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戰,德國著名元帥照片,圖七是「沙漠之狐」隆美爾
【空軍元帥:赫爾曼威廉戈林(Hermann Gring,1893年1月12日—1946年10月15日)】納粹德國空軍元帥,也是二戰時德國的二號人物,希特勒的接班人。二戰後作為戰犯在紐倫堡審判中,被判處絞刑。令人意外的是在行刑前,戈林在獄中服藥自殺,逃過了處罰。
-
二戰納粹德國27位元帥,既是戰爭大師也是罪惡戰犯,結局如何?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共有27名元帥,其中帝國元帥1 名,陸軍元帥19 名,空軍元帥5 名,海軍元帥2 名。 費多爾·馮·博克納粹德國陸軍元帥其先後擔任第3集團軍司令、東線德軍總司令、B集團軍群司令,1945年因盟軍飛機的襲擊傷重不治。
-
法國元帥菲利普·貝當:前半生是英雄,後半生是戰犯
到了二戰則變得消極、古板,甚至向德國法西斯投降。有人說他是法國汪精衛,但是綜合來看,這樣的說法或許也不是太完整。 1856年菲利普·貝當出生在法國北部加來省的一個農民家庭,20歲便考入聖西爾軍校。這位法國歷史中具有傳奇色彩人物的前半生是在默默無聞中度過的,貝當所推崇的防禦型戰略在一戰之前並不為主流所接納,相反福熙提倡的進攻戰略倍受推崇。
-
納粹德國27名元帥的最後結局,有的沒有活到戰後,有的活到1980年
二戰爆發後的1939年9月,維茨萊本晉升為大將並出任第1軍團指揮官,參與西線的法國戰役於1940年5月10日,同年6月14日,維茨萊本所指揮的軍團突破馬奇諾防線後使大批法軍官兵投降,因功他獲得騎士十字鐵十字勳章並被希特勒升為陸軍元帥。 1941年被任命為西線總司令,但在蘇德戰爭爆發後,批評納粹政權而被迫以健康問題而離開職務。
-
法國歷史最偉大的軍人之一是他:1916年12月26日霞飛成為法國元帥
法國歷史最偉大的軍人之一是他:1916年12月26日霞飛成為法國元帥看過電視劇《上海灘》的人,都會記得上海法租界有一條很有名的霞飛路(今淮海中路)。它就是以法國元帥霞飛命名的。霞飛路是整個上海租界乃至全中國,最繁華的一條大街。《上海灘》中,丁力曾激動地說:我終於能夠住在霞飛路了。
-
二戰期間,法國向德國投降,為何後來還能入聯合國五常
,法國向德國投降,為何後來還能入聯合國五常 就算在五常當中,法國也只是"看起來"弱,論綜合國力,英俄都不能穩壓法國一頭。就二戰時來說,法國能成為五常也不算僥倖。當時討論五常的時候,美國帶中國,英國帶法國。英國主要是考慮到戰後蘇聯崛起勢不可擋,必須跟法國聯手對抗蘇聯,而且法國陸軍確實很強,可以在英國跟蘇聯之間起一個緩衝,以至於英國為了中國能成為與法國齊頭的五常還鬧過情緒。至於當時的法國自己的實力,雖然貝當政府投降希特勒,但是法國本土一直在爆發抵抗,而且戴高樂在英國的流亡政府一直不承認貝當政府。
-
戴高樂為什麼要赦免投降元帥?其實他們倆人惺惺相惜
1945年8月14日,法國最高法院以叛國罪判處維希政府元首亨利·菲利浦·貝當元帥死刑,沒收一切財產,並宣布他為民族敗類。此時法國臨時政府元首夏爾·戴高樂將軍站了出來,利用手中的權利特赦了貝當元帥的死刑,改為終身監禁。戴高樂將軍的這一舉動,被歷史學家視為其對貝當元帥當年提拔重用自己的知遇之恩及1940年特赦自己死刑的回報。戴高樂將軍與貝當元帥可謂源遠流長。
-
圖文詳解二戰德國將帥級軍銜!德國元帥果然是最帥的
二戰德國軍銜自士兵至元帥共有8等22級,其中最受人們關注的就要數德國的元帥和將官級軍銜了,今天就專門為大家整理了二戰期間德國的將帥級軍銜,僅供大家欣賞。二戰德國軍銜體系我們首先看元帥級,二戰德國軍銜中最高等級是帝國元帥,此軍銜只授予赫爾曼·戈林一人,他是德國納粹黨的重要頭目
-
二戰中法國人投降乾淨利落 佔領區德國軍人很紳士 什麼情況?
在納粹德國進攻法國那不到兩個月時間裡,法國從政府到軍隊都積極投降。法國的政府首腦貝當和前政府首腦賴伐爾還沒等德軍打到面前,就勾結德軍猖狂賣國。總司令兼總參謀長魏剛也不甘寂寞,高官中第一個公開跳出來要求投降的就是這位大爺。
-
二戰中德國強悍無比,為何最終失敗了?其中有一個原因最重要
在戰爭前期,德國軍隊一路勢如破竹,甚至連強大的法國也在幾十天內就宣告投降。 1940年5月,英法聯軍被德軍逼退到敦刻爾克。在德軍裝甲部隊離敦刻爾克只有10公裡時,希特勒卻下達了原地待命的命令。這樣一個決定,使得英法三十多萬軍隊得到了充分的撤離時間,最終他們上演了奇蹟般的敦刻爾克大撤退。
-
作為老牌軍事強國的法國,為何二戰中被德國打了六個星期就投降?
其中法國作為兩次世界大戰的主角,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與德國展開了殊死搏鬥,最終獲得了勝利。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不僅沒能守住自己的國土,反而讓德軍攻破馬奇諾防線,直取巴黎,最終在德軍的坦克下宣布投降。這一切不過只用了短短的六個星期,要不是敦刻爾克之戰中德軍犯了糊塗,恐怕法軍就會就此滅亡,那麼為何法軍在二戰中面對德軍,會落得如此的慘敗呢?
-
二戰德國一共有27位元帥,名將古德裡安為何沒在其中?全因這3點
二戰德國一共有27位元帥,名將古德裡安為何沒在其中?全因這3點二戰中德國最負盛名的三位將領:古德裡安、曼施坦因以及「沙漠之狐」隆美爾。想必熟悉外國戰爭史的看官,對此三人都不陌生。在現如今的網絡上有不少對這三位德國將領的調侃。
-
號稱歐洲第一陸軍的法國,如何在德國的攻勢下迅速落敗投降
德國人自打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閃電般的拿下了波蘭等國,這些國家雖然不算弱小,但對比真正的歐美列強英法蘇等國來說還是不夠看的,所以這場閃擊法國的戰役就是德國戰略戰術體系的完善的最佳證明,讓我們看看德國是怎樣打的法國直接光榮投降的。
-
1940年6月22日 法國向德國投降
1940年6月22日 法國向德國投降 1940年6月22日,德法在法國貢比涅森林中的雷通籤署了法國向德國投降書。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也是在這節車廂裡,1918年11月11日德國曾向法國及其盟軍籤署了投降書 1940年6月22日,在法國小鎮貢比涅,法、德兩國籤署停戰協定。
-
二戰期間,英國倫敦是如何成為「法國臨時首都」的?
一、法蘭西的淪陷法國作為一戰的戰勝國和當時的歐陸第一強國,本來有能力扼殺納粹德國的侵略野心的。然而,一戰的勝利對法國人來說太過慘痛,他們無力,也不想去主動招惹復仇心切的德國人。曾是法國國防次長兼陸軍次長的夏爾·戴高樂,在上司貝當元帥向德國投降之後,趕赴英國倫敦,公開在BBC發布抵抗宣言,號召法國軍民為自由而戰,這就是「自由法國」運動的開始。戴高樂發表的《告法國人民書》無疑是在法蘭西民族最黑暗時刻的一針強心劑,鼓舞了廣大法國人的鬥志。
-
貢比涅森林的投降儀式上,希特勒費盡心機,狠狠羞辱法國!
文/滅霸他爸1940年6月,法國戰敗投降,希特勒趾高氣揚勒令法國代表前往貢比涅森林籤署降書。希特勒為何不選擇巴黎,而選擇貢比涅森林中的空地呢?其實希特勒選擇此處,是頗費了一番心思的。22年前,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戰敗,向法國等協約國集團投降,法國就將德國籤署降書的地點選在貢比涅森林。1918年11月,德國在森林附近停靠的法國福煦元帥專列的一節車廂裡,籤署了降書。
-
本是納粹德國27名元帥之一,曾攻破馬奇諾防線,為何被希特勒處死
眾所周知,二戰期間德國的軍事素質是全球頂尖的。德國的在二戰中眾多優秀將領得到了實踐的檢驗,共授予了27位元帥之職。但是就有一位功勳元帥在德國首都柏林的一所監獄中被處以死刑。希特勒親自下令將這位元帥吊在屠戶肉鉤上,然後用一根特製的鋼絲將其活活勒死,手段十分殘忍。
-
捷克斯洛伐克實力不算太弱,為什麼輕輕鬆鬆的投降了德國?
我們知道,法國投降就夠快了,可還有一個國家投降的速度更快,那就是捷克斯洛伐克,在面對德國入侵的時候,居然沒有反抗,就直接認慫了。那麼捷克斯洛伐克為什麼不敢抵抗,偏偏要亡國?
-
戴高樂卸任法國總統時,想要買走兩個舊書櫃,隨從的回答感動世界
1969年,法國進行了全民公投,時任法國總統戴高樂的提議以52.4%的反對票被否決。戴高樂忠實自己的承諾,宣布辭職。午夜時分,他發布了一份公告:「我停止行使共和國總統的職務,此決定自今日中午起生效。」這位在二戰期間帶領法國走向自由,並且在戰後維護重建法國大國地位的領導人就這樣離任了。
-
二戰時德國有沒有接近勝利的時刻?如果有,是在什麼時候?
自打二戰一開始就註定了德國失敗的結局,德國確實有接近勝利的時候,但卻永遠夠不到勝利 毋庸置疑,希特勒發動二戰是德國近代史上最大的錯誤,二戰對德國的傷害要遠大於一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