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讀圖有啥用?我從女兒的畫中發現的驚喜,比報美術班效果更好

2020-11-09 沐瀅讀書育兒


文 | 維尼媽媽沐瀅


接觸繪本的這些年,我看到對各式經典繪本最多的差評便是:沒幾頁、沒幾個字,全是圖,騙人錢糊弄人。

不少家長夥伴依舊不能夠理解,孩子在閱讀初期讀圖究竟有什麼用。

也依舊有夥伴覺得,孩子讀書不就是讀字嘛!以字數多寡來評判自己買的這本書「划算不划算」。在親子閱讀初期就急於讓孩子認字,甚至阻攔孩子讀圖的熱情。

這幾年寫過的若干篇關於初期接觸繪本的孩子讀圖益處的文章,也都是從0-6歲孩子大腦思維發展規律說起的。

簡單來說,此時孩子的思維方式是通過具體的圖形圖像來學習和認識,繪本中直觀形象的圖片裡,暗藏可以讓孩子看到、理解、吸收的信息,這就是孩子獨特的「閱讀」方式。



當然,繪本讀圖的除訓練孩子觀察力、專注力,提升想像力以外,還有一個好處——培養孩子的審美,給孩子藝術啟蒙,讓孩子更好地繪畫。

我一直沒有著墨深入去談,是因為我從女兒身上一直都沒有看到這個好處的驚喜效果,一直在存疑中。

不過,最近女兒的一幅畫,徹底讓我感受到繪本讀圖對於孩子審美能力、繪畫能力的幫助。
下邊這張圖右側這幅畫,是女兒上個月的新作,我對這幅畫的第一感覺解讀是:一條延伸至無限遠的公路風景畫,道路兩邊有孩子觀察細緻的車位、草坪、柵欄、樹木,而道路延伸至無限遠的那一端,是晚霞映紅滿天的絢爛風景。


我很驚嘆於孩子對於天空的畫法,因為在我的印象中,她喜歡用藍色來創作天空,習慣性地畫上幾朵白雲,而很少會有紅色、橘色這樣的配色。

但我又覺得上半部分的畫風、色彩搭配甚是眼熟,特別像愛德華·蒙克的作品《吶喊》。這種強烈的色彩也讓我產生疑惑,通過兒童畫可以窺探孩子的心理,難道是她出現了什麼情緒的波動?


我給她看了《吶喊》這幅畫,並問女兒:你是在哪裡看到過這幅畫嗎?你畫的和這幅畫真的很像,你是模仿這幅畫畫的嗎?
女兒說她並沒有看過《吶喊》,她是在《不一樣的卡梅拉》這套書裡看到《我想要個弟弟》中的一張圖,覺得很有意思,那張圖深深地印在她的腦子裡,於是決定模仿著,打破以往課堂上教的「藍天白雲」,畫出了自己的畫作。


我恍然大悟,《我想有個弟弟》中,作者就是模仿了愛德華·蒙克的畫作,創作出了吶喊的小雞卡梅利多啊!

《不一樣的卡梅拉》這套書裡,蘊含了大量的文化梗和歷史梗,如果都給孩子解讀的話,會讓孩子的知識面大增,只是孩子太小了,對於一些文化梗沒辦法更好理解,強行植入地給孩子講,她又聽不明白,興趣降低。那正好藉此契機,趁著她感興趣,把那些知識講給孩子。
有些啟蒙,就是這麼不經意地開始了,而孩子在成長中帶來的驚喜,也是那麼讓人感動!
學齡前孩子的家長很熱衷於給孩子報創意美術班,我也不例外,但我也發現了一個怪現象:

但是不管是幼兒園還是美術班,孩子們創作出來的畫作,總是大同小異。

我向一位創辦美術培訓機構的老同學表示過擔心和憂慮,這位同學告訴我,每個孩子天生都會畫畫,這是讓他們想像力大放異彩的時候,但也需要借鑑、模仿,並進行再創作。為自己大腦中的圖畫庫裡儲存更多的素材,才能畫出更有想像力的圖畫。

在家裡可以多帶孩子仿畫她喜歡的繪本圖畫,孩子獨立創作圖畫時,甚至會自己將繪本圖畫當做靈感,繼而創作出自己的作品。

為此,我也細心地去觀察美術培訓班裡的環創,每個美術班都會擺放各式各樣的繪本,甚至借鑑繪本啟發孩子更多元的繪畫方式。


在我的身邊,同樣有這樣的例子,來看看這位有著8年閱讀年齡的小書蟲「小柱子」吧!他不僅是一個小書蟲,還是一位靈魂畫手,他的畫作有美術班的系統學習,也有想像,有臨摹。

在柱子媽媽的朋友圈裡,我常常能看到這位靈魂小畫手關於繪本圖畫的二次創作,有著他自己的風格和特點,也正契合了我的那位同學的說法。


這就是繪本閱讀的魅力!

它不僅有優美的文字、有趣的故事、豐富的知識,還能給孩子傳遞美,開啟孩子的藝術之門!


通過繪本,我們可以欣賞到油畫:

(《趕牛車的人》)

可以了解鉛筆(彩鉛)畫:

(《和我一起玩》)


還可以讓孩子體會水彩畫的魅力:

(《活了100萬次的貓》)

讓孩子了解拼貼畫:

(《古納什小兔》)

撕紙畫創作:

(《小黃和小藍》)

了解拓印:

(《小黑魚》)

模仿簡單的簡筆畫繪本:

(《首先有一個蘋果》)

可以讓孩子看到唯美感的作品:

(《小狐狸買手套》)

也可以讓孩子有醜萌無釐頭的趣味:

(《我可不怕打針》)


著名作家、譯者彭懿曾經說過:

「如果你的孩子讀了1000本繪本,他的腦袋裡就會有一座美術館」。

對此,我深以為意~!


所以,那些薄薄的繪本,即便是有一天它們的文字內容部分不能再滿足孩子的閱讀需求,但那些圖畫依舊可以幫助孩子進入藝術的世界。

孩子在閱覽了這萬千不同風格的畫作後,會對不同的美保持尊重,也會更加包容!


相關焦點

  • 6歲女兒上興趣班,回家後畫了2張畫,父母看完立刻報了警
    由於現在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孩子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以後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謀得合適的工作,他們都會選擇讓孩子讓特長班,以此來增加孩子自身的競爭力。案例:王先生的女兒6歲了,平時女兒在家裡的時候特別喜歡塗塗畫畫。
  • 王志庚X阿甲:中國也到了推動成年人讀圖畫書的時間節點
    大人讀圖畫書就是為了感動,為了解決一些問題嗎?作為成年人,我們應該如何向書中的角色學習?什麼樣的繪本(圖畫書)才是好的繪本?圖畫書的首要讀者當然是兒童,也是親子共讀的必需品,但拋開這兩者,圖畫書同樣是適合大人閱讀的絕佳讀物,「大人也要讀圖畫書」,是《繪本之力》作者之一柳田邦男多年的呼籲。
  • 「孩子快9歲,我最慶幸的是,至今沒給她報過任何美術班」
    文|秘籍君都說6歲前是孩子啟蒙關鍵期,不少家長會選擇在孩子上幼兒園的三年時間裡,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等孩子上小學了可以挑選其中最感興趣的堅持學、長期學,這樣以後即便不為升學,也可以拿來當特長。其中不管男孩女孩,家長都會報的是美術班。作為一名小學新生家長,我最懊惱的就是沒給孩子好好挑選一個美術班。
  • 給4歲女兒報了興趣班,回家後畫了一張畫,媽媽看到後報了警
    導讀:給4歲女兒報了興趣班,回家後畫了一張畫,媽媽看到後報了警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給4歲女兒報了興趣班,回家後畫了一張畫,媽媽看到後報了警!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聽繪本故事畫個性畫作
    N本報記者 李薇 「學美術就是老師畫什麼、學生照著畫?」如果你還持有這樣的觀點,你就OUT(落伍)了。這個暑假,海都超級興趣班的「繪本美術班」,將帶給孩子們與傳統美術課完全不同的全新體驗。 課堂上,老師將以《環遊世界做蘋果派》、《小魯的池塘》等或生動有趣或感人至深的繪本作為載體,帶孩子們品讀故事、拓展延伸、發揮想像、自由創作,與孩子們共同完成一次快樂的美術創作之旅。 「繪本美術班」特邀小學高級教師、福州市骨幹教師蔣雲老師授課。他說,「繪本美術班通過繪本這一載體,讓孩子自由快樂地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培養健康快樂的人生觀。」
  • 課外班之美術&英語
    上次講到舞蹈班的選擇,這次談一下美術課,因為從大寶上幼兒園開始,我想著給報美術班,但是聽了幾個美術課後,沒有太大的感覺,而且當時大寶對上課外班還有一些牴觸,就沒有報,最近大寶主動要求報美術班,趕緊屁顛屁顛到處打聽,無意中找到一個老師,自己是學美術的,自己開的美術班,其實知道這個老師好久了
  • 中央美術學院推薦《畫中藏著什麼》,繪本方式來解讀畫,值得收藏
    藝術的世界總是多姿多彩的,美術雖然一直是一門學科,但卻很少有一本繪本去解讀一幅畫,更別說受眾的對象大部分是孩童的時,書更是少的更少了,可這本繪本卻滿足於我們對於藝術的憧憬以及想讓孩子透過畫去看到其中的故事。
  • 全職寶媽:對比多家美術班 我給孩子選了畫啦啦
    不僅要花費大量的接送時間,有時候學習的效果可能不盡如人意。前段時間朋友給我推薦了幾家線上美術課程,分別是美術寶、畫啦啦、美術蛙,這幾家在國內都屬於做得比較好的線上美術教育平臺。經過一段時間的對比和試聽,我最終決定給孩子報名畫啦啦。接下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我這段時間內在不同課程體驗中的一些選課心得。
  • 幾米:因為得了絕症,我才決定開始畫繪本
    最近,一向不愛接受採訪的幾米,在騰訊新聞出品,喜馬拉雅獨家音頻播出的訪談節目《巔鋒問答》裡,公開談到,「我是患了絕症才開始畫繪本,因為不知道人生還有幾年。」「繪畫是我的藥,因為我太害怕了,唯有在創作時候才可以稍稍忘記我是一個癌症患者,是一個不知道哪天醒來會離開的人。」
  • 給孩子報畫畫班別早於這個年齡,不然白花錢事小,影響創造力事大
    她哈哈大笑,說我沒給孩子報任何美術班,反而是對的。她女兒今年已經快9歲了,她最慶幸的就是從來沒給她報過任何美術班,哪怕孩子一直很喜歡畫畫。 不尊重孩子創造力的美術班,報了不如不報 這位寶媽跟我說,其實孩子學畫畫,是為了更好地呈現自己的想像力。但如果一個繪畫班的教授方式是一直在扼殺孩子的創造力,那不如不報,尤其是9歲前。畢竟,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與生俱來,如果家長不知道該如何合理引導,那至少要做到不摧殘、不打壓。謹慎挑選美術班,就是對孩子創造力的一種保護。
  • 繪本圖畫是如何「講故事」的?掌握讀圖要訣,感受繪本的精彩
    在親子閱讀中,家長是如何理解繪本,其內心又是如何享受和描繪故事的,對孩子聽故事時的狀態影響是很大的,因為家長對故事的理解會微妙地反映在讀繪本時的聲音和表情裡。對於故事的內容,優秀的繪本畫家可以不用語言,只用圖畫就描繪出來,這些圖畫也會「講故事」,因為圖畫中的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用語言來替換。
  • 體驗美術寶、畫啦啦課程後 我為孩子選擇快樂童年
    自己小時候沒有什麼學習,田間地頭就是遊樂場,父母忙著農活、家務,根本無暇顧及我的教育。但今時不同往日,孩子從小就開始教育,入幼兒園之前就開始各種學習。我家娃喜歡看這種繪本,在紙上、牆上塗鴉,今年5歲的時候就給她報了一個畫畫班。  現在繪畫班很多,尤其是在線課程,特別適合我這種上班族。
  • 繪本創意教學:發現思維之妙,想像之妙,創意之美(三)
    我引導學生運用聽、讀、猜、悟、說、寫、畫、演等策略發現繪本之妙。
  • 散文:女兒,我該給你報班嗎?
    聽說有些家長給孩子報了五個培訓班,我就更加望洋興嘆了。女兒同學的一位家長說,她孩子最近不想學英語了,我問為什麼,他說:「孩子也不很排斥,也不很喜歡,就是不想去了。」一到家,我就問女兒:「你想學英語嗎?」女兒不說話,我說了兩遍,她還是不說話。我再問:「你到底是想學英語還是不想學英語?不想說話,點頭也行。想學嗎?」女兒點點頭。「不想學嗎?」女兒也點點頭。
  • 繪本《蠟筆小黑》
    繪本閱讀指導師認證班21天心得筆記Day8~我獲得的最大的改變是自我的二次成長。曾經我覺得閱讀就是要多認字多認識和感悟一些道理。孩子看似不可理喻的背後,原來是不被理解。而他們出現的問題是可以在我身上找到原因的。自己通過繪本也跟孩子關係變得親密點,跟家裡人關係也慢慢得到緩和。自己也彌補以前閱讀量缺失。而孩子的改變是愛上閱讀,愛上了表達,愛上去發現愛上了學習。
  • 兒童畫《絲瓜》詳細步驟解析,100個優秀實用美術課例陸續分享中
    大家好,我是@小崔叔的美術課我是一個美術老師,接下來,準備分享一些自己平時上課的課題,包括少兒美術,中小學,以及高中階段的一些專業課程。主要有,兒童線描,色彩,漫畫以及素描速寫等主要科目的創作步驟展現,屬於實用性純乾貨內容分享。
  • 我為什麼沒有給娃報線下美術班?因為我有性價比更高的方式呀!
    」剛好我們有個朋友Romi媽媽,不僅僅是資深美術愛好者,插畫師、更是家庭通識教育和中英文繪本閱讀專家,為了給女兒選一家靠譜的美術教育機構,Romi媽媽親身體驗了各種美術課程,我們覺得非常嚴謹靠譜,特地轉來她的文章供大家來參考!
  • 墨彩//城東校區試營業陶藝課程免費送,瑞金首家專業兒童繪本美術開課了,城東綿水兩大校區暑期課程火熱報名中······
    這些天紛紛接到家長關於暑期報班的諮詢電話。下面就讓毛老師為大家一一解答吧~哈哈~~~~~~真正做到尊重孩子內心的聲音,讓孩子畫自己的畫,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注意力,感知裡,想像力,創造力,審美力,幫助孩子嘗試不同風格的繪畫,大膽的創作,細膩的作畫,用啟迪式教育方法,鼓勵孩子對於原創精神和個性發展,帶領孩子了解藝術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培養孩子獨立思考審美意識,讓孩子擁有美感,希望每個孩子都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
  • 美術寶小熊美術AI課程初體驗,優惠有趣效果好!推薦給大家
    我不怕給孩子輔導語文、數學、英語甚至科學,就害怕孩子和我說,媽媽,你給我畫個畫吧。雖說我從小功課不錯,但是美術、音樂比較糟糕。其實這怨不得我,我的小學班主任(語文老師)超級盡責,經常把美術課、手工課和音樂課變成語文課……暑假看到周邊的家長朋友們都在給自己的孩子報一些興趣班,想想兒子也對畫畫感興趣,於是就想著研究一下美術興趣班,就整理出自己對美術課的幾點期望要求。首先,沒有老師代筆。
  • 帶女兒讀完100本繪本,我看到了4個驚喜的變化
    果兒最喜歡的事,就是每晚睡前,我給她讀故事書。我很享受這一小段屬於我們的時光。每次看她在朗讀的聲音中甜甜睡去,我的疲憊也消失了。我們讀過很多繪本,她最喜歡《我爸爸》、《我媽媽》。我同事家孩子就更厲害了,7個多月大,居然能說出一連串的英語單詞。聊了聊才知道,她家寶寶很小就通過讀繪本進行英語啟蒙了。演員章子怡曾經曬過一張和女兒玩耍的照片,照片中章子怡談著吉她逗引正在學爬的女兒,沙發上整齊地擺了一排繪本。會說一口流利英語的章子怡,不是硬生生的教孩子認單詞,而是邊彈著吉邊唱出繪本裡的單詞,哄娃、學習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