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周年!小編帶您一起重溫這大國...

2021-01-09 澎湃新聞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周年!小編帶您一起重溫這大國重器的中國驕傲!

2020-12-12 16: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一項工程

千裡北上潤萬家

一渠清水

奔流不息連沃野

一脈真情

南北如一若比鄰

6年來

它一刻不停 安全運行

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

1.2億人直接受益

這,就是中國南水北調

2020年12月12日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周年

祝南水北調生日快樂

從1952年毛澤東視察黃河提出「借點水來」

到2002年南水北調開工建設

醞釀了半個世紀的偉大夢想

終於揚帆起航

改變水資源分配不均的重任

落在了以南水北調人為代表的水利人肩上

這是歷史和人民賦予我們的

光榮而神聖的職責與使命

從1958年到1968年

數十萬人肩扛手挑

從平地,建起一座162米的大壩

而這,只是一個長遠夢想的開端

流水擊穿了巨石

時間孵化了夢想

五十多年後

當它努力長到176.6米高的時候

這個夢想開始接近實現

黨和國家對民生的關注

是成就這項偉大工程的底氣

而每一個南水北調人的信念

是成就這項偉大工程的勇氣

反覆論證,科學施工

逢山開道,遇河架橋

從長江之濱到華北平原

從中原大地到心臟首都

過千山萬水

跨城市鄉村

與無數鐵路、公路、管道、河道交叉

是默默無聞、埋頭苦幹的水利人

是他們夏鬥酷暑冬戰嚴寒

用青春和智慧打造出

長渠縱貫、倒虹臥野的調水工程

在工程建設期挑燈夜戰的建設者們

東線工程

從揚州江都水利樞紐提水

沿京杭大運河逐級北送

創世界最大規模泵站群

造「水往高處流」之工程偉業

串聯洪澤湖、駱馬湖、南四湖、東平湖

水分兩路

一路北上自流天津

一路東奔潤澤膠東半島

累計調水46億立方米

5800餘萬居民喝上放心水

淮安水利樞紐

淮陰三站

中線工程

自丹江口引長江之水

沿華北平原開挖渠道

伴京廣鐵路西側北上

完成穿越黃河的偉大壯舉

一路奔湧匯入北京頤和園團城湖內

跨湖北、河南、河北、天津、北京

累計調水348億立方米

惠及居民超過6900萬人

南水北調工程

跨越705條河道

翻越1300條道路

跨過山河,穿越人海

於神州大地奮起

攜奔騰江水共進

這一路向北的長江水

翻騰起水利人的青春之歌

繪就了盛世中華的錦繡捲軸

在南水北調綿延千裡的輸水線上

有一段工程值得大書特書

——穿黃工程

即「讓長江水穿越黃河的工程」

這需要的不只是豐富的想像力

更需要專業的本領和過硬的技術

需要非凡的膽識與大無畏的魄力

需要開拓的精神和攻堅的毅力

歷時100個月修建的穿黃工程

讓長江黃河在歷史上第一次「握手」合作

而在黃河底下艱難前行的「穿越號」

不正是每一位水利人的寫照嗎?

無論前方是堅硬的巨石

還是無底的黑洞

我們穿過去

我們填平它

江水從此過

南北永通渠

2014年12月12日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

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

作出重要指示

強調南水北調工程

是實現我國水資源優化配置

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

2014年12月27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終點團城湖明渠開閘放水

半個月後

隨著團城湖明渠段閘門提起

來自丹江口水庫的水頭經過半個月奔襲

正式湧入北京市團城湖

浸潤著習總書記曾親手栽種下的樹苗

至此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實現全面通水目標

12月31日的新年賀詞中

習主席再次向南水北調表示祝賀

並向沿線搬遷的40多萬移民表示敬意

看南水北調

能看見十萬人十二年修建一條河道的執著

能看見40萬移民的故鄉永沉水底

能看見偉大工程背後的奉獻和犧牲

湖北移民代表團

我們讚美南水北調

不僅因為她穿山越水、奔流千裡

更因為她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勇氣和精神

以及不屈不撓的靈魂

我們建設南水北調

不僅是為了要緩解北方

水資源嚴重短缺的緊張形勢

更是為了要「造福民族、造福人民」

我們為南水北調驕傲自豪

不僅源於她凝結了民族的智慧和力量

更因為她貫穿於中華民族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全過程

她象徵著民族的崛起

她代表著一個新時代的來臨

曾經

我們為引進一臺德國機器而遭到刁難

受制於人的那一刻有多疼痛

如今前行的身影就有多倔強

「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

現在的南水北調

有了自己的「羽翼」

一大批科技成果成功應用

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調水工程技術體系

創下多個世界之最、亞洲之最

彰顯中國速度、中國質量

世界首次大管徑輸水隧洞近距離穿越地鐵下部——北京段西四環暗涵工程

世界規模最大的U形輸水渡槽工程——湍河渡槽工程,內徑達9米、單孔跨度達40米、每孔槽段的重量可達1600噸

國內最深的調水豎井——中線穿黃工程豎井

國內直徑最大的穿越大江大河輸水隧洞——中線穿黃工程隧洞

國內規模最大的大壩加高工程——丹江口大壩加高工程

2020年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做好「六穩」工作

落實「六保」任務

南水北調加大信息化智能化建設力度

中線通過自動化調度系統

巡查維護實時監管系統

疫情上報及監控系統等遠程調度管理

確保輸水安全

東線工程數位化管理系統

為安全調水提供了有力支撐

南水北調調度中心

無論是原國務院南水北調辦新媒體平臺

微博、微信、客戶端正式開通

還是之後中線工程巡查APP系統

辦公OA系統、雲應用系統

「智慧中線」信息化建設的快速發展

還有如今基層管理處自己創建的

技術模擬研學室

我們不僅有了自己的技術和機器

還有了自己的人工智慧

更有了自己強有力的「吶喊聲」

2020年5月9日至6月21日

中線一期工程首次以

420立方米每秒設計最大流量輸水

並相機向沿線39條河流

生態補水9.5億立方米

華北地區地下水水位下降趨勢得到有效遏制

部分地區止跌回升

河湖生態得到有效恢復

曾經的我們無法想像

南方的水如何運送到北方

而如今南水北調加大流量輸水

短短的一分鐘

調水可多達25200立方米

這源源不斷的碧水清流

為北方提供了一條優質安全的「生命線」

2020年4月20日

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

秦嶺山脈東段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視察

習近平總書記在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羚牛谷,了解秦嶺生態環境保護情況

2020年11月13日

習近平總書記又在

視察南水北調工程時強調

南水北調工程在一定程度上

緩解了北方地區用水困難問題

要把實施南水北調工程

同北方地區節水緊密結合起來

以水定城、以水定業

注意節約用水

不能一邊加大調水

一邊隨意浪費水

總書記的關懷和重要指示

再一次告訴我們

南水北調,是大國重器,是國之大事

幹好南水北調事業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都水利樞紐

南水北調工程還有力地

幫助水源區十堰鄖陽等貧困縣

如期打贏了脫貧攻堅戰

2020年4月

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鄖陽區退出貧困縣序列

2020年6月

鄖陽區剩餘貧困人口全部順利脫貧

南陽管理處湖北鄖陽扶貧項目完工儀式

2020年12月12日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

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

六年來

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

1.2億人直接受益

南水北調的每一分鐘

都在書寫傳奇

南水北調一路跋山涉水

不僅書寫了一部水利史、創造史

更書寫了一部奉獻史、英雄史

精細維護、精準定價

管理處所有人查轄區範圍內所有問題

不論是做到「雙精維護」

還是踐行「兩個所有」

南水北調人時刻在努力

不論疾風驟雨

不管春秋暑寒

他們堅守在大國工程的每一個崗位

為億萬百姓用水

為保障國家水安全

保駕護航

「南水北調」這四個字背後

是無數人默默無聞的奉獻

是無數人恪盡職守的擔當

風雪中的南水北調人

作為世界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

作為全球矚目的超級民生工程

南水北調精彩無限、活力無限

她是新中國輝煌成就的註腳

她是新時代民族復興的縮影

她是註定要持續驚豔全世界的壯美中國詩篇

南水北調陶岔渠首

此時此刻

我們向那些在南水北調事業艱難時期

仍默默努力奮戰的水利前輩們致敬

向那些為祖國水利事業獻出寶貴生命的烈士們致敬

向那些故土難離卻為了南水北調工程

而背井離鄉的移民們致敬

向那些艱苦卓絕奮戰一線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蹟的

工程建設者和南水北調人致敬!

南水北調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一江南水

是長情千裡的相送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周年

生日快樂!

來源:信語南水北調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周年!小編帶您一起重溫這大國重器的中國驕傲!》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南水浩蕩潤天下——寫在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之際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 題:南水浩蕩潤天下——寫在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五周年之際  新華社記者  跨越半個多世紀的夢想已經成真——新中國成立之初,毛澤東視察黃河時提出南水北調偉大設想
  • 千裡水脈潤北國——寫在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六周年之際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共和國鑄造的國之重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被譽為「人間天河」。6年來,這渠丹江清水從南陽出發,晝夜不停滔滔奔流,累計向京津等城市送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成為居民生活的保障水、抗旱的救命水、河湖的生態水。
  • ——寫在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六周年之際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是共和國鑄造的國之重器,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跨流域調水工程,被譽為「人間天河」。6年來,這渠丹江清水從南陽出發,晝夜不停滔滔奔流,累計向京津等城市送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成為居民生活的保障水、抗旱的救命水、河湖的生態水。
  • 南水北調工程通水 六年惠及超1.2億人
    近期在鄭州拍攝的南水北調穿黃隧洞進口南岸明渠(無人機照片)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規劃中的我國南水北調工程,分東線、中線、西線向北方調水,連接起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形成「四橫三縱」骨幹水網,科學調劑水資源,促進南北方均衡發展、可持續發展。水利部12月12日發布,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惠及沿線河南、河北、北京、天津、江蘇、安徽、山東七省市,超1.2億人口直接受益。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六年,帶來哪些大變化?
    人民網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餘璐)2020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多少?使多少人受益?綜合效益如何?記者帶您一探究竟。南水北調東、中線六年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 1.2億人受益據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
    經濟日報北京12月12日訊 記者喬金亮報導: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6周年。6年來,工程運行安全高效,綜合效益顯著,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南水」成為沿線多個城市的主力水源,超過1.2億人直接受益。
  • 南水北調通水六周年 1.2億人直接受益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12月13日,封面新聞記者從水利部獲悉,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
  • 南水北調東、中線調水六年,帶來哪些大變化?_國內新聞_新聞_湘潭在線
    人民網北京12月14日電 (記者 餘璐)2020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多少?使多少人受益?綜合效益如何?記者帶您一探究竟。南水北調東、中線六年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 1.2億人受益據水利部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394億立方米,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六年 沿線居民生活迎可喜...
    本文轉自【央視網】;央視網消息:水利部發布:截止到今天(12月12日),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工程累計調水超過394億立方米,超1.2億人直接受益。今天(12月12日),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六周年。工程累計向北調水394億立方米,沿線京津冀魯豫江皖七省市1.2億人直接受益,其中,中線工程通水六年,累計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東線工程通水七年,累計向山東調水46億立方米,惠及人口約5800萬。
  • 南水北調工程通水6周年 河北受益人口達2377萬
    滹沱河倒虹吸工程。資料圖長城網訊(記者 王林紅)從河北省水利廳獲悉,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迎來通水六周年。六年來,中線工程累計調水348億立方米,約6900萬人受益。其中,河北受益人口達2377萬。
  • —透視南水北調中線通水一周年四個社會關注點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林暉、魏夢佳、宋曉東)2015年12月12日,歷經10餘年建設的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一周年。「清水北上」一年間,給沿線城市帶來了哪些變化?水質究竟如何?水價如何變動?南水北調的預期效益實現了嗎?調了多少水?
  • 南水北調中線通水六周年 多重效益顯著——近60億江水潤澤津門大地
    截至目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自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以來,連續2000多天不間斷向天津安全供水,累計水量近60億立方米,水質始終保持在地表水二類標準以上。我市在建成中心城區供水工程、濱海新區供水工程、曹莊泵站、西河樞紐泵站等一系列配套工程基礎上,自2014年以來又建成了王慶坨水庫、武清、寧漢供水工程和引灤引江連通爾王莊段明渠複線應急工程,今年又加快實施寶坻供水工程,進一步增強引江供水調蓄能力和覆蓋範圍。去年還實施了引江東線一期北延應急通水,加快推動引江東線二期我市相關工程前期工作,為「十四五」時期實現引江東線向我市供水奠定了基礎。
  • 南水北調工程通水六年惠及超1.2億人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水利部今天(12月12日)發布,我國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六年來累計調水394億立方米,惠及沿線河南
  • 南水北調中線!萬戶千家飲南水,人間煙火最美味
    南水北調中線!今年是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通水六周年北京BTV頻道《四海漫遊》節目一路北上 走進北京 天津 河北一路南下 深入焦作 鄭州 渠首給大家看南水北調到底給百姓帶來了怎樣變化!
  • 南水北調中線通水6周年效益顯著 近60億立方米江水潤澤津門大地
    內容提要:截至目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自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以來,連續2000多天不間斷向天津安全供水,累計水量近60億立方米,水質始終保持在地表水二類標準以上。天津北方網訊:截至目前,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自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以來,連續2000多天不間斷向天津安全供水,累計水量近60億立方米,水質始終保持在地表水二類標準以上。通水6年來,引江水源源不斷地保障著城市用水需求,同時還向城市重要河湖補水以及替代地下水源,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和「五個現代化天津」建設提供了重要水源保障,顯現出巨大的綜合效益。
  • 南水北調通水六周年 30家網媒聚焦內鄉
    當日,由南陽市委網信辦主辦的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六周年網絡媒體南陽行記者採風團深入內鄉集中採訪,該縣良好的生態環境,興旺的富民產業,鏗鏘的鄉村振興步伐,給記者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以「發展綠色經濟 賦能鄉村振興」為主題,關注中線周邊生態環保,聚焦丹江源頭鄉村振興。採風團一行首先來到中以高效生態產業園,用心感受無土栽培技術的神奇,用鏡頭記錄高標準、高投入、高產出的高科技農產品「粉貝貝」、「沙拉女皇」生菜的風採。多媒體記者升空無人機,全方位透視這座生態高效農業工廠的奧秘。
  • 江門長優實業:南水北調4周年
    江門長優獲悉,自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以來,東中線工程已全面通水四周年。截至2018年12月12日,累計調水222億立方米,供水量持續快速增加,優化了我國水資源配置格局,有力支撐了受水區和水源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力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周年 探訪水源涵養地生態經濟發展之路
    如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全線建成通水已有五個年頭。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北京市水務局了解到,五年來,北京累計接收丹江口水庫來水超過52億立方米,水質始終穩定在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II類以上,全市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200萬。作為水源地,河南省南陽市區位特殊,生態富集敏感,是國家生態戰略安全要地。對南陽來說,實現水質保護和經濟發展互融互促,助推綠色發展保民生是永恆主題。
  •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周年:清水南來潤民心 甘洌綿甜澤萬戶
    清水南來潤民心 甘洌綿甜澤萬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周年系列報導·城市篇擰開水龍頭,清澈的自來水譁譁流出。煙波浩淼的滾滾江水,流進了乾涸的渠道,滋養了石家莊這座城市,也浸潤了千千萬萬石家莊人的心。●江水已成主力水源2015年2月8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向石家莊供水,在此之前,石家莊主城區的供水主要以地下水為主、地表水為輔。
  • 南水北調:「數」說6年調水之變
    新華社北京12月12日電 題:南水北調:「數」說6年調水之變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迎來全面通水6周年。6年來,工程調了多少水?水質怎樣?多少人受益?生態和經濟效益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