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這3種表現,看似「懂事」其實代表情商低,父母別沾沾自喜

2020-09-17 影媽媽育兒經

文丨小影(文章原創 ,轉載請註明,歡迎媽媽們轉發分享)


一個人的情商如何,其實從他們小的時候就可以看得出來,王女士的兒子今年二十多歲了,大學畢業也沒多久,而在大學畢業之後的一年裡,他換掉了好幾份工作。最長的一份工作也沒有超過半年,導致小孩對很多事情失去了信心,覺得自己無法適應社會。

對此王女士也很納悶,因為兒子小的時候非常聽話,不像其他的小男孩那麼調皮,一直是大家口中&34;。初中高中都是重點學校,進入的又是名牌大學,按理來說這麼優秀,怎麼可能找不到一份好的工作呢?一直到有一天王女士和閨蜜聊天的時候,才發現兒子的問題其實出在情商上。

兒子小的時候特別懂事聽話,不管爸爸媽媽說什麼,他都會照做,不會反抗,一開始王女士夫妻還覺得這個孩子帶起來省心,但其實這是小孩沒有自我想法的表現。

而現在從安逸的象牙塔出來,走入複雜的社會,聽話懂事在工作上根本沒用,想要做好工作,搞好人際關係,情商也很重要。其實很多小孩之所以情商較低,跟他們小時候的行為有很大的關係。

其實,孩子在小時候如果出現了這3種表現,在長輩們看來可能是&34;,但其實代表著孩子的情商低,父母千萬別沾沾自喜。

哪3種表現?

第一、過於聽話

所有人都喜歡聽是懂話的小孩,這樣家長想讓他們做什麼,他們就會照著去做,父母覺得這樣的孩子帶起來省心,不會讓自己頭疼。其實過於懂事聽話的小孩,從來不會表達自己內心真實想法,只知道迎合別人缺乏主見。

第二、不會拒絕

脾氣好的人,在與別人交往時的確能輕鬆很多,不過這些小孩通常會被別人冠上&34;的帽子。因此家長要注意,小孩如果總以這種形象出現在他人面前,總把所有時間和精力放在他人身上,討好別人,而忽略自身感受,最終只會導致自己的事情無法解決

第三、過分謙讓

很多人覺得懂得謙讓的小孩大度,但其實過度謙讓也不是一件好事,而出現這種性格的小孩,大多出生在多子家庭中。因為家長常常教育他們,老大一定要讓著老二,時間一長,小孩就會養成過分謙讓的壞毛病,因為有些原本屬於他們的東西也會被小孩讓出去。

如今這個社會,看一個人的能力不僅看智商,同時也要看情商,一個情商低的人,未來勢必不會有更好的發展,因此家長要著重培養小孩的情商。

家長如何培養小孩情商?

一、教會小孩有主見

小孩出生之後就代表著他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適當表達自己意見也是很重要的,因此家長一定要鼓勵小孩說出內心真實想法,告訴他們要做一個有主見的人。有主見的人,不僅在複雜的社會可以堅定內心,不被他人誘惑,同時未來也會擁有更多的選擇機會。

二、多帶小孩接觸社會

小孩長大之後總要進入社會,想知道孩子的情商,其實也可以通過觀察小孩的人際交往能力如何。因此家長平時一定要多帶小孩走出去,讓他們接觸社會的各種行為,來激發自己的社交能力,在與別人相處的過程中,小朋友可以從同齡人身上學習到一些有用的東西。

在小孩的成長過程中,家長都比較在意他們的成績如何,過分注重智商,其實比起智商,情商更重要。不管在什麼時候,情商都可以發揮它的強大作用,小朋友長大之後總要進入社會,情商高的人不管自己面對什麼樣的境遇,都不會成為失敗者。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孩子有這3種"懂事"的表現,其實就是情商低,家長別再沾沾自喜
    家長固然之都想塑造孩子懂事的形象,這樣在外出的時候也不會給自己惹來麻煩,跟其他孩子相處的時候還可以安心一點,在學習上也不懂家長太過於操心。其實很多時候孩子表現出懂事的行為,並非孩子真的本意上的懂事,而是孩子存在一種自卑的心理,如果家長沒有及時去開導孩子,可能會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實則卻是情商低,父母別沾沾自喜了
    近些年,情商這個詞越來越被人重視,家長們更加在乎孩子情商的培養,和一個情商高的人相處,會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相反,和一個情商低的人相處則會讓人心情糟糕。情商這種東西並非與生俱來的,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實則卻是情商低的表現,家長可別沾沾自喜了。
  • 孩子有這3個「懂事」行為,暗示長大情商低,父母別沾沾自喜
    每個家長都喜歡聽話,懂事的孩子,但是如果太過懂事的話,會讓孩子心理造成缺失,對他們來說反而是很大的傷害。尤其是家長平時錯誤的教導,導致孩子越來越懂事的同時,也帶來很多的負面影響,如果你家的孩子有這3個「懂事」行為,暗示長大情商低,父母別沾沾自喜!
  • 懂事就是好事?這3種懂事說明孩子情商低,父母別忙著高興
    為什麼小王這麼「懂事」反而沒有得到大家的喜歡呢?小王的同事好心告訴小王,這不是「懂事」,反而是情商不高的表現。為什麼很多家長都喜歡自己的孩子懂事,都認為「懂事」是件好事呢?3.懂事的孩子更優秀基本上「懂事」的孩子成績會比別的孩子優秀,因為他們更聽父母的話,父母讓他們努力學習,他們就一門心思努力學習,在班級名次上也會比較靠前,「懂事」的孩子也常常被稱為「別人家的孩子」。
  • 家長眼中孩子這3種「懂事」的行為,未必是好事,多半是情商低
    孩子有這3種表現,看似懂事其實就是情商低,家長別再得意了!帶娃的辛苦,只有為人父母者才能感同身受,所以很多父母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懂事聽話,覺得這樣帶娃才會輕鬆。殊不知對於孩子來說,有些小情緒才是正常現象,處處「懂事」的娃,多半是情商低,未必是一件好事。
  • 孩子的這三個「懂事」行為,其實是情商低的表現,家長先別瞎高興
    因為一個人的行為表現能夠反映他的個性特徵,所以家長也確實應該多多觀察孩子。但是孩子的三個行為往往會讓家長誤以為他是懂事的,但其實這個懂事是打引號的&34;,這個&34;暗示孩子情商低。其實不是這樣子的,永遠都是聽話的孩子,通常都缺乏主見,沒有自己的思想,他們只會跟著父母的安排去完成自己的人生。沒有主見的人,其實是情商低的表現。
  •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這3種孩子其實是「假聰明」,將來難有出息,家長可別沾沾自喜
    執筆:麗麗編輯:萌萌定稿:楠楠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聰明的、優秀的,能夠領先其他孩子於起跑線的,而且家長也會根據寶寶的一些行為表現來判定孩子的聰明程度。但是我們看到的「聰明」究竟是否是真實的呢?家長有沒有想過,孩子身上一些看似好的行為其實是壞事呢?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多半有3種「不合格」的父母,怪不了別人
    李玫瑾教授也認為,孩子的情商低,和父母有很大的關係。父母就是孩子的鏡子,父母是什麼樣的,孩子就是什麼樣的,情商低的孩子,背後多半有3種「不合格」的父母,怪不了別人。種類型的父母,教出的孩子多半情商低,很多父母卻沾沾自喜1.
  • 孩子這3種表現看似正常,實則情商低,佔一個未來也難優秀,要改
    因為這樣的孩子是情商低的表現,雖然家長不會覺得有太大的問題。但實際上,這樣的孩子在長大了以後,往往會遇到更多的問題。孩子情商低會有各種各樣表現,那麼造就這些表現的原因其實也有很多,所以家長們在了解了這些原因後,也好看一看自家孩子是否有對號入座。1、家長過於溺愛很多孩子情商很低的一大原因,其實是源自家長的溺愛。
  • 孩子看著「懂事」的幾種表現,父母先別忙著高興,代表情商低
    很多父母誇獎孩子,一個優點就是「懂事」,孩子特別聽父母的話,不和大人反駁,可是這樣的「懂事」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我們不可以自私,但也不必太以他人為中心,而喪失了自我,看那些事業有成,風聲水起的人物往往都是有思想有主見,不盲從別人意見,有自己目標的人。
  • 李玫瑾坦言: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及時糾正
    李玫瑾:孩子吃飯時的這3種表現,說明情商低,家長要及時糾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夠看到很多&34;,就算吃飯的時候也不能有一刻老實,總是大吵大鬧、到處亂跑,一點規矩都沒有,這些正是因為家長在平日裡的教育方式不當導致的。
  • 「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都有這3種表現,第一種就讓人討厭
    一個人情商高於低,也就意味著你能不能做好情緒的主人,這很大程度會決定你未來格局的大小,你會發現,跟情商高的人在一起相處會感覺舒服,雖然你說不上哪裡多麼,但是只要跟高情商的人在一起會覺得自己沒有任何壓力。
  • 孩子這2種特點,看似氣人其實是高智商的表現,別人還羨慕不來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父母都希望自己能生出一個又聰明又懂事的孩子,但理想終究是理想,現實卻是又聰明又懂事的孩子沒有,有的是又淘氣又任性的孩子,所到之地寸草不生。就算好不容易安靜下來了,父母也不能掉以輕心,畢竟孩子靜悄悄必定在作妖這句形容可不是隨便來的,都是從眾多父母那裡得到的真理。不過父母也先別著急崩潰,孩子有時候淘氣不懂事並非都是壞事,有時候還是高智商的表現,家長要是可以合理利用正確引導,說不定還能收穫到一個「小天才」。
  • 李玫瑾建議: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認真培養
    李教授教授直言: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3種表現,家長要認真培養一旦孩子養成了不懂得禮貌的習慣,那麼將來會很難改正的,勿以惡小而為之,這個道理父母應該早就要教給孩子,很多人說孩子懂禮貌和情商高低沒有關係,但是禮貌可以說是為人的基本要求了,連這點都做不到又何談情商呢?
  • 「情商低」的孩子,大多來自這3種家庭:童言無忌不等於沒禮貌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不會說話,別跟孩子一般見識!」家長常常這樣尷尬地解釋道,這裡的「不會說話」指的不是孩子不能發聲講話,而是「情商低,說話招人厭煩」,很多父母卻將之稱為「童言無忌」。
  • 孩子出現3種表現,說明情商超低,父母一定要反省了
    智商僅代表一個人是否聰明,可是情商的作用就大了,它貫穿了學習、交友、事業等等與人相關的內容。可以說如果智商決定一個人是否聰明,那麼情商就可以決定一個人將來是否能夠成功。高情商孩子,擁有較好的情緒掌控能力,不會動不動暴怒、生氣、或是沮喪、低落;哪怕出現負面情緒,也能很快地調整好狀態,不會讓它們一直影響心情和生活。孩子低情商的以下三種典型表現,你家孩子中招了嗎?
  • 「情商低」的孩子,通常有這3種表現,家長發現了要及時引導
    有句老話說得好,智商決定著你的上限、情商決定著你的下限。一個人的成功,不光取決於他的智商,情商也是非常重要的!智商是父母遺傳的,而情商則需要後天培養出來的,如果你家的孩子從小情商就很低,那麼將來可能無法在社會中立足。
  • 李玫瑾: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若孩子有這3種表現,暗示情商低不了
    這是因為那些招人討厭的聰明人會表現出情商低、斤斤計較、心胸狹隘等情況,如果你得罪了他,那麼他以後也會不動聲色地來算計你。其實對於孩子來說,相比較智商的培養,那些重視孩子情商教育的家庭,最終才會培養出真正優秀的孩子來,而李玫瑾教授也曾認為:一個人的情商高低,往往在這個人的孩童階段就可以看得出來,所以作為父母的我們,想要讓孩子的未來更加優秀,那麼我們就要開始重視孩子們的情商了!
  • 孩子的這3種「怪癖」,其實是「雙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能夠發現孩子的一些「怪癖」,對此家長總是氣憤不已,但是不知道家長有沒有發現,有這類怪癖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更容易有出息,其實這主要是我們總以承認的眼光來看待孩子。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怪癖」、臭毛病等等都是「雙商」高的表現,而家長因為不能理解孩子的行為所以往往會選擇盲目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