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國考】最常考的4個「憤青」成語!

2021-03-04 江門邑考通

快節奏的現代生活,讓很多人在年歲增長的同時,脾氣也不知不覺地見長了。排隊窗口前關於插隊的爭吵、公車上關於佔座與讓座的口水仗、鄰裡之間關於家長裡短的大動肝火.怪不得有網友調侃道:「艾瑪,都21世紀了,想做個溫柔的人咋就那麼難呢?」

點擊添加國考省考備考群

這讓人不禁想到一個詞——憤青(Angry Young Man)。當然,「憤青」一詞的真正含義可不是「憤怒的青年」哈,它主要指對某些社會現象和制度持不滿情緒的青年人群。這些人不滿現狀,更想要改變社會中的弊病,因為被稱為「憤青」。

每個歷史朝代都會有「憤青」,今天圖圖要給大家介紹的這些「憤青」厲害了——他們來自不同朝代,背負著不同的使命,更是公務員考試中的常客!快來和圖圖一起看看,公考中的「憤青」都是什麼樣的吧!

【成語名稱】揭竿而起

【成語釋義】意思是砍了樹幹當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進行反抗。指人民起義。

【歷史人物】陳勝、吳廣

【成語典故】「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公元前209年,陽城地方官派官差押送900多名壯丁去漁陽守邊,官差選陳勝、吳廣管理壯丁。隊伍走到大澤鄉遇到大雨,不能按期到達,按秦律規定這些人得全部處死,陳勝、吳廣迫不得已,只好舉起竹杆當義旗,進行起義。由此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它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

【成語名稱】怒髮衝冠

【成語釋義】指憤怒得頭髮直豎,頂著帽子。形容人極端憤怒。

【歷史人物】藺相如

【成語典故】秦昭王垂涎趙惠文王的和氏璧,假意用15座城池換這塊稀世珍寶。趙王左右為難,故派藺相如攜著寶璧出使秦國。藺相如到秦國之後將和氏璧呈交給秦王,秦王一心求璧,卻無意交換城池。藺相如便借「和氏璧有微瑕」之辭拿回寶璧,隨後勃然大怒,激昂陳詞,欲與璧「同碎」。秦王理虧,只得妥協,後藺相如巧用妙計,帶著和氏璧回到趙國。成語「完璧歸趙」同樣出自此典故。

【成語名稱】破釜沉舟

【成語釋義】意思是把飯鍋打破,把渡船鑿沉,比喻不留退路,非打勝仗不可,下決心不顧一切地幹到底。

【歷史人物】劉邦

【成語典故】「皆沉船,破釜甑」

公元前209年,我國歷史上爆發了陳勝吳廣領導的農民起義。陳勝吳廣犧牲後,劉邦和項羽率領的兩支軍隊逐漸壯大起來。公元前207年,項羽的起義軍與秦將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部隊在巨鹿(今河北邢臺市)展開大戰;項羽不畏強敵,引兵渡漳水(由巨鹿東北流向東南的一條河)。渡河後,項羽命令全軍:「皆沉船,破釜甑,燒廬舍,持三日糧,以示士卒必死,無一還心。」巨鹿一戰,大破秦軍,項兵威震諸侯。

【成語名稱】投筆從戎

【成語釋義】扔掉筆,去參軍。指文人從軍。

【歷史人物】班超

【成語典故】「大丈夫無他志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西域,以取封侯。」

班超是東漢一個很有名氣的將軍,他從小就很用功,對未來也充滿了理想。因家境並不富裕,班超便找了個替官家抄書的差事掙錢養家。但是,班超是個有遠大志向的人,日子久了,他再也不甘心做這種乏味的抄寫工作了。有一天,他正在抄寫文件的時候,寫著寫著,突然覺得很悶,忍不住站起來,丟下筆說:"大丈夫應該像傅介子、張騫那樣,在戰場上立下功勞,怎麼可以在這種抄抄寫寫的小事中浪費生命呢!"後來,班超出使西域,終於立了功被封了侯。

看完了這些「憤青」故事,讓我們趁熱打鐵,來一道公考真題,看看這些「憤青」的成語典故在公考中是什麼模樣吧!

【小試牛刀】下面成語和人物對應錯誤的一項是(   )。

A.才高八鬥--曹植

B.破釜沉舟--項羽

C.投筆從戎--班固

D.臥薪嘗膽--勾踐

【答案】C。

【解析】對應錯誤的應該是C。投筆從戎的應該是班超,班固字孟堅,扶風安陵(今陝西鹹陽東北)人,東漢著名史學家、文學家。班固出身儒學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為當時著名學者。C選項的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大部分考生在記憶歷史人物的時候都會張冠李戴,看到C選項的班固時,可能會記憶不清投筆從戎的到底是班固還是班超,也許就會選錯。

所以大家要記得,投筆從戎的「憤青」是班超,而不是班固哦!


相關焦點

  • 2021國考行測備考:36個行測常考成語典故(一)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1國考行測備考:36個行測常考成語典故(一),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下面寧夏華圖整理了36個行測常考成語典故,考生可以收藏。   1班荊道故   【釋義】班:鋪開。荊:黃荊,一種灌木。原為用荊條鋪地,坐在一起談說過去的事情。後常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話舊情。   成語出處:《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伍舉奔鄭,將遂奔晉。聲子將如晉,遇之於鄭郊,班荊相於食,而言復故。」
  • 2020省考已成過往 要開啟2021國考備戰模式
    2020省考已成過往 要開啟2021國考備戰模式 2020-10-14 18:17:59| 中公教育 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公告已經發布!
  • 國考備戰一年,沒考事業單位,虧大了!
    國考備戰一年,沒考事業單位,虧大了! 國考已經落下帷幕了,我們來看一下,幾個重要數據,2021國考招錄25726人,共13172個職位,報考人數達到157.6萬人,最熱職位競爭比:3334:1。
  • 暑期來臨,給你十個備戰2021國考的理由,不要再等公告發布備考了
    那我們一起來看看在暑期要備戰2021國考的十個理由。理由一:公考競爭壓力大各位考生都知道公考的競爭壓力大,到底有多大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近三年的招錄情況。2018年計劃招錄2.85萬人,報考人數為165.97萬人,報錄比為58.9:1;2019年計劃招錄1.45萬人,報名人數為137.93萬,報錄比為95:1;而2020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共有13849個招錄職位,計劃招錄24128人,與去年1.45萬人相比有了大幅增長,最終有143.7萬人通過報名資格審查,通過資格審查人數與錄用計劃數之比為60:1,多個崗位競爭超過千裡挑一,最熱職位為「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複製處一級主任科員及以下
  • 省考在即!國考備戰ing!該怎麼選?
    最近在公職類考試中,「省考」熱度一直居高不下,待考的小夥伴翹首以盼省考的到來。不過有些小夥伴私聊小編,是國考待遇好還是省考好?是不是省份的公職人員的晉升機會和空間比國考中的單位要多一些呢。國考?省考?傻傻不會選甚至還有些小夥伴認為國考是含著金湯匙出生的,自帶「國字號」光環,待遇和發展前景自然就要高於省考嘍!
  • 備戰2021國考的同學看過來!考情分析兼備考指導來啦
    在近五年國考(副省級)考試中,除了2018年沒考標題填入題和詞句理解題,其他4年四種題型均有涉及。近五年國考(副省級)閱讀理解題文段的平均字數為196、200、212、225、228,很明顯,文段字數逐年加大,也就是說,對考生的快速閱讀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 備戰2021國考的同學看過來!考情分析兼備考指導來啦
    在近五年國考(副省級)考試中,除了2018年沒考標題填入題和詞句理解題,其他4年四種題型均有涉及。近五年國考(副省級)閱讀理解題文段的平均字數為196、200、212、225、228,很明顯,文段字數逐年加大,也就是說,對考生的快速閱讀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 何時備戰2021國考最合適?如何備考?公務員5個實用「智」勝錦囊
    眾所周知,由於崗位吸引大、報名熱度高、潛在對手強、題目難度高、考查能力全,國考成為「公考第一考」,近年來國考競爭更是日趨白熱化。「裸考」打無準備之仗,或「臨陣抱佛腳」寄希望於運氣,已經遠遠不能適應今天的形式,只有全面、系統、科學備考方能「上岸」。隨著疫情的日趨穩定,8月將成為全面備戰國考的黃金起點。
  • 行測常考100個成語
    行測常考100個成語[good]背熟行測考試不吃虧!
  • 2017考研政治馬哲常考成語及諺語(4)
    名言、詩歌、成語及諺語常常是考研政治馬哲的考察形式,分析這些素材來用馬哲知識點進行解讀。這對很多考生來說難度不小,為此,新東方網考研頻道特別整合了歷年常考的一些名言、詩歌、成語及諺語,並進行解析,2017考生抓緊看、記!本文分享的是馬哲常考成語及諺語部分。
  • 備戰國考一定要遠離「這三類人」
    相信大家都會選擇一個或幾個「盟友」一起學習,遇到問題可以及時討論,相互解答,這的確是個不錯的辦法,可是如果你的同伴是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三種」人,那麼老楊建議你還是要慎重考慮!國考備戰的關鍵時期,如果能選擇一個正確的學習夥伴,不僅能帶動你的學習習慣,在你懈怠的時候督促你堅持;還能保證你的學習質量,帶給你事半功倍的效果。
  • 備戰江蘇省考比國考輕鬆?未必
    國考難還是省考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不是說國考筆試過了省考就一定可以過,也不是國考筆試沒過省考也一定不能過。國考雖難,省考也不易,兩者還是有差別的,國考成績不等於省考成績。報考的崗位不同,試題的難易程度不同,因此二者無法直接比較。
  • 今年國考將更難?
    今年省考已經結束,大三學生暑期已經來臨,連年畢業生人數一直居高不下,就業壓力不言而喻,對於公考這條路的也是很多考生的選擇。但距離今年國考僅剩100天!那如何安排時間備考便成了大家急需思考的問題?為什麼要抓緊時間著手準備?我來告訴你備戰2021國考的十個理由(上半篇)。
  • 備戰2021國考:這3個壞習慣都是「減分項」,前車之鑑不能犯
    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筆試時間越來越臨近了,面對國考,考生們正在緊張備戰之中。國考即將開考,有哪些注意事項,是考生們必須知道的呢?有哪些前車之鑑不能犯呢?從過來人分享的經驗來看,這3個壞習慣都是「減分項」,不犯錯才有機會端上鐵飯碗。現在,就讓小編和你一起來了解一下。
  • 2021國考應何時備戰?該如何備考?
    眾所周知,由於崗位吸引大、報名熱度高、潛在對手強、題目難度高、考查能力全,國考成為「公考第一考」,近年來國考競爭更是日趨白熱化。「裸考」打無準備之仗,或「臨陣抱佛腳」寄希望於運氣,已經遠遠不能適應今天的形式,只有全面、系統、科學備考方能「上岸」。隨著疫情的日趨穩定,8月將成為全面備戰國考的黃金起點。
  • 江蘇省考與國考考點差異大,詳解來了
    國考除了少數崗位需要加考專業課(如國考的外交部、證監會和江蘇省考的警察類),大多數崗位只考行測和申論兩科。其中申論方面國考考3個小時;江蘇省考2.5個小時。  「圖形推理」,國考特別喜歡考查「分類分組」型,以前每年要考5題,去年考查3題;立體圖形每年考查2題,其中一題是正六面體摺紙盒,其他一題常考查三視圖、截面圖、立體組合,形式多樣。  「定義判斷」,題幹篇幅較長,解題難度高。
  • 錯過國考?不能再錯過省考了!
    2021年國考筆試已經結束10天了,有很多小夥伴由於各種原因沒能參加或者筆試考得不理想而感到遺憾,不用遺憾,2021年省考大戰馬上就要開啟了。有很多考生不知道省考和國考有什麼區別,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應該如何由國考轉戰到省考。以及如何備戰省考。
  • 國考之後的另一條考編之路!
    2021國考考試人數與錄用計劃數之比與2020年基本持平,在這101.7萬人中只有近2.6萬人能夠實現自己的「國考夢」,加上棄考的20餘萬人還仍有近100萬人無法完成自己的「國考夢」。試水國考的考生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為接下來的省考做準備,有了之前的複習經驗再加上本次體驗了真實的考場環境,勢必會成為備戰省考的一筆寶貴財富。04條條大路通羅馬上述三種考生僅代表這次參考的部分群體。
  • 在職人員如何備戰2020年「國考」?掌握「戰略戰術」事半功倍!
    社會在職人員備戰「國考」必須講究「戰略戰術」,盲目複習不僅會浪費時間,也很難在「千軍萬馬」中脫穎而出。那麼,在職人員如何備考呢?小編總結出了一些「乾貨」,願與每一位考生共同分享交流!一、準確把握「國考」整體形勢10月14日,2020年「國考」公告在「國家公務員局」官網正式發布。相比2019年,2020年「國考」政策及考試大綱沒有較大變化,但招錄2.4萬餘人,比2019年增長66%。可以說,2020年是「國考」大年,是所有備戰公考的考生不可錯失的機會。
  • 國考時間確定沒?備戰2021國考不該有的方式
    2020年7月14日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近期考試安排公布了2021國考筆試時間安排在11月下旬。因此2021年國考筆試備考需提上日程。現將2020下半年北京市國考考試安排及歷年國考考試時間安排整理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