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叫魂」:西方媒體為什麼反常識地誇大中國科技?-虎嗅網

2020-12-20 虎嗅APP

在西方媒體構建的世界中,中國一直是一個被誤讀的國家。在過去,影視作品和新聞中的中國,往往是貧窮、混亂、文明程度低下,因為飢餓養成了食用動物器官和貓貓狗狗的習慣。


不過近幾年以來,隨著中國越來越多地走向世界舞臺,「神秘的東方迷霧」也開始逐漸散去,西方世界的人們開始意識到中國正在逐漸強大起來。尤其是這幾年中國科技的發展,甚至到了讓世界驚嘆的程度。


不過當世界意識到中國科技的強大時,一些外媒的宣傳報導又開始往奇怪的地方發展。從「野蠻落後」變成了「擁有種種神奇的黑科技」,而且在外媒的口徑中,中國的黑科技不但突破想像和常識,甚至常常被政府用來監視和壓迫民眾。


這時作為「可憐」的中國民眾,往往會一頭霧水——原來我自己都不知道,我過得這麼慘。


在外媒眼中,我們的科技已經這麼牛了


那麼我們都有哪些被外媒誤讀的科技成果呢?


能將人碳化的雷射槍


最經典的案例莫過於此前港媒報導的「雷射槍」事件了。幾個月前,一家港媒報導稱中國已經研發出來一種名為ZKZM-500,這種武器可以射出無聲無形的能量光束,這種雷射可以透過玻璃進行射擊、讓易燃材料輕易燃燒起來、並且可以在800米之外將人碳化。同時報導稱,中國將利用這種雷射武器管控那些不聽話的民眾們。


可實際上呢?從技術角度來講,雷射武器要想達到這種能力,需要巨大的雷射發射器,根本不可能集中到一把武器上。並且中國專家也闢謠,ZKZM-500是普通的非致命警用裝備,只是利用強光對犯罪分子進行幹擾性致盲。


監視民眾的無人機鴿子


同樣是這家港媒,最近又撰寫了一篇報導,稱中國已經研發出了和鴿子一模一樣的仿生無人機,這種無人機鴿子會在空中盤旋,通過迷惑民眾來達到監視的目的。


然而這種無人機鴿子其實只是一款普通的仿生無人機,除了中國,美國、芬蘭都進行過鳥類無人機的研發。這類無人機的作用主要是混入鳥群對鳥類進行觀察、飛行軌跡引導。至於監視人類……是天網系統不夠密集還是針孔攝像頭不夠隱蔽?何必費這個力氣呢?



徵信系統與《1984》


更可笑的是,此前有外媒報導,中國將在2020年徹底推行「社會信用評分」,一邊收集市民在網際網路上的發言和購買記錄,一邊用攝像頭觀察他們在線下的行為,發帖表揚政府會導致評分上升,不良駕駛行為會導致評分下降。


這一分數決定了你的上網速度、約會App上的可見度、以及能不能乘坐交通工具。外媒稱中國市民會因為擔心「報復」而被迫加入這一計劃,中國政府正在通過這種方式創造一個「奧威爾式」的世界。同時外媒提到,幫助政府打造這一計劃的公司名為「Sesame Credit」(直譯過來就是芝麻信用)。


看到這裡大家都知道,這家媒體顯然是把芝麻信用分、交通攝像監控和徵信系統混在一起,編造出了一個社會信用評分計劃。不過我們要是真有這麼強大的手段推行這種評分計劃,估計也不會有那麼多P2P被薅羊毛了。


反常識地誇大中國科技能力,他們在21世紀「叫魂」


相信很多人會和我們有一樣的想法——這都2018年了,從美國到中國的機票無非幾千塊,怎麼還會有西方記者編造這些完全不合邏輯的新聞呢?



實際上這種情況不僅僅發生在中國,在部分西方媒體的筆下,俄羅斯和朝鮮豢養著一批強大的黑客軍隊和網絡水軍,前者已經入侵了國家公共設施和網際網路的每一個角落,時刻準備著通過破壞電力系統、選舉投票系統或是輿論攻擊來顛覆美帝人民的美好生活;後者則正在通過勒索病毒和銀行系統攻擊四處搶錢。


令人十分不解的是,在過去部分外媒通過強調貧窮落後和飲食習慣來醜化中國形象,往往還都是建立在事實之上,而如今外媒對中國科技能力的誇大和用途的扭曲,幾乎已經到了閉眼瞎說的地步,與事實,甚至與最基礎的物理邏輯都完全不符。


不過太陽底下無新事,今天這種情況,其實與中國乾隆年間發生的「叫魂」事件有些類似。


乾隆時期,隨著海外通商的繁榮和豐富的農作物引進,中國經濟民生空前繁榮。可隨著經濟發展,貧富差距開始擴大,人口的流動性帶來了社會的不穩定性。同時各級執政機關官僚習氣十分嚴重,結黨營私、官官相護、欺上瞞下的情況十分嚴重。



就在這時,有官員向乾隆上報了民間的「叫魂事件」——一種通過剪下他人髮辮,對靈魂進行控制的巫術。因為涉及到「髮辮」這個關鍵因素,乾隆皇帝十分震怒,認為這是妖黨作祟,命令各地方和各級官員對叫魂事件進行徹查。那些聲稱不存在叫魂事件地方官員,就會被皇帝斥責辦事不用心。於是官員們為了「滿足」皇帝,開始不斷聲稱自己發現、懲處了叫魂妖黨。叫魂事件也越鬧越大。


結果經過將近一年的時間,人們才發現幾乎所有的叫魂妖黨都是冤假錯案,地方官員為了政績將流民屈打成招,所謂叫魂更是無稽之談。這場鬧劇最終結束,乾隆皇帝仍然一口咬定世上存有妖黨,只是要求官員不要大張旗鼓地圍剿。


顯然乾隆自己是知道所謂「妖術」是沒有那麼大的力量的,一方面他借著妖黨之名向底層民眾傳播恐懼,將貧富階級間的矛盾轉移到流民身上,另一方面他則是以徹查妖黨之名敲打各級官員,加強實權的掌控。


歷史的荒謬,和我們面臨的現實


從古至今,當反常識成為一種社會性現象時,往往背後隱藏的是赤裸的政權博弈。


今天,中國作為歐美意識形態之外的國家,在科技、軍事和經濟上的增長,對於歐美國家來說,就是乾隆皇帝眼中那條被剪掉的辮子。對於如今的全球秩序來說,是非常嚴重的潛在威脅。


而歐美國家,尤其是美國,自身所面對的失業率提升、經濟增速放緩,就像當時的大清一樣,內部矛盾逐漸累積,急需一個發洩點。



這時黑科技強國中國、黑客水軍故鄉俄羅斯、盜幣窩點朝鮮,就一齊成為了「叫魂者」,通過不同意識形態國家技術能力的誇張,西方記者某種程度上是在恐嚇歐美國家的民眾——他們已經那麼牛X了,沒準明天你的銀行帳戶就被盜光,全城斷電,要是不服,中國的雷射武器就會從千裡之外把你燒成碳。


兩種意識形態本來就長期處於對立狀態,大多數歐美民眾對於中國、俄羅斯等等國家缺乏了解,也增加了「妖術」存在的合理性。


就像乾隆皇帝借著叫魂事件清洗官員一樣,隨著誇大中國科技威脅而來的,很可能是歐美國家的種種政治手段。


我們現在就能看到,以俄羅斯水軍和黑客為名,歐美社交媒體平臺正在嚴查政治廣告和疑似水軍的帳號。而在媒體上宣傳中國利用科技監視民眾,這種一邊誇大中國科技能力一邊抹黑中國的言論,本質上和美國發起貿易戰所傳達的情緒完全吻合。


不過由於不可抗力,大部分國人並不知道我們的科技水平已經在部分外媒筆下被「妖化」了。


其實今天的中國與世界,相比乾隆年間的叫魂事件,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叫魂妖黨本不存在,可中國和其他國家的競爭卻是切切實實的。


最後留給大家一個問題,如果你是想要顛覆清王朝的叫魂妖黨,你應該四處宣揚自己妖術高超呢?還是悄悄作法悶聲發財呢?

相關焦點

  • 全球化「叫魂」:西方媒體為什麼反常識地誇大中國科技?
    在西方媒體構建的世界中,中國一直是一個被誤讀的國家。在過去,影視作品和新聞中的中國,往往是貧窮、混亂、文明程度低下,因為飢餓養成了食用動物器官和貓貓狗狗的習慣。不過近幾年以來,隨著中國越來越多地走向世界舞臺,「神秘的東方迷霧」也開始逐漸散去,西方世界的人們開始意識到中國正在逐漸強大起來。尤其是這幾年中國科技的發展,甚至到了讓世界驚嘆的程度。不過當世界意識到中國科技的強大時,一些外媒的宣傳報導又開始往奇怪的地方發展。
  • 叫魂 - 叫魂-中國法院網
    2014-04-23 11:22:49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梁攀
  • 《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這一次,先簡單介紹下這本書
    今天要介紹的書是《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我們會從歷史上一場小小的叫魂案件入手,來看一場社會性的恐慌到底是如何產生的,以及這種現象所帶給我們的啟示。說到叫魂這兩個字,可能現代的人有些陌生了,但是在舊社會,這個東西在民間確實存在過。說它是妖術也好,說它是民俗也罷,總之是咱們中華傳統文化當中的奇葩之一。之所以有叫魂,就是因為舊社會的人們迷信地認為,人的魂魄是可以丟失或者被偷走的,魂沒了那還得了,所以需要通過叫魂把魂給喊回來。
  • 在今天,為什麼反常識才是新的常識?
    在《反常識》一書中,鄧肯·瓦茨指出,常識的矛盾在於,它既能幫助我們理解世界,也會削弱我們的理解能力。特別是對於充滿著複雜性和不確定性的社會經濟系統而言,往往並不「易見」其真實面貌。當我們根據自己的個人經驗慎重地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時,也往往與真實情況相去甚遠,甚至完全相反。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利用好對於已發生之事的認識和經驗,為現在的認知和決策提供依據呢?
  • 《反常識》:我們如何用反常識思維來解決問題?
    即使在夏季,收銀臺旁邊也會醒目地擺放著關東煮;即使在冬季,冰激凌也仍舊佔據著店裡的絕佳位置,沒想到卻賣得非常好。於是,其他的很多便利商店也紛紛效仿,現在這種商品設置已經成為一種「常識」,但是今天的常識,在最初的時候是「反常識」。換句話說,你對世界的理解會阻礙你對世界的進一步理解。讓我再來問你一個問題:你認為,來自城市的士兵和來自農村的士兵,誰更能適應軍隊的生活?為什麼?
  • 《叫魂》中譯者:孔飛力與黃仁宇的若干比較
    黃仁宇作為研究出發點的大問題,或者說,他關於自身基本「問題意識」的闡發,是以「資本主義為什麼在中國沒有發生」為中心的;他在研究中一直竭力尋找並試圖界定的,是中國傳統政治文化及社會中與「現代性」構建不相容的內容。黃仁宇似乎從來沒有用過「現代性」這個概念,但從他的一系列論著來看,他關於資本主義的定義和人們一般所用的「現代性」概念其實是很相近的,至少是有著很多重合之處的。
  • 陳兼︱追憶孔飛力②:翻譯《叫魂》《中國現代國家的起源》
    我所授課程中,有一門是「1600年後的中國史」,《叫魂》平裝本出版後,我就開始將這本書和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當作必讀參考書交替使用。兩本書相比較,學生們似乎更喜歡《叫魂》。當時就覺得,應該把這《叫魂》介紹給國內讀者。
  • 全球化中如何與西方打交道?鄧小平說了這四個字
    這位總統接著問鄧小平,在全球化過程中應該如何與西方打交道,鄧小平回答是四個字:「趨利避害」。回頭看中國參與全球化,並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這個訣竅就在於「趨利避害」這四個字。某種意義上也就是指有些地方要接軌,有些地方不要接軌。
  • 叫魂 - 叫魂_GQ雜誌_GQ男士網
    可就在這年初春,一種名為「叫魂」的妖術恐懼,從大清國最為富庶的江南發端,沿運河長江北上西行,席捲大半個中國。據稱,術士們可以通過施法於受害者的名字、毛髮和衣物,盜取他人的靈魂精氣,為自己服務,被盜者立即死亡。
  • 《叫魂》書評:叫魂,叫出的政治鬧劇
    弘曆即位後,通過不斷徵戰,壓制了邊疆地區的叛亂,基本維護了中國的疆土完整——在這樣一個盛世,帝王敢於頻繁用兵,也基本取得了用兵的政治目的,頗能證明當時的武備尚未衰落。治理成就如此顯著,後人們很容易將這一時期的乾隆皇帝,定義為一個有趣的風流君王。
  • 叫魂
    除此之外,還有一項特殊業務——「給兒童叫魂」。    街頭有人打廣告「給兒童叫魂」    什麼是「給兒童叫魂」?發帖網友稱他也不解,就撥通了廣告上的手機號。  接電話的是個女人,網友問「給兒童叫魂」是什麼意思?女人告訴他,小孩「掉魂」的症狀包括在夜裡突然受驚、哭叫、發燒、鬧夜等。女人還表示,自己得「奇人」真傳,保證包叫包好。
  • 果粉社區威鋒網終上市,中國竟有上百家科技媒體?
    除了威鋒網之外,中國還有許多科技媒體,大家專注領域和業務模式各不相同,但都站在科技前沿,幫助行業和用戶了解最新資訊,抑或以觀察者和中間人的角色服務行業,更有一些開始做孵化創業者這類層次更高的事情。根據摩卡君統計,現在中國知名科技類媒體接近50家(含具媒體屬性的社區,不含CSDN等專業技術類網站),實際總數應該遠超過這個數目,在一百家以上。一個行業能存在如此眾多的垂直媒體類網站,足見科技行業之蓬勃。一、中國科技媒體都有什麼類型?
  • 「叫魂」是迷信還是科學?
    依我說,"叫魂"就是披著迷信外衣的科學。為什麼這麼說呢? "叫魂"是在某些人(大多是孩子)受到驚嚇之後,出現一些疾病的症狀,比如睡眠障礙,驚醒,發燒,說胡話,精神萎靡等。親人(尤其是老人)會說你的"魂"丟了,所以才會這樣,於是親人會用"叫魂"的方法把你的"靈魂"叫回來。
  • 殷之光:一場21世紀的「叫魂」危機
    某種帶有預示性質的驚顫蔓延於中國社會:一個幽靈——一種名為「叫魂」的妖術——在華夏大地上盤桓。據稱,術士們通過作法於受害者的名字、毛髮或衣物,便可使他發病,甚至死去……。這樣的歇斯底裡,影響到了十二個大省份的社會生活,從農夫的茅舍到帝王的宮邸均受波及。這種「叫魂」的妖術在孔飛力筆下就像是一個時代的隱喻。
  • 李曉| 拋棄經濟全球化幻想 警惕全球化的「去中國化」
    簡單地認為目前的經濟全球化處於「逆全球化」過程是不充分的,當前經濟全球化的狀態或者趨勢是「全球化分裂」 ——主要大國之間,特別是世界第一、第二大經濟體之間在關於什麼是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損益、運行規則和秩序等問題上發生了重大分歧,不再擁有共識。美國現在的所作所為不是在簡單地反全球化,而是要搞另一套經濟全球化,即沒有中國的經濟全球化。
  • 藝術| 中國式的女巫審判:「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
    在半年時間裡「叫魂」這個幽靈就盤桓在了大半個中國美國漢學大家孔飛力(Philip A.Kuhn)去世造成一片騷動,一本多年前的專著《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通過研究叫魂這一「盛世妖術」。
  • 乾隆盛世的冤案:「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的大恐慌
    乾隆盛世因謠言而起的一場全社會騷亂儼然如同中國版「女巫審判」。美國漢學大家孔飛力(Philip A.Kuhn)近期去世造成一片騷動,一本多年前的專著《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通過研究叫魂這一「盛世妖術」,孔飛力綜合起了社會學、歷史學、思想史、觀念史、集體心理學。乾隆盛世因謠言而起的一場全社會騷亂儼然如同中國版「女巫審判」。
  • 第七屆中國企業全球化論壇:全球化逆風背景下,全球科技合作將走向...
    在當前國際疫情持續蔓延和全球經貿形勢異常嚴峻複雜的背景下,全球化智庫(CCG)與北京商務局將於2020年9月8日(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期間)聯合主辦服務業擴大開放暨企業全球化論壇。而全球化並非一帆風順,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的一系列舉動使多邊貿易體制受到嚴重衝擊,中美貿易摩擦的升級和「逆全球化」思潮的湧現給世界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科技創新日益成為全球競爭的核心和發展的制高點,但它並非零和遊戲。技術的發展需要國際間更緊密的合作,而技術的突破也將使所有人受益。中國企業需逆勢而上,將國外的領先技術引入國內、多元創新開發海外市場。
  • 【聲音】:在疫情之中讀懂西方媒體,這對現在的中國很關鍵
    政府和科技公司必須盡力解決蓄意傳播錯誤信息的問題,但是每一個人,無論你是報刊編輯,還是使用個人社交媒體帳戶,都有責任對自己分享和推廣的信息保持警惕。冠狀病毒疫情的走向將取決於能否向需要的人傳遞正確信息。明智地分享,謹慎地點擊,別盲目刷屏。」
  • 孫競昊:中國的皇帝、縱樂的困惑與叫魂
    中國也有改革家張居正,張居正改革為什麼比王安石要成功?為什麼海瑞越批評皇帝名聲越大,皇帝拿他也沒辦法,他把棺材都抬出來了。為什麼戚繼光比俞大猷成功?俞大猷的才氣要高於戚繼光,但是戚繼光實幹,拼倭寇(但是倭寇也都是以中國人為主)可以,後來防蒙古人也可以。作者把晚明社會納入到世界視野內,從世界來看晚明,給我們很多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