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倫敦6月27日電(記者戴軍)國際口語翻譯高級研究聯盟(簡稱國際語聯)27日在倫敦發布了23國語言翻譯實驗系統,以多國語言翻譯服務迎接奧運。作為該項目發起單位之一的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承擔了其中的中英文互譯項目。
此次發布的系統名為「Voice Tra4U-M」,涵蓋了世界使用較為廣泛的23個語種,其中17種已實現語音輸入,並可同時支持5人藉助移動終端在不同地點以不同語種進行實時對話。其工作原理是,用戶在手機上以各自語種通話,系統將各方的語音信息通過網絡傳送到後臺雲計算中心,計算中心首先進行語音識別,然後將語音信息轉換為文本信息,再翻譯為會話各方所需語種的文本信息,最後通過語言轉換模塊將語音信息發送到相應會話用戶的手機上,從而實現跨語種對話。在網絡良好的條件下,整個翻譯交互過程數秒鐘內即可完成。
半個多世紀以來,實現無障礙跨語言溝通一直是機器翻譯追求的目標。近年來,網際網路海量數據的爆炸性增長以及大規模雲計算技術的應用,為口語翻譯技術的突破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支持。基於3G移動通信技術的智能終端的普及更為該項技術從理論到應用提供了理想的平臺。儘管與人類同聲傳譯還有相當大的差別,該翻譯系統的發布畢竟標誌著國際口語翻譯技術的發展邁出了重要而關鍵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