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著「懂事」的幾種表現,父母先別忙著高興,代表情商低

2020-09-18 胡蘿蔔媽媽育兒說

很多父母誇獎孩子,一個優點就是「懂事」,孩子特別聽父母的話,不和大人反駁,可是這樣的「懂事」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

我們不可以自私,但也不必太以他人為中心,而喪失了自我,看那些事業有成,風聲水起的人物往往都是有思想有主見,不盲從別人意見,有自己目標的人。


看看懂事的孩子都有哪些表現?

1、不知道拒絕別人

善良是一種美德,有時候也要帶點兒鋒芒,「懂事」的人意味著服從,不知道拒絕別人,不顧自己的困難,給別人解決燃眉之急。

別人給自己貼上了「懂事」的標籤,意味著別人想讓你幫忙時可以不必顧忌你的感受,因為料到你會答應,這是你的個性使然,不懂拒絕,想做老好人;而當你向別人提出你的想法和追求時,卻不一定會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2、過於注重別人對自己的印象

太注重與他人的關係,有不同意見不會反駁,擔心和別人發生衝突影響彼此的關係,別人會不喜歡自己,影響自己的形象。

長期如此別人會認為的你的性格軟弱可欺,也不太重視你的意見,個人發展遭遇瓶頸,即使你很懂事。


3、不和父母頂嘴

孩子大了, 有了自己的主意,對父母不再是言聽計從,父母的話也不再是一言九鼎,經常會和父母頂嘴,父母因此也會時常生氣。而如果孩子真的不和父母頂嘴,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不敢和父母頂嘴的孩子大多性格比較懦弱內向,沉默寡言,父母比較強勢,孩子缺乏反抗精神。現在父母看著是省心,孩子聽話,實則對以後的性格和職場發展不利,沒有主見和創新精神。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高情商?‍


1、鼓勵孩子大膽說出來

讓孩子勇於表達,說錯了沒關係,聽到孩子某些想法先不要急於反駁,認真傾聽,或許是真知灼見,是父母沒有考慮到的。

把孩子當作成年人平等對待,尊重孩子,引導不是教訓,鼓勵孩子的創新甚至否定,不人云亦云,孩子會有獨特的個人魅力,更容易在人群中脫穎而出。


2、學會霸氣反駁

教孩子不做老好人,聽到嘲笑諷刺自己的話語時,霸氣反駁,回擊對方,或許對方是無心之說,但立刻做出反應,彰顯孩子的機智靈活,也會讓對方肅然起敬,不敢輕易招惹你,孩子也能更好地保護自己。


​3、學會提要求

成功的人少不了有貴人相助,想要達成自己的理想目標,離不開別人的幫助,你想要得到什麼,需要哪些借力,想清楚,學會向別人提要求,也不要害怕麻煩別人。

作家武志紅在《巨嬰國》裡寫道:「很多人怕麻煩別人。但是,不麻煩彼此,關係也就無從建立。」好的關係,往往也就是通過互相麻煩建立的。

學會提要求,麻煩別人,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動用好的人際關係,學會借力讓彼此的關係更和諧,人生更成功。

歡迎關注胡蘿蔔媽媽育兒說,70後倆娃媽媽,大孩子小寶寶的育兒知識盡在這裡,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相關焦點

  • 懂事就是好事?這3種懂事說明孩子情商低,父母別忙著高興
    為什麼小王這麼「懂事」反而沒有得到大家的喜歡呢?小王的同事好心告訴小王,這不是「懂事」,反而是情商不高的表現。為什麼很多家長都喜歡自己的孩子懂事,都認為「懂事」是件好事呢?如果別人覺得你的孩子是個「懂事」的孩子,那麼也就相當於讚揚父母把孩子教育得好,大家都羨慕別人家裡的孩子「懂事」,所以在父母的眼裡,如果自己的孩子是一個「懂事」的孩子,那是件特別自豪的事情。2.懂事的孩子少操心不聽話的孩子讓家長鬧心,然而一個「懂事」的孩子就不會讓父母過多擔心,不管是在日常生活還是在學習上,家長都不必擔心太多。
  • 孩子的這3種表現,看似「懂事」其實代表情商低,父母別沾沾自喜
    ,但其實這是小孩沒有自我想法的表現。而現在從安逸的象牙塔出來,走入複雜的社會,聽話懂事在工作上根本沒用,想要做好工作,搞好人際關係,情商也很重要。其實很多小孩之所以情商較低,跟他們小時候的行為有很大的關係。
  • 孩子的這三個「懂事」行為,其實是情商低的表現,家長先別瞎高興
    因為一個人的行為表現能夠反映他的個性特徵,所以家長也確實應該多多觀察孩子。但是孩子的三個行為往往會讓家長誤以為他是懂事的,但其實這個懂事是打引號的&34;,這個&34;暗示孩子情商低。其實不是這樣子的,永遠都是聽話的孩子,通常都缺乏主見,沒有自己的思想,他們只會跟著父母的安排去完成自己的人生。沒有主見的人,其實是情商低的表現。
  • 孩子有這3種"懂事"的表現,其實就是情商低,家長別再沾沾自喜
    家長固然之都想塑造孩子懂事的形象,這樣在外出的時候也不會給自己惹來麻煩,跟其他孩子相處的時候還可以安心一點,在學習上也不懂家長太過於操心。其實很多時候孩子表現出懂事的行為,並非孩子真的本意上的懂事,而是孩子存在一種自卑的心理,如果家長沒有及時去開導孩子,可能會帶來一些不好的影響。
  • 家長眼中孩子這3種「懂事」的行為,未必是好事,多半是情商低
    孩子有這3種表現,看似懂事其實就是情商低,家長別再得意了!帶娃的辛苦,只有為人父母者才能感同身受,所以很多父母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懂事聽話,覺得這樣帶娃才會輕鬆。殊不知對於孩子來說,有些小情緒才是正常現象,處處「懂事」的娃,多半是情商低,未必是一件好事。
  • 孩子有這3個「懂事」行為,暗示長大情商低,父母別沾沾自喜
    每個家長都喜歡聽話,懂事的孩子,但是如果太過懂事的話,會讓孩子心理造成缺失,對他們來說反而是很大的傷害。尤其是家長平時錯誤的教導,導致孩子越來越懂事的同時,也帶來很多的負面影響,如果你家的孩子有這3個「懂事」行為,暗示長大情商低,父母別沾沾自喜!
  • 孩子情商低的6種表現,你家娃中幾個?注意3件事,或許就能避免
    情商和智商不同,它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也就是說,孩子通過後天的培養,也可以成為高情商的人。情商的高低,對於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情商低的孩子,往往會有6種表現1.我就喜歡我的解題方法,你們不喜歡,以後就別來找我問題,問別人去!」看著天明離開座位的身影,許多同學心中理想的偉岸的那個人,瞬間消失了。情商低的孩子,在生活中就會有這種不接納別人的表現。只要自己認為對的事,或者自己想做的某件事,就不會聽信別人的建議或者接納別人。
  •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
    李玫瑾提醒你: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有這3種表現,父母要好好培養中國公安大學的教授李玫瑾,在教育孩子這一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很多家長在看過李玫瑾教授關於育兒教育的講座視頻,都深受啟發,在一次講座中李玫瑾教授直言:情商不高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 孩子出現3種表現,說明情商超低,父母一定要反省了
    智商僅代表一個人是否聰明,可是情商的作用就大了,它貫穿了學習、交友、事業等等與人相關的內容。可以說如果智商決定一個人是否聰明,那麼情商就可以決定一個人將來是否能夠成功。高情商孩子,擁有較好的情緒掌控能力,不會動不動暴怒、生氣、或是沮喪、低落;哪怕出現負面情緒,也能很快地調整好狀態,不會讓它們一直影響心情和生活。孩子低情商的以下三種典型表現,你家孩子中招了嗎?
  • 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實則卻是情商低,父母別沾沾自喜了
    近些年,情商這個詞越來越被人重視,家長們更加在乎孩子情商的培養,和一個情商高的人相處,會給人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相反,和一個情商低的人相處則會讓人心情糟糕。情商這種東西並非與生俱來的,這幾類孩子小時候看似聰明,實則卻是情商低的表現,家長可別沾沾自喜了。
  • 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會有這5個表現,父母別疏忽大意,會害了孩子
    現如今人們雖然依舊十分看重能力,但卻更看重一個人的情商,如果一個人能力雖然很不錯,但情商卻很低,那麼他可能很難有所作為。因此越來越多的父母想要自家的孩子情商更高,但卻並不懂得如何分辨自家孩子的情商是不是很低。實際上,一般來說情商低的孩子大多會有以下這5個表現,父母千萬別疏忽大意,否則一不小心就會害了孩子。
  • 李玫瑾:「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她曾在一次講座中表示:「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第一種:酷愛吃「獨食」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在家裡就什麼好吃的都先孩子吃。孩子碰到自己喜歡的菜,就直接把菜拿到自己面前,不讓別人吃。這樣就會給孩子養成了一種不愛吃獨食的習慣。
  •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多半有這幾種懂事表現,將來會難為自己
    所以我非常贊同這句話,父母最大的失敗,就是養出特別懂事的孩子!當你發現孩子有這幾種懂事表現,就要引起注意了,而非引以為傲。害怕與別人產生衝突,於是一旦出現衝突,別管對錯他們都會先說對不起,第一個道歉。,比如家庭條件不好,懂事兒的孩子明明喜歡一雙30塊錢的鞋子,但卻選擇了20塊錢不喜歡的鞋子,只是不能拒絕父母想要省錢的內心,只能選擇難為自己。
  • 李玫瑾坦言:情商低的孩子,平時就有這幾種表現,家長要及時糾正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非常火的育兒講座視頻,視頻中演講的人正是公安大學的李玫瑾教授,在講座中,李玉錦教授將孩子的人生分為的幾個重要階段,其中3-6歲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若在此時發現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咱們孩子的情商多半不高,家長要及時糾正。
  • 長大後情商低的孩子,吃飯時大多都有這4種表現,第一種就惹人煩
    ,甚至容易影響別人對家長和孩子的評價,一個在餐桌上表現很差的孩子,是典型的情商低的娃。,吃飯時大多都有這4種表現1、吃飯大喊大叫有一次我去包子鋪吃早飯,剛坐下就聽到一個孩子大喊大叫,一會說包子不好吃,一會又要吃漢堡包,整個包子鋪的人都能聽到他的大喊,本來想安安靜靜吃個早飯,卻被這樣一個孩子打攪了,我還聽到有人都小聲念叨著:「這孩子真沒禮貌」、「孩子家長也不管管」、「這家長怎麼教孩子的」,
  • 孩子在這三個方面越懂事,暗示長大越沒出息,父母可別盲目高興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家長會有意無意地根據孩子的一些行為表現,來觀察孩子是不是懂事或者是不是調皮。因為一個人的行為表現能夠反映他的個性特徵,所以家長也確實應該多多觀察孩子。但是孩子的三個行為往往會讓家長誤以為他是懂事的,但其實這個懂事是打引號的&34;,這個&34;暗示孩子情商低。
  • 「情商低」的孩子,多有這樣的父母,幾種行為正在時刻影響娃
    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一個孩子的「情商」跟家庭教育脫不開關係,而父母的言行舉止直接會影響孩子,父母明事理、講道理、脾氣好,孩子肯定不會太差,而那些整日怨天尤人、愛發牢騷、壞情緒一籮筐的父母,他們的孩子情商普遍較低,而父母的幾種行為,可能會無形間拉低孩子的情商。
  • 李玫瑾教授:以下出身的孩子情商低,責任在父母身上,別推卸責任
    文|秘籍君不久前,我去隔壁大學聽了一場有關孩子情商的育兒講座,主講人是中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作為育兒領域的心理學大佬,李教授提出了一個得罪人的觀點——「一個孩子情商的高與低,與父母有著直接關係。」聽到這句話,在場的家長都譁然了,本是來學習如何提高孩子情商的,怎麼還沒進入主題就被當頭棒喝了呢?然而李教授接下來的發言卻讓父母心服口服了。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的不僅是百科知識,還有社交上的待人接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情商。
  • 李玫瑾教授:以下出身的孩子情商低,責任在父母身上,別推卸責任
    文|秘籍君不久前,我去隔壁大學聽了一場有關孩子情商的育兒講座,主講人是中國公安大學教授李玫瑾,作為育兒領域的心理學大佬,李教授提出了一個得罪人的觀點——「一個孩子情商的高與低,與父母有著直接關係。」聽到這句話,在場的家長都譁然了,本是來學習如何提高孩子情商的,怎麼還沒進入主題就被當頭棒喝了呢?然而李教授接下來的發言卻讓父母心服口服了。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言傳身教的不僅是百科知識,還有社交上的待人接物,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情商。李教授表示,很多家長埋怨孩子情商低,不懂得與人相處,本質是因為孩子的家庭出生問題,責任在父母身上,別想著推卸責任。
  • 情商低的孩子,背後往往是這幾種父母!家長不改變孩子很難有出息
    閨蜜班上有一個叫昊昊的孩子是所有老師的開心果,這個孩子人緣很好,小朋友一起玩都聽他的,而且很有禮貌,懂得對老師同學說「謝謝」「辛苦了」。另一個叫天天的孩子是最令她頭疼的,天天是班裡的小霸王,經常與同學鬧矛盾,吵著吵著還會動手,老師一問就是對方的錯。閨蜜說,她深感孩子的性格跟家庭教育息息相關,昊昊的父母客氣有禮貌,孩子也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