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飛躍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道路建設工地都是塵土飛揚,施工人員灰頭土臉,但現在的一些工地卻慢慢告別這種固有的印象。12月11日,記者對春暄路項目工地探訪時了解到,工地內有VR體驗區,還有心理輔導室,也有四防鞋子等勞保用品,這是濟南推廣HSE管理體系的工地之一,以後這種工地將會越來越多。
基建工作量不斷增加
從業人員身心健康被忽視
所謂的HSE指的是,健康(Health)、安全(Safety)、環境(Environment)。近幾年,濟南城市不斷擴張,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量不斷增加,並且遭遇了新冠疫情這個「大考」,城市道路工程健康、安全、環境三方面分塊管理的問題日益突出,特別是從業人員身心健康常常被忽視,帶來的問題無法滿足新時代高質量發展要求和市民期盼。
今年10月,城市道路工程HSE(健康、安全、環境)管理體系構建完成。HSE管理體系一切從「人」的角度出發,各項管理工作和措施均以「人」為首位,推動行業管理理念更新和品牌升級,發揮主觀能動性,徹底扭轉行業痛點,達到人與環境的和諧共存。
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城市道路建設處四級主任科員魏子良介紹,安全健康和環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和密不可分的,但是目前行業之內尚沒有將三者進行深度融合進行管理的模式。
「我們創新地打破分塊管理的傳統,提出了城市道路工程HSE管理體系,第一次在全國道路工程範圍內將三者進行深度融合,目前在二環北路、春暄路、順河高架南延等工程進行推廣。」
記者注意到,在春暄路的工地內有一條通道,通道內有工程沙盤、模型,還有VR體驗區,安全體驗中心,也有防護體驗區。進入項目工地之前,施工人員還要穿上特製的四防鞋子。
工人上班後進入工地入口,沿著通道進入施工現場。安全體驗中心對工人進行一站式安全教育培訓,首先是安全防護用品的展示區,內有高標準的勞保用品,用品上都張貼二維碼,一掃二維碼就知道這件物品怎麼使用。
VR體驗能預防潛在風險
進工地前還要穿四防鞋
記者注意到,安全體驗中心還有職業健康的體驗區,主要針對隧道施工項目。體驗區設計了三塊內容,一個是粉塵防護,一個是噪聲防護,還有是光輻射防護。通過模擬危險源的狀態,看假人的體驗,來反映現場的狀態。
記者看到,體驗區上面有三個顯示器,能夠測算噪聲的數值。下面是三個假人,第一個假人沒有佩戴安全防護用品,第二個假人是佩戴了簡單的安全防護用品,第三個假人佩戴了高標準防護用品,通過不同的防護模式,人體對外界的不同的感受,也是不一樣的。通過數值也能看出來,高標準的防護用品能給施工人員身心帶來極大的保護。
「通過這種教育,改變了之前說教式的課堂教育模式,通過直觀的體驗模式,佩戴正常的防護用品對他們自身有什麼好處,讓他們自身自願地佩戴安全用品,由要我安全轉變到我要安全。」濟南城市建設集團春暄路道路工程項目部負責人張鵬介紹。
VR體驗區可以模仿現場可能發生的事故,比如隧道在開挖過程中可能存在坍塌風險,通過這種場景學習應急措施,若發生事故,施工人員應該知道如何去防護,如何去逃避這個風險。
「工地上經常會發生釘子紮腳穿刺事件,我們給工人配備了四防鞋,可以防滑,防觸電,防穿刺,鞋子前面有鋼板,可以防砸,更好地對工人起到保護作用,工人必須從通道過去換四防鞋進入工地。」張鵬表示。
泉城安全體驗中心轉型升級
成全國最大的體驗培訓中心
記者了解到,在城市道路工程HSE管理體系建設過程中,泉城安全體驗培訓中心轉型升級為系統化、規範化、智慧化的HSE體驗培訓中心。升級後的HSE體驗培訓中心佔地總面積4000餘平,是全國最大的HSE體驗培訓中心。
據悉,培訓中心共三層50餘個體驗模塊,通過「虛擬實境技術」等高科技技術手段,讓體驗者親身感受到職業健康和安全傷害以及環境汙染帶來的巨大危害,切實增強培訓實效,提高其安全意識和主觀能動性,實現「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再到「我會安全」的思想轉變。
在二環北路等幾十項HSE管理體系建設樣板工程的施工現場還設置了「HSE」教育走廊,走廊內設置防護用品穿戴區、知識教育區、違章展示區和HSE教育講臺,班組作業人員通過教育走廊進入施工現場,潛移默化提升作業人員的防護意識和安全操作技能。
而在春暄路施工現場,還有專門的心理諮詢和解壓室。解壓室配備專業醫師和心理諮詢師,及時調整從業人員的心理狀態和情緒表現,適時開展心理講座,心理諮詢,心理幹預,行為訓練等,放鬆心情、緩解壓力,保障人員身心健康,提高人員幸福指數。
23項工程提前順利通車
全過程施工周期縮短約15%
智能化焊接機器人、鋼筋骨架智能化加工設備、鋼筋骨架定位機器人、移動式智能化注漿設備、全自動花磚機……一系列智能化機械設備的投入使用取代了傳統工藝和大量人工作業,提高了工作效率,保障了綠色環保和作業安全。
在近幾年的城市道路工程建設中,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技術、「3D攤鋪」技術等一大批新工藝新技術逐步在道路工程基層、面層等工序施工中推廣使用,更精準、更智能、更安全、更節約。
在新冠病毒疫情形勢嚴峻之際,得益於HSE管理,濟南市城市道路工程迅速、有序復工復產,截止到目前為止,已有23項工程提前順利通車,實現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統籌兼顧。
記者了解到,2019年以來,實施HSE體系管理的幾十項工程從未發生傷亡事故和環境影響事件,工程項目平安指數明顯上升。同時,基於HSE融合管理的實施,工程綜合成本降低達10%,全過程施工周期縮短約15%。
「下一步在城市道路中廣泛使用。」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城市道路建設處四級主任科員魏子良表示。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