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謎題、做香囊、點雄黃……胡慶餘堂端午活動「樂」不停

2020-12-16 瀟湘晨報

杭州著名老字號胡慶餘堂今天(0625)舉辦了豐富多彩的端午活動,讓參與的市民品味到一個不一樣的端午佳節。

小朋友們對「點雄黃」這個項目尤為好奇,胡慶餘堂的藥師將早已準備好的雄黃酒,用毛筆輕輕一蘸,一筆一划在孩子們的額頭寫下一個「王」字。

傳統習俗端午節點雄黃,保佑孩子如意吉祥。在孩子額頭上寫上一個「王」字。寫這個「王」字,就像老虎腦袋上的王字花紋,虎虎生威。一來借雄黃以驅毒,二來也是借猛虎以鎮邪。

製作香囊也是頗受歡迎的一個項目,活動現場,胡慶餘堂為在場的市民準備了布料、香粉、針線、珍珠棉等各種製作材料。

帶著6歲女兒過來的賈先生,不到二十分鐘就教女兒做好了一隻香囊,他說,平時就經常帶女兒參與傳統文化活動,這次也積極報名,希望能夠增進小朋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我們小時候還能體驗過這種風俗活動,現在的小孩子都沒有體驗過,所以說今天帶來讓她體驗一下,還挺開心的。」

端午掛香囊在民間有祛晦闢邪的寓意。胡慶餘堂的香囊由名中醫根據傳統配方開具,由十多味中藥材研粉而成,並用桃花紙包裝,一方面有利於藥香發散,另一方面考慮小朋友粉劑安全,防止進入眼睛。將香囊置於家裡、辦公室、車中或帶在身上,不光氣味芳香、闢穢驅蟲,還能提神醒腦、舒緩壓力等諸多作用。

胡慶餘堂執業中藥師馮雁介紹說,這次活動還準備了鐵船磨粉、猜中藥謎語等傳統端午民俗活動,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市民更了解端午的文化內涵。

走近傳統文化,傳遞愛與溫暖。就在昨天,浙江之聲攜手胡慶餘堂,將330份端午香囊送到了杭州市西湖區社會福利中心的老人手中。浙江之聲小志願者小福,將紅藍兩色的端午香囊分發給福利中心的老人們,祝願他們身體健康,幸福長壽。

據了解,這是浙江之聲與胡慶餘堂,連續第二年贈送端午香囊給西湖區福利中心。

浙江世貿中心奧特萊斯國際名品嘉年華盛大開幕了

GUCCI、PRADA、BURBERRY、Bottega Veneta、Coach、Salvatore Ferragamo、KENZO、ARMANI等30多個國際大牌實體店同款,直達杭州

萬件國際名品全球供應鏈直採,爆款雲集

你能想到的國際大牌,應有盡有!

5折,3折,2折

包包,服裝,鞋子,為您一站備齊

最新通知:繼續暫停!

悲悼!這位著名表演藝術家今晨逝世

珍貴的555個啊!專家看到這一幕心碎:這下全完了!浙江三女子被刑拘

噩耗傳來!8名小學生均已無生命體徵

剛剛!專家:北京的疫情控制住了,但有個情況要認清

總裁發話:星巴克將關閉400家門店!

官宣!@浙江車主,下月起實施!

【來源:浙江之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點雄黃、制香囊、繪彩蛋……孩子們的端午節這樣過
    繪彩蛋、點雄黃、做香囊……今(24)日,大渡口區雙山實驗小學的孩子們,迎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鄉村少年宮端午實踐體驗活動。活動開始,孩子們首先通過「端午之源」的小劇場,了解了端午節的由來,知道了這個節日既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是對他愛國情懷的歌頌,又有「祈福化煞、驅邪避毒」的尚美願望,所以就有了端午節賽龍舟、掛艾草、戴香囊的習俗。活動現場,學校特地準備了雄黃,由老師在孩子們額頭寫下「王」字。端午「點雄黃」是端午節的傳統文化習俗。
  • 倉山:制香囊點雄黃 古厝內飄粽香
    活動參與者體驗點雄黃。通訊員 倉萱 攝  福州新聞網6月24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王玉萍 通訊員 倉萱)蘭湯祓禊體驗、包粽子比賽、親子刺五毒體驗……昨日上午,「我們的節日·端午」倉山區主場活動在螺洲鎮陳氏家風家訓館裡舉行,一系列展示端午民俗文化內涵與傳承的活動精彩上演,讓參與活動的群眾收穫滿滿。
  • 雄黃祛毒 菖蒲滅菌 艾葉驅蚊 香囊防病
    傳承至今的端午佳節擁有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菖蒲、艾葉、蒿草、燻蒼朮、白芷,佩戴香囊,賽龍舟等傳統習俗。 端午佳節 喝雄黃酒以祛毒五月五,雄黃燒酒過端午 「雄黃」又名雄精、石黃、薰黃、黃金石,作為藥用歷史悠久,其藥性溫、微辛、大毒;歸肝、胃、大腸經;既可外搽又可內服,主要用於殺蟲、解毒,治療癰腫疔瘡、溼疹疥癬、蛇蟲咬傷。
  • 賽龍舟、DIY香囊……東營市科技館舉辦端午主題活動
    原標題:賽龍舟、DIY香囊……東營市科技館舉辦端午主題活動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5月28日訊 (記者 李乃馨)端午將至,東營市科技館即將開展「端午齊相聚,科學樂不停」系列主題活動,將科普活動融入傳統的端午文化習俗中。
  • 厚街白濠:親子手工做端午香囊贈社區長者
    這些香囊都是由社工和7組親子家庭一針一線縫製,內填艾草,充滿了對長者們的濃濃的「艾」意,也讓「做香囊,迎端午」民俗在小孩子心中發芽。一針一線縫製,親子互動制香囊「當前,臨近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除了包粽子之外,端午節製作香囊也是一項傳統的文化習俗……」6月17日,厚街白濠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公開招募8對親子,進行「小小香囊包,濃濃端午情」手工香囊DIY活動。
  • 端午習俗洗藥澡佩香囊:揭秘國醫大師香囊配方
    當然,這只是電視劇裡的情節,但端午習俗倒是大致相同的:賽龍舟、吃粽子、懸艾葉菖蒲、佩戴香囊、喝雄黃酒、洗藥水澡……  然而沿襲千百年的習俗究竟有沒有經過科學考證呢?其中有沒有不恰當的做法呢?為此,記者聯繫到咱們成都的老中醫們,為大家揭秘兩位國醫大師的香囊配方和端午習俗。
  • 大型中醫義診活動喜迎端午 居民紛紛點讚
    為迎接即將到來的端午佳節,6月22日19時,由成都市雙流區衛生健康局攜手成都市雙流區中醫醫院聯辦的「健康新雙流·中醫養生堂」大型義診暨「端午節」中醫藥文化宣傳活動在鳳翔湖公園廣場順利舉行。此次活動不僅大力弘揚了中醫藥文化,提高居民對健康的認識,同時通過豐富有趣的傳統端午互動活動為即將到來的佳節增添了喜慶氛圍,居民紛紛點讚。活動現場,成都市雙流區衛生健康局副局長郭毅出席並致辭。他表示,端午節作為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像端午傳統活動,如:雄黃畫額、中藥香囊、龍舟比賽等其實都蘊含著豐富的中醫健康養生理念及實踐經驗。
  • 端午小長假,華僑城全國各地景區活動豐富多彩
    成都歡樂谷推出了手工製作包粽子、五彩手繩DIY、香囊DIY、猜謎等端午習俗體驗,還有小曼谷特色潑水狂歡節、小丑萌寵大巡遊等互動活動,陪伴遊客歡樂過端午。重慶歡樂谷攜手瑪雅海灘水公園,遊客當日可在園內水陸通閘穿梭兩園。
  • 掛艾草、佩香囊、抹雄黃酒,看古人怎麼過端午?
    又到一年端午時,對於大多數小夥伴來說,端午節在我們的印象中意味著吃粽子、賽龍舟,懷念屈原。但古人在這天會掛艾草、佩香囊、抹雄黃酒,端午節也是古人的「衛生防疫節」,今天就跟希望小編一起來了解下。俗話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葉能祛溼,古人很早就了解了它的好處,於是在潮溼多雨的端午節,古人就用祛溼的艾葉和菖蒲,加上殺菌的大蒜一起來祛除寒溼防止生病,所以艾葉、菖蒲、大蒜也被叫做「端午三友」。通過把它們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或懸在門上,可以用來除病菌、驅毒避邪、佑護健康。
  • 武平縣博物館有趣又好玩的端午活動等你來哦
    為進一步提高人民群眾非物質文化遺保護意識,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營造非遺保護良好社會氛圍,我館將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和端午節到來之際,舉辦「我們的節日·端午——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 主題實踐活動。 ◆活動時間:6月13日(星期六)上午8:30 ◆活動地點:武平縣博物館一樓 ◆活動對象:6歲-12歲孩子及家長 12組 (10歲以下的孩子需家長陪同) ◆活動費用:免費
  • 花式包粽、DIY香囊、皮划艇龍舟,烏鎮喊你過端午
    端午作為傳統節日之一,留下了許多傳統習俗,如果想要過一個傳統又有新意的端午節,江南水鄉烏鎮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作為一個擁有悠久歷史和文化底蘊的水鄉古鎮,烏鎮在端午期間推出了一系列傳統活動和創意體驗,比如包粽子、DIY香囊、掛艾草與菖蒲、五穀作畫……風俗多種多樣,都寄託著迎祥納福的美好祝願。
  • 這樣過端午才算「老杭州」清河坊非遺民俗市集等你來逛 還能現場...
    「直播·清河坊」端午重磅首播今天早上9點,「直播·清河坊」正式開播,這也意味著這條滿載杭州人回憶的古街邁入了「直播時代」。這樣過端午,才算老杭州看過直播間的熱鬧活動,我們一起跟著網紅主播一起去體驗更精彩的端午民俗活動。俗語稱:「五月五,雄黃燒酒過端午。」現在,我們雖然不喝雄黃酒了,但包香囊、掛艾草還是老杭州端午的必備節目,將艾草、菖蒲用紅紙綁成一束,然後插在門楣上,就像貼上一道靈符,可以趨利避害。
  • 花式包粽、DIY香囊、皮划艇龍舟、五穀作畫、點額畫王……端午民俗...
    千百年來,端午節經過歲月的沉澱,不僅留下了許多流傳已久的傳統習俗,也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底蘊。在長三角著名的文旅古鎮烏鎮,花式包粽、DIY香囊、皮划艇龍舟、五穀作畫、點額畫王……這些端午民俗都集齊了。
  • 【直播活動】品端午制香囊,傳統文化代代傳
    【直播活動】品端午制香囊,傳統文化代代傳 2020-06-22 03: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兒童畫教程#端午節繪畫元素~小香囊
    我國傳統的香囊多採用綢布製成,內裝雄黃、燻草、艾葉等香料。民間習俗中認為香包可以避邪,在端午節時多會配掛香包。2008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情景設計:端午節怎麼能少的了小香囊呢別致的小香囊掛在衣服上,更加神氣了呢。我們今天,便來畫出小小香囊,滿紅滿的復古風,快快我們拿起畫筆,一起畫出來吧。課程重點:1.運用線條的設計,畫出你心目中的香囊形象。2.能夠運用色彩的對比,搭配畫出香囊的顏色。
  • 包粽子做香囊...「鄭周大院」上演「濃情端午」
    粽葉飄香,香囊相伴,其樂融融,6月23日、24日,「鄭周大院」鄭州市兒童福利院上演了一場「粽情六月·艾香端午」節日盛宴,福利院領導和黨員職工、家長、社工、老師與孩子們歡聚一堂包粽子,做香囊,共慶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
  • 寧夏:戴絨花、做香囊、吃粽子……"粽"情相約端午節
    銀川晚報記者 李陽陽 攝  「巧手編五彩,五彩迎端午」活動、「迎端午促和諧留印記伴成長」趣味活動、「千裡聞艾香藝術巷包米粽」活動、「情暖端午促和諧」主題獻愛心活動……端午節臨近,為弘揚傳統文化,西夏區各社區紛紛開展端午節活動。
  • 花式包粽DIY香囊皮划艇龍舟……烏鎮喊你來過端午
    粽葉飄香時節,烏鎮景區也推出了一系列傳統活動:品粽子、DIY香囊、掛艾草與菖蒲……風俗多種多樣,寄託了迎祥納福、闢邪除災的美好祝願。臨近端午,景區內家家戶戶都掛起了菖蒲、艾草,民間傳說,菖蒲艾草有驅邪避障之功效,實際上也有防病的作用。民宿房東家的小朋友則穿上虎皮服,戴老虎帽,祈求獲得勇氣,消除災難。在烏鎮本地還有個習俗便是食五黃。
  • 與端午節有什麼關係?
    過端午節,是中國人二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廣大,民族眾多,加上許多故事傳說,於是不僅產生了眾多相異的節名,而且各地也有著不盡相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懸掛菖蒲、艾草,佩香囊,賽龍舟,,飲用雄黃酒、吃粽子等,端午節至今流傳中國各地及鄰近諸國。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界線,成為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
  • 賒店舉行手工縫製香囊比賽迎接端午佳節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聶冬晗 通訊員 郭建剛6月24日,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社旗縣賒店鎮舉行手工縫製香囊比賽,傳承「非遺」香包,帶領百姓致富, 賒店鎮以及周邊村莊的數百名留守婦女和鄉親也從事香包製作,走上增收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