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善用適當的對焦點 創造淺景深的構圖

2021-01-09 蜂鳥網

    選擇適當的對焦點,對於攝影新手來說可以是非常重要的基礎知識,若果對焦點錯了,不但不可以拍出自己想要的相片,更會防礙攝影技術的進步,所以這篇文章便跟各位溫習一下「對焦點與景深的關係」,還會分析於對焦點落在不同的位置對相片的影響,各位同學,開課了!

對焦點跟景深的關係

    於拍攝相片時,對焦的部分一定要最清晰的,而於這個對焦點的前和後便會受景深的影響,特別是符合淺景深的3個元素的時候,越距離對焦點遠的對象,景深越會淺,即是會更模糊,讓我們看看以下的例子:

例子一:對焦點在中間的花朵,前景和背景也模糊

    對焦點在中間的紅色花朵,因為淺景深的關係,前後也模糊了!

例子二:對焦點在前景,前景清楚,背景模糊

    對焦在前景的花叢上,利用背景的風車作襯託,淺景深令背景模糊,突出前景的主體。

例子三:對焦點在背景,前景模糊,利用前景作框架構圖

    對焦在背景上,利用前景作框架構圖,當然淺景深會令前景變模糊,令背景的主體較為突出。

    由此可見,當我們選擇對焦點時可以對前景和背景的景物作出淺景深效果,令前景或/和背景變模糊,當然光圈越大或焦距越長,淺景深效果會更明顯。

使用廣角鏡頭淺景深不明顯

    使用廣角鏡,即使用上最大光圈,景深也不能大幅變淺。

使用長焦鏡頭景深淺了很多

     使用了200mm的焦距,對焦在花朵上,加上f/2.8的大光圈,淺景深輕易做到了!

    理論歸理論,可能看完了也不太知道實際運作情況,現在便讓我們去看看一些實際應用例子吧!

    先來看看全景,我們用了廣角鏡(16mm),配合小光圈(f/16),把對焦點對焦在相片的中間大約位置(近的山坡上),這樣全張相片也會在景深範圍內而清晰。


小光圈、對焦在中間 = 全部清晰 (Nikon D700 f/16 16mm)

    好了,那麼在這個環境下可以怎樣拍攝呢?讓我們改變一下構圖、對焦點和光圈,並找出一些有趣的東西拍攝吧!

拍法一:對焦在遠景

    利用稍大的光圈 f/4和f/2.8,對焦在遠處的山坡,這樣我們可以虛化前景的樹枝和草叢,令對焦點的景色更突出。


大光圈、對焦在遠處 = 前景模糊,襯託主體 (Nikon D700 f/4 50mm)

    留意一點,有時我們不需要把前景過度變模模糊,否則讀者可能不知道那是甚麼啊!


大光圈、對焦在遠處 = 前景模糊,襯託主體 (Nikon D700 f/2.8 50mm)

拍法二:對焦在近景


大光圈、對焦在近處 = 背景模糊,突出主體 (Nikon D700 f/1.8 50mm)

    找出環境中有趣的東西,然後利用大光圈 (f/2.8),對焦在主體上(小花),利用淺景深令背景變模糊,突出主體。

相關焦點

  • 攝影應該「先對焦後構圖」還是「先構圖後對焦」?
    之前的文章寫得很清楚想拍攝清晰就要會對焦 如何對焦前篇:對焦是怎麼回事明明對焦在人臉,但是這麼拍攝完了,人臉構圖在畫面中間,顯得人很矮。我們要將人臉放在畫面上半部分。這麼往下一搖相機,焦平面就斜了,對焦就跑到了後腦勺……那為什麼還有人先對焦後構圖?因為方便啊,速度快啊。
  • 攝影基礎知識:淺景深的背景虛化怎麼拍?
    景深,是指對焦點前後的清晰成像的範圍,在此範圍內的畫面元素都可以清晰成像,而範圍之外的畫面元素會漸變虛化模糊。所以,景深範圍越大,整個拍攝畫面就會更清晰;而景深範圍越小,清晰範圍小,前景和背景就會虛化模糊,從而突出拍攝主體。
  • 使用單反如何先對焦再構圖,以及如何解決跑焦問題,看了就會明白
    還有一個關於對焦點分布的知識,AF系統還涉及對焦點分布的問題,對焦點集中在畫面中間,減少了直角點之間的間隙,但是畫面的外圍就完全沒有對焦點,比較不利於構圖,所以就經常要用半按快門重新構圖的技巧,對焦點若分布得廣一些,尤其是在黃金分割點上能安排對焦點,就非常容易構圖比較讓人遺憾的是,一些終端全畫幅相機的AF點比較集中,而APS畫幅的相機反倒分散些,是因為一些全畫幅相機的對焦系統是在
  • 人像攝影構圖的六大技巧
    尋找不同的角度這張照片中的模特是用低角度拍攝的,生動的展現了髮絲在臉上划過的瞬間和模特優雅的氣質,同時也產生了很好的一個姿勢和構圖。作品:Breathing Light橫看成嶺側成峰,不同的角度往往帶來不同的體驗。
  • 運動拍攝如何設置對焦點
    在拍攝運動題材中,我們需要在激烈的比賽當中,使用手中的器材記錄下精彩的瞬間,而這些瞬間稍縱即逝,正確的對焦可以增加成片的機率,幫助我們更好地捕捉精彩的畫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運動拍攝中,該如何設置對焦點。
  • 大光圈+淺景深,拍出的照片總是乾淨迷人,有情緒
    比如拍攝風光,需要控制深景深,有時候拍攝微距,人像需要控制淺景深。 光圈決定景深,所以我們很多攝影愛好者,其實都期待我們有一個大光圈鏡頭。 所以如果我們生活中,如果大家懂得應用淺景深,其實很容易拍到有感覺的照片。
  • 激活相機隱藏的兩把鎖,開啟測光與對焦的高效「物理控制」
    大光比場景適當曝光主體:在面對大光比場景,主體偏離中心的情況下,自動曝光鎖定效果更佳。比如拍攝對象在陰影中,背景光線充足,相機並不知道我們關心主體還是背景的曝光。只會根據預定設置測量整個場景或中心區域(某些相機不支持點測聯動)的曝光水平,最終導致偏離中心的主體欠爆。若想解決該問題,我們只需要把相機的測光範圍對準主體位置進行測光,然後按下「自動曝光鎖定」按鈕,就可以重新構圖拍攝。
  • 在攝影中,什麼時候用大光圈,什麼時候用小光圈,看了你就會明白
    第三點是景深會變淺,這也許是大光圈最有用的用處,景深變淺讓對焦的主體從背景突出出來圖片就是具體的效果,在拍攝人像淺景深或者是黑暗情況下手持拍攝,也會使用大光圈,像圖片中一樣,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下手持拍攝,大光圈加上高iso可以令照片保持清晰,大光圈也可以創作淺景深的照片,讓主體更加突出,這是在人像攝影中經常使用到的,相信大光圈是很多人入手相機的初衷上面說了大小光圈的使用情況
  • 尼康相機設置了51個對焦點,可是拍照時怎麼只有一個對焦點?
    目前,市售單反機型普遍設置了多個對焦點,比如下圖佳能5d3嵌入的61點對焦系統,還有尼康d810嵌入的153點對焦系統。對焦和構圖是攝影中的兩個基本操作,其中對焦是確保目標主體或部位清晰銳利的前提。採用這種方式的前提就是相機支持多個對焦點,比如題目提到的尼康51點對焦系統。這種方式可以有效避免餘弦差,在靜態嚴謹題材拍攝中使用較多。因此便於構圖是相機支持多個對焦點的第一個作用。
  • 拍照時如何巧妙的獲得淺景深
    而獲得淺景深最常用也是最容易拍出漂亮效果的方法就是使用大光圈。這個原理就是光圈越大,景深也就越淺,便能夠形成強烈的虛化效果。使用大光圈虛化的照片,虛實對比下可以使畫面具有明顯的立體感和空間感,且更具視覺衝擊力。·焦距:85mm·光圈:F2.8·快門:1/250s·ISO感光度:200拍攝要點★使用長焦鏡頭結合大光圈,可以得到更好的虛化效果。
  • 如何改善圖片構圖,這7個技巧要知道
    很多人用了昨天給大家介紹的6種構圖方式之後,還是感覺有很多不足,那麼我們該怎麼辦呢?今天我們來和大家聊聊該如何改善圖片構圖(一) 把場景簡單化作為新手攝影師,我們總是會犯一個比較普遍的錯誤,就是太貪心,想把眼前的所有東西都記錄下來,希望讀者可以和我們看到同樣的東西,雖然這樣做能夠讓照片很好地將事物記錄下來,但這樣往往會讓照片沒有明確的主題,也就是所謂的雜亂感,反而失去了他的記錄意義。
  • 攝影那些事兒,拍攝的時候怎麼理解單點對焦和多點對焦
    使用多單反的朋友都知道,相機中設置了很多對焦點方式方便用戶操作,這樣設計的出發點很簡單,很多時候你所拍攝的焦點並不在中間,多幾個對焦點,攝影者的操作就會方便很多,這就是設計這些對焦方式的初衷。下面就按使用的情況不同來講下他們的區別:一、單點對焦,指對焦點最準被攝物體的某一部位,是這個部位呈現高度清晰的畫面。單點對焦適合拍攝靜物、花卉、風景、人像等素材。其好處就是特別容易找到焦點,缺點就是因為只有一個對嬌嗲,當你想移動焦點時,通常也要重新構圖。這裡也要特別強調一點就是通常在拍攝人像的時候一般會把對焦點放在人的眼睛上,這樣人的眼部、臉部都會很清晰。
  • 解析:曝光與對焦的「兩把鎖」,一套好用卻容易忽視的物理控制
    要了解此按鈕的作用,了解一下相機如何在不同模式下使用光圈,快門速度和ISO計算曝光是非常有幫助的。自動曝光鎖定的原理:在程序,快門優先或光圈優先模式下拍攝時,相機將檢測場景中的光量並計算適當的曝光(這取決於您設置的測光模式)。在程序模式(P)下,相機將自動設置快門速度和光圈。在快門優先模式(TV)下,相機將根據您選擇的快門速度自動設置光圈。
  • 攝影基礎知:教你如何使用曝光鎖定與對焦鎖定!
    對於大光比的拍攝環境來說,一般情況下我們需要對畫面中的單獨區域或某個點進行測光,這時就需要用到點測光了,因為在相機的測光模式中,點測光的範圍是最小 、最精確的,但是點測光一般都是默認在取景器的正中間位置,如果我們不動它,它也動不了,像佳能相機壓根就沒法調。這樣對於構圖就非常受限制了。
  • 正確對焦方式!對焦模式與連拍設置怎麼選?萌新攝影指北!
    首先這個推薦僅代表個人觀點,如有異議請及時關閉它,以免打擾到您:想要照片清晰,你必須要學會正確的對焦方式!曝光的原理、模式、調整方法我們已經大體掌握了,那麼有了合理的曝光,一張好的照片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清晰的焦點,那麼對焦模式、拍攝模式如何選擇呢?這一集我們來說一下。
  • 淺談攝影構圖中的點、線、面
    每當攝影人談論攝影構圖這一主題時,大部分情況下他們的話題圍繞在「構圖公式」這個概念上,比如說常見的黃金分割、引導線、三分法、九宮格、三角構圖等等,除此之外通常沒有別的內容。著重於這個觀念出發,我覺得構圖就會變得流於形式,一遇到複雜的場景,就有點無所適從了。
  • 不想換鏡頭,又想得到較好的「淺景深」效果,可以試試這個方法
    景深用大白話來說就是畫面中的清晰範圍。虛化效果好,清晰範圍小的我們一般稱為淺景深,尤其是拍攝人像時,淺景深對攝影師來說簡直如虎添翼。但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利用好手中的鏡頭,同樣達到較好的淺景深效果呢?在這裡我以焦距24-70F4.0的鏡頭為例。
  • 如何理解索尼微單相機對焦的名詞 看了這篇就清楚了
    在單反的對焦系統裡面,對焦區域的選擇,一般都對單個對焦點的選擇。所以從單反過渡過來的用戶,很自然的就會去找索尼微單的對焦點選擇在哪?甚至很多用戶還在使用中心點對焦構圖平移的方法。當然,這也不是不可以。只是有點浪費了你手中索尼微單的性能了。首先要改變關於「對焦點」的概念。在索尼微單上,動輒擁有幾百個的對焦點,再談點,就有點狹隘了。
  • 構圖教程---九宮格構圖
    九宮格構圖有的也稱井字構圖(有的時候也叫三分法構圖),實際上屬於黃金分割式的一種形式。就是把畫面平均分成九塊,在中心塊上四個角的點,用任意一點的位置來安排主體位置。實際上這幾個點都符合"黃金分割定律",是最佳的位置,當然還應考慮平衡、對比等因素。這種構圖能呈現變化與動感,畫面富有活力。這四個點也有不同的視覺感應,上方兩點動感就比下方的強,左面比右強。要注意的是視覺平衡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