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的學位論文送外盲審之後,專家經常會提出一種問題——論文結構混亂,進而同學們的學位論文會因為此項問題導致分數過低,甚至出現論文不合格無法參加答辯。下面筆者就常見的學位論文結構混亂問題進行一下講解,如有不足之處請多多海涵。
01頭重腳輕問題大
在第一二章中出現前人研究和概念模型的篇幅大於自己所做內容的篇幅,這樣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頭重腳輕。出現這種情況會導致自己研究的內容顯得過少,導致科研工作量展現不足。也就是業界所說的「太水」。出現這種情況是很嚴重的,外盲審的分數幾乎不會太高,自己科研部分如果做得再不足的情況下,被斃掉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怎麼才能避免頭重腳輕的問題呢?首先對自己第一章的內容要進行精煉,無關緊要的贅述不要過多,點到為止,分析前人研究部分要透徹。多寫對自己研究成果有支撐的內容,減掉過多的無關內容,這才是關鍵。在第二章自己內容的部分,基礎概念建議不要特別多,可支撐自己的研究部分的基礎概念寫足,寫細,跟自己研究部分無關的概念還是不要寫為好,不要為了湊字而過量地去增加無用的內容。
想要避免頭重腳輕的問題,就需要進行精煉,精煉後的論文質量會得到一定的提升,自然對你的外盲審分值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02章節獨立無關聯
有的同學在自己第三章和第四章出現了兩個獨立的研究成果,根本不相關。無關聯性章節的論文送審是非常危險的,即使你科研做得很好,被專家抓到這一點,把你的論文斃掉,也是合情合理的。因為獨立性,是科研成果不成體系的表現,說你不合格是可以的。但是同學們畢竟做了很多的努力,大多數專家在審核碩士學位論文的時候,有的時候會手下留情,讓你通過,但是在博士學位論文,這種情況是絕對不允許的,一旦被發現,就是斃掉,絕不姑息。學位論文成體系很重要,奉勸同學們儘量避免,順利畢業。
如何避免章節獨立無關聯這種情況呢?在開題的時候就要與導師溝通好,進行仔細斟酌,是科研的過程中要與導師頻繁溝通,嚴格把握好研究方向,循序漸進,才能成體系,切忌自己獨斷獨行,畢竟導師的視野和經驗要比我們這個入門的小童鞋豐富的多。
03獨創部分概念過多
有的同學為了避免字數不足,在自己所做成果的章節的前部分添加了過多的基本概念以及研究背景,這樣做筆者是不贊成的。因為自己所研究成果部分可以寫支撐你成果的基本概念,只需要寫關鍵部分即可,過多的部分在第二章已經進行說明了,在這裡如果寫得過多就會出現與前面重複的現象。也會凸顯自己所做部分過少,讓盲審專家認為你在灌水,這樣是會嚴重影響你外盲審的分值。
如何避免這種現象的產生呢?在自己科研成果部分的章節寫支撐自己成果的基本概念的時候點到為止,不需要過多贅述,因為在第二章已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自己平時多做實驗,將實驗部分儘量完善,自己做的部分多多益善,有益的成果閱讀,工作量越足,這樣才會得到專家的認可。
04總結
綜上所述,論文體系結構問題是外盲審專家所關注問題的重中之重,稍有不慎,後果慘重。一篇合格的學位論文先成體系結構,再到文章內容。如果你的結構好,內容不足,可能會出現被告知補充實驗,小修或大修,不涉嫌造假基本上是不會被斃掉,但是你的學位論文體系出現大問題,被斃掉的概率非常大,所以同學們一定要謹慎去思考和建立自己論文的體系結構,切忌不要圖快,踏踏實實穩穩噹噹才是最重要的。最後祝各位同學科研順利,早日順利答辯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