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Or宿敵?從情比金堅到矛盾頻繁,美國和歐盟到底是什麼關係?

2020-12-17 靜夜史言

作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不僅有著鶴立雞群的強大國力,更有前呼後擁的盟友陣容。

在今天233個國家和地區中,美國有名有姓的盟友數量就至少有60個,而歐盟作為美國的老牌盟友,一直都令美國相當的矛盾。

理論上說,同為資本主義陣營又都是發達國家,美國和歐盟各國理應互幫互助、相親相愛才是,但二戰期間的美國奪走了倫敦的金融中心地位,二戰後更是推動第三世界獨立,對英法等殖民帝國形成了釜底抽薪的打擊,使其徹底失去了東山再起的可能;

因為冷戰時期的蘇聯以及當下的俄羅斯這個共同敵人的存在,美國和歐盟理應攜手並肩,同仇敵愾才對,但現實情況是美國不僅破壞了歐盟心心念念的BEI溪2號工程,還不擇手段地要挾歐盟各國多交保護費,這讓歐盟尤其是德國怒髮衝冠。

和歐盟同樣悲催的還有日本跟韓國,而這兩個國家相比於歐盟,作為美國事實上的殖民地,它們連說「不」的資格都沒有,表面上與美國再強勢的討價還價,都難以掩蓋保護費猛增的尷尬事實。

某種程度上說,自美國總統川普上臺以來,美國與盟友的關係就越來越惡劣。

那麼,當前的歐盟與美國到底是什麼關係呢?靜夜史不置可否。

因為就像英國前首相邱吉爾一再強調的「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一樣,美國和歐盟也許有資本主義陣營和發達國家的屬性,但卻並不意味著他們會生生世世情比金堅,畢竟同屬東斯拉夫的俄羅斯與烏克蘭早已勢同水火,同屬中華文化村的日本與韓國也不共戴天,民族或制度的屬性從來就是靠不住的。

況且,在歐盟內部也始終存在著很多難以調和的矛盾,比如英國的離岸平衡手並沒有因大英帝國的盛極而衰而改頭換面,法國與德國的矛盾也並沒有因為歐盟的成立而煙散雲消。

所以靜夜史認為:歐盟與美國的關係,從來都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歷史性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二者的關係也必然在逐漸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在靜夜史看來,當前的美國與歐盟是名義上的盟友和事實上的對手,還有這種尷尬情況出現要追溯到冷戰時期歐盟的成立,具體來說就是1951年的歐洲煤鋼聯營。

二戰結束後,美國一躍成為名副其實的超級大國以及資本主義陣營的領頭羊,而蘇聯則通過二戰積累了強大的力量成為超級大國,並依靠無產階級革命輸出建立了廣泛的共產主義陣營,與美國形成分庭抗禮的態勢,冷戰也由此開始。

冷戰格局的形成,使西歐這個傳統的世界政治中心徹底沒落。為避免被蘇聯主導的共產主義陣營吞噬,西歐各國只能選擇依附美國。美國也不失時機地推出「馬歇爾計劃」,幫助西歐各國在短時間內迅速實現了經濟的復興,當然也極大地加強了西歐各國對美國的經濟依附。

為避免被徹底邊緣化,西歐各國開始尋求抱團取暖的方式找回存在感,於是歐洲煤鋼聯營誕生,這也是歐盟的前身,是歐洲一體化的開始。

西歐各國的抱團取暖,首先必然衝擊美國在資本主義陣營內部的領導力量,但美國最終選擇了「妥協」。而美國之所以坐視歐盟在眼皮子底下壯大,根本原因在於共產主義陣營的存在。

雖然美國綜合國力比蘇聯更強,但與西歐各國卻隔著淺淺的大西洋,而蘇聯卻時刻躺在歐盟的臥榻之側,這讓美國寢食難安。

要知道,蘇聯雖然沒有平推西歐並將西歐各國一口吃下的能力,但它可以溫水煮青蛙,一步步蠶食西歐的勢力範圍。在這樣的情況下,默許歐盟抱團,一可以增強對抗共產主義陣營的能力,二可以防止被共產主義陣營挖牆腳。

再加上因為共產主義陣營的存在,歐盟即便再強大,也不過是西歐這十多個國家,根本不足為慮,所以儘管歐盟的GDP遠超美國,但美國依然樂見其成。因為蘇聯這個共同敵人的存在,美國和歐盟親密地如同異父異母的親兄弟。

但是1991年蘇聯解體後,一切都變了。因為蘇聯的分崩離析,以及共產主義陣營的煙消雲散,蘇聯這個強大威脅徹底成為歷史,俄羅斯雖然繼承了蘇聯衣缽但難以重現超級大國曙光,所以歐盟東部的威脅大為削弱,歐盟還有了大舉東擴的可能。

而就像「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歷史典故一樣,沒有了蘇聯和共產主義這樣的威脅,歐盟在美國眼中的價值也就聊勝於無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當然也是希望歐盟能夠當場去世的,畢竟沒有了蘇聯的制衡,歐盟必定想要千方百計擺脫美國束縛。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儘管德國與俄羅斯依然有難以釋懷的歷史宿怨,但在美國這個共同的敵人面前,默克爾和普京的手還是握在了一起,BEI溪2號就是兩國關係轉圜的重要證明。這自然是美國深惡痛絕的,所以才有了又臭又長的英國TUO歐,目的就是藉助英國的大陸平衡情節,實現壓制甚至拆解歐盟的目的。

包括上躥下跳的土耳其,在靜夜史看來也是美國有意縱容的結果,比如利用NAN民問題向歐盟發難。

所以在靜夜史看來,美國和歐盟關係的惡化,是歷史發展的必然結果。不過,打壓和視為對手不能完全等同,畢竟歐盟目前只是在經濟上強過美國,在美國還在歐洲尤其是德國駐軍的情況下,歐盟在其他領域依然是無法和美國相提並論的,所以某種程度上說,歐盟並不是美國的競爭對手,而只是美國的眼中釘。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公眾號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土耳其與美國俄羅斯以及歐盟到底啥關係?土總統一語說出心聲
    據衛星網近日消息稱,土總統埃爾多安今天在執政的正義與發展黨代表大會例會上發言,觸及了與歐盟、美國和俄羅斯的關係這一話題。按照他的話說:「我們不希望歐盟採取歧視我們的態度,希望與歐洲一起建設我們的未來,希望積極經營與美國長期密切的盟國關係。
  • 科普 | 什麼是宿敵?
    什麼是宿敵?宿敵,英語為Nemesizer。
  • 草薙京與八神庵相愛相殺 聊聊遊戲中十大經典宿敵
    7-克裡斯VS威斯克——《生化危機》系列毫不誇張的說,生化危機中的克裡斯和威斯克是貫穿整個系列的宿敵,兩人的關係更是從摯友到隊友再到宿敵的轉變。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不願意討論命運這樣沉重的話題,好比某遊戲主角的口頭禪是「我命由我不由天」,不過,話說到這個地步,筆者想說的是,命運往往是這個世界上最玄妙和神奇的東西,你永遠不知道這雙大手究竟操控著什麼。好比克裡斯和威斯克這樣的宿敵,他們的故事告訴我們,所謂宿敵很多時候真的不太需要擺在檯面上,也可以隱藏在幕後,當這種隱藏效應消逝時,恰恰也是宿敵暴露之時。
  • 同是中東宗教國家,為何沙特是美國盟友,伊朗卻是美國宿敵?
    而這其中,美國和沙特被網友們頻頻點名。美國與伊朗當然是宿敵,這幾十年一直這樣。在很多人印象中,沙特和伊朗有著相似的標籤:兩國都是政教合一國家,國內宗教氛圍濃厚;都是石油大國,靠石油就能很土豪。但為什麼沙特和伊朗不共戴天,沙特卻是美國的小弟?有人說,中東就是「三個國家一臺戲」。
  • 美國和英國突然吵起來了,歐盟也氣呼呼!
    2020年底,英國和美國就這樣吵起來了,歐盟也氣呼呼。吵的不僅是速度,還有擔當,隱隱還上升到制度優劣。嗯,英國、美國、歐盟,到底哪種制度更好。為什麼事呢?疫苗!美國輝瑞和德國BioNTech公司聯合研製的疫苗,宣稱95%的有效性。但美國和德國都還沒正式批准,英國卻搶先一步突然宣布:第一批80萬劑,下個星期就開始施打。英國很興奮,我們才是世界第一啊。英國商務大臣夏爾馬稱,這項授權是英國的一項成就。
  • 普京稱俄烏是兄弟民族,烏克蘭應主動恢復兩國關係,他能如願嗎?
    但反過來,作為北約、歐盟全面遏制俄羅斯的戰略棋子的烏克蘭,始終都是西方懸掛在俄羅斯頭頂上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北約、歐盟利用烏克蘭極大地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極大地消耗俄羅斯的各類資源與綜合國力,經濟不振,國內矛盾與衝突趨於高發的俄羅斯經不起西方的戰略消耗,蘇聯就是被西方消耗到撐不住而解體的。
  • 美國和英國突然吵起來了,歐盟也氣呼呼!--上觀
    2020年底,英國和美國就這樣吵起來了,歐盟也氣呼呼。吵的不僅是速度,還有擔當,隱隱還上升到制度優劣。嗯,英國、美國、歐盟,到底哪種制度更好。為什麼事呢?疫苗!美國輝瑞和德國BioNTech公司聯合研製的疫苗,宣稱95%的有效性。
  • 深度│和歐盟「離婚」的英國,會孤單嗎?
    事實上,英國早在今年1月31日就正式脫離歐盟,但過去11個月間,「脫歐」一詞仍然被頻繁提起,原因就是在明年1月1日前,英國仍處於脫歐過渡期。但從明年1月1日起,雖然可能會不時加更「番外」,但脫歐「正劇」可以說已經大結局。英國1973年正式加入歐盟,「金婚」未到便要求「離婚」,它也成為第一個離開歐盟的國家。那麼,「離婚」之後的英國,會孤單嗎?
  • LOL:燼和他的4個宿敵:娑娜,蓋倫,蔚和劫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LOL:燼和他的4個宿敵:娑娜,蓋倫,蔚和劫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蓋倫是德瑪西亞的將軍,享有「德瑪西亞之力」的稱號,但是卻在戰爭中和諾克薩斯的卡特琳娜互生情愫,兩人之間關係曖昧,燼認為和敵人產生感情就是對於國家的背叛,所以蓋倫也出現在這份名單中。
  • 劉明禮:美歐關係能改善到何種程度
    美國當選總統拜登23日與歐盟和北約領導人通話,強調對深化和重振跨大西洋關係以及對北約的承諾。歐洲領導人則邀請拜登明年與美國歐洲盟友會晤並訪問北約總部。過去四年的跨大西洋關係讓歐洲苦不堪言,那麼拜登上任後會讓美歐「再續前緣」嗎?
  • 古詩詞裡的冬天,雪中送炭,情比金堅
    劉二十八就是劉禹錫,白居易和劉禹錫互相唱和,有諸多佳作傳世。劉十九是劉禹錫的堂兄劉禹銅,當時是洛陽富商,與白居易常有應酬。白居易另外一首提到劉十九的七言絕句《劉十九同宿(時淮寇初破)》:紅旗破賊非吾事,黃紙除書無我名。
  • 萬芳《給妳們》MV幕前幕後十座金獎加持 七姐妹全員出演情比金堅
    粉絲早已紛紛預購好專輯,而這半年來萬芳陸續推出《時間梯》、《阿峰今天沒有來》、《什麼將把你帶走》三首單曲醞釀,發片進入倒數之際,再推出專輯同名單曲《給妳們》,MV於9月15日上線,其中「妳」字有別於專輯名稱的「你」具有它特別的意義,這是一首關於萬芳與姐妹淘的情感之歌。
  • 前英國駐歐盟代表:美國大選結果將影響英美「特殊關係」
    【歐洲時報10月27日顧硯編譯】前英國駐歐盟代表伊萬·羅傑斯(Ivan Rogers)近日對英國媒體《觀察家報》(the Observer)稱,近幾周與他有過接觸的多位歐盟成員國官員和部長均認為,英國首相詹森正在等待美國大選的結果。
  • 從極限挑戰到EXO四子,那些口口聲聲的兄弟到底是什麼?
    張藝興曬EXO屏保,少了吳亦凡、鹿晗和黃子韜,引起一陣關於他們關係的猜測,再加上吳亦凡、鹿晗、黃子韜齊聚《創3》,唯獨少了張藝興,已經有人直接評論他們就是「塑料兄弟」。聯想起前幾天,張藝興退出極限挑戰的項目錄製,極限男人幫宣告正式解體。
  • 人到中年,睡姿,就能看出男人有多愛你
    在人類的用來判斷雙方關係的交流方式中,除了語言的溝通外,肢體的交流也是較為重要的一項判斷標準。心理學家通過調查研究發現:相比語言的有意識,肢體動作是無意識的,因此更能體現說話人的真實想法。夫妻關係好到必須要用緊密而熱切的肢體接觸來表達自己對彼此的愛,讓人覺得不管怎樣都沒辦法把兩人從睡夢中分開。如果你和你的丈夫結婚多年仍然會用這種睡姿,這說明你們的關係非常的親密,哪怕過了蜜月期你們對對方的愛也沒有冷卻,可以說是一對情比金堅的完美夫妻呢。
  • 英國脫歐,和美國有啥關係?
    這件影響歐洲地緣政治的重大事件將對英國本身、歐洲大陸和世界政治格局產生不可低估的影響。首先是英國。英國與歐陸是一對剪不斷、理還亂的歡喜冤家。歷史上主要表現為英法爭奪歐洲主導權的對抗,近十年來則是英國與歐盟長久以來貌合神離的複雜關係。一直以來,隔絕英國與歐洲大陸的絕不僅僅是英吉利海峽,還有歷史形成的民族心理與文化意識形態的本質差異。
  • 我的宿敵李歡,那個討厭鬼,卻也是我最珍重的好兄弟
    我今年高三,自認為長得挺帥,公認的(傲嬌臉),學習還不錯,全年級排名第二,至於第一嘛,就是我的宿敵——叫李歡。李歡,雖然不想承認,不過嘛,他長得也不錯,就比我差那麼一點點。自從我上學以來就一直和我一個班,從幼稚園到小學到初中再到如今的高中。
  • 美國答題秀參賽者鬧笑話:馬裡奧宿敵名字被搞錯
    在美國ABC電視臺重啟的答題真人秀節目《The Chase》的第一集中,一位參與者鬧出了一個讓人哭笑不得的笑話。他接到了一個問題,問的是和馬裡奧的宿敵同名的現任北美任天堂總裁名叫什麼,而他的回答是錯誤的,還錯得很離譜。
  • 什麼?「巴鐵」有難,殲11b鼎力相助!
    說到世界上與中國關係比較友好的國家,巴基斯坦必須算上一個。這個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國家之間交往唯有利益永恆。巴基斯坦又被國人稱之為「巴鐵」,畢竟它對中國來說太重要了,不可失去。從「巴鐵」境內到印度洋運輸油氣資源及物資將會縮短上千裡航程和節省時間,不會被扼守咽喉要道的國家卡住脖子。從國民情感上看,在中國的諸多鄰居中,巴基斯坦應該是最博中國人民好感的了,而中國人到巴基斯坦境內,會受到當地人熱情歡迎,甚至不收買東西的錢,還會附加一句:中國和巴基斯坦是好兄弟。
  • 長期關係的結局到底是什麼
    學好了,方便大家拿出去,給朋友們、炮友們、兄弟姐妹們,一起裝逼。對吧,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獨裝逼不如一起裝逼。好了,我要開始裝了。今天我想給大家說一個詞彙,叫做「內捲化」。你看,這麼個詞彙,長得就很裝逼,它是什麼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