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友人學做香囊 體驗傳統中國文化

2020-12-16 澎湃新聞

國際友人學做香囊 體驗傳統中國文化

2020-06-26 02: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包中香黍分邊角,彩絲剪就交絨索

樽俎泛菖蒲,年年五月初

6月24日,月河香囊展示館內,國際友人與嘉興巧娘們一起體驗親手製做香囊。來自匈牙利、瑞士、新加坡、以色列、俄羅斯等5個國家駐華領事館的10多位外國友人在巧娘們指導下,體驗了穿針線、放香料、縫香囊的全過程,感受江南端午佳節的民俗,領略中國文化的魅力。

作為2020嘉興端午民俗文化節活動之一,端午期間,在市區月河街區舉辦濃情端午民俗體驗活動。這幾日,月河小豬廊下格外熱鬧,由嘉興市婦聯主辦的嘉興市「五彩香囊迎端午」香囊展示評比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吸引了不少市民和遊客駐足欣賞。

「眾志成城」的抗疫主題香囊,古色古香的「花開富貴」香囊,別具一格的「紅船」香囊……這片香囊海中,除了紅色、節日題材外,還有不少抗疫形象,更加引人入勝。

滑動查看更多

今年的「五彩香囊迎端午」香囊展示評比活動自啟動以來,全市各基層婦女組織充分利用婦女之家、兒童之家、婦女微家等陣地,開展各類香囊知識培訓、創意香囊製作體驗等活動,擇優選送展示。

徵集到的1300餘個香囊作品,經專家評選後,將其中創作新穎、材質精美、做工細膩的優秀作品精心裝裱,在月河香囊館進行陳列,展現給市民和遊客。

滑動查看更多

此次香囊展示評比活動將一直持續到27日

小小的一個香囊

外表精緻「內心」飽滿

不僅裹著健康

還裹著對家人、朋友滿滿的祝福和情意

趁著假期帶上家人

一起來現場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吧!

來源:讀嘉新聞

攝影:王振宇、嶽峰

原標題:《國際友人學做香囊 體驗傳統中國文化》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香囊的淵源來自端午節?中國傳統文化太棒了!
    香囊是一種民間藝術,也是非遺文化的一種,香囊不僅內含中草藥成分,繼承了傳統中醫藥理,而且香包上面的刺繡也是中國所獨有的傳統刺繡文化,正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在中國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佩戴香包,男女互贈,贈與長輩,送與稚子,尤其是端午節,在這個時令節氣的轉折點節日,天氣逐漸炎熱,很多人會贈送香包表達對朋友、親人的關懷,端午節與香囊有什麼關係?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悼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大夫。
  • 中國文化走進國際學校 近距離體驗傳統文化魅力
    麵塑大熊貓(學校供圖)   這些讓孩子們深深著迷的課程,都來自10月23日至11月13日由北京市順義國際人才社區辦策劃,順義區成人教育學校籌辦的「學中國風,共順義情」系列活動之「中國文化進校園」活動。
  • 【直播活動】品端午制香囊,傳統文化代代傳
    【直播活動】品端午制香囊,傳統文化代代傳 2020-06-22 03: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制香囊、包粽子、折龍舟,湖南省文化館裡過「文化端午」
    6月25日,一場以「文化端午·非遺傳承」為主題的2020年「我來學手藝」湖南非遺體驗展活動在湖南省文化館濃情舉辦。近70組家庭現場制香囊、包粽子、折龍舟,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6月25日是中國傳統佳節「端午節」。今天上午,一場以「文化端午·非遺傳承」為主題的2020年「我來學手藝」湖南非遺體驗展活動在湖南省文化館濃情舉辦,近70組家庭現場制香囊、包粽子、折龍舟,體驗傳統文化的魅力。「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它是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中國傳統節日,凝結著我們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活動現場,孩子們傾聽老師的講解,了解端午節的由來和習俗。
  • 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香囊(香包)總會正式成立
    日前,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香囊(香包)總會成立大會暨籌委會全體會議在上海浦東召開。會議由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香囊(香包)總會籌備工作小組主持,籌委會會議討論並議定了召開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香囊(香包)總會成立大會的相關事宜和提交成立大會審議的有關文件材料。
  • 上理國際學生探秘「中華老字號」,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
    在「大健康」時代,男女老少對養生越發重視,近年來,九和堂將歷久彌新的傳統中醫藥文化賦予現代產品中,不斷推出九和香囊、微膠囊清痘皂、精油沐浴手工皂、通江銀耳為了讓國際學生們進一步了解九和香囊的獨到之處,九和堂還特別安排了「聞香識中藥」、「巧手制香囊」等體驗環節。
  • 「賞花燈 猜燈謎」外國友人體驗中國民俗節日文化
    2月28日,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外國友人體驗活動來到東營區第一中學校園內,3位來自國外的青年友人一起在這裡欣賞了中國這一美輪美奐的傳統風俗文化。   活動中,孫老師和外國友人聊到,過春節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文化傳統,其中看花燈了又是從唐宋時期開始的一項重要民俗活動。校園內的元宵燈會共有4000盞花燈會被點亮。整整3天時間裡,東營市民、學生家長都可以徜徉在這片燈海中,賞花燈,猜燈謎。說到這,幾位外國朋友也都仔細端詳起了孩子們寫的字謎來。
  • 交大留學生中國文化系列課堂之中國香囊製作活動順利舉行
    2019年10月20日,交大留學生中國文化系列課堂——「中國香囊製作」活動在桃李苑亞洲青年交流中心順利舉行。本次活動由校留學生服務中心主辦,交大亞洲青年交流中心承辦(以下簡稱「亞青」)承辦。來自世界各國的眾多留學生和中國學生們一起學習製作了屬於自己的中國香囊,從而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手工藝術之美。
  • 「心陪伴」讓愛流動,和流動兒童一起體驗端午傳統文化
    在端午節即將到來之際,6月20日,金東區心陪伴家庭社會工作服務站承辦的「心陪伴」外來務工家庭兒童社區融入項目,在驛頭社區組織6-13歲流動兒童開展了一場端午節傳統文化體驗活動。
  • 聚焦丨「相約上合·感知山東」 國際媒體友人開啟齊魯文化之旅
    來自印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阿富汗等14個國家的40餘位媒體負責人體驗了漢代定食禮、手抄《論語》以及魯班鎖等中國古代傳統文化項目。體驗定食禮前,外國友人先要進行淨手、薰香當日晚上8時許,40餘位外國友人換上漢服整冠列隊後,在鳴贊官的帶領下靜心、沐手、薰香,然後開始體驗定食禮。
  • 外國友人遊金沙 搭建國際文化交流平臺
    2014年2月14日是中國傳統的元宵佳節。元宵節有吃元宵、賞花燈的習俗,因此,外賓們在工作人員的指導下,開始親手包元宵、做花燈,體驗中國傳統文化。一個個親手包好的元宵、一盞盞美麗的四角宮燈,都寄託了他們對生活的美好想往。晚上,外賓們還在金沙太陽節園區欣賞了絢麗的花燈,「金沙聖殿」「開明治水」等富有金沙特色的燈組以及從韓國不遠萬裡空運而來的韓國燈組,都讓他們讚不絕口。
  • 「雙非遺」手工傳承:香雲紗香囊DIY活動讓你體驗生活美學!
    欖核鎮冼星海文化藝術創作中心傳出此起彼伏的提問聲……難倒30多位街坊的原來是一隻小小的香雲紗香囊。這是為了表達對傳統手工藝的尊重。,這次「雙非遺」的手工體驗讓街坊們過了一把癮。非遺藝術設計師拾塵是本次活動的講授老師之一,她致力於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工藝生產的傳統面料再設計。拾塵表示,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手做香囊也是對傳統文化的追憶和傳承,是在現代緊張的生活節奏中找回傳統的生活方式。同時她表示,非遺只有融入生活美學中才能擁有旺盛的生命力,希望通過這類輕鬆有趣的活動,讓非遺走進更多人的生活。
  • 石景山:體驗民俗文化,巧手製作香囊
    為弘揚傳統文化,進一步融洽居民鄰裡情。11月17日上午,楓一社區婦女之家組織社區婦女代表們舉辦了一場製作「荷花香囊」的民俗活動。 製作香囊之前,老師介紹了香囊的發展歷史、功效及製作方法,讓大家在活動前了解了香囊的文化。隨即,便開始製作香囊。
  • 猜謎題、做香囊、點雄黃……胡慶餘堂端午活動「樂」不停
    帶著6歲女兒過來的賈先生,不到二十分鐘就教女兒做好了一隻香囊,他說,平時就經常帶女兒參與傳統文化活動,這次也積極報名,希望能夠增進小朋友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興趣。「我們小時候還能體驗過這種風俗活動,現在的小孩子都沒有體驗過,所以說今天帶來讓她體驗一下,還挺開心的。」端午掛香囊在民間有祛晦闢邪的寓意。
  • 學做中藥香囊,感受非遺魅力!東環街解鎖傳承非遺「新玩法」
    為提高群眾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意識,提升「非遺」的社會認知度和影響力,營造全社會廣泛關注「非遺",人人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社會氛圍,9月19日,番禺區文化館、東環分館和東環街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聯合舉辦了2020年番禺區「我們的節日·七夕」系列——「傳承非遺」傳統中藥與香囊製作體驗活動。
  • 端午應該做什麼?傳統習俗不能丟!杭州人家門口的端午民俗體驗
    端午習俗主要有扒龍舟、祭龍、採草藥、掛艾草與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藥水、打午時水、浸龍舟水、食粽、放紙鳶、睇龍船、拴五色絲線、薰蒼朮、佩香囊等等。這個端午小長假,帶著家人孩子,去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吧~小編給大家找到了兩個地方,就在家門口!可以包粽子、划龍舟、放紙鳶、制香囊!
  • 香文化丨香囊的故事
    在較早之前,我們對東西方的香氣起源做了一些簡要的介紹,文章從西方香史至古代香史,從古代到現代對香文化的態度作比較,以追根溯源的角度表明了香文化自古有之。與當代人對香的認知對比,前者重在香氣內裡的精神追求,後者則側重香味所帶來的的感官享受。今後,我們將會圍繞著中國香文化書寫一系列關於香氣的故事。
  • 端午節,你配香囊了嗎?朵雲軒直播手把手教你做香囊
    今天是端午節,青年畫家、香囊設計師金藝在「浴蘭時節·畫說端午:海上畫派與非遺香囊設計」的直播現場,和熱心傳統藝術的網友們分享端午節豐富的文化民俗內涵,邀請觀眾過一個蘭草芬芳的端午。圖說:朵雲軒直播教你做香囊 官方圖作為百年藝術品牌朵雲軒旗下新近成立的子公司,主辦方上海朵雲軒文化藝術有限公司將致力美育的傳播推廣和藝術體驗的創新。以「藝術的生活和生活的藝術」為系列主題,用鮮活有趣的藝術創想,帶動年輕人的文化認同。
  • 端午節江蘇各地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展現傳統文化魅力
    原標題:【我們的節日·端午】江蘇各地民俗活動精彩紛呈 形式多樣體驗傳統文化 6月25日是端午節,江蘇各地組織豐富多彩的民俗活動,體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江蘇臺記者尹美又:在南京江寧區秣陵街道觀音殿村,一場「匠人精神 非遺傳承」的文化主題活動讓美麗鄉村充滿了濃濃的節日氛圍,包粽子、編五彩繩、製作手工艾草香囊等眾多傳統節日習俗和非遺項目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打卡體驗。 在觀音殿村的仿古市集上,還有琳琅滿目的文創產品,傳統投壺、射五毒、釣龍蝦等小遊戲,讓市民在趣味體驗中,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 抓周禮傳統文化體驗
    本網訊 (苗淑濤 韓亞筱)10月1日,莘縣「抓周祈福、試途蒙志」傳統抓周禮體驗活動在縣圖書館如期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