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圈+淺景深,拍出的照片總是乾淨迷人,有情緒

2021-01-09 騰訊網

其實我們玩攝影,基本就是玩景深控制。

比如拍攝風光,需要控制深景深,有時候拍攝微距,人像需要控制淺景深。

光圈決定景深,所以我們很多攝影愛好者,其實都期待我們有一個大光圈鏡頭。

所以如果我們生活中,如果大家懂得應用淺景深,其實很容易拍到有感覺的照片。

比如蒲公英的這個題材,不管是我們用黑背景,還是利用淺景深,都可以拍出比較唯美的效果,關鍵就是淺景深很容易突出主體。

所以如果你有長焦+大光圈,大家不妨嘗試拍一些特寫。比如光影,明暗的題材。因為淺景深很適合表現一些細節的東西,只要畫面有光線,就有電影的感覺。

特別現在過年,其實家裡有鋼琴,只要你有個檯燈,或者直接拿我推薦的補光燈從下往下補光,然後處理成黑白就可以得到這個效果。

同時我們懂得利用大光圈,加淺景深,還可以表現一些蜘蛛網,蘆葦,夕陽這樣的題材,因為這些題材,有色彩有氛圍,很容易出情緒。

然後我們都知道大光圈,很容易產生大光斑,所以在拍攝的場景裡面,我們還可以利用多重曝光的方法,將大光斑跟畫面結合在一起,比如我們拍夜景人下那個的時候,都可以利用這個大光圈進行近距離對焦得到。

夕陽之下,我們近距離對焦,得到大片的虛化,讓黃昏色彩過渡,這樣的畫面產生的情緒,基本都很唯美,現在我們看看很多網絡裡面的構圖,基本都喜歡逆光拍攝,所以大家不妨大膽嘗試逆光。

為什麼一開始很多人其實並不重視淺景深?就是因為覺得照片反正都是一拍,風光拍習慣了,所以到淺景深的題材就很少運用。我覺得攝影師一定要敢於嘗試不同的題材。

當我們明白的到淺景深對片子作用,那麼我們的創作想法也會越來越多。

其實攝影我覺得想法很重要,優秀的攝影師重點需要培養的是自己的發現能力。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都致力跟大家分享思路的原因。

所以真的想把攝影學好,拍出優秀攝影作品的同學,記得早點系統學習。

299系統套餐,包含了攝影初中高,後期初中高6門課程,很多高手的啟蒙都是從這裡開始,實踐證明這個學習套餐是非常合適初學者。原價1200多元,現在只需要299,一次購買,永久學習。電腦手機都可以學習。

學好基礎,想繼續進階的同學,可以加鍾老師諮詢探討:ganlantu002

相關焦點

  • 攝影技術課:做好這些,你就可以拍出漂亮的虛化照片了
    有虛化(焦外)效果的照片,總能讓人著迷,要想有好的虛化,就需要有更淺的景深。這一課四月綿羊小編簡明扼要的給大家介紹下怎麼才可以更好的拍出淺景深的虛化照片來。1.選對鏡頭也是拍攝淺景深的有利條件要想拍出有很好虛化效果的照片,鏡頭選擇方面也是有講究的,能讓照片虛化,除了我們熟識的一些大光圈定焦鏡頭外,比如50mmF1.8定的小痰盂,是性價比超高的鏡頭,可以拍出虛化效果非常不錯的照片來,非商用情況下,應付日常拍攝足夠了。另外我們還可以採用長焦鏡頭通過壓縮空間來獲得獨特淺景深的照片,也是很好用的。
  • 攝影基礎知識:淺景深的背景虛化怎麼拍?
    想要獲得淺景深,讓畫面的前景或背景虛化模糊,可以通過拍攝技巧和參數設置讓畫面局部虛化模糊,實現畫面元素的簡化,讓拍攝主體更加突出。主要方式有三個:大光圈、長焦距和近距離拍攝。光圈開大,拍人拍物最方便開大光圈來獲得淺景深效果,是比較容易操作的,現在的相機和個別手機都能直接對光圈進行調整。
  • 單眼相機拍什麼的時候用大光圈
    我們知道在單眼相機鏡頭上有光圈,光圈位於鏡頭內部,由若干金屬葉片組成的,可以改變大小,也就是控制進光量多少的裝置。光圈是屬於鏡頭的參數而非屬於單眼相機參數,而單眼相機是可以調節光圈設置的,那麼單眼相機拍什麼的時候用大光圈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
  • 有什麼技巧把背景處理好,如何才能拍出簡化背景照片呢?
    選擇與人物有呼應的景物作背景,表現環境特徵,突出人物。 每張照片都會有自己的敘述構圖,無論拍攝者是否刻意為之,都會決定他們的取景的角度和方式。不過,有些人會精確的計算這個構圖規則,讓畫面中的每一個元素都能夠完美的排列,而有些人只是本能的去選擇畫面,但個人經驗依然會讓畫面看起來很不錯。
  • 8個竅門,手機也能拍出單反淺景深虛化的效果!
    左圖為智慧型手機的效果,右圖為單眼相機今天就說一下,如何利用手機現有的硬體軟體,拍出與單眼相機相媲美的淺景深效果,方法具體有8個:1.利用距離3.利用手機原生相機的虛化模式拍攝主流手機都具備虛化拍攝模式,基本所有的雙鏡頭手機都有虛化功能。比如華為 「大光圈」,iPhone「人像」、OPPO「人像」、vivo「虛化」等,這些模式可以直接拍攝出背景虛化的效果。有些手機還自帶「微距」拍攝功能,可拍出淺景深效果。
  • 哪個品牌的微單相機好,佳能EOS M100大光圈效果如何
    對於吃貨們來說,美食還是比較誘人的食品,想拍攝出美食漂亮畫面,哪個品牌的微單相機好,佳能EOSM100能不能滿足吃貨們欲望,這次選擇的拍攝畫面是美食,讓我們使用光圈優先自動曝光拍出能展現出美食作品吧。  拍攝美食:大光圈很實用用好身邊小配件  除了日常在街頭拍攝,不少朋友購買相機最大的目的就是拍攝美食。
  • 不想換鏡頭,又想得到較好的「淺景深」效果,可以試試這個方法
    虛化效果好,清晰範圍小的我們一般稱為淺景深,尤其是拍攝人像時,淺景深對攝影師來說簡直如虎添翼。但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們利用好手中的鏡頭,同樣達到較好的淺景深效果呢?在這裡我以焦距24-70F4.0的鏡頭為例。影響景深最重要的三個因素是:光圈,焦距,攝距(相機與拍攝主體之間的距離)。所以,將這三點利用好,拍攝淺景深效果的照片也可以信手拈來。光圈F值越小,景深越淺。
  • 要拍好前後背景虛化的照片,你需要了解什麼是景深
    什麼是景深,我們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景的深淺,什麼景,對於攝影來說,自然就是所拍畫面裡的前後背景。這樣我們就便於理解了,什麼是攝影裡的景深,就是所拍畫面前後背景的深淺。根據字面意思來理解,攝影的景深分為深景深(大景深)與淺景深(小景深),前後背景的虛化與景深又是什麼關係呢?
  • 如何善用適當的對焦點 創造淺景深的構圖
    選擇適當的對焦點,對於攝影新手來說可以是非常重要的基礎知識,若果對焦點錯了,不但不可以拍出自己想要的相片,更會防礙攝影技術的進步,所以這篇文章便跟各位溫習一下「對焦點與景深的關係」,還會分析於對焦點落在不同的位置對相片的影響,各位同學,開課了!
  • 在攝影中,什麼時候用大光圈,什麼時候用小光圈,看了你就會明白
    第三點是景深會變淺,這也許是大光圈最有用的用處,景深變淺讓對焦的主體從背景突出出來圖片就是具體的效果,在拍攝人像淺景深或者是黑暗情況下手持拍攝,也會使用大光圈,像圖片中一樣,在光線不足的環境下手持拍攝,大光圈加上高iso可以令照片保持清晰,大光圈也可以創作淺景深的照片,讓主體更加突出,這是在人像攝影中經常使用到的,相信大光圈是很多人入手相機的初衷上面說了大小光圈的使用情況
  • 拍出亮麗照片
    另外,拍攝一些紀實類題材時,要向觀賞者傳達更多的故事性信息,所以要求畫面的環境更強一些,這樣也需要使用小光圈拍攝大景深畫面,這樣照片整體清晰,能夠表現出更多的畫面信息。正常情況下,小光圈能夠拍攝很大的景深效果,重在敘事,在實踐中我們可以將其稱為敘事性光圈,主要用於需要拍清較多畫面信息的題材。敘事性光圈,風光攝影題材中需要使用敘事性光圈,將遠景與近景都非常清晰地顯示出來。
  • 3個拍出淺景深的技巧
    我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前清後蒙的相片,特別常見於人像相片,這些相片會被稱為擁有淺景深的效果,那麼對於新手來說,要拍出這種吸引人的相片有什麼辦法呢?手頭上的器材又是否足夠呢?讓筆者於這篇文章一一為大家解答吧!問題:我只有一支18-55mm的套裝鏡頭,能拍出漂亮的淺景深效果嗎?當然可以啦!就算只是擁有一部入門的DSLR和套裝鏡頭,新手也絕對可以拍出漂亮淺景深!
  • 究竟如何才能用傻瓜相機拍出更好的照片
    這裡有一張幾乎是正對著太陽拍,但效果還不錯的照片。因為它並不指望讓近景得到正確的曝光。只是要注意在按下快門與拍攝照片之間的延遲。這種技巧需要經過大量練習才能掌握。這就是在相機有自動對焦功能前拍攝體育(例如賽車)照片的方法。一些老人們仍然在這樣做。    在拍攝人像時,也可以使用同樣的半按快門技巧,來縮短按快門與拍照片之間的時間延遲(我甚至在用數碼單眼相機時也這樣做)。
  • 智慧型手機也能拍出像單眼相機一樣的「淺景深」照片
    現在的智慧型手機拍照十分普及和便捷,可以隨時隨地拍攝、人人都能拍攝,而且比起單眼相機等拍攝設備,手機還具有隨拍隨修、隨拍隨傳的極大優勢,能夠最大限度、最快速度的實現視頻、圖片的分享與交流。但是,手機和單眼相機相比,在圖片構圖和圖片質量上還是略顯不足,當人們「玩」手機攝影有了一定的經驗積累後,總會想起讓智慧型手機的拍攝也能像單眼相機那樣,也能拍攝出「淺景深」的效果。雖然在根本上,手機達不到那種效果,但是只要方法得當,也能實現淺景深的效果,至少可以實現一定程度上模擬和接近那種效果。
  • 為什麼拍出的照片模糊、不清晰?
    為了成為一個更好的攝影師,我們首先需要學會拍到更清晰的畫面。也許你會犯了以下9個錯誤,讓你的圖片總是不夠銳利。 有些攝友可能這9個錯誤都沒有犯,還拍不清晰可能就是鏡頭跑焦或者對焦技術的問題了,在第二部分,好機友攝影將會向您介紹幾個對焦的冷知識。
  • 手機要如何拍出淺景深效果,做好這幾點,主體突出虛化效果好
    手機如何拍出淺景深效果在手機攝影教程中,經常有學員詢問如何拍出淺景深效果,在此一併說明。首先弄清楚,經常讓攝影新手混淆的「景深」一詞:景深,是指照片上用肉眼看起來清晰的影像範圍。一般拍攝正常的照片,對焦點位置應該是清楚的;而對焦點前、後的影像就未必清楚了。從對焦點往外延伸,假如景物清晰的範圍很大,我們就稱這張是「長景深」或「大景深」的照片。反之,如果照片只有對焦點附近清晰,而其前、後景物都是模糊的,就稱為「淺景深」照片。有些攝影人想要拍出主體清楚、背景模糊的淺景深照片,卻說成要拍「景深效果」或說「拍出景深」,這話是有語病的。
  • 手機如何拍出中背景模糊虛化的拍攝技巧
    那麼這樣的照片是如何拍出來的呢?其實,拍攝這種背景虛化的照片並不難,主要是把握好光圈、焦距及拍攝距離的關係,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比如攝影師使用了F1.8這樣的大光圈,讓人物處於景深的清晰範圍內,而背景則處於景深清晰範圍之外,這樣時背景被完全虛化,從而有效地突出了我們畫面中的人物。(大光圈實現淺景深從而虛化背景)第二,鏡頭的焦距越長,景深就越淺。
  • 如何拍出背景虛化的照片?懂這幾點,手機也能拍出虛化作品
    很多人都喜歡背景虛化的照片,在拍人像的時候,虛化的背景會給人一種朦朧的感覺。假如拍攝地點是在背景雜亂的地方時,虛化背景也可以起到掩飾雜亂,使畫面變得乾淨,突出主體。這個也和背景的遠近有關,越遠的物體,虛化的效果越好如何拍出背景虛化的照片?
  • 相機的光圈有什麼作用?什麼時候用大光圈?什麼時候用小光圈?
    光圈指的是鏡頭孔徑的大小,可以控制鏡頭的進光量,也會影響照片的景深效果表現,通常用FX來表示,數字越小F6.3、F2.8、F1.8,數字越小代表光圈越大,景深越淺,有背景虛化虛化效果,光圈大了,進光量就多,拍攝出的畫面就越亮,反之,數字越大F11、F16、F22,光圈越小,景深越深,畫面越清晰,小光圈的進光量少。如果你聽起來的覺得複雜,就按照下面這個方法來記憶。
  • 相機如何拍出景深效果圖片
    長焦相機如何拍出景深效果圖片,我們就來看看影響景深效果的參數有那些,第一個就是相機的焦距,現在我們採用的是長焦鏡頭相機,所以焦距是定的。那影響景深的因素不外乎還有兩個:第一個是光圈大小;第二個是相機與被攝物體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