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黑科技」創新產品:癌症早篩AI、ET工業大腦等入選

2020-12-13 澎湃新聞

十大「黑科技」創新產品:癌症早篩AI、ET工業大腦等入選

2018-09-16 06: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人工智慧的飛速發展,讓「黑科技」一詞深入人心。目不暇接的各種前沿技術,一再刷新人們的認知世界。所謂「黑科技」,不僅僅要夠炫酷,更要有足夠的「生活溫度」,實現真正的人性化。讓我們一起來感受這些「黑科技」的魅力吧。

智博會十大「黑科技」創新產品發布現場。新華網張免攝

8月23日,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十大「黑科技」創新產品發布。來自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的意念可控假肢、騰訊的癌症早篩AI—騰訊覓影、阿里雲的ET工業大腦、清華大學的石墨烯「人工喉」、哈爾濱工業大學與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聯合研發的醫用納米機器人等被評為首屆智博會十大「黑科技」創新產品。

智博會十大「黑科技」創新產品名單。

1

ET工業大腦

(阿里雲)

突破傳統專家型機理模型的認知局限性,將人工智慧與大數據技術嫁接到生產線,為製造企業打造智能解決中樞。在不改變生產線設施的前提下,發現運行參數之間的內在關係與特徵,幫助工業企業實現生產流、數據流和控制流的協同,從而進行工業優化,提高良品率、降低能耗、提升生產效率。

2

L4級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

(長安汽車)

實現智能化、網聯化、新能源化和共享化「四化融合」的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智能化」方面:實現L4級自動駕駛,APA6.0待客泊車和車內語音控制智能家居等功能。「網聯化」方面:通過車與車、車與路的實時互通,擴大車的感知範圍,進一步提高車輛安全性和行車效率。「新能源化」方面:雙向充電技術,在緊急情況下可以給家內設備供電。「共享化」方面:通過長安出行網際網路平臺,實現手機一鍵約自動駕駛車、上車人臉識別、下車自動還車等功能。

3

癌症早篩AI——騰訊覓影

(騰訊)

騰訊覓影是一款將人工智慧技術運用在醫學領域的AI產品。該產品將圖像識別、大數據處理、深度學習等領先的技術與醫學跨界相融合,輔助醫生對食管癌早期、肺癌早期、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乳腺癌早期、結直腸癌早期、宮頸癌早期等疾病進行篩查,有效提高篩查準確度,促進準確治療。同時提供智能導診技術、病案智能化管理、診療風險監控等AI輔助診療。

4

可被人體吸收的電子器件

(浙江大學)

產品利用純天然雞蛋白(EggAlbumen)材料和可降解金屬研製出生物兼容的可降解非揮發性儲存器--憶阻器。該儲存器的核心材料是一層30納米厚的蛋白,上下電極分別由鎂和鎢薄膜金屬構成。改變電極上的電壓可以將器件由高阻抗變成低阻抗狀態,或反之,達到儲存信息的目的。研究表明,此憶阻器可讀寫數百次,在乾燥情況下信息儲存三個月而不變。當器件放入水中時,整個器件在3天時間內幾乎完全溶解於水,僅留下少許的痕跡。這項研究為未來植入人體的各類電子系統提供了技術基礎。

5

訊飛翻譯機2.0

(科大訊飛)

訊飛翻譯機2.0是科大訊飛繼具備離線翻譯功能的「曉譯」翻譯機之後推出的新一代人工智慧翻譯產品,產品便攜易用且穩定性高,對於解決語言交流障礙,提供了極大幫助。技術上採用了神經網絡機器翻譯、語音識別、語音合成、圖像識別、離線翻譯以及四麥克風陣列等多項全球領先的人工智慧研究成果,實現中文與三十多種語言即時互譯,覆蓋全球大多數國家,同時也包括了我們的方言,像粵語、四川話、河南話等等。訊飛翻譯機2.0支持對話翻譯、拍照翻譯、人工翻譯等翻譯模式,滿足消費者多種場景下的翻譯需求。

6

石墨烯人工喉

(清華大學)

項目基於雷射直寫多孔石墨烯實現聲音收發一體化,器件具有平坦寬廣的發聲頻譜,靈敏的聲音振動識別能力。佩戴方式便捷,不會給患者帶來負擔;製備工藝簡單、可批量化製備。未來進行聾啞人語言庫的豐富,優化音頻輸出的功放系統,配合機器學習算法提高識別率早日實現臨床應用、做種將會成為喉頭切除患者的福音。

7

行人跨鏡追蹤技術

(雲從科技)

雲從科技的行人跨鏡追蹤技術通過多支路網絡結構的設計,利用三粒度圖片分割方法整合圖片的全局信息以及局部顯著特徵信息,結合獨SoftmaxLoss與TripletLoss聯合訓練結構與方法,實現對行人衣著、姿態、配飾等語意信息的提取,克服缺少人臉、圖片模糊、光線變化、姿態多變等行人識別中的客觀困難,該技術可以廣泛應用於視頻監控、智能安保、智能商業等領域。

8

多功能集成電子皮膚

(中科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王中林院士研究團隊提出了一種柔性可拉伸擴展的多功能集成傳感器陣列,成功地將電子皮膚的探測能力擴展到7種,實現了溫度、溼度、紫外光、磁、應變、壓力和接近等多種外界刺激的實時同步監測。同時,這種電子皮膚可用於製造了一種具有定製化功能集成的智能假肢,既能賦予假肢觸覺功能,同時也使其具備溫度感知能力,這將有利於改善殘疾患者的康復及生活條件。多功能集成電子皮膚還將有助於開發新型人機接口、智慧機器人、仿生假肢、人體健康監測等智能化系統。

9

意念可控假肢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肢體運動功能是人類最基本的生理功能之一,是人類獨立生活和正常參與社會活動的保障。對於上肢截肢者,佩戴使用靈活、性能可靠的假肢是幫助他們恢復肢體運動功能的重要途徑。因此,「意念可控假肢」是針對上肢截肢者的多自由度肌電上肢控制系統,滿足上肢截肢者恢復基本手、腕部的運動功能需求,可輔助截肢者自主完成多個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腕部與手部動作,例如喝水、吃東西等。

10

醫用納米機器人

(哈爾濱工業大學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

研究團隊設計了一種驅動更高效的磁場驅動微納機器人,並搭建微納機器人的智能自主導航系統,首次實現了微納機器人的智能化控制。用磁驅納米機器人可以每秒60個身長的速度快速運動,速度是海洋最快魚類的6倍;在自主導航系統控制下,醫用納米機器人可裝載藥物在血液、細胞液和晶狀體等生物環境中自主躲避障礙向病灶區域運動,實現腫瘤的靶向治療。並且,納米機器人由生物相容性材料製成,在完成治療後,可最終降解融入血液中,對腫瘤靶向治療的相關研究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來源:新華網,微信公眾號「德克特」(ID:cqdirect)「中國經濟學人」(ID:ChinaEconomist)

校審|吳 笛

編輯|王 剛(團四川省委)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科技創新 美年健康搶跑癌症早篩
    科技創新 美年健康搶跑癌症早篩 2020-12-15 16:31
  • 周礪寒——堅持科技創新,通過早篩防癌
    科技創新是原創性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總稱,是指創造和應用新知識和新技術、新工藝,採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開發新產品,提高產品質量,提供新服務的過程。對於覓瑞研究的miRNA精準疾病預測技術這一領先世界的高科技創新成果而言,由於真正擁有完整的臨床數據和科研高度,「唯一」不再是一句廣告語,而是對百姓健康高度負責、對社會高度負責任的態度,也成為真正的科技創新與概念炒作之間的分水嶺。中國科學家技術創新領跑國際前沿周礪寒是一位生物學博士,生於貴州,長在浙江。
  • ...因何泛生子拿下國內首例FDA「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癌症早篩產品?
    為什麼肝癌早篩產品HCCscreenTM能夠獲得「突破性醫療器械」認定?「突破性醫療器械」計劃的實施,有效促進了突破性產品在臨床的落地應用。此前行業內泰鬥級企業Foundation Medicine的大panel伴隨診斷產品FoundatoinOne CDx也曾在獲批前獲得該認定。在腫瘤早篩領域,其中一些曾獲得過該認定的美國頂級的早篩公司:
  • 2018年十大「黑科技」創新產品品牌排行榜
    諸多智能產品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本次活動經過網絡徵集,同時結合機構推薦,共收到1306項「黑科技」創新產品的申報材料或推薦材料。經過重重篩選,小編今天發布最終遴選出的2018年十大「黑科技」創新產品,希望這些產品讓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
  • ...3000萬美元E輪融資 ,提前完成癌症早篩產品大規模前瞻性多中心...
    諾輝健康完成E輪融資   諾輝健康創立於2013年,開創了中國結直腸癌的早篩市場。其自主研發的「非侵入性多靶點糞便FIT-DNA聯合檢測」產品--常衛清?是中國首個腸癌早篩產品。繼美國癌症早篩標杆性公司Exact Sciences之後,諾輝健康成為全球第二家也是中國首家完成癌症早篩產品大規模前瞻性多中心臨床試驗的公司。該項試驗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指導和監督下,2018年9月正式啟動,聯合覆蓋全國的8家大型三甲醫院,累計入組數據近6,000例,已於2020年初完成全部臨床數據的提交。
  • 【深度研究】癌症早篩:創新萌芽期的藍海市場, 中外同臺競技的新興...
    我們認為隨著國內部分早篩產品的落地,早篩檢測將成為癌症市場的下一個爆發點。 技術篇—ctDNA甲基化是相對理想的早篩標誌物,未來可能會出現多分析物融合平臺:與ctDNA鹼基突變相比,ctDNA異常甲基化更能說明癌症的存在。而且ctDNA甲基化不僅可以增加腫瘤早期篩查的靈敏度,還可以做到腫瘤溯源,是比較理想的早篩標誌物。
  • 專訪鵾遠基因CEO張江立:在中國升級癌症早篩
    來源:福布斯中文網文/福布斯中國12月15日,上海鵾遠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鵾遠基因」)宣布完成近10億元B輪融資,創下我國癌症早篩領域投融資紀錄。鵾遠基因是國內腫瘤早篩及液體活檢的領軍企業,其癌症早篩早診技術和產品性能世界領先。
  • 穿越癌症早篩的「無人區」 訪諾輝健康聯合創始人兼CEO朱葉青
    其二,諾輝健康一直致力於「癌症早篩」。諾輝健康創立的初衷,是希望通過科技手段降低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我們在加快技術研發和提升用戶體驗上投入了大量精力。公司創立之初,國內癌症早篩行業基本一片空白,我們是在一個「無人區」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沒有前人成功的商業模式和技術作為參考。我們在行業裡率先提出了「癌症早篩」的口號,並堅持「高發癌症、居家早篩」的理念。
  • 2019高質量發展⑦ | 重慶企業獨家研發癌症尿液早篩技術,靠創新...
    生物企業創新技術 實現癌症尿液早篩如今,攻克癌症的根本在於早發現、早幹預、早治療。重慶一家生物科技企業,通過技術創新,便實現了利用尿液篩查早癌。重慶浦洛通生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浦洛通公司)成立於2016年,是由西南大學教授羅鋒牽頭、海外留學歸國高層次人才為核心團隊而創辦。
  • 鵾遠基因完成近10億元B輪融資,全面推進癌症早篩產品研發及商業化
    據了解,本輪融資主要用於擴充公司腫瘤早篩產品研發管線,並將重點推進各產品的註冊生產和商業化進程,以及泛癌種早篩產品的擴大前瞻性驗證。2020年7月,鵾遠基因聯合復旦大學發表重磅科研成果,利用鵾遠基因公司自主研發的循環腫瘤DNA(ctDNA)甲基化多癌篩查技術PanSeer,在全球範圍內首次實現泛癌種早篩技術在大型自然人群隊列中的嚴格驗證,領跑全球泛癌種早篩第一梯隊。此次融資後,鵾遠基因也將繼續推進泛癌種早篩技術的進一步擴大驗證和商業化落地。
  • 早篩技術不放過一點癌症的蛛絲馬跡
    近日,權威學術期刊《自然醫學》發表系列文章,回顧了2020年裡令人矚目的10項醫學領域的進步,其中之一就是癌症早篩技術。「早期篩查可以有效降低結直腸癌的疾病負擔,並降低死亡率。其中,高危人群每10年一次結腸鏡檢查和每年一次糞便潛血試驗(FIT)檢查是國際一級推薦篩查技術。科學研究表明:定期的腸鏡檢查能夠降低40%—60%結直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
  • 美年大健康布局AI助力早篩,築牢醫質壁壘
    美年大健康也一直在發展科技力量,近幾年加大科技投入,布局AI發展癌症早篩,用科技創新為大眾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服務。日前,美年健康(002044.SZ)披露了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26.04億元,同比降低1.2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2.65億元,同比降低29.15%。
  • 大部分癌症早期治癒率高 早篩很重要
    「能否在基礎科研方面不斷突破,再把這種成果轉化為具有臨床價值的創新技術,從而大規模應用產生商業價值,是泛生子創辦之初就考慮的問題。」近日,泛生子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王思振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表示,希望更好地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際應用,成為成果轉化最早的癌症早篩公司之一。
  • 基因檢測之癌症早篩行業深度報告:藍海市場,新興賽道
    癌症早篩是基因測序行業最為活躍的方向之一,主要通過檢測從腫瘤原發或轉移部位釋放到血液中的 ctDNA來檢測早期癌症,操作簡便,是癌症診斷從有創到無創的重大革新,近年 來正不斷得到政策支持和監管機構的認可。隨著國內部分早篩產品落地可期,早篩檢測將成為癌症市場的下一個爆發點。
  • 超300億規模的宮頸癌早篩領域,HPV和AI等創新檢測企業如何搶佔?
    2019年1月,國家癌症中心發布了最新一期全國癌症統計數據報告。報告顯示,2015年宮頸癌發病率為6.25%,在女性惡性腫瘤中排在第6位。好在宮頸癌病因明確,是一種能夠早發現、早預防的癌症。大量新技術(人工智慧細胞學篩查、HPV檢測)的誕生,進一步提高了宮頸癌早篩的準確性和簡便性,為大力推動宮頸癌早篩方法廣泛普及,降低宮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提供了有利支撐。本文主要介紹人工智慧細胞學、HPV檢測技術,並對相關企業和產品進行了梳理。
  • 資本湧入癌症早篩藍海,諾輝健康攜「第一證」遞表港交所
    來源:華夏時報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孫源 於玉金 北京報導近日,國內首個用於腸癌無創早篩的產品「常衛清」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這是中國癌症早篩市場的第一張上市許可證,為杭州諾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諾輝健康」)旗下產品。
  • 高發癌症早篩指南出臺 中國癌症防治水平將邁上新高度
    原標題:高發癌症早篩指南出臺,中國癌症防治水平將邁上新高度   由北京抗癌協會早癌篩查專業委員會承辦的2021年早癌篩查規範化研討會暨《中國高發癌症早期篩查指南
  • 鄒瑞陽:科學家「跨界」做早篩,榮獲「新秀十佳創業者」
    覓瑞中國(簡稱:覓瑞)CTO鄒瑞陽憑藉在癌症早篩領域國際領先的技術創新,被杭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授予「新秀十佳創業者」獎項。  這是一項全球領先的液體癌症篩查技術,依靠這項技術,僅通過抽取幾毫升血液,就可以實現多種高發癌症的精準篩查,與傳統早篩相比,具有發現更早,準確率更高的顯著優勢。  癌症早篩技術的成功研發,讓鄒瑞陽萌生了強烈的創業念頭,他已經不滿足只做個探索世界的科學家了,他更希望用科技去改變這個世界。
  • 「培育和推廣2018年度十大類紡織創新產品」亮點擷英
    受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委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繼續開展了「培育和推廣2018年度十大類紡織創新產品」(以下簡稱「十大類紡織創新產品」)工作,旨在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制定的《2018年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重點工作安排》的核心精神,推動企業加快實施「三品戰略」,注重責任發展與文化傳承
  • 黑科技是什麼意思原來是這樣的 2016十大人體黑科技盤點
    黑科技是什麼意思?難道和黑料理、厚黑學一樣是個有趣的而新穎的潮詞。黑科技無不顯出科技向人體的親近,有點腦洞大開的意思。