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籍演奏者巫娜和崑曲男旦董飛跨界合作的《良宵引》。 陳秋杏 攝
「鈞天雲和」琴歌演唱家善元首正在虔誠地梵唱《心經》。 陳秋杏 攝
中新網重慶12月16日電 (陳秋杏 唐李嬡莎)「巍巍乎若泰山,洋洋乎若江海……」昔日俞伯牙與鍾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曾打動無數人。15日晚,「鈞天雲和·《高山流水》古琴新年雅集音樂會」在重慶大劇院奏響。夜幕下的大劇院仙樂嫋嫋,琴音悠揚,臺下知音滿座,肅然寂靜。來自「鈞天雲和」樂團的12位演奏者為山城的觀眾獻上了一場融合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音樂藝術交織的「新古典主義」視聽盛宴。
一方古色琴案,一張沉香古琴,一曲《高山》拉開了當晚音樂會的帷幕。清風入弦,絕去塵囂,古樸悠遠的琴音一奏響,觀眾便被帶入了一個清微淡遠的世界。一束燈光之下醉心撫琴的男子正是「鈞天雲和」樂團創始人,著名古琴藝術家王鵬。流暢的琴音,在他的指尖流動,觸手彈指間足以窺見大師風範。隨後現場燈光變換,坐在舞臺另一方的著名古琴演奏家杜大鵬以一曲《流水》回應,悠遠寬廣的意境一瀉而出。
作為中國著名古曲,《高山流水》不僅因其出神入化的樂曲贏得美贊,古來更有伯牙子期那歷經千年仍感人至深的絕世知音的典故,故「高山流水」亦有「知音」的喻意。據介紹,此次「鈞天雲和」樂團重慶之行,以「高山流水」為主題,意在以琴之名尋覓志同道合之知音,為傳統文化藝術於當代的演繹和傳承做了深入的實踐與交流。
音樂會持續90分鐘,8支曲子中除了有《高山流水》等名曲的古琴獨奏,人聲、弦歌、太極、崑曲、大提琴、吉他等大量新鮮藝術元素的融入也成為當晚演出的亮點。一曲由杜大鵬撫琴,琴歌演唱家善元首靜心梵唱的《心經》,給聽者帶來了一種超然的心靈洗禮;重慶籍第一位碩士古琴演奏專業的巫娜和崑曲男旦董飛跨界合作的《良宵引》也博得了現場觀眾熱烈的掌聲......最後一曲《陽關三疊》亦是道盡「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深情惜別。古琴音樂的多重表現力,於「一唱三嘆」中盡現。
據悉,這種形式的古今、中西音樂對話在重慶舞臺上獻藝尚屬首次。記者從現場看到,前來觀看演出的有花甲老人,也有正在學琴的孩童。不少觀眾表示,這是一場淨化心靈的音樂會,在感受到古琴藝術獨特魅力的同時,也為躁動的生活帶來片刻的寧靜安然。
「鈞天雲和」樂團是由當代致力於推廣古琴文化及生活美學、實踐文化修行的多領域藝術家組成的藝術團體。2010年由王鵬創辦,是中國當代以琴文化為核心的專業樂團。旨在通過精心創作的音樂藝術形式和獨具創意的舞美人文環境,呈現出獨特的藝術空間及多元化的視聽體驗,以綜合藝術語言展現中華傳統文化的當代風尚與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