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養孩子應該嚴一點還是松一點?把握好教育度,才更有底線

2020-07-28 媽咪有方

每個父母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都有著不同的見解,針對「管教孩子是嚴點好還是松點好」這個問題,父母們之間更是有著很大的爭議。

家長養孩子應該嚴一點還是松一點?把握好教育的度,才更有底線

想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孩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都不能掌握自己的度,總是會選擇用錯誤的方法來教育和培養孩子,不但沒有幫助孩子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反而還害了孩子。

家長們管教孩子應該嚴一點還是松一點?把握好這3個原則才會更有底線。

第一個:父母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並且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中,父母也是陪伴孩子最長久的人,所以孩子會無條件的信賴和依賴父母。在這時父母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孩子有著十分大的影響。

家長養孩子應該嚴一點還是松一點?把握好教育的度,才更有底線

父母作為和孩子接觸時間最早和最長的人,孩子身上的一些習性也是從父母身上所學來的。所以,當孩子發生一些什麼問題時,父母們不只要從孩子身上找問題,也要從自己身上找問題,這樣才能端正自己的行為,幫助到孩子的成長。

第二個:原則問題不能慣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原則問題上,父母們一定不能慣著孩子。世界上正是因為有了規矩,我們才能夠生活在一個和平安寧的環境當中,如果沒有了規矩,那麼這個世界就會一團亂。

當孩子們在一些原則問題上犯了錯,要及時的幫助孩子改正,讓孩子知道規矩和原則的重要性,這樣孩子才會去遵守規則。

家長養孩子應該嚴一點還是松一點?把握好教育的度,才更有底線

第三個:教育要趁早

在教育孩子這個問題上,父母們一定要記得教育要趁早這句話。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越早培養孩子,孩子就能越早成才。

3-6歲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孩子正是他們自我意識萌發的時期,所以這個階段也是最適合父母們教育孩子的時期,要把握住這個機會。

家長養孩子應該嚴一點還是松一點?把握好教育的度,才更有底線

如果父母們錯過了這個最佳時期,那麼再想培養孩子的性格和好習慣就非常難了。尤其是當孩子已經養成一些惡習之後,父母們再想去幫助孩子改正就會十分困難。

為了避免這一問題的存在,父母們在孩子養成惡習之前,先培養孩子良好的性格習慣是有必要的。

家長養孩子應該嚴一點還是松一點?把握好教育的度,才更有底線

孩子就像一顆樹苗,想要把孩子培養成參天大樹父母們就一定要用心呵護。不管是嚴一點的教育方式,還是松一點的教育方式都是父母們用來幫助孩子成才的方式,但是不管是哪種教育方式,都需要父母們把握好原則和度,這樣才能夠真正地對孩子有用。

每一位父母的初心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父母們一定也要考慮孩子的承受能力,要採用最適合孩子的方式來教育孩子,這麼才能達到利益最大化。

家長養孩子應該嚴一點還是松一點?把握好教育的度,才更有底線

給大家推薦這套《正面管教》育兒套裝,方方面面教給家長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家長養孩子應該嚴一點還是松一點?把握好教育的度,才更有底線

全套書共有4冊,分別從「不吼不叫」、「和孩子溝通」、「教出優秀娃」、「母親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這4方面來為家長普及育兒方法。

家長養孩子應該嚴一點還是松一點?把握好教育的度,才更有底線

育兒專家分析了近年來的眾多案例,總結出的這套育兒「寶典」,相信對各位家長有不小的幫助。

相關焦點

  • 清華教授:教育孩子有方法,做到「3嚴2松」,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嚴2松」,孩子將來更有出息比方說,我閨蜜的父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針對這一問題,有個清華教授就曾經談論過他自己的想法。他認為,教育孩子是有方法的,家長必須要清楚什麼時候該管孩子,什麼時候不該管孩子。如果說,家長能夠做到「3嚴2松」的話,那孩子將來會變得更有出息,更優秀。
  • 對孩子「教養有度」,父母應該注意把握好哪些方面的「度」呢?
    」,有的家長成天對孩子只是表揚、鼓勵、讚美,孩子做錯事也不敢批評,更不敢給孩子必要的處罰;提倡對孩子嚴格要求,就以為越嚴越好,錯誤地認為嚴格的程度和教育的效果成正比,於是,無論大事小事,一概嚴得不得了,把孩子管得死死的,一動不敢動;講到要給予孩子更多的愛,有的家長就以為給予孩子的愛越多越好,過度溺愛、嬌慣、保護孩子,孩子的一切都由父母包辦;講到讓孩子自主、自由,有的父母就完全放手,一點紀律、規矩也沒有
  • 想要孩子少走彎路,父母教育孩子要謹記「3嚴2松」,育兒更省心
    ——珍妮·艾裡姆教育孩子是一件非常需要耐心的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有各種意外,這也要求父母要不斷改進自己的教育策略。所謂說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無論何時,父母一定要保證自己的威信,保證自己的底線孩子不敢觸碰,除此之外,父母也要做孩子心中的標杆,時刻注重言傳身教的影響。
  • 教育小孩,「嚴厲管教」和「放任自流」都不行,家長要把握好度
    所以總是發現自己的教育總是欠一點火候,害怕要不過了度了,要不就是沒有到好好管得了孩子的程度。教育小孩,"嚴厲管教"和"放任自流"都不行,家長要把握好度家長想要做"權威性"家長,這其實對孩子來說不是最合適的度假如家長過分嚴厲地去對待孩子,無論在孩子的日常生活,還是在學習上,事無巨細的全方面的去要求孩子必須在自己的規則制度下,這樣的孩子就是完全生活在一個毫無溫暖的家庭氛圍裡面,有時候甚至還會害怕犯一點錯誤就會遭到家長的懲罰
  • 清華教授直言:想要孩子未來有出息,家庭教育要做到「三松兩嚴」
    我記得讀小學那會,課本上都將孩子比喻成祖國的花朵,老師比喻成辛勤的園丁。那會的我們,以為教育孩子就是老師的責任,父母只負責生養就好。自從當家長後,才知道,原來教育孩子不僅是老師的職責,也是父母的責任。這也成了絕大部分家長頭疼的問題,應該怎麼辦呢?清華教授曾表示:家庭教育需張弛有度,要想孩子將來有出息,父母們需牢記「三松」和「兩嚴」原則。 何謂「三松」?第一松:對「評價」放鬆。大部分的人都非常在意外界的評價,除了在乎對自己的評價,也在乎對自己孩子的評價。
  • 清華教授:要想孩子將來有出息,「三松兩嚴」原則,父母需謹記
    我記得讀小學那會,課本上都將孩子比喻成祖國的花朵,老師比喻成辛勤的園丁。那會的我們,以為教育孩子就是老師的責任,父母只負責生養就好。自從當家長後,才知道,原來教育孩子不僅是老師的職責,也是父母的責任。這也成了絕大部分家長頭疼的問題,應該怎麼辦呢?清華教授曾表示:家庭教育需張弛有度,要想孩子將來有出息,父母們需牢記「三松」和「兩嚴」原則。何謂「三松」?第一松:對「評價」放鬆。
  • 教育孩子要放養還是嚴管?了解「倒U型假說」,把握最佳管教的度
    教育孩子究竟是要放養還是嚴管,一直都是教育的一個爭論點。有些父母認為自然是要放養孩子,畢竟孩子的童年只有一個,不能給孩子留下不好的童年陰影;還有一部分父母則是認為自然是要嚴管孩子,畢竟好的習慣要從娃娃抓起。
  • 李玫瑾:養女「三避」,養兒「三忌」,家長懂得這些孩子會更優秀
    面對不同性別的孩子,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知道自己該如何為人處世,才能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李玫瑾教授還表示,一般來說,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些:養女三避,養兒三忌。懂得這些的家長,往往都更容易教育出來優秀、有出息的孩子。
  • 教育懲戒與體罰有啥有啥區別?老師和家長應該怎麼把握好這個度
    教育一直是老師和家長關注的重點,望子成龍和望女成鳳也是家長們的心願,而家長為了管理那些屢屢違紀的學生,就會選擇說服教育的方法,在說服教育無用的情況下就會選擇進行教育懲戒。可是現在的老師跟古代不同,古代老師的地位很高,很多家長都喜歡嚴格一點的老師,這一點從「嚴師出高徒」這個教育理念就能看出來,因此當時的教書先生遇到頑固和調皮搗蛋的學生都會用戒尺去教育,而現在就不一樣了。現在有些家長是反對老師用戒尺打學生的,就連說重話都不可以,他們覺得這是對學生的一種體罰,這也讓教育工作者們陷入了兩難的境地,那麼教育懲戒與體罰有啥有啥區別?
  • 把握好教育懲戒的「尺」與「度」
    但是,過分的關注也會帶來一些負面的影響,尤其是許多80後90後成為父母之後,對孩子十分溺愛,以愛之名將孩子保護的嚴嚴實實,打不得罵不得,甚至容忍孩子犯下的任何錯誤,對於孩子在學校的一舉一動更是想要了如指掌,生怕孩子受到一點傷害,從父母的角度,我們是可以理解這種行為,但是有時這些「關愛」確實會影響到學校的教育和管理,許多中小學老師面對犯錯的孩子變得束手無策,懲罰達不到教育警示的效果,孩子也容易變得不遵守校規校紀
  • 好物分享|清華教授直言:能成大器的孩子,家長平時會牢記「3松」、「2嚴」
    清華教授直言:能成才的孩子,家長平時會牢記「2嚴」、「3松」父母是孩子真正的啟蒙老師,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健康成長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上一定要講究方法,否則很可能適得其反,不科學的家庭教育甚至會給孩子造成難以彌補的創傷,要想讓孩子有出息,父母平時要牢記「3松」、「3嚴」。
  • 房間凌亂的家庭,養不出有出息的孩子?孩子是否有出息取決於家長
    和懶懶散散的孩子相比,必然是自律的孩子會更有出息一些。可這又並不絕對,因為我身邊就有一個很好的範例,男孩的父母平時非常愛乾淨,容不得一點髒亂,所以家裡的清潔總是夫妻倆來做。房間凌亂的家庭,可以保護好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因為房間亂,孩子所看到、接觸到的新鮮事物就會更多,腦神經發育自然也就會更快。這樣看來,房間的凌亂度和孩子優秀與否,並沒有太大的關係,想要養出優秀的孩子,家長還是要好好教育才行。
  • 養娃捧手心沒想到成了「捧殺」,孩子怎麼教育,李玫瑾:堅持底線
    幼年時期的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深遠的,而家庭在人的幼兒時期起到的教育作用是75%。在面對孩子教育問題上,家長應該保持一個負責任的狀態,主動關心孩子的身體和心理的健康。教育孩子也是有尺度的,過度教育成了「苛刻」,完全放手、隨孩子心意來就成了「溺愛」,很多家長也是很難把握教育的尺度。
  • 清華教授直言:要讓孩子未來更有出息,父母要做到「三嚴兩松」
    文/樂仔(本文內容皆為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教育子女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因為在小朋友身上總會出現很多意外,家長要操心的地方有很多。鄰居家的孩子從小就非常調皮,因為他是家裡的獨生子女,再加上父親是幾代單傳,因此不管是小孩父母還是爺爺奶奶,對他都格外寵溺,不管小朋友做出什麼錯事都會包庇,沒有底線的維護。
  • 「窮養孩子」真的好嗎?還是對孩子大方一點,不然會自卑的
    很多人對於教育孩子都持有自己的主見,每個人的教育方式不同給孩子帶來的影響自然也就不同。其中"窮養孩子"的觀點,很多人都會去推崇。很多父母擔心孩子從小錦衣玉食,會養成虛榮、自大,花錢大手大腳的毛病,所以對孩子特別的嚴重,可是這樣的孩子真的會成為精英嗎?專家表示:一定要對孩子大方一點,不然給孩子固定好窮的思想好,會讓孩子產生自卑的心裡,而且想要改正也非常的困難。
  • 在學習方面,家長管得嚴比較好,還是管的松比較好?
    大多數孩子的學習都需要家長管的嚴一點,因為嚴師出高徒,人的本性是懶惰的,是希望自由的,我們絕大多數成年人的自律性都很差何況是一些心智尚不成熟的孩子呢?所以孩子的學習需要父母進行嚴格的管理而不能過於放鬆。這一點我們可以從聞名全國的衡水中學特別嚴格的管理模式可以看出來凡是去衡水中學的學生,已經是拔尖的優秀學生,仍然需要特別嚴格的管理!那麼家長應該怎樣正確的嚴格管理孩子的學習呢?
  • 養女兒,就該比養兒子更狠!家有女兒必看
    很多家長看到這都覺得應該對男孩子「狠一點」,但是小伴卻覺得在有些事情上,教育女孩也需要「狠一點」。父母可以慣著你,但是社會絕不慣著你!養女兒要狠一點,這樣她的人生路也會走得更順一點。獨立堅強,才是女兒一生最寶貴的財富呀!
  • 嚴父慈母好還是嚴母慈父好?教育孩子,「紅白臉」父母要這樣唱
    關於孩子的教育,很多父母都喜歡用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這種方式教育孩子,恩威並施這種教育方式雖然在一些場合很奏效,但是不同組合對於孩子的影響也大不同,教育孩子的是,嚴父慈母好還是嚴母慈父好?父親過於嚴肅,或者沒有辦法和孩子溝通,都可能會導致孩子父愛的缺失,這樣一來,孩子內心的安全感也會不充足,孩子性格方面會有一些缺陷,甚至會出現,在人際交往方面不自信的表現,因此父親對孩子的教育一定要保證鬆弛有度,平時多注意組織一些家庭活動,積極參與到家庭教育當中,這樣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父親對自己的關愛,孩子才有競爭的勇氣。
  • 孩子應該怎麼管?「佛系」還是「嚴管」,把握好分寸才是恰到好處
    ,自己更不用操心了,乾脆直接當起了「甩手掌柜」,兒子的什麼事都不再過問了,結果小勇的教育問題頻出,也被老師找了好多次家長。而李天的教育也太過於放手,散養不等於放養,孩子畢竟還處於需要家長和老師雙方面共同教育的階段,所以家長的教育更不能缺席。
  • 愛人之間,把握好這一點尺度,你便贏了
    愛人之間與愛相處的時候,越是優秀一點的愛人,更知道假裝能調節彼此的氣氛,如果裝能懂得做好這一點,其實真真假假摻雜的愛情也能調節生活中的不和諧,餘生也就更幸福,而且愛需要把握好一點點自我的尺度,愛不是掌控而是一種把握,如此也就便贏得了幸福。懂得愛裝模作樣,少一點計較多一點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