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留學生中國文化系列課堂之中國香囊製作活動順利舉行

2021-02-07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2019年10月20日,交大留學生中國文化系列課堂——「中國香囊製作」活動在桃李苑亞洲青年交流中心順利舉行。本次活動由校留學生服務中心主辦,交大亞洲青年交流中心承辦(以下簡稱「亞青」)承辦。來自世界各國的眾多留學生和中國學生們一起學習製作了屬於自己的中國香囊,從而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手工藝術之美。

 

講解中國的香囊文化

活動開始,首先由亞青志願者老師較為詳細地介紹了中國香囊的歷史典故和樣式。自古以來,香囊內裝載的不僅是沁人心脾的氣味,也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人間溫情的詮釋。

示範香囊的做法

隨後,亞青志願者老師對香囊的基本製作方法進行了示範,詳細地說明了香囊縫合的針法以及「粽子形」、「長形」和「橢圓形」等香囊封口方式。在教學環節之後,留學生和中國學生們開始根據自己的喜好,構思自己想要製作的香囊樣式並選擇相應的製作材料,利用承辦方提供的針線、布料等工具進行製作。

製作香囊

在學習製作香囊期間,亞青志願者還帶領同學們觀看了紀錄片《國家寶藏》中關於香囊製作的節目,現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的「葡萄花鳥紋銀香囊」這一小小香囊中蘊含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科技密碼。它是唐代人積極學習先進冶煉和雕刻技術的結晶,它不僅體現了1200多年前唐朝在科技水平上的領先地位,也印證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歷史進程。

觀看香囊製作視頻

短短兩小時的活動,參加活動的中外同學都學習製作出了屬於自己的香囊,桂花和艾草內交織出沁人心脾的味道。看著經由自己雙手製作出的一個個精緻可愛的中國香囊,同學們都欣喜不已,愛不釋手。


香囊成果展示

此次活動受到參與同學們的熱烈歡迎和高度好評。通過活動,交大留學生們不僅領略了中國香囊的文化蘊含和藝術之美,更加感受到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增加了對中國傳統美學的了解。而在學習製作過程中,中外學子們愉快地交流,互幫互助,增進了彼此間的友誼和感情。接下來,校留學生服務中心將支持和指導亞青和留學生會等開展更多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中國文化體驗活動,幫助交大留學生更好地理解中國傳統,愛上中國文化。 

相關焦點

  • 中國傳統文化系列課堂之「珍珠飾品」手作體驗活動舉行
    為豐富交大留學生的校園生活,讓留學生更加深入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2月11日,留學生服務中心組織部分在校留學生以及中國學生在學生服務中心參與體驗中國傳統文化系列活動。本次活動以開蚌取珍珠、結合中國結中的鳳尾結元素製作精美的珍珠胸針以及毛衣鏈為主題,旨在讓留學生在參與活動的同時,感受中國文化的魅力。
  • 上海交大文創學院攜手上海中醫藥博物館舉行中醫藥文化全球傳播與...
    嘉賓體驗端午節香囊製作今年端午恰逢梅雨季節,中醫藥博物館還別出心裁地準備了端午時令的中草藥香囊配方,鼓勵參觀者現場體驗傳統的端午節香囊製作工藝。在講解員的悉心介紹下,參觀者除了可以了解端午節香囊常用的藿香、佩蘭、白芷、菖蒲等中草藥與功效,還能親自學習和體驗香囊製作的藥粉配比、分裝等製作工藝。這樣的「端午香囊DIY小課堂」,讓參與者在感受端午節傳統文化的同時,可以親身體驗和深入了解中醫藥的魅力。
  • 北京交通大學亞洲文明對話嘉年華系列活動順利舉行
    中國日報5月21日電(記者鄒碩)亞洲文明對話大會期間,北京交通大學積極響應,開展了「方舟之旅」跨文化交流活動之「大道交通的亞細亞」系列活動,向在校學生呈現出豐富多彩的亞洲文明。5月15日,「觸摸亞細亞」系列活動順利進行。
  • 國際友人學做香囊 體驗傳統中國文化
    國際友人學做香囊 體驗傳統中國文化 2020-06-26 02: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好作業創意十足:中小學生的中藥香囊別具一格
    這道手工與科普相結合的實踐作業受到了廣泛關注,活動在中國好作業官方小程序發布以來,吸引了廣大青少年學生的積極參與,主辦方收到了來自全市不同學校的學生所製作的香囊,學生們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在短短一個月的業時間裡,收集到各種外形豐富多樣而又別具一格的手工香囊。
  • 愛爾蘭中國留學生製作英語廣播節目介紹中國文化
    愛爾蘭時間每周四20:30至21:00,當地人可以從都柏林城市廣播收聽到一檔用英語介紹中國文化的節目—— Hello China(你好!中國)。這個節目從策劃到製作,都由中國留學生志願者完成。  「讓外國人更加了解中國」  為什麼做這個節目?大家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傳播中國文化,改變外國人對中國的看法。
  • 愛爾蘭中國留學生:製作英語廣播節目介紹中國文化
    中國)。這個節目從策劃到製作,都由中國留學生志願者完成。「讓外國人更加了解中國」為什麼做這個節目?大家有一個共同的想法:傳播中國文化,改變外國人對中國的看法。在都柏林大學就讀的張茼的印象中,愛爾蘭人對中國文化很感興趣。朋友聚會談到中國時,有些愛爾蘭朋友就兩眼放光,纏著她問中國是什麼樣子的。
  • 向世界展現中醫藥文化魅力!2020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系列活動精彩...
    由貴州中醫藥大學主辦「第四屆中國-東協傳統醫藥創新與發展論壇(留學生篇)暨『針艾黔行』系列教育活動」於2020年12月10日至12月11日在貴陽成功舉辦。此次論壇活動的舉辦得到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貴州省教育廳、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組委會秘書處等部門的大力支持,被列為2020中國-東協教育交流周全年期冠名活動。本屆論壇活動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桑濱生,貴州省教育廳教育工會主席王慧向活動發來祝賀視頻,貴州中醫藥大學副校長於浩為活動致開幕詞。
  • 「巧手慧心」做錦囊丨蒲潭社區手工香囊製作活動
    「巧手慧心」做錦囊丨蒲潭社區手工香囊製作活動 2020-12-01 23: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香囊的淵源來自端午節?中國傳統文化太棒了!
    香囊是一種民間藝術,也是非遺文化的一種,香囊不僅內含中草藥成分,繼承了傳統中醫藥理,而且香包上面的刺繡也是中國所獨有的傳統刺繡文化,正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在中國不管男女老少都可以佩戴香包,男女互贈,贈與長輩,送與稚子,尤其是端午節,在這個時令節氣的轉折點節日,天氣逐漸炎熱,很多人會贈送香包表達對朋友、親人的關懷,端午節與香囊有什麼關係?我們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悼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時期的楚國大夫。
  • 石景山:體驗民俗文化,巧手製作香囊
    為弘揚傳統文化,進一步融洽居民鄰裡情。11月17日上午,楓一社區婦女之家組織社區婦女代表們舉辦了一場製作「荷花香囊」的民俗活動。 製作香囊之前,老師介紹了香囊的發展歷史、功效及製作方法,讓大家在活動前了解了香囊的文化。隨即,便開始製作香囊。
  • 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香囊(香包)總會正式成立
    日前,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香囊(香包)總會成立大會暨籌委會全體會議在上海浦東召開。會議由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香囊(香包)總會籌備工作小組主持,籌委會會議討論並議定了召開中國民營文化產業商會香囊(香包)總會成立大會的相關事宜和提交成立大會審議的有關文件材料。
  • 全球春節慶典活動多 中國「年味兒」飄向世界
    隨著中國傳統節日春節的到來,連日來,看春晚、吃餃子、逛廟會等慶賀農曆新年的活動,在全球各地拉開了帷幕,中國的「年味兒」飄向世界各地。當地時間1月24日傍晚,2020年泰國「歡樂春節」互致賀辭活動開始在曼谷暹羅廣場舉行,中泰兩國政府旅遊部門負責人互致新春祝福,向兩國人民拜年,並開啟全球「歡樂春節」活動。
  • 七夕乞巧秀手工 長沙圖書館推出七夕主題系列活動
    在圖書館一樓大廳舉行的「創客空間·創藝生活」「悅讀吧·手工課堂」「百師千課·中國結」技能比拼活動,吸引了眾多小朋友和家長參與。在專業老師的指導下,大家饒有興趣地現場製作中國結、香囊、愛之樹等手工作品。香囊又名香袋、花囊,也叫荷包,是古代漢族勞動婦女創造的一種民間刺繡工藝品。小朋友們用藍染夏布細心縫製布袋,然後在裡面盛放艾草、菖蒲、白芷、山茶、藿香、冰片。
  • 有創意的中國好作業:在微觀「百草園」來一場香囊中醫小達人秀
    2020年的「中國好作業」公益活動中,上海市中醫文獻館館長賈楊給全國的中小學生出了一道暑假作業題:「暗香浮動月黃昏——做一個創意中藥香囊」,該作業要求在香囊裡面放置六味中藥、中藥的組成既要符合上海夏季氣候的特點、又要在香囊的外形設計上富有創意。
  • 南醫大網課創意新 中藥香囊傳古訓
    在這次的新冠肺炎治療中,中國傳統中醫療法發揮了重要作用,顯示了中藥獨特的優勢和療效。在最近一期的線上課堂中,藥學教授陳立娜教授上傳了學院師生製作中藥香囊的視頻及香囊製作方法,講解了中醫藥在瘟疫防治中的作用。據陳教授介紹,自古以來,中藥都在對抗各類瘟疫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 ...與「粽」不同——西安交大韓城小學開展端午節學科整合實踐活動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佳節——端午節,又叫端陽節,也是我們中國最古老的節日之一。為進一步引導少年兒童了解和感受中華傳統節日,更好地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西安交大韓城小學各學科老師以端午節為契機,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學科整合綜合實踐活動,師生共同慶祝端午佳節。
  • 2019四川外國語大學首屆漢語與中國傳統文化體驗聯歡活動順利舉行
    中國網1月2日訊 2019年12月30日晚,由四川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四川外國語大學留學生部以及19級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班共同舉辦的漢語與傳統文化體驗跨年聯歡活動在四川外國語大學中國傳統文化體驗和研究中心舉行。
  • 西日本中國留學生製作畢業紀念品體驗制瓷文化
    西日本中國留學生製作畢業紀念品體驗制瓷文化   中新網2月10  包括中國留學生在內的200名外國留學生在陶藝教室裡認認真真地跟隨著太田富隆從制胎、彩繪到燒制,親手體驗到日本傳統陶瓷器的製作過程。  西日本國際教育學院的陶藝教室每年都要定期舉辦,頗受理解外國留學生的歡迎。在太田富隆手把手地指導下,同學們轉動著輪盤,剛開始的時候腳下掌握不好速度,手裡也拿捏不住勁道,轉出來的泥胎歪歪扭扭不成個樣子,急得大家腦門上都滲出涔涔的汗水。
  • 長崎舉辦留學生交流活動 中國留學生學做日本料理
    中新網10月19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近日,由長崎縣相關國際交流協會主辦,17名來自中國等國家的留學生參加了學作日本家庭料理交流活動。在當地相關人員的指導下,中國留學生和其他留學生一起愉快地製作了日本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