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鍾燦:禮失求諸野 多一些哲學素養
發表時間:2011-04-19 來源:人民日報
【我的枕邊書】《軟物質與硬科學》:(法)P-G·德熱納、J·巴杜著;盧定偉、唐玉立、孫大坤譯;馮端校;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 我的讀書經驗微不足道,但從小「好讀書不求甚解」,對後來成長為一名科學工作者還是「正相宜」的。小學時,我愛看電影,但家貧無錢,電影票只有求諸春節、元宵燈謎晚會的中獎。家鄉泉州有「海濱鄒魯」之稱,燈謎都出自市政協文史老人的手制,其中有許多三國、紅樓、水滸人名謎。為中獎得影票,我硬著頭皮將這些古典小說啃下來,再揣摩謎底謎面的邏輯關係。後來發現,自然科學研究不就是閱讀、實踐與猜謎的過程嗎? 初中正趕上新中國長篇小說的第一次豐收,我們得以享受小說大餐。《紅旗譜》、《三家巷》、《青春之歌》、《小城春秋》、《苦菜花》等極大影響了那代青年人生觀的形成。至今猶記,讀高雲覽的《小城春秋》時備感親切。小說寫的是中共黨員在廈門、泉州的地下鬥爭,其中那位掩護地下黨的醫生原型還是我一位同學的父親。當時泉州籍作家司馬文森的《風雨桐江》也被我們競相傳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