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豬身上最「好吃」的2塊肉,裡脊肉都沒它香,甚至能當牛肉吃。
豬肉是大家生活中最常吃的肉類食材之一,它營養豐富,味道好吃,老少皆宜。而且適合多種烹飪方式,深得大家的喜歡。根據豬肉不同部位的特點,劃分了很多不同的叫法,各個部分的口感相差很大。下面給大家說說豬身上最「好吃」的2塊肉,裡脊肉都沒它香,甚至能當牛肉吃。
第一塊,【梅花肉】。梅花肉是脖頸後上方的一塊肉,呈長條狀,大約只有5、6斤重。這部分是豬身上活動量最大的位置,因此肉質非常細嫩,瘦肉很多,中間夾雜少許脂肪。橫切面的紋理,呈現紅色的瘦肉夾雜絲絲白色的脂肪,看起來很像梅花,所以叫做梅花肉。
相比裡脊肉來說,梅花肉多了一絲絲肥肉,吃起來軟嫩多汁,香而不膩,非常好吃。經常還有人把梅花肉切成薄片,當作牛排那樣煎著吃,味道一樣很鮮美。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梅花肉太少了,市場上很少見,想吃也不一定能隨時買得到。
第二塊,【護心肉】。護心肉又叫隔山肉,其實就是豬的橫膈肌,保護心臟組織穩定性,讓它不會晃來晃去,所以又叫護心肉。護心肉比較特別,它的上下各有一層筋膜,中間是一塊肌肉。吃起來彈性十足,很有嚼勁,非常好吃。可以當做一道美味的下酒菜。
因為護心肉本身的特點,在某著方面和牛腩很像,所以只要處理乾淨腥味,撕掉一些筋膜,可以當作牛腩來做菜,比如說做土豆燉牛腩,西紅柿燉牛腩。味道一樣非常好吃,甚至不告訴你的話,不一定能吃得出來。不過護心肉也有個缺點,就是有「臭味」,需要好好處理一下才行。
很多人都說裡脊肉是豬身上最好吃的肉,而且裡脊肉價格很貴。但是它幾乎是純瘦肉,口感發柴,並不那麼香,遠沒有梅花肉和護心肉好吃。非常相比的話,梅花肉排第一,護心肉若是遇到會做飯的大廚,味道真的是堪比牛腩啊。
盤點豬身上最「好吃」的2塊肉,分別是梅花肉和護心肉,裡脊肉都沒它香,甚至能當牛肉吃。但是數量太少,很多人都沒吃過,上面就是詳細的介紹。你之前有吃過嗎?歡迎留言說說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