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常識》:我們如何用反常識思維來解決問題?

2020-12-17 手機鳳凰網

作者:[美] 鄧肯·瓦茨(Duncan Watts),雅虎、微軟兩大頂尖研究院首席研究員。

出版社: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年8月

在固有思維裡,冰淇淋是夏天的季節限定,關東煮是冬天的「一杯溫暖」。所以,天氣只要變暖,店家就會關把東煮從貨架上撤下來;天氣變冷的時候,就縮小冰激凌的櫃檯。

但是,有一家便利店去卻反其道而行之,它就是7-11。即使在夏季,收銀臺旁邊也會醒目地擺放著關東煮;即使在冬季,冰激凌也仍舊佔據著店裡的絕佳位置,沒想到卻賣得非常好。於是,其他的很多便利商店也紛紛效仿,現在這種商品設置已經成為一種「常識」,但是今天的常識,在最初的時候是「反常識」。

換句話說,你對世界的理解會阻礙你對世界的進一步理解。讓我再來問你一個問題:你認為,來自城市的士兵和來自農村的士兵,誰更能適應軍隊的生活?為什麼?

你可能會說,當然農村士兵更適應,因為他們習慣了貧困和艱苦,還有高強度的體力勞動。但是,如果接下來我告訴你:研究的結果表明,城市士兵在軍隊生活中會更適應。

這時候,大多數人的反應會是思考一下,然後也能給出很多聽起來合情合理的原因:比如,城市人更習慣擁擠的環境,習慣遵守規章制度,服從領導的調派和指揮,對著裝規定和禮儀標準有更好的接受度等等。

常識又將你帶入了思維的陷阱裡。常識會讓你輕易下判斷,並且習慣做一個「事後諸葛亮」。 如果你在生活當中,常常會不自覺地去證實自己的想法,那很可能就會掉入常識思維的陷阱。反常識,就是想教你學會正確質疑自己的直覺,在必要的時候,能夠拋掉之前的想法。

一、反常識的適用範圍

哪些事情可以用常識來判斷和解決?哪些事情不能用常識快速處理,只能採用反常識進行思考?反常識有哪些可以遵循的定律,給你指出了哪些提示和忠告?

在這本書中,介紹了很多計算社會學家做過的實驗,比如:網頁上的什麼因素決定了歌曲排行榜的變化?怎麼讓你想傳播的信息瘋傳?加薪能提升員工的績效嗎?請明星做廣告能在多大程度上助力產品的暢銷?

這些實驗證明了,常識不僅在解釋一個人的個體行為的時候容易出現偏差,在解釋群體行為和歷史事件上,也很容易出現偏差。也就是說,有些問題可以用常識思維來解決,而有些問題必須用反常識思維來解決。

鄧肯瓦茲的結論是,所有的簡單系統的問題,都可以用常識思維來解決,部分複雜系統的問題,可以用常識思維來解決;而大多數複雜系統的問題,需要用反常識思維來解決。

1,什麼是簡單系統的問題?什麼是複雜系統的問題?

簡單系統問題和複雜系統問題跟這個事情容不容易做,沒有關係。區分這兩類問題的關鍵,是可不可以對這個問題用科學語言進行描述和建模。

比如,GPS定位系統,這是比哈雷彗星的運行軌跡複雜很多的建模,雖然不容易做,也是簡單系統問題。一旦建模完成,就可以用常識思維進行解答和預測。你只要會用智慧型手機裡的地圖軟體,就能按照它的指示,順利到達目的地。

和簡單系統問題相比,複雜系統問題,包含了很多已知和未知的微小因素,每一個微小因素帶來的微小擾動,都會通過這個系統龐雜紛繁的結構進行放大,給這個系統的其他部分造成各種各樣巨大的影響。比如說,蝴蝶效應,也就是北京的一隻蝴蝶煽動了一下翅膀,會在未來給遙遠的巴西造成一場風暴;

又比如,馬太效應,你畢業第一年的工資比你的同學高出一倍,而你所在的公司一直發展穩定,二十年之後,你和你的同學過上的日子,就產生了天壤之別,出現了窮者愈窮,富者愈富的現象。這些都是複雜系統問題,都屬於反常識的適用範圍。

2,複雜系統問題也可以分成兩類:一類符合某種穩定模式,另一類不符合已知的任何穩定模式。

比如說,預測下一個流感季的患者人數,指導製藥公司生產出符合市場需要的流感疫苗數量;又比如,一家銀行預測發放出去的信用卡的還款違約率。這些都屬於複雜系統問題當中符合穩定模式的事件。

雖然因為包含的微小因素多,隨機變化的可能性大,還不能做到像對哈雷彗星的運行軌跡和GPS定位系統一樣進行科學量化的描述和建模,但是可以通過對相關數據的及時收集和分析,找到某個時間段和某塊區域、某些人群的穩定模式,這些穩定模式就成為了一種可以方便使用的常識思維,你就可以用這些常識進行預測。

也就是說,這類符合某種穩定模式的複雜系統問題也可以用常識思維來解決。但是,大量複雜系統問題是不符合已知的任何穩定模式的,這類問題就不能用常識思維來解決。

比如,一家電影公司想預測一部電影未來的票房收入,來決定投入多少製作和營銷費用,一家期貨公司想預測未來大豆的價格走勢來考慮籤署什麼數量的大豆期貨合約,這些就都屬於無法用常識思維來解決的複雜系統問題。雖然所有這些問題都有相關的歷史數據可以參考,但發生過的歷史已經成為了固化的事件,是沒有辦法完全挪用到還未發生的動態的未來結果上的。

所以,在思考這類問題的時候,就需要構建你的反常識思維。

二、如何構建反常識思維

想要搭建反常識思維,你需要做到以下四點:

1、把歷史的數據、經驗、教訓和結果,當作眾多可能性中的一種;

2、把未來當作眾多不同的概率分布,從中找出最重要,最值得預測的選項;

3、在當下,使用歷史作為資料庫,對未來的重要選項可能發生的概率做出計算,根據概率進行科學決策;

4、萬事萬物都不能想當然,要用網際網路提供給你的便利條件,儘可能用大規模的實驗和數據來找出客觀規律。

通過這4點了解到所有的簡單系統的問題,都可以用常識思維來解決部分複雜系統的問題,可以用常識思維來解決;而大多數複雜系統的問題,需要用反常識思維來解決。

三、反常識的三大定律

那麼我們如何用反常識思維來解決問題呢?總結了3大定律與大家分享。

反常識的第一條定律:人生贏家都是概率贏家

大多數人都非常偏愛對事情結果的準確預測。比如,你是不是常常會聽到有人說,這天氣預報實在是不準啊。其實,目前的天氣預報技術,對於48小時之內的預測,已經能做到非常準確了。在天氣預報說有60%的概率下雨的那些日子裡,確實有60%的日子都下雨了。所以,你一定要分清楚,預測一個確定的結果,和準確預測一個結果發生的概率,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

大多數人在進行一個決策或者想要解決一個問題的時候,其實想要的是一個確定的結果,比如:下一屆美國總統,川普是不是會連任;明天到底會不會下雨。這種對確定結果的追求,就是一種常識思維。

也就是說,常識思維把一件事情的發展過程,看作了「一個」事件鏈條。但實際上,反常識思維告訴你,事情的未來有很多可能性,每一種可能性都是一個事件鏈條,這很多條事件鏈條有各自不同的發生概率。所以,你應該關心的是:川普連任的概率有多大,其他候選者勝出的概率分別是多少;明天下雨的概率有多大,晴天、颳風、雷暴的概率又分別是多少。

也就是說,你應該關心的是不同的事件鏈條概率。而是,隨著事件發展過程中一些真實情況的發生,未來的可能性會逐漸向一些事件鏈條歸攏,你需要不斷關注還剩下哪些事件鏈條,發生的概率又產生了什麼變化。最終,所有的可能性會聚集到一個事件鏈條上,那就是這件事情真正產生結果的時刻。所有的可能性都消失,一個不可逆的結果產生了。

換句話說,你並不能做到預測結果,結果只能自己產生。如果你想讓成功稍微偏向你一些,你不能依靠對結果的完美預測,你只能依靠對概率的正確使用。所以,反常識的第一條定律就是:人生贏家都是概率贏家。

反常識的第二條定律:「搜索者」勝過「規劃者」

如果你在面對一個難題的時候,最直接的反應就是,要自己得出結論,找到答案。也就是說,你習慣於做一個規劃者,這就是常識思維。

但是,實際上,任何一個難題,都非常可能已經有人發現了很好的解決方案,而且還不止一個人能解決,甚至,解決方案也是五花八門,各自有各自的好。

反常識思維就是要提醒你,不是每一個難題都需要你親自去做執行者,自己鑽研出問題的解決方法。在大多數時候,你應該做一個搜索者。也就是說,你要把自己的注意力和資源,投注到尋找能夠提供各種解決方案的人,投注到普及你發現的解決方法上,這會產生更大的成效。

反常識的第三條定律:流行=大量的普通影響者+偶然的超級影響者

大多數人都是「個別人物法則」的信奉者,也就是說,常識思維會讓你認為,要促成任何一件暢銷品或者是流行時尚,一定缺不了關鍵人物或者是明星人物的加持。這就是為什麼大明星總能接到商家的廣告,董事會總想找到明星CEO,流行病學家總在擔心存在某種疾病的「超級傳播者」。常識思維認為,超級明星能引爆產品,超級英雄能推動歷史發展,超級傳播者能擴散流行病。

但是,反常識認為,「個別人物法則」要想起作用,必須同時具備兩個要素:

1.傳播網絡裡必須要存在一些社交之星,這些人比其他人更加具有影響力,但不一定要是超級明星級別的,只要一個人能影響的人數是普通人平均影響人數的3倍,就足夠了。

2、和傳播網絡能影響的人數相比,傳播網絡的結構,對傳播效果產生的作用更大。傳播者的影響力必須要通過特定的社交網絡結構才能被極大的增強。

我舉個例子,就更容易理解了:如果你聽說發生了一場森林火災,你一定不會想,點燃這場大火的火星,實在是太特別了,你要是這麼想別人就會覺得你很可笑。但是,當你看到一個影響力特別大、流傳特別廣的事件的時候,你就會想知道,到底是哪個人引發了這場流行。其實,這個人未必真的存在。

接著拿森林大火來類比,不是說森林裡樹木越多,或者存在幾棵特別易燃特別高大的樹木,火災就越容易發生,火勢就會越大。而是要看森林裡的其他條件是不是具備,風力多大,溫度溼度多高,還有其他重要條件都要同時滿足,森林大火才能在大範圍內燃燒起來。

傳播網絡也是一樣,如果沒有合適的網絡結構,讓特定條件能存在,即使是擁有超級影響者,也不會在網絡裡產生太大的影響。

所以,反常識思維得出的結論就是:大多數的流行並不是由一小部分起到觸發作用的超級明星完成的,而是通過大量普通的影響者,在某種特定的網絡結構創造的適當條件下,影響了一群容易受到影響的人,所有以上這些最根本的因素都具備,流行才會產生。

【鈦媒體作者介紹:本文內容來源於《反常識》作者,[美] 鄧肯·瓦茨(Duncan Watts)。他是雅虎、微軟兩大頂尖研究院首席研究員;也是哥倫比亞大學教授,影響全世界的康奈爾大學懷特教授。被譽為小世界網絡之父,網絡科學奠基人之一】

《反常識》將會納入鈦媒體Pro版書庫,敬請大家關注前沿書庫的上新動態~每位Pro專業用戶一年可以在書庫中任意選擇三本書,由鈦媒體免費贈送哦~點擊連結、登錄,進入「前沿書庫」選書:http://www.tmtpost.com/pro

相關焦點

  • 在今天,為什麼反常識才是新的常識?
    鄧肯·瓦茨的答案,就是「反常識思維」。到底什麼才是「反常識」? 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常識所帶來的思維陷阱無處不在。那麼,哪些事情可以運用「反常識」的思維?我們又該如何用「反常識」的思維來解決問題?近日,在湛廬文化針對《反常識》的內部神仙會上,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反常識》一書的譯者、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呂琳媛,媒體人黃鉳堅,微軟加速器(北京)前執行長檀林等人,就「反常識」的生發,探討了反常識的本質,如何用反常識進行思考,以及反常識的具體應用領域等問題。
  • 我們生活中到底有哪些,是反常識的科學?
    可惜,這個也不能算是一個反常識。並不是因為某些專家說:轉基因食品對人沒有害處,那麼我們吃了就一定不會有問題!前兩天在和朋友吃飯時,一個朋友講了這麼一件事:八幾年的時候一個粽子廠的老闆的孩子,拿紅燒肉換人家的粗糧餑餑吃。
  • 畢業一年就賺一千萬,想賺錢要知道反常識,更要知道反常識的條件|富日記
    收費用錢支付,免費的用你的時間支付。如果你享受了免費產品或服務,你只是商家的產品,不是客戶。那些付費客戶才是商家真正的客戶。然後還要測試,投放少量廣告,看銷售如何,是否如自己預期。如果不如自己預期,那就要復盤找問題。是不是產品選的不對,或者廣告投放的人群不適合。找到問題後,再測試,如此循環,直到找到每次操作都能賺錢的方案。
  • 如何快速提升認知?三步教你打造反常識卡,實現人生十倍成長
    經過歷史的發展,這句常識性的話語已經改變,變成了「我們一開始做事情不再強調完美,而是要先開始再螺旋式上升的去迭代完善。」我們看到了,很多我們曾經認為的常識現在已經發生了改變,變成了反常識,變成了新常識,也將變為將來的常識。
  • 談判如同走鋼絲是一門藝術,富人為何能戰勝窮人,關鍵在於反常識
    這三大反常識才是談判的精髓,長見識了。一、為何談判要搞反常識?1、談判反常識的是越慢效果越好,其目的就是為了搞清楚對方的真實意圖誰著急誰吃虧,談判越慢,效果越好。人類認知4大核心思維:全局思維、局部思維、極限思維、變化思維
  • 科普:什麼是「反常識」思維?tradeoff是什麼思維方式?
    反常識思維第二個瓶本說你的全部捐款會給一個叫諾奇亞(Roka)的七歲女孩他生活在馬裡,家裡很窮,時常挨餓,你的錢會讓她生活更好一點,也許你的捐款能幫好她獲得更好的教育和衛生條件。研究者問受試者願不願意把一部分報酬捐給非洲。
  • 一個老闆是如何反常識操作的?成就了一個近百億的企業,我信服了
    這個小故事讓我們看到了反常識才是成功的關鍵。接下來讓我來講一個我親身經歷的故事:1、為什麼開的第二家加油站不叫第二加油站?那馬上要面臨再建第二個加油站的問題,如果按照常識我們肯定會起個名字是振東第二加油站。可是,老總他反常識的是直接起的名字是「振東第八加油站」;第三個加油站叫的是「振東第十六加油站」,以此類推,然後慢慢充實。
  • 你穿的衣服好沒品,三大反常識穿衣法,讓你的穿衣更有品味
    一見鍾情說明我們對一個人的第一印象是何等的重要,而人的第一印象除去你的容貌和言談舉止外,能給自己第一印象加成的那就是你的穿衣打扮。有這麼一個故事:有個村裡的暴發戶要去大都市逛逛,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有錢了,不能再穿著村裡經常穿的那種衣服了。
  • 十個反常識的經濟學冷知識:東西都是越貴越好嗎?
    ……很多我們習以為常的日常,其實都暗藏玄機,而這些玄機的背後,就是"經濟學"。用反常識經濟學的視角去看這個世界,你會發現這個世界存在著許多"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1.為什麼巨星的演唱會門票總是能很快售罄?商家為什麼不因此提高票價呢?
  • 反常識的趣頭條:亮點、槽點、「鑰匙」
    兩款APP,路徑迥異:趣頭條以遊戲化的積分運營機制切入資訊市場,培養用戶閱讀習慣,而米讀又用免費模式打破了行業長期以付費模式主導的發展格局——每個產品都有反常識的創新點,而且創新點都是因地制宜的。米讀為什麼要做免費?
  • 全球化「叫魂」:西方媒體為什麼反常識地誇大中國科技?
    在外媒眼中,我們的科技已經這麼牛了那麼我們都有哪些被外媒誤讀的科技成果呢?不過我們要是真有這麼強大的手段推行這種評分計劃,估計也不會有那麼多P2P被薅羊毛了。反常識地誇大中國科技能力,他們在21世紀「叫魂」相信很多人會和我們有一樣的想法——這都2018年了,從美國到中國的機票無非幾千塊,怎麼還會有西方記者編造這些完全不合邏輯的新聞呢?
  • 全球化「叫魂」:西方媒體為什麼反常識地誇大中國科技?-虎嗅網
    在外媒眼中,我們的科技已經這麼牛了那麼我們都有哪些被外媒誤讀的科技成果呢?不過我們要是真有這麼強大的手段推行這種評分計劃,估計也不會有那麼多P2P被薅羊毛了。反常識地誇大中國科技能力,他們在21世紀「叫魂」相信很多人會和我們有一樣的想法——這都2018年了,從美國到中國的機票無非幾千塊,怎麼還會有西方記者編造這些完全不合邏輯的新聞呢?
  • 反常識的經濟學原理告訴你
    所以,我們的大腦通常喜歡用一些常識、概念等抽象化的思維來認識世界以減輕認知的負擔!即使如此,佔體重10%的大腦,仍然要消耗我們每天消耗總能量的1/4。所以,減肥就得多動腦啊! 不人云亦云,不迷信權威,這不光是個智商的問題,也是個健康的問題吖!
  • 如何戰勝他人的偏見? 《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的思維理解世界》讀者...
    我們依賴習慣行動,我們依賴常識溝通,而我們所依賴的總讓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猶如偏見。我們為什麼很難改變自己的意見?我們的意見為什麼如此不同?如何戰勝他人的偏見?!4月2日上午,電子工業出版社·美迪出版分社在北京中關村圖書大廈發起《萬萬沒想到:用理工科的思維理解世界》讀者見面會,作者萬維鋼從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回國。這次活動的主題為"如何戰勝他人的偏見",探討人們是怎樣通過犯錯誤來適應世界。現場有很多讀者的粉絲參與,場面熱鬧。出版方打出的口號是:致追求智慧的人,讓科學思維嘗起來很Q,用起來顯格調。講科學思維對現實生活的啟發。
  • 15 個反常識的經濟學冷知識,知道你為什麼那麼窮嗎
    這些看似毫無關聯的事件背後,這些匪夷所思的反常識現象,都有著共通的原理——經濟學。為什麼有些惡行看似喪盡天良,結果卻收效良好?為什麼許多制度看似盡善盡美,最後會一敗塗地?究其原因在於,在一個共同的框架下,人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總有人會找到漏洞,讓系統瓦解。
  • 憑藉3個反常識,飛鶴三年晉升「中國奶粉王」
    2019年11月13日,飛鶴成功登陸港交所,做空機構也來了。GMT Research在做空報告中表示,飛鶴的業績「好得不真實」、「我們看不懂為什麼飛鶴增長這麼快」。然而市場的反應很能說明問題:7個月後,飛鶴的股價從7.2元漲到15.4元,市值超過蒙牛,接近1400億。
  • 人,如何提高認知能力?十個常識或反常識
    如何測量與提高人的認知能力?今天是這些問題的統一回答,也算是一個科普。1.什麼是認知一個少為人知的事實是,舶來詞「認知」2005 年才被「現代漢語詞典」收錄。「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通過思維活動認識、了解」。簡單來說,它原本是指通過各種心理活動(如感覺、知覺、概念、推理或想像)獲取知識。
  • 何帆:5本好書,帶你獲得思維的奧秘
    可是,我們的大腦是如何運轉、決策的?東西方思維方式的差異是什麼?怎樣才能避免常見的思維錯誤……這些問題,知道答案嗎?「得到」專欄《何帆的北大讀書俱樂部》的主理人何帆老師,為你推薦5本好書,從常見的思維謬誤,到東西方的思維差異,助你獲得思維的奧秘。向好書致敬,祝你開卷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