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學位論文外盲審之論文結構不成體系問題

2020-12-11 德立道生

同學們的學位論文送外盲審之後,專家經常會提出一種問題——論文結構混亂,進而同學們的學位論文會因為此項問題導致分數過低,甚至出現論文不合格無法參加答辯。下面筆者就常見的學位論文結構混亂問題進行一下講解,如有不足之處請多多海涵。

圖片未作者原創轉載請說明chu'c

01頭重腳輕問題大

在第一二章中出現前人研究和概念模型的篇幅大於自己所做內容的篇幅,這樣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頭重腳輕。出現這種情況會導致自己研究的內容顯得過少,導致科研工作量展現不足。也就是業界所說的「太水」。出現這種情況是很嚴重的,外盲審的分數幾乎不會太高,自己科研部分如果做得再不足的情況下,被斃掉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怎麼才能避免頭重腳輕的問題呢?首先對自己第一章的內容要進行精煉,無關緊要的贅述不要過多,點到為止,分析前人研究部分要透徹。多寫對自己研究成果有支撐的內容,減掉過多的無關內容,這才是關鍵。在第二章自己內容的部分,基礎概念建議不要特別多,可支撐自己的研究部分的基礎概念寫足,寫細,跟自己研究部分無關的概念還是不要寫為好,不要為了湊字而過量地去增加無用的內容。

想要避免頭重腳輕的問題,就需要進行精煉,精煉後的論文質量會得到一定的提升,自然對你的外盲審分值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02章節獨立無關聯

有的同學在自己第三章和第四章出現了兩個獨立的研究成果,根本不相關。無關聯性章節的論文送審是非常危險的,即使你科研做得很好,被專家抓到這一點,把你的論文斃掉,也是合情合理的。因為獨立性,是科研成果不成體系的表現,說你不合格是可以的。但是同學們畢竟做了很多的努力,大多數專家在審核碩士學位論文的時候,有的時候會手下留情,讓你通過,但是在博士學位論文,這種情況是絕對不允許的,一旦被發現,就是斃掉,絕不姑息。學位論文成體系很重要,奉勸同學們儘量避免,順利畢業。

如何避免章節獨立無關聯這種情況呢?在開題的時候就要與導師溝通好,進行仔細斟酌,是科研的過程中要與導師頻繁溝通,嚴格把握好研究方向,循序漸進,才能成體系,切忌自己獨斷獨行,畢竟導師的視野和經驗要比我們這個入門的小童鞋豐富的多。

03獨創部分概念過多

有的同學為了避免字數不足,在自己所做成果的章節的前部分添加了過多的基本概念以及研究背景,這樣做筆者是不贊成的。因為自己所研究成果部分可以寫支撐你成果的基本概念,只需要寫關鍵部分即可,過多的部分在第二章已經進行說明了,在這裡如果寫得過多就會出現與前面重複的現象。也會凸顯自己所做部分過少,讓盲審專家認為你在灌水,這樣是會嚴重影響你外盲審的分值。

如何避免這種現象的產生呢?在自己科研成果部分的章節寫支撐自己成果的基本概念的時候點到為止,不需要過多贅述,因為在第二章已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自己平時多做實驗,將實驗部分儘量完善,自己做的部分多多益善,有益的成果閱讀,工作量越足,這樣才會得到專家的認可。

04總結

綜上所述,論文體系結構問題是外盲審專家所關注問題的重中之重,稍有不慎,後果慘重。一篇合格的學位論文先成體系結構,再到文章內容。如果你的結構好,內容不足,可能會出現被告知補充實驗,小修或大修,不涉嫌造假基本上是不會被斃掉,但是你的學位論文體系出現大問題,被斃掉的概率非常大,所以同學們一定要謹慎去思考和建立自己論文的體系結構,切忌不要圖快,踏踏實實穩穩噹噹才是最重要的。最後祝各位同學科研順利,早日順利答辯畢業。

相關焦點

  • 研究生學位論文送外盲審之前需要注意的事項
    隨著我國科技進步的發展,對研究生教育體制的逐步完善,研究生在答辯之前需要學位外盲審的制度幾乎在國內絕大部分高校已經落實到位。如果同學們寫的學位論文出現了學術不端的情況,外盲專家是不會手下留情的。03論文結構要緊密論文的整體結構一定要按照嚴謹的結構進行,之前在筆者的文章裡面寫過如何去寫一篇結構嚴謹的學位論文的相關話題
  • 研究生學位論文外盲審返回結果不合格該怎麼辦
    為了提升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在申請答辯之前絕大多數高校都會將同學們的學位論文送至盲審平臺,進行盲審。返回的結果也會有四種,優秀,即可參加答辯,良好,進行小修才可參加答辯,合格,進行大修才可參加答辯,不合格,本論文尚未達到授予碩士/博士學位要求。
  • 如何降低學位論文盲審風險性?
    有明確的學術貢獻和成果創新是獲得博士學位的基本要求,匿名評審對學位申請人和博士生導師都帶來壓力和挑戰。如果盲審的學位論文評審意見是一致的,那麼研究生培養單位就容易執行下個環節。在一些博士學位論文外送盲審,甚至一些碩士學位論文盲審環節出現了評閱人意見不一致的情況,培養單位不得不進行新的仲裁。2020年上級部門明確提出學位授予不能強制和發表SCI論文掛鈎,絕大多數單位還都沒有明確公開表達對培養計劃環節中發表論文要求的更新,估計都處於觀望和思量對策的過程。
  • 研究生論文盲審被斃的原因有哪些
    首先,論文在盲審階段被斃的情況並不常見,當前大部分學生在提交論文時幾乎不會犯一些常規性錯誤,比如論文組織結構混亂、文字表述不清、邏輯矛盾等嚴重問題,至少我在外審論文的過程中,並沒有發現這一類問題。按照歷史經驗來看,論文在盲審階段被斃,通常會有以下幾種原因:
  • 研究生論文盲審結果出來後,有人歡喜有人憂,你的論文過了嗎?
    近幾年,隨著教育部對研究生的畢業論文要求變嚴之後,很多同學的畢業論文都需要去盲審,盲審通過後,學生才能按期答辯,否則需要延期。而近日,正是很多同學論文盲審結果出爐的日子,也是不少畢業生答辯的日子,畢業論文的盲審結果對於畢業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 研究生畢業論文盲審能通過麼?
    2020年4月底,全國高校即將陸續開學,60多萬研究生畢業論文即將面臨盲審工作。由於前幾年研究生畢業論文抽查出現了剽竊、作假等現象,現在的研究生畢業論文盲審很嚴格,即將研究生畢業的大咖們,你們準備好了麼?
  • 專家如何盲審碩士學位論文,會故意給個差嗎?
    2019年的碩士生學位論文全面採用抽選雙盲審(研究生和審稿專家互不知道彼此),根源是翟天臨博士事件。鑑於畢業碩士生的人數60餘萬,採用之前博士學位論文的盲審模式難度比較大、不現實,因此只能採用學院組織的專家盲審模式(學院自行聯繫專家送審),而不是全國同行業的專家庫系統隨機分配(類似於博士學位論文盲審、青年基金評審等)。不過部分高校針對部分發表過高水平期刊論文的碩士生可以"免盲"。
  • 研究生論文「盲審」「查重」再升級!畢業恐進入「寒冬期」?
    唐盛告訴記者,過去只有少數院系抽檢盲審,現在大多數院系要求畢業論文在答辯前,必須經過「盲審」關。盲審專家也從三個,變成了五個,但凡有一個給出「不通過」的意見,論文就要被打回重寫,且修改率需達到50%以上,才能重新送給該專家再次審核。 江蘇各高校今年也陸續發布了「盲審」的相關辦法或通知。比如江蘇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實行100%「盲審」制度。
  • 關於2018年春季提交學位論文盲審的通知
    各位同學:為做好2018年春季碩士學位申請工作,現就論文盲審,明審有關事項通知如下:一、受理條件1、論文查重合格或復檢合格者;2、所提交的論文符合我校研究生學位論文撰寫要求;3、資格審查通過,沒有掛科;4、經導師審核同意送審.
  • 學位論文盲審未過,碩士畢業延期半年,後續問題如何應對?
    南航2360名碩士研究生完成「雲」答辯》,其中南航15個學院2360名碩士完成了學位論文線上答辯(95.8%)。事實上,江蘇省高校論文送審、答辯的進度是較快的,其他區域不少高校正在送審或剛返回評審意見。在翟天臨學術不端事件發生後,更多高校提升了碩士學位論文盲審比例或整體盲審,對論文質量儘量更好地把關。
  • 2019年論文盲審,研究生應該了解清楚這幾件事兒
    小編這裡查詢了一下教育部官方網站,官方給出的回答是這樣的:「為保證和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教育部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評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和進行論文抽查,啟動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評選高等學校重點學科,遴選、推薦研究生教學用書,對培養和學位授予質量開展評估等。
  • MBA碩士論文校外盲審如何高分通過?
    論文PPT  論文查重  論文降重  知網查重  維普查重  論文格式  格式模板  論文盲審主要看論文的創新性、系統性和完整性。不同學科的差異性不小,一般來說創新性不是問題,但創新點得學會凝練。在寫作之前的試驗設計非常關鍵,否則學位論文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就不行喔。一篇學位論文出現低級錯誤給專家印象非常不好,如錯別字、標點符號中英文混用、圖表序號混亂和不對應、表格跨頁、引用格式不規範、文獻引用格式錯誤等。一個研究生經過3年培養後,在如此重要的學位論文中出現低級錯誤讓人啼笑皆非呢。
  • 研究生學位論文抽檢,暴露了什麼
    3月以來,江蘇、廣東先後發布了2019年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評議結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發布抽檢結果的河北,三省抽檢共發現近兩百篇「存在問題」或「不合格」的碩士學位論文。  2019年11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對2018年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發現問題突出的高等學校和研究院所進行集體約談,要求「在2020年博士學位論文抽檢中問題論文的篇數和比例要大幅降低。」
  • 一個導師的訴說:為何我會給盲審的學位論文「修改後再送審」?
    作為論文評閱專家,小西2019年校內、校外同樣評審過不少碩士學位論文。結果是校內、校外各給了一本"盲審"論文"修改後再審"(學生口中的"C")。也許,這個問答會有不少在讀的碩士生看到,小西換個角度來分享下論文評審為何會給"C",給出一些啟發。
  • 臨近畢業季,研究生學位論文抽檢,暴露了什麼?
    在國家愈發重視研究生培養質量、加強和改進教育評估督導和監測的背景下,關於研究生學位論文的話題頻上熱搜。3月以來,江蘇、廣東先後發布了2019年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評議結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發布抽檢結果的河北,三省抽檢共發現近兩百篇「存在問題」或「不合格」的碩士學位論文。
  • 碩士學位論文抽到盲審,提交後發現幾處圖表標註有錯誤,會掛掉?
    晚上,小西有在看2個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初稿,10日將組織網絡預答辯。按學校文件要求,只有通過預答辯,才能安排論文送審、答辯和畢業。一旦預答辯不過,將會延期畢業,趕不上6月份的學位授予。我們學校已開始碩士學位論文評審工作。在翟天臨博士學術不端事件之後,和博士生類似,學校要求部分碩士學位論文盲審。學院隨機抽取1/3數量論文盲審(送校外專家)。運氣不太好,我是導師名下3個碩士生中唯一被被抽到盲審的。期間反覆檢查了學位論文好多遍,提交後還是發現幾處圖表標註有錯誤,會不會掛掉啊?真的好擔心!莫擔心!
  • 研究生學位論文抽檢,暴露了什麼-光明日報-光明網
    3月以來,江蘇、廣東先後發布了2019年碩士學位論文抽檢評議結果,加上2019年年底已發布抽檢結果的河北,三省抽檢共發現近兩百篇「存在問題」或「不合格」的碩士學位論文。    2019年11月,國務院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對2018年博士學位論文抽檢發現問題突出的高等學校和研究院所進行集體約談,要求「在2020年博士學位論文抽檢中問題論文的篇數和比例要大幅降低。」
  • 學位論文的參考文獻怎麼整理
    在一本研究生的學位論文之中,參考文獻往往是在學位論文的最後那幾頁。但這些參考文獻卻貫穿整本學位論文的始終,是重中之重。在同學們的學位論文送審環節以及答辯環節,參考文獻是經常被專家所注意的地方,為何學位在論文中參考文獻如此引人注目?參考文獻應該怎麼樣去整理?
  • 武漢理工大學關於2020年秋季博士、碩士學位論文答辯及學位授予等...
    申請答辯研究生及其導師: 根據《武漢理工大學學位授予實施辦法》(校研字〔2013〕38號)文件精神及學位授予的相關規定,為做好2020年秋季博士、碩士學位論文評審、答辯及學位授予工作,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學位申請各環節恢復線下辦理 研究生學位論文預答辯、送審資格審核、答辯資格審核、正式答辯等學位申請各環節工作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
  • 【戰疫行動】如何開展研究生學位論文「雲答辯」?
    一、學位論文送審及結果發放1. 學位論文送審審批由紙質材料審批改為利用網絡開展,原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統(gmis.xjtu.edu.cn,以下簡稱「管理系統」)中各項操作及程序不做調整。研究生提供學位論文、學術論文、其他科研成果、申請材料電子版,導師、教學秘書、學位評委分委員會主席等通過電子郵件反饋審查意見(籤字可由電子郵件同意記錄暫代),並由系所組織視頻預答辯。同等學力申請博士學位人員送審審批在學院審批通過後,還需答辯秘書將材料發送至學位辦郵箱xwb@xjtu.edu.cn進行校級審批。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