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溫州農貿批發市場橄欖油(調和油)質量亂象調查

2021-01-14 中國質量新聞網

  以為買到便宜橄欖油 實際做了高價買大豆油的冤大頭

  浙江溫州農貿批發市場橄欖油(調和油)質量亂象調查

  中國質量新聞網 記者曹吉根

  「我以為得到了實惠,買到了便宜的橄欖油禮盒來做節日禮品,哪曉得自己其實做了冤大頭,實際上是花高價買了大豆油。這些禮盒橄欖油其實都是大豆油,春節期間也沒法送親戚朋友了。」

  在大家紛紛採購年貨喜迎春節的時候,記者接到浙江溫州消費者的反映,說溫州市年節市場熱銷的橄欖油禮盒,以高檔的橄欖油為噱頭,靠虛假違規標註和以假充真的手段,大肆銷售大豆油等普通食用油。

  禮盒橄欖油其實是大豆油

  接到線索後,記者近期到此類橄欖油禮盒銷售較多的溫州浙南農貿市場、三角巷市場和禽蛋市場進行了多次暗訪,發現市場熱銷的橄欖油禮盒花色繁多,讓人眼花繚亂。

  記者在浙南農貿市場1區27號凱鑫名酒行花150元購買了一盒品牌為「伊蓮娜」的特級初榨橄欖油禮盒,裡面有4個500毫升的玻璃瓶裝油。包裝盒上最醒目位置信息顯示,這款特級初榨橄欖油由香港麥卡倫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監製、西班牙原瓶原裝進口、為100%特級初榨。可是在盒子側面標籤位置,卻又註明質量等級是調和油,執行的標準也是SB/T10292調和油標準。配料表上配料依次是優質橄欖油、大豆油。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這款產品標識標註完全違反了食品標籤規定,所謂的特級初榨橄欖油,實際上就是一款調和油。

  按照調和油標準和該產品配料標註,其中橄欖油在調和油中的含量至少要有50%。於是記者又將樣品送到浙江方圓檢測集團檢測,獲得了伊蓮娜特級初榨橄欖油的油酸、亞油酸和亞麻酸的特性數據,再對照國家標準中相關大豆油等各種油品特性指標,用浙江大學專家提供的方法計算分析,發現購買的禮盒橄欖油中橄欖油最大含量不超過5.5%,也可能沒有橄欖油。

  

        也就是說,記者花150塊錢,名義上買的是特級初榨橄欖油,實際拿回家的是最廉價的大豆油。大豆油成本每升不到10元,禮盒裡兩升大豆油加上包裝成本不過三四十元,記者購買花了150元,還以為得到了便宜,確實是個冤大頭。

  更冤的恐怕是那些所有執行標準清楚註明是橄欖油、售價也更貴的禮盒,實際上也是大豆油。在浙南農貿2區56-57號美芬食品店,記者購買了標註福建通海食品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凱莉娜特級初榨橄欖油禮盒,在溫州禽蛋市場1幢14號店鋪購買了福州金滿福糧油貿易公司的班尼爾特級初榨橄欖油禮盒,在溫州禽蛋市場6幢23-29號崇榮副食品購買了力哆哆橄欖油。這三款油禮盒都註明執行的是橄欖油國家標準,配料表裡也只有橄欖果或者橄欖油,按理應該是純真橄欖油。

  可是方圓檢測的檢測結果出來之後,這些產品的特性指標與橄欖油國家指標完全對不上號,用專家提供的方法分析,力哆哆和凱莉娜特性指標與大豆油基本一致,班尼爾的特性指標更符合玉米油特徵。

  在浙南市場2區1號店鋪和59號店鋪購買的兩款歐斯蘭橄欖油,包裝居然騙過了記者,這兩款產品的正面和側面都標明是純正橄欖油禮盒,配料表也顯示原料只有一種--優質橄欖果,直到記者將產品作為橄欖油送到方圓檢測集團檢測鑑別真偽時,才被專業人士發現廠家居然玻璃瓶瓶貼營養成分表裡,用極小的不易看到的字體註明產品裡含有49%-67%的大豆油。當然,兩個產品的檢測結果完全符合大豆油特性指標。

  違規橄欖油禮盒大行其道

  隨著離春節的臨近,浙南農貿市場也一天比一天熱鬧,前來採購的市民絡繹不絕,因為熱銷,橄欖油禮盒被商家放在了店面最顯眼的位置,記者大致轉了一圈,在副食品區域銷售「橄欖油」禮盒的店鋪在30家以上,銷售的品牌也有二三十個之多,「伊蓮娜」「歐斯蘭」「艾莉薇蘭」「卡蒂尼」「澳巴斯蘭」「多莉娜」「克裡斯貝爾」等等,一個個名字很有歐洲氣質,有的甚至還標著西班牙橄欖油公司,但是你如果仔細研究一下包裝側面用較小字體標籤標註,就發現這些洋氣十足的橄欖油品牌,真實的生產廠家都是福建省的一些中小糧油公司,還有少數是溫州本地瑞安和樂清的兩家企業。主要生產廠家有福建網龍順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福州西海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福滿佳食品有限公司、福州原榕成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福建通海食品實業有限公司、福州金滿福糧油貿易公司、福建省吉福糧油食品有限公司等

  這些禮盒包裝最大的共同點就是,特級初榨橄欖油相關的信息佔據了顯眼位置,調和油字樣則都比較隱蔽,不仔細看,就會把這些禮盒當作真的橄欖油產品。此外,配料成分標註也隨心所欲,沒有嚴格按照標準和標籤規定標註。

  在浙南農貿市場1區26號鼎陸名酒薈,菲斯奈特禮盒內裝4個510毫升玻璃瓶,售價130元,女店主說她是這款油的浙江總代理,裡面都是橄欖油,很好賣的,剛才就有一個客人自己開車來裝了12盒走了,當記者問配料表為什麼寫著大豆油時,女店主說就是橄欖油,可能調了一點點大豆油,並且說這個油可以涼拌,可以炒。

  在溫州禽蛋市場1幢50號光頭食品店。禮盒正面醒目位置標明由西班牙凱詩奇國際糧油有限公司出品特級初榨橄欖油,側面小字又寫著品名是凱詩奇特級初榨調和油,配料依次是特級初榨橄欖油、菜籽油、玉米油、大豆油。這家店裡還銷售一個叫奧佩蒂斯品牌禮盒的標註也是如此,正面位置特級初榨橄欖油字樣十分醒目,側面小字體又註明產品名稱是食用調和油,質量等級為調和油,配料依次是大豆油、菜籽油、特級初榨橄欖油。店主說這兩個品牌是兩家工廠供的貨,但是仔細看標籤小字,實際生產廠家都是樂清福旺糧油有限公司。

  違規標註只為虛假宣傳好賣貨

  在包裝最醒目位置突出特級初榨橄欖油名稱和西班牙進口等信息,在配料欄違規把橄欖油排在第一位,廠家的目的就是為了通過虛假宣傳強化消費者認識誤區,讓大家認為這些禮盒是橄欖油。而且從店家報價情況來看,調和油品名標註越隱蔽的商品,銷售價格就越高,在包裝正面註明調和油字樣的禮盒,價格多數都在120元以下,禮盒側面小字標註的,報價都在150元以上,更隱蔽的價格則在180元以上。

  在浙南市場2區001號店鋪門口最顯眼的位置上,擺放著澳巴斯蘭、艾莉薇蘭和歐斯蘭三個品牌的橄欖油禮盒,店主介紹說,這三款禮盒裡面都是橄欖油,很好賣,現在溫州這邊過年送禮都時興這個。正說話間有送貨的送來了30箱油,店主高興地介紹說,這些油都是有客戶預定了的。

  記者指著其中配料表裡有菜籽油和玉米油的艾莉薇蘭禮盒問店主,這個應該不是純橄欖油吧?店主回答說,是初榨橄欖油,進來就是橄欖油,因為進價便宜,所以賣得便宜。在這家店裡,澳巴斯蘭品牌在盒子正面標註了調和油,報價最便宜,4瓶500ml裝禮盒報價120元,艾莉薇蘭正面名稱是特級初榨橄欖油,側面註明是調和油,4瓶750ml裝禮盒報價160元,正面和側面都標明是純正橄欖油的歐斯蘭4瓶500ml裝禮盒報價200元。

  在佳南副食品店,門口擺放著西班牙歐斯蘭橄欖油國際有限公司的歐斯蘭、新莊園兩個品牌的4種規格的禮盒產品,包裝完全標明純正初榨橄欖油的禮盒報價300元/盒,醒目位置標註是原油進口特級初榨橄欖油的要260元/盒,而在包裝正面就註明是橄欖調和油的報價只要130元/盒,還有一款歐萊雅品牌的橄欖油禮盒,售價150元,店主說超市裡要賣280元。店主說,這些油很好賣,剛才6瓶裝的禮盒就有個人買了10盒。

  記者在暗訪中發現,不知道是裝糊塗還是真實表達,市場店家都向記者表示對於禮盒中究竟含有多少橄欖油並不清楚。

  一個售賣多種凱詩奇禮盒的店裡,記者問男店員,禮盒裡橄欖油成份有多少?他回答說:「我又不是廠家我怎麼知道,廠家肯定按比例去做的」。一旁的女店員插話說:「這種調和油,禮盒看起來很高檔啊,裡面橄欖油應該有50%,這樣別的油一半,橄欖油一半,調起來,他不可能只放10%吧」。

  選購橄欖調和油請睜大雙眼

  1月20和22日,記者將暗訪發現的情況向溫州市市場監管部門作了反饋,該局安排相關區縣局到市場開展了檢查和調查。溫州局食品流通監管處處長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他們對市場上調和油亂象一直也很關注,也做過檢查和抽樣,但是由於調和油標準的缺陷,無法找到執法處罰的依據,調和油流通環節監管一直很頭痛。

  業內人士也告訴記者,因為打擦邊球機會多,調和油市場規範不容易,因此面對市場上品種繁多的橄欖油(調和油)禮盒,消費者需要睜大眼睛,不要被包裝上的虛假宣傳所迷惑,要忽略包裝上的大字,更多關註標籤部分的小字,標籤反映的信息相比較要真實一些。此外避免上當就是購買大品牌,大品牌雖然價格可能稍貴一些,可畢竟貨真價實,吃得安全。因為你買了大豆油冒充的橄欖油,涼拌做菜還有安全風險。

  此外,專家還告訴記者,消費者在選購調和油時還應該樹立理性消費觀念,科學看待調和油產品。據了解,橄欖調和油一般分為風味型、營養型兩種,前者是滿足便宜吃橄欖味食用油的需求,後者滿足健康吃橄欖味食用油的需求。營養型調和油,並不是說橄欖油的成份越多越好,而是研究者根據國民體質需要,還有通過其他食物已攝入的脂肪酸種類和比例,用多種植物油進行適度調配,以剛好滿足通過食用油來達到攝入均衡脂肪酸的目的,從而降低慢性病等風險。

  專家介紹說,購買營養型橄欖調和油,關鍵要學會看配料表,看調和的油種類是不是夠多,雖然每種油沒有標註具體的添加比例,但是標準規定配料表的排序是從多到少的,消費者可以根據配料表和商品價格,對於標註是否準確做一個初步的自我判斷。

        延伸閱讀:你買的橄欖油禮盒裡唱主角的可能是大豆油

相關焦點

  • 橄欖調和油為啥賣的這麼便宜?因為木有橄欖油!
    因有益於健康,橄欖油一直以來都是中高端食用油市場消費者青睞的對象。但有些動機不純的商家,利用食用調和油管理上的缺陷,以橄欖油為幌子,大肆銷售所謂的橄欖調和油。前不久,根據消費者反映的線索,作者聯合浙江經視作者,對浙江省寧波、金華和台州的部分城鎮超市和糧油市場銷售的低價橄欖調和油進行了調查,發現普遍存在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現象。
  • 你買的橄欖油禮盒裡唱主角的可能是大豆油
    年節將至,提兩盒橄欖油禮盒走親訪友,又實用又洋氣。原以為得了實惠,買到了便宜的橄欖油禮盒,哪知道做了冤大頭,花的大價錢買了大豆油——這是記者近日走訪了溫州幾大批發市場,遭遇的真實案例。  一周之前,錢江晚報記者接到溫州消費者舉報,稱他們在當地市場上採購年貨時,發現一些看起來很高檔的橄欖油禮盒,或虛假違規標註,或以假充真,以為買的是橄欖油,實則為大豆油等普通食用油。接到舉報後,錢報記者走訪了溫州三個市場,選擇了四款橄欖油禮盒送到了檢測機構。
  • 「錦繡農貿」紮根永嘉烏牛煥新 打造溫州城北食材採購集散地
    這場活動也預示著我市知名的農貿市場品牌「錦繡農貿」重獲新生。  「錦繡農貿」提供食材採購一站式服務  在溫州市民心目中,最知名的農貿市場品牌莫過於「錦繡農貿」——位於市區水心的溫州錦繡農貿市場,自2005年建成後逐步發展成為市區體量最大的農貿市場,也是市區及周邊縣市人們採購食材的集聚地。
  • 齊齊哈爾:排查農貿海鮮批發市場 開展核酸檢測
    本文轉自【黑龍江日報】;齊齊哈爾排查農貿海鮮批發市場針對疫情防控新形勢新變化,齊齊哈爾在全市範圍內開展生鮮、冷凍肉及製品和水產品專項整治行動,通過排查風險隱患,追根溯源,嚴防食品安全事件發生連日來,齊齊哈爾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先後成立16個檢查組,深入到全市各縣(市)區的食用農產品集中交易市場、大型商超、生鮮冷凍肉及肉製品經營店、海鮮經營(連鎖)店、進口食品專營店等,對經營業戶數量、主體資格和經營狀況等逐一調查登記,進一步強化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目前齊齊哈爾市對食品流通環節、餐飲服務單位全覆蓋監管監察。
  • 上海最大魚市場曹安滬太農貿批發市場搬遷完畢
    上海曹安滬太農貿批發市場  6月30日上午,在數臺大型機械設備持續不斷的撞擊下,位於滬太支路上的全市最大魚市場——上海曹安滬太農貿批發市場內面積約1.3萬平方米的門面房、倉庫等建築,被依次夷為平地,這標誌著該市場整體拆除
  • 胡姬花調和油的花生陷阱
    浙江的王女士近日去超市買花生油,發現5升裝的某花生油售168元,而胡姬花花生濃香調和油僅需69.5元,看起來實惠得多。可買回家後才發現後者的配料表中,大豆油和菜籽油含量最多,花生油含量排在第三位。  就此現象,新浪@健康時報開展了「食用調和油的微調查」。截止至調查的第四天下午5點,76%的網友認為以「花生濃香」命名會給消費者造成花生油含量最多的印象。而75%的人認為這種命名方式不合適,應以含量最高的命名。
  • 調和油不能說的秘密 從不公開配方
    編者按:目前,食用油市場存在標識混亂、概念繁多、調和油比例不明等諸多亂象,普通消費者對此疑慮重重。然後,食用油不僅僅存在於我們自己家的餐桌上,餐廳、酒樓,甚至各種各樣的食品零嘴,都不缺少它的身影。而威脅健康的陰影,也無處不在。「花生調和油中實際上花生油所佔比例不到5%」、「一滴橄欖油也能叫橄欖調和油?」
  • 橄欖油:「初榨」概念模糊調和油愛打「擦邊球」
    因為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被消費者冠以「防輻射、防癌、抗氧化」的神奇功能,一瓶特級、初榨橄欖油價格不菲。市場上「初榨」橄欖油到底好在哪兒?橄欖調和油又是怎麼一回事?    橄欖油的標配似乎是「初榨」,這兩字能讓橄欖油立即身價倍增。實際上,什麼樣的「初榨」值得消費者為此買單呢?
  • 調和油配方比例不再是「謎」
    調和油新國標最突出的條款就是,要求「食用植物調和油的標籤標識應註明各種食用植物油的比例」。業內專家指出,伴隨著新國標的出臺,調和油市場將越來越規範。屆時,調和油配方比例不再是「謎」,市民消費將更明白。調和油「高標低配」由來已久如今,調和油已成為不少家庭的廚房必備食用油。某知名連鎖商超負責人表示,調和油佔了食用油市場銷售相當大的比例,從營養角度看,調和油由多種食用油組成,其中的營養元素自然更加多樣,很多市民更傾向於選購調和油。
  • 溫州仙降鞋子批發市場在哪,其他批發市場怎麼樣呢?
    溫州是大名鼎鼎的鞋子生產地,每年都有很多批發零售商到這裡進貨,到了夏天涼鞋賣得最好,出貨量也最大。而仙降的鞋子可以說也是溫州鞋的代表了。這裡遍地都是製鞋工廠,也是全國各地鞋子微商的微商貨源地,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仙林鞋子批發市場的真實情況。
  • 菜籽油、橄欖油、調和油…… 吃錯可能會致癌!
    2019-04-19 09:55圖文來源:金陵晚報菜籽油、橄欖油、調和油……哪種油更健康? 吃錯竟會致癌!每次去超市,貨架上各種食用油琳琅滿目,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欖油、菜籽油……讓人應接不暇。而油的品種不同價格也不同,有的幾十塊一桶,有的卻要幾百塊。那麼,這麼多的油,我們到底該怎麼選呢?什麼油我們吃著更健康?真的是橄欖油最好嗎?不同的油營養價值也不同不同的油營養價值也不同。
  • 深海魚油中魚油含量不到2% 調和油被指貓膩多暴利多
    東方網記者孫曉菲、實習生楊依霏7月28日報導:調和油是中國人的一項獨特發明,各種油混合在一起,營養更均衡。然而,東方網記者連日來走訪了滬上多家大型超市的食用油專櫃發現,調和油市場怎一個「亂」字了得。調和油國標遲遲未出臺,各品牌的調和油配比都不需公開,企業想怎麼調就怎麼調,以次充好,「大豆」甚至可以賣出「橄欖」的價格。
  • 廣州農貿批發市場、大中型超市食用農產品今年抽檢合格率超97%
    原標題:廣州農貿批發市場、大中型超市食用農產品今年抽檢合格率超97%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吳嶽德南都訊 4月8日,廣州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第69場疫情防控新聞通氣會,介紹廣州市統籌推進農副食品批發採購
  • 銀川小商品批發市場
    銀川比較有名的批發市場有3個。有銀川商城,東方商城和溫州商城。  銀川商城  銀川商城原名銀川市工業品批發市場,於1992年開始營業,是銀川市較綜合、全面的大型商業市場。銀川商城總建築面積10萬多平方米,其中商業面積近7萬平方米,設有4000多個商鋪。
  • 台州戰「疫」進行時丨我市一級農貿批發市場正常營業,生活物資供應...
    台州戰「疫」進行時丨我市一級農貿批發市場正常營業,生活物資供應有保障!台州農港城:每天400噸蔬菜供應這段時間,台州商務部門積極推動台州農港城等大型農貿批發市場正常營業,做好交易場所的消毒消殺工作,工作人員一律帶口罩上崗,進場買貨人員一律測體溫,杜絕出現武漢等疫區的貨源。據了解,目前台州農港城每天從福建、昆明和山東等地組織400噸蔬菜供應台州市場。
  • 石家莊125家大中型超市、81家大中型商場、105家農貿和批發市場...
    長城網訊(記者周亞彬)記者從石家莊市商務局獲悉,截至3月6日,石家莊市125家大中型超市、81家大中型購物中心(商場)、105家農貿和批發市場全部正常營業。東裡便民市場的一家蔬菜銷售點,人們正在選購蔬菜。
  • 新國標12月21日起實施 調和油調的啥一目了然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花生調和油」「橄欖調和油」往往因為有了「花生」「橄欖」等字樣而身價飆升。然而,裡面究竟含有多少花生油、橄欖油,對市民來說一直是個「謎」。
  • 北京農貿批發市場管控趨嚴:三文魚店關閉 逐家排查貨源
    【解說】近日,北京連續新增多例本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北京新發地市場關停。北京其他農貿批發市場情況如何?6月13日上午,記者在北京另一農貿批發市場錦繡大地物流港看到,目前市場僅開放西側與東側兩個入口,並從13日起實行更加嚴格的限流管控。
  • 橄欖油有那麼神奇嗎:市場上「初榨」概念模糊
    因為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古希臘人發明的橄欖油被奉若健康高檔用油,更是被冠以「防輻射、防癌、抗氧化」的神奇功能,一瓶特級、初榨橄欖油價格不菲。橄欖油真的有這樣神奇嗎?初榨橄欖油的初榨價值在哪兒?我們的烹調用油是否只需要橄欖油?  市場上「初榨橄欖油」概念模糊  橄欖油的標配似乎是「初榨」,這兩字能讓橄欖油立即身價倍增。實際上,什麼樣的「初榨」值得消費者為此買單呢?
  • 植物調和油必須標明配方比例
    本次修訂增加了「食用植物調和油產品應以『食用植物調和油』命名」和「食用植物調和油的標籤標識應註明各種食用植物油的比例」的要求,並鼓勵在食用植物調和油標籤標識中註明產品中大於2%脂肪酸組成的名稱和含量(總脂肪酸的質量分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