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抱南水北調 感知國之重器——以「公眾開放日」提升南水北調品牌...

2020-12-17 中國水利

  □通訊員 孫永平 張存有

  2020年11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南水北調東線源頭江都水利樞紐時指出,「南水北調是國之大事、世紀工程、民心工程,同三峽工程是等量齊觀的。」還強調,「要依託大型水利樞紐設施和江都水利樞紐展覽館,積極開展國情和水情教育,引導幹部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增強節約水資源、保護水生態的思想意識和行動自覺,加快推動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這為南水北調事業以及南水北調「公眾開放日」活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南水北調東中線管理單位積極探索「公眾開放日」活動,邀請社會各界人士走進南水北調,開展國情和水情教育,普及南水北調知識,增強全社會節水意識,以此來提升南水北調品牌形象。通過6年來的實踐,「公眾開放日」活動已經成為南水北調品牌傳播的重要平臺和有效途徑,以「創新、綠色、民生」的南水北調形象贏得了社會尊重和公眾點讚。

  「公眾開放日」是南水北調品牌傳播的需要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2014年全面建成通水以來,發揮著顯著的經濟社會生態效益,已經成為優化水資源配置、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復甦河湖生態環境、暢通南北經濟循環的生命線。工程惠及沿線1.2億人,居民飲用水水質明顯改善,受水區生態環境得到修復,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沿線群眾都想目睹一下國之重器的風採,這是南水北調品牌傳播的動力之源。

  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不斷加強運行管理規範化、標準化建設,積極運用大數據、雲技術、物聯網等技術手段,提升工程管理現代化水平,工程運行安全平穩,經受住了特大暴雨、颱風、寒潮等極端天氣考驗,未發生任何安全事故和斷水事件,受水區群眾也想見證工程安全和運行安全效果,這是南水北調品牌傳播的引力所在。

  然而,一些社會人士對南水北調認識還存在一些誤區,國內外媒體以及部分專家學者、社會公眾、利益相關方甚至公職人員,通過報紙、圖書、雜誌等傳統媒體以及門戶網站、微博、論壇等新媒體,對調水工程提出了質疑。對此,需要南水北調以工程平穩運行和發揮顯著效益為主題,開展「公眾開放日」活動,邀請社會媒體參加,廣泛宣傳報導,澄清事實,回應社會公眾關切,這是南水北調品牌傳播的責任使然。

  「公眾開放日」是南水北調品牌傳播的平臺

  打通南水北調與公眾的溝通渠道,建立一個傳播南水北調核心價值理念、提升南水北調品牌形象的平臺,才能更好破解社會各界認識誤區,為南水北調事業發展樹立良好形象。南水北調東中線工程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創新打造了「公眾開放日」平臺,架起南水北調與社會公眾的溝通橋梁,內部倒逼改進工作、改善管理和改良文化,外部化解矛盾、消除誤解、贏得認同,提升南水北調品牌形象和文化軟實力,這與南水北調工程的基礎性、戰略性和公益性的定位高度契合。

  「公眾開放日」是南水北調品牌傳播的途徑

  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不斷強化頂層設計,完善優化運作機制,「公眾開放日」活動形成了一套獨具特色的項目體系,成為南水北調品牌傳播的有效途徑,創新發展了南水北調文化建設的內涵。

  設定統一主題,契合核心價值理念。活動主題聚焦「供水生命線、生態文明線、智慧管理線」,與南水北調「人民至上、治水興邦」的使命和「中華水源、民生福祉」的品牌定位保持高度一致。內涵主打「創新、綠色、民生」,與南水北調核心價值理念契合,每個內涵點通過設計不同的體驗環節,讓觀者留下深刻印象。

  創新平臺運作,注重南水北調文化體驗。分別設計了不同的互動體驗環節。科技創新方面,現場可以零距離感受水下機器人、無人清漂船、無人機巡視等,親身感受創新文化;優質水資源方面,通過參觀自動監測站和水質實驗室、品嘗南水之甘甜等,立體展示生態文明;工程運行方面,通過參觀閘站和運行調度室、體驗安全監測環節,將社會責任實踐貫穿整個溝通過程中,讓社會公眾感知人本文化和責任文化。

  打造整體品牌,強化南水北調文化傳播。為把「探秘南水北調」滲透到溝通平臺各環節,通過加強頂層設計、突出目標導向、採取梯次推進,將「智慧南水北調」的概念融入VR體驗、視頻、參觀當中,以通俗易懂、寓教於樂的方式,滿足公眾對相關知識的需求,在科普中傳播理念、增進共識;同時努力打造線下傳播與線上傳播結合、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深度融合的融媒體多元化傳播模式,打好活動宣傳「組合拳」,形成合力,集中傳播,立體傳播,提升傳播內容的廣度和深度,讓南水北調宣傳更具公信力和影響力。

  來源:中國水利報 2020年12月15日

相關焦點

  • 衛星圖告訴你,南水北調怎麼調!
    但有一項工程,讓遠在南方的水滋潤了北方大地,這就是中國的南水北調工程。如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五歲了,我們先用衛星來看看,南水在中線工程的千裡進京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南、河北段 衛星資料來源:高分二號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起於橫跨湖北、河南兩省的丹江口水庫,途經河南、河北,最終流入北京和天津,總乾渠長1432公裡。中線的起點位於丹江口水庫的陶岔渠首,終點在北京頤和園團城湖。
  • 讓北方人喝到長江水,這個「國之重器」你了解嗎?丨衛星知識局
    但有一項工程,讓遠在南方的水滋潤了北方大地,這就是中國的南水北調工程。如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五歲了,我們先用衛星來看看,南水在中線工程的千裡進京路。因此,從水量相對充沛的長江流域向這一地區調水,實施南水北調工程,能夠大大緩解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局面。南水北調怎麼調?
  • 南水北調每一滴清水都背負著重任
    它還有另一個重要的身份——世紀工程南水北調的中線的源頭。這裡的每一滴水,都背負著重任,因為它的目的地是北京。南水北調是舉世矚目的創舉。12年艱苦奮戰,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於2014年12月建成通水。運行五年來,證明工程質量可靠,水質達標,移民安穩,實現了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
  • 2020南水北調開學測試題,來了!
    截止2020年6月3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累積調水多少立方米?A. 100億B. 200億C. 300億D. 400億(點擊空白處查看答案)▼正確答案:C截止2020年6月30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300億立方米,相當於黃河年徑流量的一半還多
  • ——寫在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六周年之際
    2014年12月12日,淅川,陶岔渠首閘門緩緩開啟,清冽的丹江水傾瀉而出,沿著千裡長渠,出南陽,跨沙河,穿黃河,奔流北去,融入首都的碧水雲天。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共和國鑄造的國之重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被譽為「人間天河」。
  • 李克強對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成立作出重要批示強調 著力提升...
    新華社北京10月23日電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成立大會10月23日在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批示指出:組建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是加強南水北調工程運行管理、完善工程體系、優化我國水資源配置格局的重大舉措。對集團公司成立表示祝賀!
  • 中國南水北調集團公司正式揭牌 南水北調概念股一覽
    10月23日,國有獨資的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暫定註冊資本1500億元。該集團將切實建好南水北調後續工程,加快形成「四橫三縱」國家骨幹水網。據了解,目前南水北調工程投資已超過三峽工程,成為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
  •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周年!小編帶您一起重溫這大國...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周年!小編帶您一起重溫這大國重器的中國驕傲!2020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周年祝南水北調生日快樂
  • 千裡水脈潤北國——寫在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六周年之際
    2014年12月12日,淅川,陶岔渠首閘門緩緩開啟,清冽的丹江水傾瀉而出,沿著千裡長渠,出南陽,跨沙河,穿黃河,奔流北去,融入首都的碧水雲天。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共和國鑄造的國之重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被譽為「人間天河」。
  • 研學實踐走進河南淇河倒吸虹工程 大國重器揭開神秘面紗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 實習生 鬱晴 通訊員 卞紅鵬 王紅雷 攝影 於 鐳)7月30日,晴空之下的淇河倒虹吸工程研學實踐教育基地迎來了河南省教育技術裝備管理中心的參觀人員。上午10:40,「開放日」活動在講解員的歡迎致辭中正式拉開帷幕。參觀人員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開啟了對「天河」的探索之旅。初識天河在閘站園區,宣傳車大屏幕上循環播放著《中線印象》《看見南水北調》《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之國之重器南水北調》等宣傳片。
  • 南水北調中線設計最大流量輸水
    在南水北調中線起點,長江水通過丹江口水庫,穿越閘門,歡騰北上。5月9日,中線工程首次以設計最大流量420立方米每秒進行輸水,以這個流量計算,5秒鐘即可充滿1個標準遊泳池。這標誌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在輸水能力和效益發揮上得到了巨大提升。 中線工程建成通水以來運行穩定,經受住了設計標準流量350立方米每秒以及汛期、冰期輸水的考驗。
  • 英語熱詞:南水北調工程
    【知識點】   南水北調工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性工程,分東、中、西三條線路將南方長江流域的水調到北方水資源缺乏區域。南水北調工程規劃區涉及人口4.38億人,調水規模448億立方米,工程規劃的東、中、西線幹線總長度達4350公裡,通過三條調水線路,與長江、淮河、黃河、海河相互聯接,構成我國中部地區水資源「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的總體格局。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於2003年12月30日開工建設。
  • 江門長優實業:南水北調4周年
    江門長優獲悉,自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以來,東中線工程已全面通水四周年。截至2018年12月12日,累計調水222億立方米,供水量持續快速增加,優化了我國水資源配置格局,有力支撐了受水區和水源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力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 多部門爭管南水北調「水龍頭」
    12月12日,長1432公裡的南水北調中線正式通水。位於河南省淅川的陶岔渠首樞紐是其總閘門。因此,誰控制了陶岔渠首樞紐,便掌握了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調水權和水量調度權。早報記者 吳躍偉 發自河南南陽 12月12日14:32,位於河南南陽市淅川縣的陶岔渠首樞紐緩緩打開,至此,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自流引水工程,陶岔渠首樞紐是其總閘門,被稱為「水龍頭」。
  • 鑄造網絡安全國之重器 騰訊安全聯合知道創宇舉辦網絡空間態勢感知...
    11月17日上午,由騰訊安全與知道創宇聯合主辦的「天府杯」網絡空間態勢感知論壇正式開幕。來自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衛局、中科院軟體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三十研究所、亞信網絡安全產業技術研究院、騰訊安全、知道創宇等有關部門及企業的領導和權威專家,圍繞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的發展及關鍵技術應用實踐方面展開探討與交流。
  • 南水北調,調來了什麼
    原標題:南水北調,調來了什麼 浩浩湯湯,奔湧北上。 2014年12月12日14時32分,南陽陶岔渠首大閘緩緩開啟,蓄勢已久的「南水」沿渠向北,穿行1432公裡,流經河南、河北、天津、北京,一路潤澤著北方乾渴的大地。
  • 壩道工程醫院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分院成立
    10月30日,壩道工程醫院河南水利與南水北調分院成立大會在鄭州舉行。省水利廳廳長孫運鋒出席會議並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家耀、王復明應邀出席大會。省水利廳副廳長楊大勇,河南省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繼成,以及來自40多家單位的200多名專家學者和代表參加會議。
  • 今晚七點,「國之重器」 等你來聘!
    今天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東西湖區)「百萬大學生留漢創業就業」空中系列招聘會再度「起航」繼6月18日「千億大道」專場後本次「國之重器」專場活動將邀請更多頭部企業帶來更多利好!「一流」國之重器一流企業宣講頭部引力助學子安居樂業本場「國之重器」空中招聘將邀請以下公司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你去過嗎?見過才能明白它的偉大
    河南省的南陽有個超級工程,它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發源地,如果在此行中沒能到渠首一探究竟,對許多吃水的人來說,應該是一種遺憾。南陽之旅中,我特意安排了這一站,並不是因為它的風景很美,而是因為這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項目。
  • 霸州市南水北調水源切換公告
    霸州市南水北調水源切換公告 南水北調工程是優化我國水資源時空配置的重大舉措,是解決我國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的特大型基礎設施項目 霸州市區南水北調水廠水源取自丹江口水庫,屬國家重要安全水源,水質常年達到國家二類以上標準,水廠已經實現向開發區安全供水,市區部分區域水源切換工程已經完成,水質經過檢驗,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現已具備條件,將於近日進行水源切換。現公告如下: 一、切換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