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魚奶爸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大,沒時間管孩子,因而隔輩育兒的現象很是普遍。尤其是部分在外打工的父母,只能把孩子放在老家養,一年也見不了幾天。
老人帶娃雖有經驗,可畢竟難以跟上時代步伐,要麼太寵溺孩子,要麼忙於農活沒時間管教育上的事。
奶奶帶孫子吃酒席,散席後被同村人拉進「黑名單」
前兩天看到一位網友分享的視頻,當時老人帶孫子參加村裡人辦的酒席,好幾個人圍坐一桌,好不熱鬧。
不過來參加的人,卻不是都心情舒朗,每回菜剛端上來,老人就迫不及待地端起來往孫子面前放,還都用筷子往裡頭搗鼓一遍。
肉一上桌更是讓人忍受無能,直接「開搶」,為了讓孫子吃個夠,奶奶自己就站在一旁,這樣反應會比較快。
同桌人基本沒吃到啥,孩子還往菜裡吐口水,實在讓他們覺得噁心。耿直的年輕人直接當著老人的面說:「你這娃娃太沒素質了,以後少帶出來」。
老人聽了很不高興,當即反駁:「我家孫子就這樣,我愛慣著,你管不著」,氣得年輕人直接離席,直跟眾人感慨「這孩子欠缺教養,怕是要被養廢了」。
網友表示,現在只要看到這位老人帶孫子來吃酒席,大家就儘量不與她同桌,相當於被拉入「黑名單」了,實在看不過去。
他還說老人溺愛孩子,長得又高又壯,橫行霸道,總是欺負其他孩子,對大人也非常沒有禮貌。可老人覺得這沒什麼,總說孩子就該撒歡玩,打不過大人也別插手。
這种放縱式的養育,弊端顯然已經出現,對孩子來說真沒好處。
分析
生活中像這樣的老人還真不少,她們覺得自己的孫子就該疼,完全意識不到寵溺教育的錯誤。孩子本是一張白紙,在這樣環境中逐漸成了自私、目中無人、懶惰的人。
好在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意識到了隔輩帶娃的弊端,工作壓力再大,也會抽空自己陪孩子。
當然,並非所有老人都是如此,只是教育的天平,確實需要時刻反省和他人的監督,才能保持平衡。
所謂父母之愛子,當為之計深遠,培養講禮貌、有素質的孩子,本質上是為了孩子自己好。
培養優秀、有教養的孩子,要怎麼做?
1、 拒絕溺愛
滿足孩子也要有個度,父母想給孩子提供優質的物質生活無可厚非,但要想讓孩子懂得生活不易、欲望有度,就不能無節制。
被溺愛長大的孩子易以自我為中心,過度依賴父母,缺乏獨立自主能力,和巨嬰沒什麼區別。
從小養成習慣,長大後很難改變,他無法判斷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尤其進入社會後,很難融入集體生活,因為人品素質不行的人,走到哪裡都會被排斥。
2、 培養獨立意識
父母首先要做到,別事事親力親為,預計孩子有能力做成的事,就放手讓他做。孩子沒有方向時可以適當提供幫助,但不要直接代勞。
生活中可以適當示弱,讓孩子覺得產生「我也可以做成」的想法,敢於邁出第一步,就成功一半了。
3、 建立道德和規則觀念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孩子2歲時就已經具備了理解能力,家長應當在合適的時機教孩子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
這不代表約束孩子,而是教導孩子要有規矩,天性也應該在正確的範圍內釋放。
同時要培養孩子的道德意識,告訴孩子何可為何不可為,比如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對人要有禮貌。
除了語言教導之外,父母還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規範,這些才是孩子真正看在眼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