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形的周長變式練習,掌握這些類型,考100分輕而易舉

2020-12-11 跟老師學數學

長方形的周長變式練習,掌握這些類型,考100分輕而易舉。

要正確解決這部分知識,首先要正確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公式。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利用公式進行計算,是解決這份知識的方法。

1.第1題已知長方形的長和寬,求長方形的周長;已知正方形的邊長,求正方形的周長,這是最基本的題目,要注意單位名稱不要寫錯。

2.已知長方形的周長和長求長方形的寬,已知正方形的周長求長方形的邊長,這也是常見的題目之一,在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基礎上進行練習。把長方形的周長平均分成兩份,得出長方形的長和寬的和,然後再減去長方形的長,就等於長方形的寬。還可以先用長方形的周長減去兩個長,然後再除以二,得出長方形的寬。

把正方形的周長平均分成四份,每份就是正方形的邊長。

3.三角形的周長是指的三條邊的總長度,把這三個數加起來就可以了。

4.道題先求長方形的寬,再求長方形的周長。

12-4=8(分米)

(12+8)×2

=20×2

=40(分米)

5.這道題要求至少需要多長的彩帶,是求這塊長方形木牌的周長,它的寬是3分米,長是寬的2倍,要求這個長方形的周長,先求長方形的長是多少分米。

3×2=6(分米)

(6+3)×2

=9×2

=18(分米)。

6.要求運動員們跑了多少米,先求操場的周長,然後再求3圈的長度。

(150+50)×2

=200×2

=400(米)

400×3=1200(米)

7.要求菜園的籬笆長多少米,就是求長方形的兩個寬和一個長的長度的和,長是17米,寬是8米。

8×2+17

=16+17

=33(米)

8.這道題先求教室地面的寬,然後再求這個教室的地面的周長。

(10+7)×2

=17×2

=34(米)

9.仙球這個長方形的邊長是多少?然後再求這個正方形的周長。

8×2=16(分米),16×4=64(分米)。

10.這道題先求長方形的長,然後再求長方形的周長,最後求長方形的周長的4倍是多少。

13+5=18(米)

(18+13)×2

=31×2

=62(米)

62×4=248(米)

11.這條36釐米的彩帶的長度就是長方形的周長,如果把它改成正方形,36釐米就是正方形的周長,要求正方形的周長,就是把36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

36÷4=9(釐米)。

12.要想知道2米金線夠不夠,先要求出裝飾5個這樣的燈罩至少需要多少釐米長的金線。47×5=235(釐米)

235釐米>2米

答:2米金線不夠。

13.這兩個花壇的周長是一樣長的。兩個花壇有一條公共邊,其他兩條邊的和就是長方形的長和寬的和。

相關焦點

  • 小學生期中考試必練習題,長方形周長,收藏好了
    長方形周長變式練習(三)26.這道題是這樣的,一根鐵絲正好圍成一個長15分米,寬9分米的長方形,如果用這根鐵絲圍成一個正方形,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分米?27.要求剩下的紙板的周長是多少分米,先要確定剩下的圖形是一個什麼圖形,剩下的圖形是一個長方形,求長方形的周長,要知道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分米。剪下一個最大的正方形,正方形的邊長是10分米,所以長方形的長是10分米,長方形的寬是16-10=6(分米),長方形的周長等於(10+6)×2=16×2=32(分米)。
  • 三年級上冊數學:100道(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練習題,提分必備
    三年級上冊數學:100道(長方形、正方形)周長練習題,提分必備!轉眼間,暑假已經過半,同學們有沒有按時完成暑假作業呢?還是在家裡看電視作業還沒開始做呢?今天老師整理了100道三年級上冊數學(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練習題,建議家長們為孩子列印一份,讓孩子自己練習,提分必備!文末有word資料的領取方式!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裡了,喜歡就多多關注吧!
  • 計算長方形的周長不難,看了這些題大家都說難,會者不難
    在學習長方形的周長時,有一部分題目學生特別容易出錯,比如下面的這些題。第一題思路分析:圖形一剪去一個長方形後,周長變少了。現在長方形的寬等於原來長方形的寬,現在長方形的長減少了。第三題思路分析:這道題和上面的解決方法是一樣的,通過平移的方法得出,樓梯的長度就是長方形周長的一半。小貓咪爬上樓梯,正好走了長方形周長的一半,他走了一個來回,走的路程就等於長方形的周長。
  • 長方形的周長變式練習,需要的拿走,接上篇文章(二)
    長方形的周長14.要求大長方形的周長,就要先知道大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是多少釐米,大長方形的長是12×2=24(釐米),寬6釐米,長方形的周長等於(24+6)×2=30×2=60(釐米)。要求正方形的周長是多少釐米,先要知道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釐米。6×2=12(釐米),先確定這是一個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長等於12×4=48釐米),60釐米大於48釐米,長方形的周長會長一些。
  • 夏永立:《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說課
    通過觀察、操作、交流等活動促進學生對周長的理解和掌握,給了學生豐富的活動空間。根據這一理論,要給學生提供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生活情境,並通過找長方形、描線等活動豐富學生對周長的認識。    上課前,把學生帶到籃球場上,組織學生沿著操場長、寬邊列隊,從而圍成一圈;還可以讓學生沿著籃球場的邊線跑一圈,體驗籃球場的周長;學生分小組用捲尺測量籃球場的周長。
  • 長方形的周長不難,變式練習最難理解,畫圖是解答問題最好的方法
    8.長方形周長除以2等於長方形的長加寬的和,再減去長就是長方形的寬。30÷2—9=15—9=6(釐米)9.兩個邊長是5釐米的正方形,拼成一個最大的長方形,長方形的長是10釐米,寬是5釐米,長方形的周長等於(5+10)×2=15×2=30(釐米)10.黑板面的周長約是9米;一個籃球場的周長約是90米;數學課本封面的周長約是900毫米。
  • 試講|長方形周長
    我是面試小學數學的8號考生,我今天試講的題目是《長方形周長》,下面開始我的試講。一、創設情境,導入新知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周長。誰能說一下什麼叫周長?師:圍繞物體一周的長就叫周長。同學們回答的很好。師:黑板上有幾個圖形,大家看看怎樣算他們的周長呢?
  • 三年級上冊數學: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專項練習+單元綜合測試卷!
    今日分享,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單元知識歸納和單元綜合測試卷。第七單元內容回顧:1、認識四邊形,掌握四邊形的特點,記住長方形正方形的特點,長方形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2、掌握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公式,會公式的逆向應用,給出長和周長可以求出寬。給出邊長可以求正方形的周長。
  •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1.通過本課的學習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有一定的認識,通過探究理解,掌握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方法
  • 小學三年級數學(上)練習題《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 免費下載
    (2)長方形的對邊(    ),四個角都是(    )角。計算長方形的周長,必須量出它的(    )和(    )。(3)正方形的四條邊(    ),四個角都是(    )角。計算正方形的周長,必須量出它的(    )。2. 判一判。(對的打「√」,錯的打「×」)(1) 周長相等的兩個長方形,它們的形狀和大小不一定都一樣。
  •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
    生:長方形對邊相等,正方形四條都相等。生:長方形比較長的邊叫做長,比較短的邊叫做寬。正方形的的每條邊都叫做邊長。二.探究新知師:同學們對周長知識掌握較好,通過預習也進一步鞏固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小組代表匯報:預設生回答:生1:我是把長方形的四條邊一條一條的加起來,就得到了它的周長。方法:長+寬+長+寬=長方形的周長。
  • 小學三年級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做題方法總結(原創,請轉發)
    小學三年級,周長的定義,以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公式,是三年級的重點,也是學生學習幾何圖形的開端,所以,這部分知識的概念和做題方法,每個學生必須熟練掌握並靈活運用
  • 小學奧數-巧求長方形、正方形周長
    運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公式,可以很方便地求出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周長。有時,我們要將幾個圖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求其周長;或將一個圖形分解成幾個長方形,然後求新圖形的周長;還有時,會遇到只求長方形一部分的周長的問題。
  •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解決問題》教學設計及反思
    (蒙層)回憶所學的四邊形並揭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徵和周長公式用2個邊長1分米的小正方形,可以拼成什麼圖形?它的長、寬分別是多少?周長呢?(課件出示)例5:用16個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紙拼成長方形和正方形,怎樣拼,才能使拼成的圖形周長最短?(1)讀懂題意:先請學生自己讀一讀題,同桌交流題目意思。要解決這個問題,最關鍵的一步是什麼?
  • 三年級第五單元——長方形周長
    本課需要掌握長方形周長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能運用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教材第48頁問題一:量一量,算出下面長方形的周長,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 長方形周長公式的靈活運用
    近日我家小妞三年級的數學學到長方形周長這一章了,晚上輔導小妞做作業,才知道我就小妞對於長方形的周長公式還沒有完全理解,所以小妞對於長方形周長公式也無法靈活運用。經過對我家小妞的細心講究,今天我就分享一下我的經驗:如何靈活運用長方形周長公式?
  • 看著學你也會教·第2課時 教學設計·長方形周長
    教學目標:1、結合具體情境,探索並掌握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能運用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2、經歷探索、討論長方形周長計算方法的過程,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通過摸一摸、估一估、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等活動,體驗方法的科學性。3、結合探索長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的過程,培養創新意識,體驗發現的喜悅。
  • 《小陳老師講數學》五年級奧數教材第三周: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
    第3周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同學們都知道,長方形的周長=(長+寬)×2,正方形的周長=邊長×4。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公式只能用來計算標準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如何應用所學知識巧求表面上看起來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的圖形的周長,還需同學們靈活應用已學知識,掌握轉化的思考方法,把複雜的問題轉化為標準的圖形,以便計算它們的周長。例1 有5張同樣大小的紙如下圖(a)重疊著,每張紙都是邊長6釐米的正方形,重疊的部分為邊長的一半,求重疊後圖形的周長。
  • 長方形的周長,建議列印複習,為期中考試做準備
    第五單元檢測題 長方形的周長期中考試之前,老師和家長一般領著孩子複習,查缺補漏。計算能力和分析問題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夠提高的,在於平時練習和積累。而圖形、統計等小單元的知識提分最快。一、細心讀題,謹慎填寫。
  • 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試卷,學生信誓旦旦考滿分,結果只考96分
    今天,胡老師給大家分享的這份試題,來自人教版小學三年級數學上冊第七單元測試卷,題目新穎,題型多樣化,這份試題看似簡單,考滿分卻不易,考前學生信誓旦旦地說要考滿分,結果只考了96分,這份試題如下:擺法三:6個長方形疊著擺放,長6×5=30釐米,寬1×5=5釐米,此時周長為(30+5)×2=70釐米,也是拼成的周長最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