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作為土生土長的南方人肯定是離不開大米飯的。但你吃的米飯是什麼口感呢?
大米本身的品質是最重要的,但是好的煮飯的工具更為大米提供了一個質的升級。
01 如何選擇Q彈香糯的大米?
大米這個東西一是看品種、二看產地、三看品牌。大的品種分類比較常見的就是粳米、燦米、糯米等。基本上國內以東北為主的是粳米、泰國等地的是燦米、粒細而長。再細一點的是稻花香、長粒香、淮稻、蘇墾等。
買大米時,別只看價格和牌子,也不要被商家的包裝和廣告語誤導。要看準包裝上執行標準那行字,有「GB/T19266、GB/T18824、GB/T 20040、GB/T22438」任意一種的,才是優質的好大米。
大米的國家標準中,把大米的品質分為4個等級,分別是:一等、二等、三等、四等。五常大米產自黑龍江的五常市,被稱為「國內最好的大米」,特點是:米香濃鬱、飯粒油亮、綿軟略黏。看準帶有GB/T19266的。
五常大米最推薦的是十月稻田這個牌子。第二個是盤錦大米,產自遼寧省盤錦市,特點是:粒粒飽滿,長寬適中,顏色青白,米香清新。在2008年還被指定為「北京奧運會專用米」。推薦金龍魚,當然買的時候,也要看準GB/T18824。
日常用的話,我個人建議,金龍魚的盤錦大米是性價比很高的選擇,即使開袋一個月也能保持較好的新鮮度。如果想吃米飯又有保持身材的小夥伴,十月稻田的稻花香米碳水化合物含量比較低。
如果你是喜歡去超市選米粒的,那通過大米的形狀和光澤可以做初步的判斷。一袋米,要是裡面各種形狀,各種顏色(透明和白色)都有,且均衡比例越高的,它就越不好吃。統一顏色、選更透明的,長短這個看個人愛好,這樣的米會更好一點。
另外,米飯的口感和做法也很有關係。首先電飯鍋的確很重要,比如日本的一些電飯鍋能顯著提升口感,價格其實平攤下來也還好。如果是煮粥的話,秈米和梗米的差別是巨大的。只要不是把剩飯弄成粥,而是從新開始熬,那麼梗米的粥要好吃太多太多了。不過炒飯這一點上,除非技術水平在中等以上,還是秈米更好,因為本身缺乏粘性,比較散,也沒有自帶的油光,正好被炒飯的油覆蓋上。
02 通過怎樣的電飯煲能把米飯的最佳口感煮出來?
從土灶到鐵鍋再到電飯煲,煮飯工具的演變也代表著人們對米飯口感的要求越來越高,單純的果腹已經不能滿足需求,電飯煲的品質也需要跟上腳步。
追求最精美的味道,在飯鍋使用材料以及溫度管理方面下功夫,開發新產品,同時,煮製菜餚、做蛋糕以及烤麵包等烹調器具也在受到注目。
電飯煲誕生以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加熱盤就是電飯煲唯一的加熱方式。其原理就是通過加熱盤將熱量傳導至內膽底部,然後由內膽再將熱量傳遞給食材。這種加熱方式生產成本低、控制難度小。但是卻存在著加熱不均勻、不能精確溫控的缺點。
新一代的IH(InductionHeating)加熱型電飯煲的工作原理就是通過電磁線圈接通交變電流,直接對金屬內膽進行加熱,越過了加熱盤的熱量傳導過程,升溫非常迅速,實現了絕對的均勻加熱。同時,還能對米飯的燜制過程實現精準程序控制,根據米飯各個不同加熱階段的需要設定不同的加熱方案。從而保障了米飯的口感。
電飯煲加熱方式,決定口感
電飯煲應該怎麼選擇呢?從做飯效果上看,有些人可能根本吃不出燒出來米飯的區別,甚至可能還會有人覺得貴的還不如便宜的燒出來好吃。便宜的電飯煲不一定差到哪兒去,貴的也許只是精益求精。但若要從技術含量談,那電飯煲的價錢可真是一點都不忽悠。
傳統地盤式加熱 推薦產品:蘇泊爾40FC829 4L 優點:便宜
在所有的電飯煲種類中,底盤加熱式電飯煲構造最簡單、保養最省心,故障少耗電低價格還便宜,因此也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電飯煲種類。
底盤加熱式電飯煲出現之前,電飯煲的煮飯機制非常原始:在內膽達到一定溫度以後,自行關閉電子加熱器。但用這種方法煮飯很難把握好溫度,飯煮的不均勻也在所難免。底盤加熱型電飯煲成功地解決了這些問題,從第一臺松下出產至今已有30 年有餘。
雖說原本底盤加熱型電飯煲非常省電,但由於最近IH電飯煲有減價傾向,底盤加熱型電飯煲為了提高競爭力、解決受熱不均勻問題,也開始提高產品火力。雖說火力增大後煮出來的米飯確實比原來的要好吃,但耗電量也高出不少,有些甚至還比IH 高。
IH電飯煲 推薦產品:小米IH電飯煲 4L 優點:火力大
這種電飯煲就是在電飯煲底部安裝IH 圈,用 IH圈發出的電磁波來給整個內膽加熱,加熱和溫度控制的機制則和底盤加熱式電飯煲一樣。其實IH 電飯煲的原理和電磁爐一模一樣,只不過是把炒菜用的平底鍋換成了電飯煲內膽。
IH 電飯煲特點就是火力大,傳熱效率比底盤加熱式要好,而且由於IH 電飯煲可以進行非常細膩的溫度調節,保溫能力絕對是槓槓的。除此之外,和壓力IH 式一樣,IH電飯煲是不挑食材的。無論你是想煮五穀雜糧還是混了糙米的白米,IH電飯煲都沒問題,絕對不會發生一種煮熟了另一種卻煮化了等情況。
不過因為 IH式和底盤加熱式一樣,水沸騰的時候蒸汽會從蒸汽口向外逃出,因此電飯鍋內部的壓力始終和大氣壓一樣。這也就是壓力IH 比 IH 要高級的地方。
IH 電飯煲還有一個無可避免的缺點:受熱不均勻。沒錯,IH式的確比底盤加熱式要先進,但受熱不均勻這個問題依舊無法解決。在電飯煲內壁安裝電磁圈,有電磁圈的地方火力當然大,但電磁圈之間的中間一代受熱就沒這麼多了。
壓力 IH電飯煲 推薦產品:松下SR-HG151 4L 優點:更粘、更軟糯、更甜
壓力 IH 電飯煲的加熱方式和IH 電飯煲一樣,但其特點就在於這種電飯煲會保留蒸汽,持續加壓。工作原理和高壓鍋差不多,不過壓力IH 式最高只會加壓到大氣壓的1.4 倍,所以沒有高壓鍋那麼粗暴。
壓力增大了,沸點自然也會增高。如此就能高溫烹飪並縮短煮飯時間,促進米飯「糊化」,煮出來的米粒更粘、更軟糯、更甜。而且如果你家住在海拔較高的地方的話,那麼壓力IH 電飯煲真的很值得一試。
由於我們唾液中的酵素會把澱粉分解為葡萄糖,所以壓力IH 鍋煮出來的米飯自然就更為香甜。所以壓力IH 電飯煲有個大招,就是讓便宜的米飯變得好吃。原本廉價的白米口感鬆散而不好吃,但如果用壓力IH 電飯煲、稍微多加水,便宜的米飯也會變得柔軟。
不過壓力 IH電飯煲買回家以後真的很麻煩。首先,煮飯時一定要注意水量,水量不同煮出來口感可能會大相庭徑。其次,壓力IH 電飯鍋對於食材十分挑剔。因為鍋內會加壓,所以如果你把其他穀物和白米一起煮的化,白米往往會化掉。
電飯煲的內膽,決定品質
不鏽鋼內膽好電飯煲內膽材質有:鋁、不鏽鋼、複合多層材料以及陶瓷(紫砂)。但是買電飯煲的時候經常聽到「厚釜」、「蜂窩」、「復底」……這些陌生的詞彙,到底它們是什麼意思呢?
「厚釜」——較厚的金屬
「厚釜」內膽,就是指鍋底、鍋壁採用較厚的金屬材料製成的內膽。因食物是靠內膽傳遞熱量的,在一定條件下,傳遞的熱量與傳熱面積成正比,即內膽傳熱的效果與內膽的厚度是成正比。只有當內膽的厚度達到3-4mm,才能充分滿足烹調食物所需的傳熱通道,達到鐘鳴鼎食之家的「米肉飄香」的「鼎食」效果的。
「蜂窩」——蜂窩狀紋路
蜂窩內膽是指內膽熱效紋路設計為蜂窩狀排列,此種設計比能夠讓熱對流更充分,比傳統平面內膽更加能提高能效。
「復底」——添加均熱用的鋁層
由於不鏽鋼的導熱性能較差,為了彌補這一不足,必須在底部外面敷設一層均熱用的鋁層,再蓋上一層不鏽鋼做表面層,採用這種處理方式的內膽通常叫做「復底」。
「黑晶」——提高耐磨性不粘性
黑晶內膽,使用了厚度達2毫米的合金鋁材,並採用了航天科技氧化工藝,不但使強度更高,耐磨性不粘性也都大大提高。將陶瓷成熟技術應用於電飯煲內膽上,使傳統的化學表面處理工藝轉向"天然"表面處理,這種純天然無機物完全避免了塗料和金屬內膽在煮飯過程中長時間的二次汙染。
「陶晶」——耐磨塗層
陶晶指的是耐磨塗層。陶晶是類似與搪瓷臉盆的表面處理工藝,由於耐磨性能出眾,一般用於火車、地鐵站扶手,馬桶內壁等地方。也有用在電飯煲內膽上的。瓷晶由於不黏性能出眾,一般廣泛用於烹飪器材和食物接觸的地方,食用過程中很容易清潔,煮飯之後,不粘鍋。一般不能用鋼絲刷刷。但是由於本身已經不粘,所以也用不著鋼絲刷刷。
寫在最後:
就目前來說IH電飯煲價格相較於前幾年回落到了比較正常的水準,口感方面也比較出色,推薦一般家庭購買。大家也不用一味地買日本電飯煲,其實很多國產品牌已經做得相當不錯了。
IH壓力電飯鍋需要有更有耐心對待它,當然做出來的效果也更好,還可以壓個排骨啥的,選擇的時候儘量選壓力大一點的。同樣的大米,用不同的電飯鍋煮出來的效果真的大有不同。米飯每天都要吃,早買早享受吧!
(7476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