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幽韻(高山流水覓知音)

2020-12-23 明月照人間

古琴幽韻

中國古代的文人士大夫,對於琴、棋、書、畫等雅好,視作修身養性的最佳方法而必修之,古琴首當為先。傳說古琴為神農氏所創,但遠古的傳說,卻難為憑證,不過當代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古琴,卻已距今有二千四百多年了,由此可見其久遠的歷史。古琴曲調高雅,意境幽遠,所以幾千年來才能生生不息的留傳於世。「高山流水」、「陽春白雪」、「漁舟唱晚」、「陽關三疊」、「漢宮秋月」、「平沙落雁」等,千百年前的古曲,在今天依舊彈奏著,先不曾聞古琴之音的曼妙,但見古琴的曲名,就能強烈地感受到古琴之曲的高雅與意境,而且每首傳世的古曲後面,都有著一段動人的故事。

西漢時期的才子司馬相如,曾用一曲」鳳求凰」,打動了一代佳人卓文君的芳心,而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也被傳為千百年來的愛情經典。司馬相如是西漢時期的著名才子,並且精通音律、善彈琴曲,一日司馬相如到卓府做客,偶然間遇到了卓文君,當時年饉十七歲的卓文君,原本許配給漢室的某一皇孫,不料那皇孫短命,未待成婚便匆匆辭世,所以當時卓文君,算是孀居在娘家。「眉色遠望如山,臉際常若芙蓉,皮膚柔滑如脂。」見到了既美貌,又有文採的卓文君, 司馬相如的心中,便生出愛慕之情,酒席間,司馬相如向卓府借來了古琴,即興彈奏了一曲「鳳求凰」,此時躲在帷帳之後的卓文君,已聽出了曲中之意。其實孀居在娘家的卓文君,早已知道司馬相如的才學人品,只是一直無緣相見,今日相見,讓卓文君感到了相見恨晚,後來司馬相如向卓府提親,卻沒想到遭到了卓文君的父親卓王孫的堅決反對,因為此時的司馬相如雖有名氣,但卻無官無爵,一介白丁而已,無奈之下,兩情相悅的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便雙雙私奔來到了成都,因為生活上的窘迫,司馬相如和卓文君,就在成都開了一家小酒店,每日裡卓文君當街買酒,而司馬相如則為客人彈琴助興,後來卓文君的父親卓王孫,聽到了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境遇後,感到事情即已成為事實,便時常的接濟他倆。在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劉徹即位後,將才華橫溢的司馬相如詔到了長安,並委以重用,此時,在享受著高官厚祿的司馬相如的眼裡,卓文君已是人老珠黃,風情不在了,司馬相如遂起納妾之意,後來卓文君以一到萬的數字為開頭,寫詩一首寄予司馬相如:「一別之後,二地相思,只說三、四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不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裡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說不完,百般無聊,十倚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焚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紅似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色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司馬相如看後,既感動又愧疚不已,便放棄了納妾之意,從此以後,以琴曲為媒的司馬相如和卓文君,便一生相守、恩愛白頭了。「貧賤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中國人常拿這兩句話,來評判一個人成功後的道德水準,可古往今來,能共患難者比比皆是,而能夠同榮華的卻廖若星辰,司馬相如雖然曾要移情別戀,但經過卓文君的感召和自己的反思,卻能迷途之返,也算難能可貴了。

中國歷史上琴曲的典故很多,春秋戰國時期的晉國上大夫俞伯牙,一日在山間彈琴,當曲音高揚時,一邊負柴聽琴的樵夫鍾子期便脫口而出:「此君志在高山」,當曲調婉轉時,子其又感嘆到:「此君又意在流水」,一曲「高山流水」,造就了伯牙與子期的千古知音,後來鍾子期不幸病故,伯牙傷心至極,知音已去,從此何人能聽懂自己的琴聲,遂將琴摔碎,發誓平生不再撫琴。

古人常用「劍膽琴心」,來稱頌文武兼備的高潔之士。在明月當空之時,沐浴薰香之後,隨手彈奏古琴幾曲,素雅的琴聲,從你纖塵不染的內心流出,可以讓自己寧靜淡泊的心境近了,名利虛榮之心遠了,正是這份清逸與優雅的心境,才能使你品味到「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的一份淡然與從容,所以君心,亦當如琴心也。

相關焦點

  • 我有玉琴溫如許,高山流水覓知音
    「某音樂學院2020年古琴專業只招到了一個新生」,這樣的事情置頂在新聞頭條上,大家哈哈一笑,笑過後卻又品出一絲悲涼。三千年歷史的古琴何時成了小眾和無人問津?此時再縱觀四周,何時從高高的樂壇上到隔壁有小孩的人家裡,傳出的只有鋼琴、吉他這些西洋樂器的聲音?
  • 「雲瑤琴社」覓知音
    / 文·圖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曲琦 / 「七弦為益友,兩耳是知音。」 一雙雙小手從古琴七弦上溫潤划過,《高山流水》像穿透時空的歌,從「雲瑤琴社」飄出……循著悠揚的琴聲,記者見到了中山區白雲小學的劉玉萍老師和那些喜愛音樂的學生。4年前,校長安秀基於該校傳承了20年的禮儀文化,倡議為學生義務開設古琴課程。
  • 高山流水覓知音,我在武漢等待你
    位於龜山西麓,月湖東畔的古琴臺相傳晉國大夫俞伯牙在此撫琴抒懷樵夫鍾子期能識其音律知其志在高山流水>幾年後伯牙又路過此地得知子期已病故悲痛不已的他即破琴絕弦終身不復撫琴後人感其情誼深厚特在此築臺以紀念這便是「高山流水遇知音
  • 夜讀經典 | 高山流水遇知音
    音樂在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說到音樂就必須要提《高山流水》,它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此曲悠揚清婉,使人仿佛置身於俊朗高山、幽幽清風、澄澈流水之中。此曲也見證了伯牙和子期的「知音」友誼,他們也成為了中國千百年來的至交典範。俞伯牙,春秋時期楚國郢都人,伯牙最擅長彈琴,從小就對音樂有極高的天賦,造詣極深。
  • 古琴出深閨 四海覓知音
    古琴出深閨 四海覓知音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6.04.07 星期四     另一個讓嶗山派古琴傳人減少的原因是,上世紀,全國範圍內大量明清時期傳下來的古琴被破壞了。後來,古琴開始逐漸恢復,但青島的復甦速度比較慢,古琴幾乎被人們遺忘了。成立研究會保護挖掘古藝術    據藺學傑介紹,明清是古琴演奏藝術發展的一個高峰時期,在全國各地陸續出現多個藝術流派。明清古琴藝術的繁盛,可能與多位帝王的愛好和參與有一定的關係。
  • 覓琴音見天地 「高山流水」下對話古今中西(圖)
    覓琴音見天地 「高山流水」下對話古今中西(圖) 2014-12-16 11:07:21   中新網重慶12月16日電 (陳秋杏 唐李嬡莎)「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江海……」昔日俞伯牙與鍾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曾打動無數人。
  • 十大古曲之一《高山流水》古箏版 讓伯牙摔琴絕弦痛失知音的古曲
    高山流水是中國十大古曲之一,大家經常聽到的是由古琴演奏的版本,其實還有同名的古箏曲《高山流水》。傳說琴師伯牙由次在荒山野地彈琴,鍾子期作為樵夫,竟然可以聽懂琴曲是在描繪「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
  • 「百人聯彈」古琴快閃令人「路轉粉」,伯牙子期的知音之遇再現當下
    誰說伯牙子期的知音之遇不能再現當下?今日,2019藝樹計劃·古琴百人聯彈「快閃」演出在上海大劇院南廣場呈現。百臺古琴被安放在廣場臺階上,一百位來自各行各業的古琴演奏者與愛好者依階梯而坐,手指微揚,一曲質樸雄渾的《關山月》便流淌而出,伴著琴師們慷慨的歌聲,引得路人紛紛駐足。
  • 浙博唐代古琴音樂會座無虛席 13歲講解員告訴你千年清音有多珍貴
    浙博唐代古琴音樂會座無虛席 13歲講解員告訴你千年清音有多珍貴   浙江在線杭州9月1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郭婧 攝像 魏志陽 通訊員 胡慧媚)「高山流水覓知音
  • 鼓樓這場閩派古琴音樂會!
    今天在福建信息技術學院舉辦 鼓樓君了解到,為了讓更多熱愛傳統文化的文化工作者、保護者,對福州閩派古琴文化有更深刻的認識,讓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鼓樓區五鳳街道龍泉社區等單位聯合福州市古琴研究會,在福州市非遺保護中心的指導下,舉辦了這場古琴音樂會。
  • 以古琴之名 會高山流水 一場古琴音樂會激揚東城琴友心
    洞簫的清揚、中阮的渾厚、二胡的蒼涼,在古琴樂中含光隱耀,和光同塵,交織出古樸圓潤的樂章《昭君引》。1月4日下午,市美術館,一場獨出機杼的古琴音樂會讓「隱身」於東城各處的琴友浮出紅塵,相聚盧宅,共賞清音。世代簪纓之第、衣冠奕奕之宅,高山流水響虞泉。
  • 七律·知音(竹榭幽齋)
    圖片取自網絡【竹榭幽齋臨屏】七律·知音——依韻夢竹雨荷綠漪一曲高山流水瀑,陽春白雪吐真言。江河千古東風破,日月高懸竇女冤。扁舟一葦悠然渡,散發天涯覓杳痕。七律·知音夢竹豈為浮名多算計,自嘲每被誤人言。一悲或可生頹廢,四顧焉能少屈冤。琴有知音詩有骨,情從直筆誼從源。無須憑弔傷春事,難道離騷寫不煩?七律·知音子麟寂寞時光世上尋,古來感嘆少知音。
  • 正乙祠戲樓賞「古琴雅集」:看古琴與古戲樓如何「碰撞」
    作者:張鵬「古琴雅集 怡心琴韻」活動中,演員正在表演。張鵬 攝「古琴雅集,怡心琴韻」總策劃兼總撰稿、主持人楊浪告訴我,這場演出是為了尋覓「知音」,通過演繹傳統經典的古琴名曲,穿插對琴史、琴器、琴譜的講解,呈現古琴文化的精神內涵和藝術魅力。
  • 四大古琴曲,是哪四首?又有哪些經典故事在裡面?
    《高山流水》先秦時期,音律盛行,故而許多人愛好音律,傳聞有個叫伯牙的人,不但對音律非常熟悉,還有著高超的琴藝,伯牙聰穎好學,時常感受大自然的一動一靜,感受萬物的景色,波濤洶湧,群流激蕩,峰巒疊嶂,從而體驗高超境界,彈奏出音隨意轉的美妙琴聲,但苦於無人人聆聽自己所表達的意境而感到苦悶
  • 知我者為我心憂,不知我者為我何求,然世間茫茫眾生何處覓知音?
    然世間茫茫眾生何處覓知音?一如《高山流水》的故事,俞伯牙山中撫琴,樵夫鍾子期偶然路過竟然能領悟曲中深意,「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從此這兩個地位懸殊之人成為好友。鍾子期死後,俞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絕弦終身不再彈琴。世上唯一的知音之人已經不在,對於俞伯牙來說,琴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 高山流水明知音——《伯牙絕弦》教學實錄
    出示「子期死,伯牙謂世再無知音,乃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 師:怎麼理解這裡的「謂」,老師查到這三種解釋,你覺得應該選哪一種?生1:認為,以為;師:「世」怎麼理解?生2:世上,人世間。師:是的,這種一個字就表示一個詞的現象,在文言文中很常見。比如在《楊氏之子》一文中的這個句子「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 十大古琴名曲你知道多少?
    十大古琴名曲你知道多少?在中國樂器文化中,古琴是其中之一,很多人或許都對古琴的了解少之甚少,特別是中國的十大古琴名曲,很多人幾乎都沒聽過,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十大古琴名曲,一起看看吧。《瀟湘水雲》浙派古琴始人郭沔瀟湘水雲是一首中國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無射均(緊五弦)定弦。作者為南宋古琴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及浙派古琴的創始人郭沔。《廣陵散》十大古琴曲之廣陵散《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它是中國古代一首大型琴曲,中國音樂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
  • 中國十大古典名曲,除了高山流水、梅花三弄與廣陵散,還有哪些呢
    中國十大古典名曲分別是《高山流水》、《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又名《夕陽簫鼓》、《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廣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聽這些名字就讓人神魂顛倒,再加上傳統樂器演奏優雅,盡現中國韻味之美。一、高山流水《高山流水》取材於伯牙鼓琴遇知音,有多種譜本。主要有琴曲和箏曲兩種,風格完全不同。
  • 九韻樂器——欣賞古琴音樂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怎麼才能讓古典音樂愛好者輕鬆領略古琴的魅力?小編整理出幾種欣賞古琴曲的方法,以供琴友參考: 1、與古典文學結合 古代文人士大夫所作詩詞歌賦,對古琴和琴音都有諸多描寫,有的樂曲就是根據文人詩詞創作。這些膾炙人口的詩詞在民眾傳承中非常廣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