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南粵家政」工程促進就業儀式在深圳啟動。 南都記者 張小玲 攝
為服務好家庭的「一老一小」,讓市民請到好的家政服務從業人員。昨日在深圳啟動的「南粵家政」工程促進就業儀式透露,2019—2021年,深圳將建設市級家政服務培訓示範基地10家以上,實施母嬰服務、居家服務、養老服務、醫療護理四大類別重點培訓項目,開展家政服務從業人員培訓12萬人次以上。
三年培訓家政從業人員12萬人次以上
家有老人孩子的市民最發愁的就是請個好「阿姨」,今後不用再發愁了。「南粵家政」工程促進就業啟動儀式昨日在深圳舉行,並發布了《深圳市實施「南粵家政」工程促進就業工作方案》。
深圳市人社局局長孫福金介紹,《方案》明確提出深圳實施「南粵家政」工程的工作目標。2019—2021年,建設市級家政服務培訓示範基地10家以上,制定完善家政服務業技能培訓標準和評價體系,實施母嬰服務、居家服務、養老服務、醫療護理四大類別重點培訓項目,開展家政服務從業人員培訓12萬人次以上,全面實現從業人員素質有提升、就業有渠道、權益有保障,推動深圳家政服務業提質擴容。
今年22歲的袁銀林兩年前畢業於重慶城市管理職業學院家政專業,後進入深圳一家家政企業進行「早教育嬰」服務崗前培訓後推薦入戶服務。工作兩年的袁銀林,服務過的兩個家庭,都是有三個孩子的潮州人家庭,她充當了孩子王,獲得了客戶的充分認可和寶寶的喜愛。袁銀林學早教、學營養學、學月嫂,甚至連催乳和小兒推拿都系統學習了。參加「社區邦」「最美育嬰師」比賽,她獲得了一等獎;參加市級育嬰師大賽,她總成績第五名,榮獲了「深圳市技術能手」稱號。
多部門聯合出臺重點培訓項目實施方案
「媽媽來了」的企業代表發言表示,不規範的市場、不專業的服務、不負責的商家,正在讓家庭服務這個影響著千萬家庭,關係著老百姓生活品質的行業帶病前行,步履蹣跚。一方面是市場需求的巨大,另一方面不健康的市場現狀又導致從業企業發展緩慢,甚至迷茫。可以說,整個行業迫切需要一盞明燈來照亮企業前行。而南粵家政的啟動,標誌著家政行業新時代的到來。不僅會真正解決老百姓的操心事、揪心事、煩心事;更會引領所有家政企業邁向專業化、標準化、職業化,甚至國際化。
為滿足家庭「一老一小」對家政服務的迫切需求,深圳市人社局將實施大規模技能培訓。聯合市商務局、衛生健康委、民政局等部門,出臺母嬰、居家、養老和醫療護理四個重點培訓項目實施方案,納入職業技能提升三年行動工作範疇,促進從業人員更充分更高質量就業。另外,聯合行業協會、龍頭企業等共同開發居家服務員、婦嬰護理員、居家養老照護員、養老機構照護員等多個方面專項能力評價標準,編寫培訓教材,滿足市場需求。
此外,深圳還將傾力打造「鵬城管家」高端服務品牌。鼓勵本市家政龍頭企業與港澳家政服務機構合作,培養專業居家照護、私人管家等高端人才,推進家政服務職業化、國際化發展。
知多D
深圳「南粵家政」工程 四大建設計劃
一是實施「南粵家政」技能提升行動計劃。支持本市職業院校開展家政服務專業人才培養,鼓勵校企合作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加大粵港澳大灣區家政服務培訓合作力度,打造家政服務行業網際網路學習平臺。
二是實施「南粵家政」就業創業行動計劃。扶持家政服務新業態發展,加強家政服務企業創業服務,拓展家政服務行業融資渠道,深化對口家政扶貧勞務對接,促進多渠道就業和創業。
三是實施「南粵家政」深圳品牌建設計劃。鼓勵龍頭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大力舉辦職業技能大賽,積極選樹家政服務典型。
四是實施「南粵家政」權益保障行動計劃。加強對家政服務市場主體的引導和監管,建設家政行業信用體系,維護家政服務從業人員勞動保障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