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活動】品端午制香囊,傳統文化代代傳

2020-12-19 澎湃新聞

【直播活動】品端午制香囊,傳統文化代代傳

2020-06-22 03: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歡迎關注東城區婦聯官方帳號

東城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

品端午制香囊,傳統文化代代傳

duan

wu

an

kang

綠粽飄香,又快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端午節,是一個集祈福消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

2020年的端午節有著特殊的意義,為傳承中國傳統節日文化,同時也是為共同祝願奮戰在疫情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和社區人員們安康,由北京市東城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與景山街道聯合開展、愛綠洲·生態家庭執行的「品端午制香囊,傳統文化代代傳」直播活動,於2020年6月20日9:30與居民們一起雲過節做香囊,居民們將祝福寄語錄成小視頻送給醫護人員和社區人員。

1

活動成果

本次活動分為知端午、品端午、傳端午三個環節,分別包括端午的由來、習俗食俗、端午傳遞的中華傳統文化,以及二十四節氣夏至和一起做香囊等豐富多彩的內容。6月12日戰疫再次打響,婦兒中心通過社區工作人員「再次敲門行動」的同時發放活動材料包的方式,做到了老師與居民、社區居民之間零接觸。

端午香囊製作過程

(端午香囊製作視頻)

端午香囊成品展示

滑動查看更多香囊

端午祝福

2

傳遞愛和祝福

疫情期間,東城區婦女兒童活動中心在東城區婦聯的領導下,為了能夠更好的為居民提供服務,讓居家生活不枯燥、不單調,創新了活動形式,由往年的線下面對面集體活動轉為線上網絡活動,以「愛國紅、文化橙、安全黃、環保綠、健康紫、志願藍」為主線,建立「彩虹家園活動群」,通過豐富多彩的直播活動開展家庭服務項目,轄區居民們憑自願加入,參與活動。參加活動的居民,尤其是孩子們特別開心,老師們精彩講解,生活小妙招、文化內涵、傳遞知識的同時,更傳遞著東城婦聯的關愛與祝福。

愛綠洲·生態家庭以食育科普為核心,涉及食品安全、膳食營養、飲食文化、減少浪費的各類內容,並自主研發了「生態家庭」食育科普短視頻平臺,同時整合了大量優秀的老師資源,為家庭提供線上線下形式多樣的食育科普活動。

日前,兩家機構已聯合開展了「廚餘變寶」直播活動,獲得了親子家庭的讚許。日後,還將繼續在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傳承傳統文化方面推出更多直播活動,敬請期待。

寄情端午,

把思念、安康、祝福寄送給親朋好友,

讓傳統節日,

與「粽」不同。

部分素材來源:東城婦聯

審核:任繼霞

東城區婦聯綜合發布

東城女性

一個關心女性的帳號

一個關注女性的平臺

● 北京市東城區婦聯

原標題:《【直播活動】品端午制香囊,傳統文化代代傳》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各地舉辦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慶祝端午節
    央廣網北京6月26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端午佳節,各地在線上線下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讓人們度過了一個安康吉祥的傳統節日。2020-06-26 新聞和報紙摘要全文>>>25日上午10時,湖北武漢黃鶴樓公園上空,鐘聲響徹雲霄。
  • 聽龍舟說唱、制節日香囊、畫粵劇臉譜…一大波端午活動來襲,約起!
    聽龍舟說唱、制節日香囊、畫粵劇臉譜…一大波端午活動來襲,約起!活動將邀請三位不同領域的專家暢談端午人情風俗、美食和歷史文化。端午大咖談,我們在等你!二、傳統龍舟說唱及節目表演龍舟說唱,又稱「龍舟歌」或「順德龍舟」,是流行於廣東珠江三角洲和其他粵語流行地區的一種曲藝形式。2006年,「龍舟說唱」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當日就機會目睹和聆聽這具有順德特色的非遺文化啦。
  • 「品味端午·傳承文化」通州文化和旅遊局 端午特別直播活動圓滿收官
    粽爺飄香,情系端午,為弘揚傳統文化,傳承民族精神,豐富疫情期間市民的節日文化生活,6月25日,由北京市通州區文化和旅遊局特別企劃的「品味端午·傳承文化」雲上端午活動成功舉辦。主持人大帥、小美端午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而通州區同樣蘊含著豐富的非遺文化,在通州區文化和旅遊局的盛情邀請下,人民日報海外版高級編輯、中國文物學會大運河專委會委員齊欣老師來到直播間的現場,為網友們揭下大運河文化的神秘面紗
  • 採艾葉 做香囊 弘揚中醫文化烘託端午氣氛
    提著籃子採摘艾葉、親手製作香囊、品嘗現場熬製的中藥飲、體驗傳統艾灸療法、聽專家講解中醫文化……13日,一場以「古泉湯醫承本草 端午艾香護健康」為主題的中醫文化活動在湯崗子醫院舉行。湯崗子醫院通過這種傳統的方式,既弘揚和傳承了我國博大精深的中醫文化,也烘託出了濃濃的端午節日氛圍。
  • 戴香囊 品文化 護安康
    清代佩戴香囊是皇宮的防病措施之一,乾隆皇帝就下過「每年五月初一起掛五毒荷包」的諭旨,並在端午節佩戴「五毒荷包」。香囊祛邪而不傷正古人認為芳香之品可防禦疾病。早在殷商,甲骨文中即有燻燎、艾蒸和釀製香酒的記載。《山海經》曰: 「有草焉,名曰薰草……佩之可以已癘。」屈原《離騷》中有「扈江離與闢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 端午節江蘇各地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展現傳統文化魅力
    6月25日是端午節,江蘇各地組織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體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江蘇臺記者尹美又:在南京江寧區秣陵街道觀音殿村,一場「匠人精神 非遺傳承」的文化主題活動讓美麗鄉村充滿了濃濃的節日氛圍,包粽子、編五彩繩、製作手工艾草香囊等眾多傳統節日習俗和非遺項目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打卡體驗。 在觀音殿村的仿古市集上,還有琳琅滿目的文創產品,傳統投壺、射五毒、釣龍蝦等小遊戲,讓市民在趣味體驗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 制香囊、包粽子、折龍舟,湖南省文化館裡過「文化端午」
    近70組家庭現場制香囊、包粽子、折龍舟,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非遺傳承人老師向參與活動的家長和孩子們教授香囊製作技藝。6月25日是中國傳統佳節「端午節」。今天上午,一場以「文化端午·非遺傳承」為主題的2020年「我來學手藝」湖南非遺體驗展活動在湖南省文化館濃情舉辦,近70組家庭現場制香囊、包粽子、折龍舟,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它是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中國傳統節日,凝結著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活動現場,孩子們傾聽老師的講解,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 廈門大學舉辦端午主題活動 弘揚傳統文化魅力
    央廣網廈門6月27日消息(記者陳庚 通訊員趙學真 林濟源)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良好的精神面貌迎接百年校慶,今年端午節期間,廈門大學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舉辦一系列「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活動,讓師生們在溫馨互動的氛圍中感受傳承傳統文化魅力。
  • 賽龍舟、DIY香囊……東營市科技館舉辦端午主題活動
    原標題:賽龍舟、DIY香囊……東營市科技館舉辦端午主題活動大眾網·海報新聞東營5月28日訊 (記者 李乃馨)端午將至,東營市科技館即將開展「端午齊相聚,科學樂不停」系列主題活動,將科普活動融入傳統的端午文化習俗中。
  • 香囊的淵源來自端午節?中國傳統文化太棒了!
    香囊是一種民間藝術,也是非遺文化的一種,香囊不僅內含中草藥成分,繼承了傳統中醫藥理,而且香包上面的刺繡也是中國所獨有的傳統刺繡文化,正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在中國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佩戴香包,男女互贈,贈與長輩,送與稚子,尤其是端午節,在這個時令節氣的轉折點節日,天氣逐漸炎熱,很多人會贈送香包表達對朋友、親人的關懷,端午節與香囊有什麼關係?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悼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大夫。
  • 國際友人學做香囊 體驗傳統中國文化
    國際友人學做香囊 體驗傳統中國文化 2020-06-26 02: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之端午節主題活動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集中體現,離當代幼兒生活有著較遠的距離。因此,當代幼兒在學習和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會覺得陌生和枯燥,而產生畏難情緒。由於幼兒年齡小,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生活活動比重最大,而生活活動中蘊含著豐富的傳統文化教育契機。
  • 端午在即,你佩戴中藥香囊了嗎?
    端午香囊。宗依苑  端午佳節在即。眼下,市中醫院舉辦的「迎端午、送香囊、品花茶、祝安康」中醫文化活動正在火熱進行中。
  • 包「庾家粽」、制中藥香囊……端午期間到廣東省文化館學非遺技藝
    )推出「節慶『嘆』非遺」——2020年端午節系列活動。本次活動由廣東省文化館(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主辦,廣州、佛山、東莞三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協辦,在熱鬧的端午中拉近非遺與生活的距離,也為市民獻上一道豐盛的「文化大餐」。市民現場體驗製作「庾家粽」粽子是許多廣東人心心念念的端午美食。
  • 端午節,你配香囊了嗎?朵雲軒直播手把手教你做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青年畫家、香囊設計師金藝在「浴蘭時節·畫說端午:海上畫派與非遺香囊設計」的直播現場,和熱心傳統藝術的網友們分享端午節豐富的文化民俗內涵,邀請觀眾過一個蘭草芬芳的端午。圖說:朵雲軒直播教你做香囊 官方圖作為百年藝術品牌朵雲軒旗下新近成立的子公司,主辦方上海朵雲軒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將致力美育的傳播推廣和藝術體驗的創新。以「藝術的生活和生活的藝術」為系列主題,用鮮活有趣的藝術創想,帶動年輕人的文化認同。
  • 猜謎題、做香囊、點雄黃……胡慶餘堂端午活動「樂」不停
    傳統習俗端午節點雄黃,保佑孩子如意吉祥。在孩子額頭上寫上一個「王」字。寫這個「王」字,就像老虎腦袋上的王字花紋,虎虎生威。一來借雄黃以驅毒,二來也是借猛虎以鎮邪。製作香囊也是頗受歡迎的一個項目,活動現場,胡慶餘堂為在場的市民準備了布料、香粉、針線、珍珠棉等各種製作材料。
  • 黃河路街道舉辦「包粽子做香囊 迎端午」活動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唐夢琳 通訊員 康瑞祥 東營報導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增強社區溫馨感和凝聚力,近日黃河路街道多個社區開展了「包粽子做香囊 迎端午」活動。辛興社區:揚傳統文化,傳遞濃情粽香6月23日,黃河路街道辛興社區黨支部利用「端午節」節點,以黨建引領為契機,組織在職黨員、社區工作者和志願者開展為高齡老人送溫暖活動。
  • 點雄黃、制香囊、繪彩蛋……孩子們的端午節這樣過
    繪彩蛋、點雄黃、做香囊……今(24)日,大渡口區雙山實驗小學的孩子們,迎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鄉村少年宮端午實踐體驗活動。活動開始,孩子們首先通過「端午之源」的小劇場,了解了端午節的由來,知道了這個節日既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是對他愛國情懷的歌頌,又有「祈福化煞、驅邪避毒」的尚美願望,所以就有了端午節賽龍舟、掛艾草、戴香囊的習俗。活動現場,學校特地準備了雄黃,由老師在孩子們額頭寫下「王」字。端午「點雄黃」是端午節的傳統文化習俗。
  • 「心陪伴」讓愛流動,和流動兒童一起體驗端午傳統文化
    「心陪伴」讓愛流動,和流動兒童一起體驗端午傳統文化 2020-06-25 05: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厚街白濠:親子手工做端午香囊贈社區長者
    一針一線縫製,親子互動制香囊「當前,臨近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除了包粽子之外,端午節製作香囊也是一項傳統的文化習俗……」6月17日,厚街白濠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公開招募8對親子,進行「小小香囊包,濃濃端午情」手工香囊DIY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