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形的周長變式練習,需要的拿走,接上篇文章(二)

2020-12-11 跟老師學數學

長方形的周長

14.要求大長方形的周長,就要先知道大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釐米,大長方形的長是12×2=24(釐米),寬6釐米,長方形的周長等於(24+6)×2=30×2=60(釐米)。要求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釐米,先要知道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釐米。6×2=12(釐米),先確定這是一個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等於12×4=48釐米),60釐米大於48釐米,長方形的周長會長一些。

長方形:12×2=24(釐米)

(24+6)×2

=30×2

=60(釐米)

正方形:6+6=12(釐米)

12×4=48(釐米)

60>48

15.要求剪出的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釐米,先要知道這個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釐米,長方形的長等於三個正方形的邊長的和,長方形的寬等於兩個正方形的邊長的和。4個小正方形邊長的和等於24釐米,把24釐米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6釐米,小長方形的長是6×3=18(釐米),長方形的寬等於6×2=12(釐米),長方形的周長等於,(18+12)×2=30×2=60(釐米)。

24÷4=6(釐米)

6×3=18(釐米)

6×2=12(釐米)

(18+12)×2

=30×2

=60(釐米)

16.這道題先求長方形的寬是多少米,然後再求長方形的周長。

60÷3=20(米)

(60+20)×2

=80×2

=160(米)

17.要求新的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分米,要先求出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分米。

15+3=18(分米)

12+3=15(分米)

(18+15)×2

=33×2

=66(分米)。

18.要求長方形的周長,先求長方形的長。

3×3=9(釐米)

(9+3)×2

=12×2

=24(釐米)。

19.正方形的邊長增加3釐米,正方形有四條邊,3×4=12(釐米),正方形周長增加12釐米。

20.這道題要先把寬1分米轉化成10釐米,1分米等於10釐米,長方形的周長是(20+10)×2=30×2=60(釐米)。

21.在一張長18釐米,寬12釐米的長方形紙上剪一個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邊長是12釐米,正方形的周長等於12×4=48(釐米)。

22.長增加了20米,寬增加了10米,長方形有兩個長和兩個寬,20×2+10×2=40+20=60(米),周長增加了60米。

23.要求這張圓桌桌面的周長是多少,就是把8米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8÷4=2(米)

24.這個長方形的長是5×2=10(釐米),長方形的寬是5釐米,長方形的周長等於(10+5)×2=15×2=30(釐米)。

25.長方形的周長等於長加寬的和乘二,這個長方形長和寬的和是15釐米,長方形的周長就等於15×2=30(釐米)。

相關焦點

  • 長方形的周長變式練習,掌握這些類型,考100分輕而易舉
    長方形的周長變式練習,掌握這些類型,考100分輕而易舉。要正確解決這部分知識,首先要正確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公式。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利用公式進行計算,是解決這份知識的方法。1.第1題已知長方形的長和寬,求長方形的周長;已知正方形的邊長,求正方形的周長,這是最基本的題目,要注意單位名稱不要寫錯。2.已知長方形的周長和長求長方形的寬,已知正方形的周長求長方形的邊長,這也是常見的題目之一,在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基礎上進行練習。
  • 接上篇圖形的周長與面積,需要的小學生繼續練習吧!
    上篇文章分析了,長方形的周長與面積的基礎練習,這篇文章主要是解決問題。四、2.前兩個小題求長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直接直接利用公式進行計算就可以了。第三小題是求正方形的邊長和面積,已知正方形的周長,求正方形的邊長就是要用周長除以4。3.前兩道小題直接利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面積公式進行計算就可以了,第三小題稍微有點難度。求第三個圖形的周長,利用平移的方法,這一個圖形的周長就,等於長是8釐米,寬是6釐米的長方形的周長。
  • 小學生期中考試必練習題,長方形周長,收藏好了
    長方形周長變式練習(三)26.這道題是這樣的,一根鐵絲正好圍成一個長15分米,寬9分米的長方形,如果用這根鐵絲圍成一個正方形,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分米?27.要求剩下的紙板的周長是多少分米,先要確定剩下的圖形是一個什麼圖形,剩下的圖形是一個長方形,求長方形的周長,要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分米。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邊長是10分米,所以長方形的長是10分米,長方形的寬是16-10=6(分米),長方形的周長等於(10+6)×2=16×2=32(分米)。
  • 長方形的周長不難,變式練習最難理解,畫圖是解答問題最好的方法
    2.要求做這個三角形至少要用多少釐米的鐵絲,就是求三角形的周長,把三角形的三條邊長加起來4+7+10=21(釐米)3.要求這張圓桌桌面的周長,就是8米平均分成4份,求這樣一份的數是多少。4.根據長方形的周長公式,長加寬的和乘二就可以求出來長方形的周長。
  • 試講|長方形周長
    師:看到大家疑惑的眼神了,不要著急,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下如何來計算長方形的周長。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活動一:初步感知,形成概念師:大屏幕上給大家畫出了一個長方形,已知長5釐米,寬3釐米。請大家獨立思考,算出他的周長,並說出你的理由。師:看大家都算完了,我請同學來說一下答案。
  • 計算長方形的周長不難,看了這些題大家都說難,會者不難
    圖形二的周長變長了,多出來小長方形的兩條短邊。第三個圖形的周長沒有變化。第二題思路分析:在這三個圖形中,圖形a和圖形b的周長是一樣的,圖形c多出來兩條短邊。第三題思路分析:這道題和上面的解決方法是一樣的,通過平移的方法得出,樓梯的長度就是長方形周長的一半。小貓咪爬上樓梯,正好走了長方形周長的一半,他走了一個來回,走的路程就等於長方形的周長。
  • 夏永立:《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說課
    二、說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和掌握了線段、長度單位、長度測量和周長的概念,已經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要把這幾者結合起來,自主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計算方法,對於部分學生還有一定的困難;有些學生對周長的概念還不清楚,需要在教學中適時滲透;雖然有些學生已經具備了較高的學習起點,但學生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如何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發展
  •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教學設計
    2重點難點  探索、歸納出求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的方法。二、教學過程活動1【導入】創設情境  1.(出示長方形)師:認識這個圖形嗎?(出示正方形)生:正方形。(二)生2:6×2+4×2 師:看看這是****的做法,我們來看看和***的做法有什麼不一樣的嗎?預設:生1:(對比測量幾條邊)一個測2條邊,一個測4條邊。師:你知道為什麼只測2條邊嗎?生:因為長方形的對邊相等,所以只需要測量2條邊。
  •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生: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都相等。生:長方形比較長的邊叫做長,比較短的邊叫做寬。正方形的的每條邊都叫做邊長。二.探究新知師:同學們對周長知識掌握較好,通過預習也進一步鞏固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小組代表匯報:預設生回答:生1:我是把長方形的四條邊一條一條的加起來,就得到了它的周長。方法:長+寬+長+寬=長方形的周長。
  • 三年級第五單元——長方形周長
    本課需要掌握長方形周長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能運用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教材第48頁問題一:量一量,算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 三年級上冊數學: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專項練習+單元綜合測試卷!
    今日分享,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單元知識歸納和單元綜合測試卷。第七單元內容回顧:1、認識四邊形,掌握四邊形的特點,記住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長方形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2、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會公式的逆向應用,給出長和周長可以求出寬。給出邊長可以求正方形的周長。
  •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練習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免費下載
    (2)長方形的對邊(    ),四個角都是(    )角。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必須量出它的(    )和(    )。(3)正方形的四條邊(    ),四個角都是(    )角。計算正方形的周長,必須量出它的(    )。2. 判一判。(對的打「√」,錯的打「×」)(1) 周長相等的兩個長方形,它們的形狀和大小不一定都一樣。
  • 長方形周長公式的靈活運用
    近日我家小妞三年級的數學學到長方形周長這一章了,晚上輔導小妞做作業,才知道我就小妞對於長方形的周長公式還沒有完全理解,所以小妞對於長方形周長公式也無法靈活運用。經過對我家小妞的細心講究,今天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如何靈活運用長方形周長公式?
  • 如何運用長方形的周長巧算題?
    三年級數學上冊周長一單元主要講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今天我們就來重點總結一下有關長方形周長的典型例題。1.長方形的周長求法:(1)長+寬+長+寬;(2)長×2+寬×2;(3)(長+寬)×2;<拓展>:(1)長=周長÷2-寬
  •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解決問題》教學設計及反思
    師:我們已經用16張正方形的紙擺成了3種不同的長方形或正方形,接下來還需要做些什麼呢?(計算他們的周長,比較他們的周長)那請你和你的同桌合作,用你們喜歡的方法試一試吧!可以藉助學具的幫忙。(提醒學生,表格式不一定非得畫表格,也可以像表格一樣上下、左右對齊,就行了,簡單明了,做起來速度快。)
  • 《小陳老師講數學》五年級奧數教材第三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第3周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同學們都知道,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只能用來計算標準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思路與導航 根據題意,我們可以把每個正方形的邊長的一半同時向左、右、上、下平移(如圖b),轉化成一個大正方形,這個大正方形的周長和原來5個小正方形重疊後的圖形的周長相等。因此,所求周長是18×4=72釐米。練習一1,下圖由8個邊長都是2釐米的正方形組成,求這個圖形的周長。
  • 小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做題方法總結(原創,請轉發)
    根據本班學生學習特點,下面我分四部分:周長的定義、周長公式、題型和方法匯總、練習,對本單元重難點進行解析。第一部分:周長的定義周長:封閉圖形一周的長度周長的定義,需要理解性掌握,其中有兩個出題點:「封閉」 和「一周」。
  • 長方形的周長,建議列印複習,為期中考試做準備
    第五單元檢測題 長方形的周長期中考試之前,老師和家長一般領著孩子複習,查缺補漏。計算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提高的,在於平時練習和積累。而圖形、統計等小單元的知識提分最快。一、細心讀題,謹慎填寫。
  • 周長相等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相等嗎?看本文如何探究
    一、問題提出學習完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相關知識,在練習題中經常遇到考察周長與面積關係的問題,小學生只知道周長相等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面積不一定相等,裡面具體的關係是什麼呢,今天帶領小學生探究一番。
  • 看著學你也會教·第2課時 教學設計·長方形周長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能運用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2、經歷探索、討論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過程,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通過摸一摸、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等活動,體驗方法的科學性。3、結合探索長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的過程,培養創新意識,體驗發現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