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得好,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居然有人提議要設置離婚冷靜期,很可能將來連離婚都要很難,但這並不是我們追求甜美愛情的阻礙,也不是追求甜蜜婚姻的絆腳石,如果遇到對的人,婚姻會依舊甜蜜和平。
那究竟怎樣的男人值得女人們放心呢?在說之前,我講個小故事吧——
我有個女性朋友,去年的三月結了婚,娶了她的男人是平時對她溫柔體貼、細緻入微、面面俱到的男人,結婚的時候我們幾個姐妹還在恭喜她,認為她這輩子都會沉浸在甜美婚姻中。可誰知道半年多她就開始後悔了。
如果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那這種狐狸的尾巴露出來了的戲碼,也應該是一年之後慢慢顯現才對。可是她的丈夫並不是,她丈夫不到四個月,就開始變臉了,不僅沒有以前溫柔,還陋習百出。一發生爭執,就夜不歸宿好幾天,一點也沒新婚燕爾的樣子。
很多時候,我們跟一個人戀愛的時候,會有不自覺地產生暈輪效應。也就是說,我們可能只看到了對方一點點的好,就開始無意識的誇張這一特性,對方會在積極的光環下。而任何感情也都會經過四個階段,分別是暈輪效應期、認知期、磨合期、理性與平淡期(此平淡非彼平淡,亦可稱之為穩定期)。
當度過了第一個階段,也就是暈輪效應期,雙方彼此會更加真實地面對對方,這個時候就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老一輩人有個想法是有些契合這個效應,都說談得越久,越不容易結婚,或者越容易過不下去,就有這個原因存在。認識得越久,就越知道對方的不好,就越容易平淡,結不結婚可能也就不一定了。
所以,再決定結婚之前,到底怎樣才能更加清晰地了解到最真實的對方呢?要看這四點:1.看家庭氛圍和人際圈子;2.看生活中行事風格和處事細節;3.看他對事業的態度;4.看他對周圍人的態度。
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有的人在一個環境中可能合群,可能不合群,就能夠證明他是偏向於怎樣的人。如果周圍有頻繁的出軌,那麼他可能對出軌這個概念看得很隨意,這一點上就有些類似傳播學中的擬態環境。一個人日常接觸到的任何環境,都對他三觀的樹立有關鍵性質上的影響。
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也是有道理的。有的人在處理事情上雖然不拘小節,但他能夠把事情做好,這是好的,但有的人就不行,對待事情憑藉心情不講責任,如此的人比較自大。或許愛你的時候,會把你捧上天,而他厭煩你的時候,就會狠狠地摔你,這樣的人也很可怕。
如果對方在跟你接觸的時候,表現得百般呵護,異常貼心,此時你心動不已,認為他是個好人。但是別忽略了,他對別人的態度,尤其是跟他沒有利害關係、沒有利益關係的人的態度。
如果沒有合適的人,就別著急結婚了,現在的社會節奏那麼快,如果沒有真正喜歡的人,就算是結婚,也是給自己添堵,我們都是成年人,要學會在人生大事上多謹慎少衝動,才更容易收穫幸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