「為什麼這樣」;傾聽「尋找答案」;最後是分享,以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
博物館當然不會像某些網友說的那樣,狠心「把小朋友全部拒之門外」。
上海玻璃博物館一位工作人員表示,博物館之所以不同於遊樂園,正是因為博物館有它本身的藝術性和教育意義,這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博物館方面還是希望網友能夠理解博物館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如果因為一個錯誤就把孩子定性為一個『犯罪者』,這樣不好,我們能做的是正確的引導和教育,而不是一味的苛責,公眾教育方是普及參觀禮儀的長久之道。」
在與網友的互動中,上海玻璃博物館透露,小觀眾已經進行道歉,而且家長願意協助後續事宜。
不過,上海玻璃博物館還是鄭重呼籲,請各位觀眾務必遵守博物館參觀禮儀,不翻越圍欄,不觸摸展品,不追逐打鬧,不高聲喧譁,展品的安全和文明的參觀環境,需要我們共同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