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的女孩王冰今年高考時,沒有選擇一般性的大學,而是選擇了上海的一所大學和國外大學合作的辦學項目,這個學校宣傳材料上說全英語教學環境,畢業可以拿到國外大學的文憑。王冰沒有參加高考,通過提前招生,最終進入了這所學院。
現在開學半個月了,王冰說,同升入其他大學相比,這所學校也沒什麼不好,自己各方面都在慢慢適應,但因為學校偏重英語,所以剛上的一些課感覺很吃力。王冰是選擇在本土讀大學、拿國外文憑的眾多學生中的一個。現在,越來越多的學生在高考或者讀研時選擇這種中外合作的辦學項目———在中國讀外國文憑,這股風潮也被稱為「本土化留學」。
9月17日,在中國開辦的第一所外國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寧波分校開學,學生畢業後可以拿到諾丁漢大學文憑;9月16日,北航中法工程師學院舉行開學典禮。學生畢業以後可以獲得北航工學學士和碩士學位以及法國中央理工大學頒發的法國工程師證書。加上與此相類的進行中和正在申辦的項目,中國境內的本土留學機會越來越多。
根據教育部網站發布的「授予國外學位與香港特別行政區學位的合作辦學在辦項目名單」統計,截至2005年9月1日,共有219家高校申請中外合作辦學。這尚不包括已經辦學多年以及剛申辦成功的項目。
如此多的本土化留學的機會,這對於中國眾多渴望獲得國外教育背景的考生及其家長來說,是絕佳的機會?是泡沫?還是新品種的留學陷阱?
根據位於寧波的諾丁漢大學的招生辦公室胡女士介紹,該大學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屬於英國諾丁漢大學。其對於本科生招生和其他國內大學一樣,根據全國統考分。學費本科為每年5萬人民幣,兩年制碩士為每年6萬人民幣,一年制碩士為8萬人民幣。該校核心教師來自英國諾丁漢大學,其他教職員工則按照英國諾丁漢大學用人標準在全球範圍內招聘。整個教學採取全英文教學,其教材和資源也完全和英國諾丁漢大學相同。
儘管學費高昂(比北大高出10倍),但很多家長還是願意送孩子來,第一學期就有900名學生註冊。據英國《泰晤士報》報導:「申請到英國留學的中國學生一度是英國高校學費的一個重要來源,但今年下降了25%。英國的其他一些大學正滿懷興趣地觀察諾丁漢大學的這個項目。」
據了解,中外合作的辦學項目收費都比較高昂,一位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澳曼特國際商學院的學生告訴記者,「多數合資學校的學費都在一萬到兩萬甚至更高」,對於一般收入的家庭來說,選擇本土化留學也許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但這所由上海對外貿易學院與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合辦的學校,自1996年成立以來,學生人數不斷增加。
對於本土留學,專家怎麼看?清華大學教育所副所長李越說,本土留學的興起補充了國內教育資源的不足,是教育多樣化的途徑之一,但這只是服務方式而非教育方式的變革。傳統的留學方式使學生在國外接受知識的同時有機會體驗不同的思維、生活方式,這是一種潛在的教育,而本土留學使得這一部分的功能喪失了,因此與國內普通高校之間的教育差異性並不大。
(責任編輯:何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